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渗透探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50025547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德育教学中融入儒家思想,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领悟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文章从儒家思想概述、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儒家思想在中学德育中的重要性、儒家思想在中学德育中的实践等方面,对儒家思想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渗透进行探讨。
   关键词:儒家思想;德育工作;责任意识;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8-0012-02
  一、儒家思想概述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愛,它的特点是:重精神,轻物质;重道德,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儒家思想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思想核心。儒家思想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至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以心灵的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为主要目的,“仁、义、礼、智、信”是其文化精髓。将儒家思想引进中学德育中,能够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因此,教师在重视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现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中学不重视德育,没有发挥德育应有的作用,德育效果差,导致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是非判断标准错乱。有些学生是非善恶评价标准混乱,把本来错的看成对的,恶的看成善的,做错事情不知道悔改,还沾沾自喜。二是尊师孝亲观念淡薄。有些学生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得体谅孝敬父母。在学校不尊重老师,犯了错误不能及时认错,还和老师对着干。三是不主动承担责任。在家里凡事伸手,觉得大小事情都应由父母承担,与自己无关。在学校对班级事务不闻不问,没有集体观念。所有这些,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儒家思想在中学德育中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千百年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应以仁爱之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中山大学的钟明华教授指出:“人格的完善和知识的完善相比至少是同等价值的,不应有偏颇,成人和成才同等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更重要,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的教育。”当前,部分学生存在道德观念淡薄、思想行为容易失控、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传统文化的缺失,使一些学生极容易受到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蚀。因此,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学德育工作中,融入儒家思想,用儒家思想影响学生的言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在学习中领悟仁、义、礼、智、信的精神内涵,全面健康地成长。
   四、儒家思想在中学德育中的实践
   1.重视家庭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有着重大的影响,好的家庭环境,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孩子的个性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学校和社会教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个性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二是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程度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三是家长的生活习惯对孩子性格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孩子从幼年到成年,原始家庭的烙印会永远刻在他的心上,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处事方式、生活态度和幸福指数。
   儒家思想强调孩子的教育应从家庭开始。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顺父母和敬重兄长是仁爱的开端,也是根本。儒家思想还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进而达到“修身,齐家”,最后扩大化为“治国平天下”。这种内在情感的养成、升华,会使亲子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倘若父母上不能侍奉老人,下不能善待兄妹,更何谈对他人情感的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最初是在家庭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的,家庭为其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和水分,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家庭的影响。
   2.狠抓学校教育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绝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所以,良好的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孟子看来,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即情感教育。而情感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生活关系之中。现代社会要“明人伦”就是要培养人的道德意识,而学校便是学生接受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但是在各种教育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学校重知识轻德育,只要学生的学习优秀,其他可以省略不谈。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应当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一是遵循《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知行结合习惯。二是发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作用。三是注重班级建设中的儒家思想的渗透性教育。四是加强校纪校风建设。五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六是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中学生大多已进入青春期,他们正处于儿童与成年的交界阶段,情感脆弱,遇事有自己的意见但又不是很成熟,他们渴望宽容和理解,喜欢轻松愉悦的人际交往。因此,学校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有序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桥铺路,让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度过人生特别关键的阶段。
   3.家庭和学校有机联合
   学校的教育不是万能的,无数事实已经说明,家庭与学校的高度配合,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前提与保证。目前,许多学生的教育的缺失来自学校与家庭不能有机联合,这种情况已经成为学校教育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就行了,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自己只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有时候,虽然家长主观上也愿意配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校在教育观念上不一致,如学校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二是家校不能及时交流,双方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和在家的一些主要情况。三是家庭对孩子的要求比较现实,学校对孩子的要求更加高远,这也是造成双方不能和谐统一的原因。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无数事实早已证明,家庭与学校的有机联合,会让教育的成效事半功倍。
   4.经典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文心雕龙·宗经篇》说:“ 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经书”,便是蕴含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经典确立的是人任何时候都应遵循的常道、常理、常识和常法,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经典会告诉人生活的基本意义和人生应积极追求的价值。当前,部分学校教育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恰恰就是缺少对学生诚信、善良、宽容、勇敢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经典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生活,了解社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五、结语
   总之,传统文化是我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留下的文化瑰宝,不仅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新形势下,学校和教师要正视中学生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借助儒家思想对学生进行熏陶,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学校和教师还要将儒家思想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不断提升中学德育质量,将学生培养成知行合一、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谭媚.中美《中学德育情境教学模式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孙迎光.传承与超越儒家德育思想与现代学校德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钱涣琦.走向自觉——道德心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教师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文章分析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探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原则,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
在人口结构向少子高龄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相关政策支持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通过梳理德国家庭政策与女性就业的变化可知:20世纪80年代,德国针对育儿女性出台的一系列家庭政策鼓励女性以母亲角色替代就业者角色,而非帮助育儿妇女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从而在提高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同时导致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通过一系列家庭政策支持育儿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女性劳动参与率和人口生育率的同步提升,可供我国借鉴.
摘 要: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适当地融入人工智能方面的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文章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要融合网络人工智能教学资源,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开设人工智能相关特色课程。   关键词: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对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探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逻辑基础,并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以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1;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政治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从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教师的要求、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四方面,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21;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