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技巧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贝多芬是欧洲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是开启了浪漫主义先河的一代大师。其奏鸣曲体裁在整体钢琴作品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演奏形式和演奏技术上的创新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启示和反思。对此,本文以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系统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奏技巧。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贝多芬一生所创作的各类作品被世人称为钢琴音乐文献中的圣经,在音乐史上占有独领风骚的地位。贝多芬创作的32首奏鸣曲将钢琴奏鸣曲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潮,极大地提高了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他的代表作《热情》奏鸣曲充分体现了古典维也纳音乐学派的风格。演奏技巧新颖,在传统基础上对钢琴演奏进行了突破和创新,具有非常高的鉴赏价值。
  一、贝多芬及其奏鸣曲创作概述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德国,是欧洲伟大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35首钢琴奏鸣曲,后32首带有编号。贝多芬于17世纪中叶确定了所谓的古典奏鸣曲的形式。奏鸣曲曲式结构基本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部分组成。各个乐章次序并不是墨守成规,而是依照快—慢—快的结构组织主题的基调关系,同一个乐章的不同主题关系变得更加灵动和自由,具有更独立的音乐价值。
  二、《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创作特征
  《热情》奏鸣曲创作于1804—1806年,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成熟阶段。贝多芬《热情》奏鸣曲分为三个乐章,本文研究的第三乐章是贝多芬于1804年所创作,是一部奏鳴曲最后的快板乐章。创作特征主要体现在暴风雨般的第一主题和顽强反抗、挣扎的第二主题相结合,虽然以悲剧式的和弦收场,但是在终曲的尾声出现了群众舞曲性质的节奏,出现了英雄的插句,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斗志和英雄本身所具有的巨人般的力量。
  三、《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的演奏特征及演奏技法处理
  《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是贝多芬手写的“Allegro ma non troppo”不过分的快板,音乐以f小调为基础,2/4节拍,作品的快慢节奏根据演奏者对作品的情感体验而定。其曲式结构分为四个部分,根据不同部分的要求,演奏技巧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一)呈示部演奏技巧
  呈示部为20小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音阶式风格乐句。重点突出低声部和尾音,这就需要在演奏中对力度精准度的把控。需要震奏,掌关节支撑手腕要放松,手指要行动起来,注意力在左手上,至低声部。持续至63小节,在弹奏上要注意左手速度的流畅性、音质的颗粒性。在练习中要加入高抬指慢练、变奏及跳音练习。
  (二)展开部演奏技巧
  展开部第一部分为音阶式风格乐句。演奏力度由弱变强,左手低声部要平稳、整齐地为高声部作陪衬。左手低声部同样用震音奏法,弹奏时手腕要放松,手指及掌关节要积极行动起来。第二部分开头由于右手高声部旋律早入一拍,左手低声部旋律后进入,因此,演奏时要注意高低声部的承接、速度音色的统一,力度的持续加强。
  (三)再现部演奏技巧
  再现部的第一部分在力度上要与上段旋律的演奏处理力度相同,也是由弱变强,但要注意乐句的呼吸、音质的颗粒性和抓键的奏法。第二部分标记“sf突强”记号,使乐曲再现部主题和副主题在连接部分更加具有层次感;在副主题结束上要注意低声部的旋律性,低声部会比高声部早进一个十六分音符,所以,高声部旋律在进入时要注意融洽统一,做到一气呵成。
  (四)尾声的演奏技巧
  尾声的第一部分要注意高低声部第一个二分音符和弦力度标记为“ff很强”;第二部分标记为“sf突强”,这是需要重点练习部分。采用抓键的方法,不要砸琴。八分音符和弦力度标记为“P弱”时,跳音演奏通过抓键演奏手法使整体和弦和音程更加干净整齐;第三部分的9小节中,在演奏上要注意配合运用踏板,一个和弦换一次踏板,这样会营造出急进、亢奋的感觉。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之所以成功,在于在钢琴演奏上把握了整体曲式结构的特征。在理解了局部音乐材料的构成和音乐语言的陈述方式同时,再结合高潮的演奏技术和表现能力,使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更具有独特的演奏魅力,深受音乐人的青睐。
  参考文献
  [1]檀伯才.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第三乐章创作特征分析与演奏诠释[J].赤峰学院学报,2014.
其他文献
【摘要】敦煌壁画中的音乐图像连绵千年,各类乐器图形绘制不断。这些时代不同、造型各异的乐器图形,详尽展现出中国乐器的发展演变历程和中国民族乐器的系列性、多样性,以及乐器形制多变的特点。敦煌壁画中最重要的要数弦乐器,其中以琵琶数量独占鳌头。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仅琵琶一物就有689只之多,这些形制丰富、形态各异的琵琶图像,见证了琵琶从北凉到元这十个朝代的改良与发展,为我们研究、传承、复兴传统乐器文化提供了
期刊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国度,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绚丽多彩、风格各异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濒临灭绝,这就需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将这一优秀的文化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民族民间音乐涵盖内容丰富,广义讲,包括现代音乐、传统音乐、汉族音乐
期刊
【摘要】本文以电影《百鸟朝凤》为灵感,通过电影中唢呐班的尴尬处境作为行文线索,阐述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境遇,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观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境遇;唢呐;百鸟朝凤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  中国传统音乐虽然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一个概念,但涵盖了中国上千年的音乐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指千年来华夏土地上出现的抑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民族声乐理论探讨中鲜见中低声部在民族声乐中运用的论述。本文从男中音声部演唱民族歌剧、艺术歌曲、声乐古曲、民歌等不同体裁相关曲目的角度,提出了中低声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应注意的四方面问题,即借鉴运用西方声乐的中低声部演唱理念与方法、保持民族风格色彩、曲目选择、把握民族语言特征。  【关键词】中低声部;民族声乐;男中音;运用;各类体裁作品  【中图分类号】J616
期刊
【摘要】达尔克罗兹在探索运动和心理的关系中,提出体态律动教学,目的是启迪学生对节奏韵律的直觉本能,培养对音乐的情绪、表现的感觉,对运动平衡的感觉,以及有规律的运动神经习惯,训练有节奏的心理。鉴于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在世界音乐教学上的巨大影响力,笔者结合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际状况,对其体态律动教学在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实践探索,试论探索过程中获得的有效方法、良性结果及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促进综合艺术课
期刊
【摘要】现阶段,在小学低段歌唱教学中出现了拓展没有围绕音乐主题,延伸范围太宽泛;没有围绕音乐要素,更好地为表现音乐服务等案例问题。本文结合新课程理念特点,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有效合理拓展为出发点,从解读拓展困惑、研究拓展方法、反思拓展成效三方面进行研究,引导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的可拓展因素,深入挖掘歌曲内涵,并运用恰当的拓展方法,教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方法加深对歌曲的体验,使其得到更多的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音乐欣赏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音乐老师思考的问题。它可以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兴趣;培养;激发;巩固;审美;聆听;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果提问能收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状态,这样的提问才真正有效,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博问;乐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有句话说得好,“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意的是问号。”是的,稍有
期刊
【摘要】结合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来说,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还不令人满意,主要原因在于多数学生始终是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下参与音乐课堂。音乐是一门关于视听感受、体会审美愉悦的学科,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养。所以,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我认为,可以在音乐教学中结合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倾听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
期刊
大雪飄飘赛鹅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