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生物学科教学,造就一代具有良好生物科学素质的接班人,是时代赋予每一个生物科学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一、提高认识,加强生物学科教学
21世纪的中国需要高素质的公民,而培养高素质的公民需要接受生物科学教育。
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科技进步新高潮的核心将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而作为21世纪科技革命的核心之一的生物技术,其强大的商业应用潜力也将在21世纪真正焕发出来,在医疗保健、新材料、能源等领域产生巨大效益。目前,科学家通过基因技术已经培养了1500多种移植外来基因的农作物,其中包括能抵抗病虫害的新基因水稻等,并对主要的家畜品种进行了基因改造试验。据预测,下个世纪现代生物技术的成果将以更大规模走向市场,不仅会培育出更多性能优良的新基因动植物品种,而且会向人们提供更多的食品来源。
然而,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由于人口膨胀、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资源枯竭日益明显、环境恶化等因素,给中国发展道路平添了诸多的困难和制约。我国于1994年3月通过《中国世纪的事业——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和蓝图,其核心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间的关系,为后代开创一个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环境,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在1996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又提出了划时代的科教兴国战略,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转移。其目的是尽快缩短或赶上与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差距。由此可见,不论是生物技术,还是“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的战略,都向全国每一个公民,特别是广大的生物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21世纪的劳动者必须接受生物科学教育,生物科”学教育只能加强,决不可削弱!
二、生物学科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
加强生物学科教学,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素质教育的特点有人概括为:全员性、全面性、主动性和差异性。本文仅从普通中学生物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谈几点体会。
1 突出全员性
全员性(或称全体性、大众性)是指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都是面向全体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特点之一。对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每所中学来说,都应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严格执行省颁的教学计划,让全体学生都按规定学好包括生物学在内的每一科课程,不应该“不考不开”,对于每一个生物学教师来说,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竭尽全力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决不能“不考不教”或“不考假教”。
2.强调整体性
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又称全面性。它要求受教育者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要让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合理的包含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身体心理诸方面要求的素质结构。生物学科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认为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理想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结合,进行德育渗透,并且还要注意具体的生动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规律总结,更不可忽视结合自己的市情、县情、乡情;二是要与生物劳动技术课结合,我市在这方面结合得比较成功的是大济中学,他们把西瓜栽培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并让初二年级学生学到的嫁接改进技术推广到大田生产,每年为学校创收2万元,还为当地瓜农增值几十万元。该校曾荣获全国生物百项活动二等奖,全国生物百项活动优秀组织奖;三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目前学生劳动观念相当薄弱,应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作为我们生物科学工作者,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加与生物学知识有关的劳动。例如:参加植树造林、农田劳动、林果场基地劳动、海产养殖基地劳动。几年来,我们经过了尝试,效果都相当好。
3.体现主体性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又称主动性。我们知道,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学生学习过程,必然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灌输或塑造的过程。多年来,我们许多生物教师习惯于“我說你听”、“我讲你背”,越俎代疱地替学生做选择、做决定,最终把教育过程变为简单的训练过程,甚至是“刺激—一反应”的过程。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我们应该进行生物学教学方法改革。例如,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减少了内容,降低了难度,并配有大量的图表,编造了大量的“看一看,想一想”、“动动脑”、“动动手”、“课外读”、“小实验”等,这给我们改变传统的注人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教学中要增加学生活动的时间,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实验、自学、讨论,以及课外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意识和能力,特别是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如在初中“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在老师指导下,采用了让学生进行:实验——自学——观察讨论——上讲台发言,最后老师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还得注意,是否真正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基本标志,得看我们是否承认学生有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是否承认允许学生失败和失败后重新开始或另外选择的机会。作为一个素质高的生物学教师,不能随意训斥学生,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好,每一个实验都成功。
4.要承认差异性
承认素质教育的全员性,就必须承认素质教育的差异性。人与人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学生先天的遗传因素的区别,而且表现在其身心成长和智能发展的后天条件的区别,因而其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水平与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也有区别。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每位生物学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提高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因材施教”,为一部分生物学基础比较扎实,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想象等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提供可供选择和发展的机会。这个最好的活动形式应该是组织不同类型的生物学兴趣小组。一些人,有的考上或已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生物学专业,有的已成为农业战线和其他战线上的优秀骨干,有的在美国还取得生物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
总之,面对21世纪的挑战,生物科学工作者肩负重担,责无旁贷,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必须从中小学教育开始。
一、提高认识,加强生物学科教学
21世纪的中国需要高素质的公民,而培养高素质的公民需要接受生物科学教育。
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科技进步新高潮的核心将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而作为21世纪科技革命的核心之一的生物技术,其强大的商业应用潜力也将在21世纪真正焕发出来,在医疗保健、新材料、能源等领域产生巨大效益。目前,科学家通过基因技术已经培养了1500多种移植外来基因的农作物,其中包括能抵抗病虫害的新基因水稻等,并对主要的家畜品种进行了基因改造试验。据预测,下个世纪现代生物技术的成果将以更大规模走向市场,不仅会培育出更多性能优良的新基因动植物品种,而且会向人们提供更多的食品来源。
然而,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由于人口膨胀、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资源枯竭日益明显、环境恶化等因素,给中国发展道路平添了诸多的困难和制约。我国于1994年3月通过《中国世纪的事业——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和蓝图,其核心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间的关系,为后代开创一个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环境,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在1996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又提出了划时代的科教兴国战略,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转移。其目的是尽快缩短或赶上与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差距。由此可见,不论是生物技术,还是“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的战略,都向全国每一个公民,特别是广大的生物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21世纪的劳动者必须接受生物科学教育,生物科”学教育只能加强,决不可削弱!
二、生物学科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
加强生物学科教学,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素质教育的特点有人概括为:全员性、全面性、主动性和差异性。本文仅从普通中学生物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谈几点体会。
1 突出全员性
全员性(或称全体性、大众性)是指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都是面向全体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特点之一。对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每所中学来说,都应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严格执行省颁的教学计划,让全体学生都按规定学好包括生物学在内的每一科课程,不应该“不考不开”,对于每一个生物学教师来说,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竭尽全力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决不能“不考不教”或“不考假教”。
2.强调整体性
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又称全面性。它要求受教育者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要让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合理的包含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身体心理诸方面要求的素质结构。生物学科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认为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理想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结合,进行德育渗透,并且还要注意具体的生动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规律总结,更不可忽视结合自己的市情、县情、乡情;二是要与生物劳动技术课结合,我市在这方面结合得比较成功的是大济中学,他们把西瓜栽培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并让初二年级学生学到的嫁接改进技术推广到大田生产,每年为学校创收2万元,还为当地瓜农增值几十万元。该校曾荣获全国生物百项活动二等奖,全国生物百项活动优秀组织奖;三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目前学生劳动观念相当薄弱,应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作为我们生物科学工作者,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加与生物学知识有关的劳动。例如:参加植树造林、农田劳动、林果场基地劳动、海产养殖基地劳动。几年来,我们经过了尝试,效果都相当好。
3.体现主体性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又称主动性。我们知道,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学生学习过程,必然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灌输或塑造的过程。多年来,我们许多生物教师习惯于“我說你听”、“我讲你背”,越俎代疱地替学生做选择、做决定,最终把教育过程变为简单的训练过程,甚至是“刺激—一反应”的过程。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我们应该进行生物学教学方法改革。例如,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减少了内容,降低了难度,并配有大量的图表,编造了大量的“看一看,想一想”、“动动脑”、“动动手”、“课外读”、“小实验”等,这给我们改变传统的注人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教学中要增加学生活动的时间,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通过实验、自学、讨论,以及课外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意识和能力,特别是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如在初中“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在老师指导下,采用了让学生进行:实验——自学——观察讨论——上讲台发言,最后老师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还得注意,是否真正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基本标志,得看我们是否承认学生有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是否承认允许学生失败和失败后重新开始或另外选择的机会。作为一个素质高的生物学教师,不能随意训斥学生,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好,每一个实验都成功。
4.要承认差异性
承认素质教育的全员性,就必须承认素质教育的差异性。人与人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学生先天的遗传因素的区别,而且表现在其身心成长和智能发展的后天条件的区别,因而其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水平与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也有区别。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每位生物学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提高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因材施教”,为一部分生物学基础比较扎实,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想象等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提供可供选择和发展的机会。这个最好的活动形式应该是组织不同类型的生物学兴趣小组。一些人,有的考上或已毕业于名牌大学的生物学专业,有的已成为农业战线和其他战线上的优秀骨干,有的在美国还取得生物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
总之,面对21世纪的挑战,生物科学工作者肩负重担,责无旁贷,而我们所做的一切,必须从中小学教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