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生态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初中语文学习的新生态课堂是以语文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知识建构、能力培养、素养形成和实践创新的大课堂,是课堂样态、本质、关系、结构和内涵上都发生了变化且更为丰富的以学为主的新课堂,更是学生个体生命发育和群体生命和谐健康成长的生态场。
关键词:生态课堂;初中语文;学习兴趣
引言:语文生态课堂是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对语文课堂中的教师、学生、教材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构,以形成和谐共生的教学环境氛围,从而促进三者的共同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堂看作生态系统,对自身、环境和学生重新定位,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语文生态课堂概述
(一)内涵
生态课堂理念源于国外,是一种利用生态学方法来研究课堂问题的教育理念。随着生态课堂的应用和完善,很多学者提出构建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更多学者认为学习效果受到个人以及课堂两个要素的影响。生态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其显著优势就是教师、学生、课堂被视为一个有机统一体,而不是三个单独分开的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课堂使这三个要素进行有机平衡,从而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生态课堂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以及共生性等突出特征。将生态课堂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客观认知,教师要充分理解生态课堂的内涵和意义,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要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真正促使学生学习热情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特征
生态课程是一个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思想、意识、情感以及各种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积极交流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综合分析生态课堂特点,可以总结如下:民主平等、自然和谐、自主合作、趣味生动等,在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师生和谐共处。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元评价以及个性化评价,最大限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使每位学生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使其能够更加勇于表现自己。另外,生态课堂是一个快乐的课堂、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师在与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合作的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共同研读,也能够更好地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全面掌握学生特点,找到着力点,做到因材施教
在初中语文生态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应多观察学生,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特长,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握学生情感,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着力点,因材施教。例如,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提问时,若是每个学生都积极踊跃,那么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对是错,教师都要给予鼓励,肯定学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从而提高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重视发展学生主体性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填鸭式的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语文。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改革,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已经很难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利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点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展學生的思维,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气氛。另外,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思考,开放学生思维。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初中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知识,在教师的帮助下深度消化初中语文知识,并且将所学到的语文理论知识积极运用到实践中,发挥语文教学的价值与作用。例如,以《回忆我的母亲》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教学:“同学们,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你们对妈妈有什么想说的吗?”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烛光里的妈妈》,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表达。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思考欲和探究欲,教师可以设问,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课文,寻找答案,比如教师可以问:“朱德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她留给儿子怎样的回忆呢?”随后,教师借助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作者,掌握课文主旨,通过教师的情境教学和信息技术拓展的知识内容,能够帮助初中生更好的领会作者的情感,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这样的教学方式,重点发展了初中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鼓励质疑,建立主体平等的生态关系
师生关系是语文生态课堂中最为重要的主体生态关系,教师应转变以往全盘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以引导者、启迪者的姿态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完成对文本的自我探索。为此,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运用宽容理解、鼓励质疑的教学态度对待学生,保障师生生态主体的融合共生。以《背影》为例,如在阅读中,有位学生对文章中父亲背影的描写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显然这一看法十分片面,解读文本的视角存在偏差,教师在面对这名学生的质疑时,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要将其作为语文课堂多边互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摆正思考方向,扭转学生对文本的曲解。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为什么父亲宁愿违反交通规则,也要艰难地爬月台给儿子买橘子呢?作者如此生动地刻画父亲的背影,是在向我们揭示他的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吗?”通过提出上述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从对文本的误读中走出来,回到对“父爱”的理解层面上,这样一来就更加深化了文本的主题思想。
(四)建构生态化评价系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评价系统对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发展与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建构处长语文教学生态,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建构生态化评价系统,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评价教学,确保评价系统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语文教学反馈,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及时改正。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广大语文教师应严格遵守新课程标准要求,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改变重讲解、轻阅读、重做题、轻互动的语文教学方法;还要通过寻找学生语文学习着力点的方法,按学生的需求灵活施教;要积极运用课件、微课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要采用课堂评价和趣味课堂延伸等教学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乐趣,从而在生态课堂的构建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课堂;初中语文;学习兴趣
引言:语文生态课堂是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对语文课堂中的教师、学生、教材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构,以形成和谐共生的教学环境氛围,从而促进三者的共同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堂看作生态系统,对自身、环境和学生重新定位,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语文生态课堂概述
(一)内涵
生态课堂理念源于国外,是一种利用生态学方法来研究课堂问题的教育理念。随着生态课堂的应用和完善,很多学者提出构建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更多学者认为学习效果受到个人以及课堂两个要素的影响。生态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其显著优势就是教师、学生、课堂被视为一个有机统一体,而不是三个单独分开的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课堂使这三个要素进行有机平衡,从而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生态课堂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以及共生性等突出特征。将生态课堂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客观认知,教师要充分理解生态课堂的内涵和意义,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要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真正促使学生学习热情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特征
生态课程是一个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思想、意识、情感以及各种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积极交流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综合分析生态课堂特点,可以总结如下:民主平等、自然和谐、自主合作、趣味生动等,在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师生和谐共处。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元评价以及个性化评价,最大限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使每位学生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使其能够更加勇于表现自己。另外,生态课堂是一个快乐的课堂、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师在与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合作的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共同研读,也能够更好地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全面掌握学生特点,找到着力点,做到因材施教
在初中语文生态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应多观察学生,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特长,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教育学的角度分析,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握学生情感,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到着力点,因材施教。例如,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提问时,若是每个学生都积极踊跃,那么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对是错,教师都要给予鼓励,肯定学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从而提高语文生态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重视发展学生主体性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填鸭式的给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语文。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改革,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已经很难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利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点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展學生的思维,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气氛。另外,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思考,开放学生思维。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初中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习知识,在教师的帮助下深度消化初中语文知识,并且将所学到的语文理论知识积极运用到实践中,发挥语文教学的价值与作用。例如,以《回忆我的母亲》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教学:“同学们,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你们对妈妈有什么想说的吗?”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烛光里的妈妈》,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表达。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思考欲和探究欲,教师可以设问,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课文,寻找答案,比如教师可以问:“朱德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她留给儿子怎样的回忆呢?”随后,教师借助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作者,掌握课文主旨,通过教师的情境教学和信息技术拓展的知识内容,能够帮助初中生更好的领会作者的情感,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这样的教学方式,重点发展了初中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鼓励质疑,建立主体平等的生态关系
师生关系是语文生态课堂中最为重要的主体生态关系,教师应转变以往全盘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以引导者、启迪者的姿态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完成对文本的自我探索。为此,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运用宽容理解、鼓励质疑的教学态度对待学生,保障师生生态主体的融合共生。以《背影》为例,如在阅读中,有位学生对文章中父亲背影的描写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显然这一看法十分片面,解读文本的视角存在偏差,教师在面对这名学生的质疑时,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要将其作为语文课堂多边互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摆正思考方向,扭转学生对文本的曲解。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为什么父亲宁愿违反交通规则,也要艰难地爬月台给儿子买橘子呢?作者如此生动地刻画父亲的背影,是在向我们揭示他的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吗?”通过提出上述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从对文本的误读中走出来,回到对“父爱”的理解层面上,这样一来就更加深化了文本的主题思想。
(四)建构生态化评价系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评价系统对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发展与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建构处长语文教学生态,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建构生态化评价系统,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评价教学,确保评价系统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语文教学反馈,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及时改正。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广大语文教师应严格遵守新课程标准要求,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改变重讲解、轻阅读、重做题、轻互动的语文教学方法;还要通过寻找学生语文学习着力点的方法,按学生的需求灵活施教;要积极运用课件、微课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要采用课堂评价和趣味课堂延伸等教学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乐趣,从而在生态课堂的构建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芳.以生趣为抓手打造初中语文生态课堂[J].语文天地,2020(32):23-24.
[2]王全成.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34.
[3]王平平.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