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只有注重学生的生活,数学才会有缤纷色彩;要引导学生去探究,数学才会有生命气息;要重视课堂中的多维互动,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课堂学习 自主 互动 高效
学习对个体而言,所有知识来自学习主体的实践活动,参与学习者的主动活动是他们知识和能力形成、发展的源泉。包括学习在内的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所谓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就是在活动中进行发展。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尽最大努力,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建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
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喜欢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由于学生手脑并用,所以既能掌握知识,又能学到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巩固了双基,提高了素质,发展了实践能力,这反过来促使活动更有活力。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当知识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学、好胜的心理特点,引领他们积极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载体,是在老师指导下的互学、互帮的认知过程。
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采用游戏表演的形式,比如在教学《8的组成》活动开始,老师就分给每个小组8个套圈,以组为单位,让学生开始套圈的游戏。在游戏结束后,让每组推荐一个学生汇报。第一组汇报:套进了6个圈,还有2个圈没有套进;第二组汇报:套进了3个圈,还有5个没有套进;第三纽:套进了1个圈,还有7个没有套进去……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在黑板上板书6与2、3与5、1与7。接着,老师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一共有8个圈,如果一直不停地玩下去,多套几次,那么还能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样,就将8的组成补充完整了。这样,既营造了一个在活动中学,在学习中动的良好学习氛围,又做到了情和理交融,智商和情商同步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和社交的能力,并且很有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更要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和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
比如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教学时,教师启发式地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该怎样处理?能否把除数转化成我们以前曾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然后让学生去试一试,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由每一个小组都派一个代表汇报结果,有的说,应该把5.34÷3.6这个算式的3.6转化为36,被除数也由5.34转化为53.4,这样就可以计算了。教师进一步提问:“他们的方法是正确的吗?但怎样来证明他们这种算法是正确的呢?”这么一问,学生思维立刻被激活了,有的说:“你们怎么会想到把3.6转化36的呢?把它变成360行不行?”“我们如果把被除数转化为整数,再把除数也转化成整数,行吗?”“能不能只要去掉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就可以计算了呢?为什么?”……然后其他小组也可以帮忙解决。这样,在试一试、议一议、辩一辨的过程中,既有着学生个体的努力探索,又有着小组间、小组内的互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积极活跃的状态。
三、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高效学习
赞可夫认为:对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学习第一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学生对待知识和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其实就是师生双方都以自己的固定经验来试探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的方式。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定位在怎样改变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积极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技能的发展,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目标在于通过学习活动与教学过程尽量改变自己,把自己培养成有用人才。这种差异非常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且使教学目标难以达成与实现。要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尽量缩小教师和学生之间目标的差异,第二种方法是积极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行动中缩小这种差距。
要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下面几点:第一在备课时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生活实际,尽可能多地考虑怎样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来掌握有关的知识及技能。第二要是尊重学生,包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做到使学生能大胆提问、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探讨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师生之间互动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师生双方在学习、认知方面的发展,由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会自觉或不自觉在某些方面流露对学生的情感和期望,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对师生互动在态度。第三是教师应当经常性地变换角色,善于用学生的视角来观察问题,用学生的思维来思考问题,用学生的情感来看待问题,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要主动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让我们把叶澜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吧:“应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使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应该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动。”我们只有注重学生的生活,数学才会有缤纷色彩;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探究,数学才会有生命气息;我们要重视课堂中的多维互动,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课堂学习 自主 互动 高效
学习对个体而言,所有知识来自学习主体的实践活动,参与学习者的主动活动是他们知识和能力形成、发展的源泉。包括学习在内的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所谓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就是在活动中进行发展。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尽最大努力,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建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
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喜欢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由于学生手脑并用,所以既能掌握知识,又能学到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巩固了双基,提高了素质,发展了实践能力,这反过来促使活动更有活力。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当知识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学、好胜的心理特点,引领他们积极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载体,是在老师指导下的互学、互帮的认知过程。
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采用游戏表演的形式,比如在教学《8的组成》活动开始,老师就分给每个小组8个套圈,以组为单位,让学生开始套圈的游戏。在游戏结束后,让每组推荐一个学生汇报。第一组汇报:套进了6个圈,还有2个圈没有套进;第二组汇报:套进了3个圈,还有5个没有套进;第三纽:套进了1个圈,还有7个没有套进去……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在黑板上板书6与2、3与5、1与7。接着,老师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一共有8个圈,如果一直不停地玩下去,多套几次,那么还能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样,就将8的组成补充完整了。这样,既营造了一个在活动中学,在学习中动的良好学习氛围,又做到了情和理交融,智商和情商同步协调发展的目的。
二、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和社交的能力,并且很有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更要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和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
比如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教学时,教师启发式地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该怎样处理?能否把除数转化成我们以前曾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然后让学生去试一试,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小组讨论结束后,由每一个小组都派一个代表汇报结果,有的说,应该把5.34÷3.6这个算式的3.6转化为36,被除数也由5.34转化为53.4,这样就可以计算了。教师进一步提问:“他们的方法是正确的吗?但怎样来证明他们这种算法是正确的呢?”这么一问,学生思维立刻被激活了,有的说:“你们怎么会想到把3.6转化36的呢?把它变成360行不行?”“我们如果把被除数转化为整数,再把除数也转化成整数,行吗?”“能不能只要去掉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就可以计算了呢?为什么?”……然后其他小组也可以帮忙解决。这样,在试一试、议一议、辩一辨的过程中,既有着学生个体的努力探索,又有着小组间、小组内的互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积极活跃的状态。
三、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高效学习
赞可夫认为:对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学习第一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学生对待知识和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其实就是师生双方都以自己的固定经验来试探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的方式。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定位在怎样改变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积极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技能的发展,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目标在于通过学习活动与教学过程尽量改变自己,把自己培养成有用人才。这种差异非常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并且使教学目标难以达成与实现。要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尽量缩小教师和学生之间目标的差异,第二种方法是积极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行动中缩小这种差距。
要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下面几点:第一在备课时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生活实际,尽可能多地考虑怎样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来掌握有关的知识及技能。第二要是尊重学生,包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做到使学生能大胆提问、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探讨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师生之间互动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师生双方在学习、认知方面的发展,由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会自觉或不自觉在某些方面流露对学生的情感和期望,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对师生互动在态度。第三是教师应当经常性地变换角色,善于用学生的视角来观察问题,用学生的思维来思考问题,用学生的情感来看待问题,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要主动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让我们把叶澜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束吧:“应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使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应该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动。”我们只有注重学生的生活,数学才会有缤纷色彩;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探究,数学才会有生命气息;我们要重视课堂中的多维互动,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