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让语文教学充满灵动与诗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UIZH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音乐?我找不到确切的定论,什么是语文?也不能一言以蔽之。从事多年的语文教学,我经常想:音乐,是不是低唱的语文?语文,是不是浅吟的音乐?试想想,一篇文章谱上合适的曲子就可以当歌唱,宋词不就是可以谱曲演唱的吗?一首首优美的曲子给人无尽的遐想和享受,不是也可以演绎成一篇篇精美的散文吗?“歌曲”,去掉“曲”,不就是优美的诗歌吗?于是,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总喜欢有意无意地引进音乐。
  1.引进音乐导入新课,鲜活情境,浓厚兴趣
  新课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课前播放乐曲、吟唱歌曲、引用歌词导入,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自然而然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和教学的氛围,同时使课文一开始,就直抵学生心灵。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课》一开始就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片头曲:“猴哥猴哥,你真太难得, 紧箍咒再念,没改变老孙的本色……眨一眨眼皮,能把鬼识破。”紧紧吻合文章主旨的这几句话,所有的语言不用多说,课文的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已经丰满、鲜活起来。
  2.引进音乐渲染氛围,精彩诵读,深化主旨
  肖邦曾用音乐,把一批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森林的意境中,然后他用琴声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竟使这些调皮的孩子静下来,并进入梦想,这足以说明音乐对意境的渲染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诗歌及散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对作品意境和基调把握。如能恰当运用音乐便能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对诗歌和散文情感的理解与感悟,而学生的朗读是建立在对课文情感与意境的理解与感悟之上的,学生感悟的深,则诵读得声情并茂,在学生朗读时加以音乐的渲染可以使学生的诵读更精彩。
  如教学《广玉兰》时,学生对于作者观赏广玉兰时怡然与惬意,广玉兰花那无法用文字形容的美以及课文所描述的意境,没有什么太深的感悟,因而读起来也显得没有色彩,但当《秋日私语》的钢琴曲想起,再配以画面,学生的朗读立即就变得不一样。
  3.引进音乐练写习作,飞扬想象,高雅情趣
  记得一次,在滕州书苑小学听了双语实小王丽老师的“听音乐、想象作文”《回家》,音乐所渲染的那种家的情绪融化了每一颗易感的心,模糊了在座每一双凝视的眼睛。音乐所带给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强大动力,是其他的媒介所不能比拟的,也让我对一向头疼的作文教学忽然有了峰回路转的灵光一现:何不用音乐去敲开学生的写作之门?
  寒假后的一次习作练习中我让学生写《元宵节》,上课伊始,我播放了《快乐节日》。随着曲子欢快的旋律,孩子们仿佛又回到了那快乐的元宵节。这时,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元宵节的快乐场景,说一说在元宵节那天都做了什么。然后第二遍播放曲子,此时,音乐就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就是一种流动的语言,学生跟随音乐的旋律,把头脑中的一幅幅图画连缀在一起,使其加工信息、整理信息的难度大大降低。儿童的语言材料一旦安排就绪,写作也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作文教学中引入音乐,让学生在听音乐、想象、书面表达中,把“语感”与“乐感”完美统一起来,通过“乐感”引发积累的“语言模块”,积极进行作文表达,就能在这一审美体验中,完成对美的感知、理解与表达,可以使想象更飞扬,情趣更高雅。
  4.引进音乐积累背诵,牢靠记诵,深厚底蕴
  卢梭说:“音乐包括了比词语大一百倍的力量。”的确,音乐不仅能传递思想感情,而且还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它们所表达的甚至比语言文字更深刻、丰富。在今年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普遍感到为难,背诵的积极性也不很高,但我知道学生喜欢音乐,喜欢听歌、唱歌,便让学生学唱古诗词,用这种方式学生学会了谷建芬老师所有谱曲的古诗,以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岳飞的《满江红》,李清照的《一剪梅》,还让学生按照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的曲谱,填了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学会一首歌,也就能熟练背诵一首诗。通过学唱古诗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增加了记诵的速度和效果,加厚了学生的语文底蕴,加深了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生命涂了亮丽的底色,我想,即使事隔很久,那优美的旋律还会在他们心头吟唱,会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
  音乐,是可以低唱的语文;语文,是可以浅吟的音乐。乘着音乐的翅膀,学生的感情会升华,思维会迸发,想象会轻翔,在音乐中浸润的语文教学会更灵动和诗意。
  刘存梅,教师,现居山东枣庄。
其他文献
于漪说过:“学语文,首先把课文读好,才能体会语文味,真正感受语文。课文读好了,说话就流畅了,写文章就有顺序了。”的确,如果连文章都没有读懂,又何谈理解,何谈说话呢?朗读能加深句子的理解,增强语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了这种作用。在读中品味语言的魅力,在读中品味语文的味道。  一.在朗读中把握文意,提升语感  朱熹提倡读书“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意思是说,不仅要看到字形,领悟含义
文言文的学习一直被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有的同学甚至一见到文言文就犯“晕”,学生虽然在课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但是上课时仍然会觉得是在云里雾里,老师授课当然也是以疏通文章大意为首要任务,然后再对部分字词做重点讲析。即使这样,文言文教学仍然是困难重重。课内的文言文已经让学生感到为难了,课外的文言文更是难上加难,有的同学甚至戏言:古人为什么要写这样深奥难懂的文章呢?其实,文言文的学习也并非
长期以来,学生写作文时都有搜肠刮肚之苦,提襟见肘之窘。勉强成文,或言之无物的“客里空”,或胡编乱造的“想当然”,没有具体内容,缺乏真情实感,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害怕作文的心理。如何克服这种心理呢?可从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起,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这样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增强写作的信心,变“害怕”为“喜欢”,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只要我们敏锐观察生活,真情体验生活,别具一格地发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需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质疑,而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知识。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尽量少“灌输”,少问,鼓励学生多问,指导学生自学方法,不断强化学生质疑与自学能力。  一、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学的成与败,在于学习者质疑评判了多少,问了多少为什么,而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知识,学生又接受了多少
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文本中蕴含着作者对社会、自然的深刻感受,集结着作者真挚的情感,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把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这个工
初中阶段的学生随着生理的“暴长”,童年期身心模式被打破,致使身心发展处于重重矛盾之中,而不同的学生其心理和行为表现又不尽相同,很难用一成不变的教育理论来解决所有问题。因此,从日常小事中寻找教育的契机,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应成为教师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倾听学生的闲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作为班主任,从早到晚和学生打交道,了解学生的信息也多,如果合理地整理这些信息,抓住有用
课改给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知不觉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等趋向,语文课的“本色”开始变得模糊。“本色语文”成为人们重新思考和审视的“亮点”。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教学行为”,还儿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让迷失自我的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一.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
传统小说讲故事、讲道理;现代小说讲意境、讲隐喻。或许我们可以大致这样说。前者让我们聚焦于不平凡的过程、人物性格的成长,获得精神的陶冶;后者则以形式表达上的特别引导我们反思自我生存、生命和境遇,寻求洞见。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篇《寒露寒》,似乎哪一种都不属于。  这篇小说有跌宕起伏,这次聚会邀约到底目的何在?会对主人公现在的生活造成怎样的冲击和影响?但当我们看到最后,却全然忘记了前面的疑问与铺垫,就好像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校本研究教学改革逐步落实实施的主力军,是来自一线的教科研团队。校本教育科研文化建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阶梯,是学校发展的羽翼,是优质学校建设的必然要求。  自2011年以来,徐州市第十三中在校本教科研团队建设和学习共同体的打造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究,其中“复盘式评课”系列主题教研,成为学校草根的校本教研,带动学科教研团队逐步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在“为了学校”、“在学校中”
备课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其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很多教师以及学校都十分注重备课这一环节。当前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大,而教育教学也在逐步深入,因此仅仅靠教师个人备课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我们探索一种更好的备课形式,集体备课正是基于这一需求衍生出来的备课形式。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集体备课的优势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的良好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