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交际语境写作教学典例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s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基于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理念,笔者尝试以部编教材七年级第一单元写作主题“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为例,探索基于探究交际语境的体验式写作教学设计,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一、基于教材和学情设计探究活动搭建写作交际语境
  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第二单元以“四季之美”为主题,该单元由《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四篇阅读文本组成。单元学习目标体现在“学习朗读,品味精彩语句,体会汉语之美”的方法与过程中,体会“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写作板块主题为“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写作实践的题目从场景描写拓展到校园生活以及成长经历中的体验,写作设计富有教育意蕴。写作主题“热爱生活”,对于学生的经验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四季之美具有具体的表现形式,而热爱生活却是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基于真切的感受才能体会出由衷的热爱之情,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需要学生运用分析整合、想象推断等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设计具体的情境活动来丰富学生对于生活的理性认知,进而引导学生产生具体的体验与感受,并萌生表达、写作的欲望。
  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在设计学生活动时,以四季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基本内容,以“四季文化”为主题线索来整合教材内容与活动,逐步丰富学生对生活的感知。由一个问题情境出发,让学生带着一个生活的实际问题,去探究去体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四季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对丰富的内涵展开探究,在探究活动中感受生活细节,体会四季更迭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明白顺应自然的道理,并在实践中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知,在发展思维的同时为写作积累了经验材料。由此,便搭建好了一个学生“能说话、想表达”的完整语境场。
  初中低学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到清晰、逻辑地叙述观点,对于感知文字符号的象征意义,还需要学生在多读、多积累中提高语言的整体感知能力。而且,学生们乐于表达的习惯存在显著的差异,个体差异性显著存在,创造有利于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表达的活动,来鼓励学生在乐趣中收获表达的信心,对于奠定学生积极的语言实践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写作交际语境的创设以生活的真实问题为驱动
  生活中真实的问题是引起学生活动兴趣的“钥匙”,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并解决一定的需求,在寻找问题答案的驱动下,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学生对问题的确定性寻求亦是经验的过程。问题的设置至关重要,围绕探究活动主题需要注意真实性的原则、应用场景下的开放性特点。
  在现代生活方式下,学生户外活动相对减少,对于四季变化的感知相对缺乏,从诸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明朗的四季更迭,学生可能在意识中会产生现实与文学之间的矛盾冲突,联系到很多同学难以适应季节变换,出现换季时易患感冒的问题,产生真实的交际问题情境:人们的生活如何顺应自然,从饮食上提高身体应对季节变换的适应能力?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由真实的问题情境,设置“我们的养生菜谱”的驱动任务,请同学结合节气特征、时蔬、风俗习惯等等要素,为学校食堂制作养生菜谱,这样的驱动任务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归于生活,具有指向应用的目的性,能够刺激学生主体行动的动能。
  三、写作交际语境的生成是文字和语言
  在本单元学習之前,学生进行为期十天的“我眼中的自然”观察日记,为本单元的学习做好认知准备工作。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取生活中身边的某一处景物,进行持续十天的观察,观察的粒度不宜过大,并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可以图文并茂等形式,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展示。在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记录,做到清晰准确,让学生在细致的观察中,树立真实描述的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到顺应自然呢?从饮食上提高身体应对季节变换的适应能力呢?以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时令蔬菜、节日传统、饮食习惯等因素,亲自为学校食堂制作养生菜谱,客观而明确的真实问题,使学生产生对生活智慧的探究动力。在征得学生肯定意见后,师生共同制定探究活动的大致安排:制定活动计划——小组探究——全班交流——汇报整合。
  最终,学生在开展一系列交际活动后,综合随笔和上课交流的内容,运笔成文,完成第一单元后的大作文。一次完整的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目标达成。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既有助于学生吸收知识,也利于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本文从理论研究的基础开始,运用理论和实际结合,提出对创新思维、意识和实践的做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创新能力;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创新不仅表现在人类智慧上,也体现在学生自己发展的需要上。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提高,层次性逐渐分明,而在整个人生的学习
摘 要:“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为促进国际交流及在“走出去”中投资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安全、高效地走出去,以及对投资协定的合法性制定需要从国际法的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法;投资协定  1前言  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摘 要:高中数学学科的难度陡然提升,学生要想学好这一科目就必须具备更高的专注力、更强的思维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跟随互动问题进行思考,掌握当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点。换而言之,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本文主要围绕这一教学方法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高中数学;应用策略  利用问题导学法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促使学生对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开始以新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媒體以其便捷性、可扩展性和交互性为中学生德育带来了机遇。同时,网络成瘾、班级群体异化等问题也给中学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深入研究手机媒体新兴的文化现象,在手机媒体德育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德育形式,对于完善中学德育模式,更好地发挥德育
1企业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引导,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顺应社会发展潮流,适应国家发展方向,将企业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才能实现更加长足的发展。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党建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并对其内涵进行不断的挖掘,与企业的文化相结合,从而提升企业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定期
摘 要:曾国藩,作为晚清名臣,是一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很多人对曾国藩的了解,大多都包含一个内容,那便是《曾国藩家书》,该书集里面有接近1500封家书信件,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
摘 要:家校联系可以让学校与家庭之间形成教育全力,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长。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家校联系应该在家访、电话、校访、书面通知等传统联系方式的基础上,与时倶进,利用网络平台这类新型的沟通方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实现家校联系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家校联系;网络平台;信息化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口流动增强,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实际变化。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平台沟通方式
摘 要: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在此基础上,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因此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增大,并且对该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作为美术与艺术人才的培育基地,在新时期背景下,更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更有针对性、指向性的培育美术与艺术人才,创新教育方法、设计教育方案、实现教育改革。  关键词:美术与艺术;创新;教育改革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对于美术与艺术专业实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堂应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是,传统课堂总是把知识的传授和功利性的考试成绩作为语文课堂的指挥棒,长而久之,课堂气氛就越来越沉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越来越懈怠。如何打
摘 要: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化学是比较重要的科目之一,教师应围绕趣味化学实验的高效应用途径进行探讨,合理地运用化学实验来提高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要了解趣味实验课程开展的含义,以及将趣味化学实验巧妙的应用在化学课程中的策略,教师应在日常开展初中化学教学课程时,利用趣味化学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合理做好当前课程所需实验研究,尽可能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关键词:学习兴趣;初中化学;化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