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小众独立杂志的内容分析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ba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
  摘 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杂志跟报纸一样受到了互联网极大的冲击。但是一种原本被淘汰了的小众独立杂志形式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成长了起来,可见传统媒体仍然具有新媒体无法取代的竞争力,其中小众化定位是最为明显的生存之道。以《布林克 Blink》为例,以内容分析法分析其主题、文章、图片、板式和作者的特点,并以小见大,分析小众独立杂志的特点。
  关键词 小众独立杂志;《布林克 Blink》;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2-0026-02
  1 研究背景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催生了新型媒介,如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而且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加强了受众与媒体的联系,增强了受众参与度,对传统杂志造成了冲击,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已是不争的事实,且近几年来已有一大批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传统媒体仍然具有新媒体无法取代的竞争力,其中小众化定位是最为明显的生存之道。
  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巨头覆盖了绝大部分市场,这些小众化杂志也就一直都处于舞台的边缘地带。而在新媒体时代,因为拥有了媒体选择的自主权和发言权,形成了因爱好、追求等某些方面的共性而聚集和互动表达的小众群体。而且在信息大爆炸时代里,人们无时无刻都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围而难以挑选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信息,只能被动的接受大量冗杂而无章法的垃圾信息。再者,大众传媒在互联网时代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大,因此传播的信息也趋于泛化,同质化以及粗俗化。最后,一部分“小众”不甘沉默,他们开始与大众媒介进行分庭抗礼,试图掌握属于自己和小群体的话语权。这些追求民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人们不仅仅是独立杂志的创办者,也是独立杂志的固定受众群体[1]。
  2 研究问题
  问题一:小众独立杂志受众定位的特点如何?问题二:小众独立杂志的文章主题、体裁主要有哪些?问题三:小众独立杂志一般如何运用图片?问题四:小众独立杂志内文章作者的年龄分布、学历、职业等分布如何?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布林客 Blink》(下文简称《Blink》)是于2014年1月,由主编苏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创办的一份双月刊,主要创作团队来自留学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等地的艺术创作者和文字爱好者,而其受众定位也专注于小众的中国留学生等精英青年群体,这些人大多是高雅和传统艺术的爱好者。
  3.2 研究变量
  3.2.1 杂志定位
  “独立观看之道”是《Blink》的口号,该杂志每期都会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主创人员会根据这些主题进行写作、绘画、摄影等工作,以此来构成一期的内容。该杂志所采用的主题有:
  如何与自我相处、地点与存在、生活的谜题、身体与感官、一物降一物、开始与循环、昔日的偶像、有病、面包与诗画、隐私的故事、高手在民间。
  3.2.2 文章主题
  《Blink》每期分为12个小板块,除了摄影、美术、手工等栏目外,其他板块一般有一到两篇文章,据对《Blink》2014和2015年出版期数的不完全统计,这些文章涉及最频繁的主题是文学和国外生活,另外《Blink》还特别关注人性、旅行、同性恋和书影音等体裁。文章体裁方面,文艺性评论占据了绝大部分,其次是散文。这也和《Blink》以原创立足,坚持独立的人格,辩证的思考的特点和自我要求。
  3.2.3 作者
  (1)作者年龄分布。这里的年龄是指这些作者参与《Blink》杂志内容创作时当时的年龄,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19位作者的年龄大部分都处在25至30岁之间,超过30岁的只有1人,而低于25岁的仅3人。
  (2)作者学历、专业或职业。据统计,《Blink》23位作者中有10位明确说明了自己正在或者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在清华大学念书的作者有7位,本科学校最不起眼的还是华中师范大学。大部分作者都在武汉大学或清华大学读书。而其中有交代自己职业的只有三位,大部分作者还处于学生阶段。
  (3)作者地区分布。据统计,26位作者里有21位作者都有海外长时间居住的经历,而且大多是欧美国家。另外,作者在国内基本上都有过在武汉或者北京的居住或者学习经历,以此推断他们应该共有一个或多个交际圈,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群体。
  3.3 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法,步骤如下:
  首先统计2014—2015年《Blink》出版过的每期杂志的文章内容、体裁,图片数量,图文板式,作者个人信心等内容,然后绘制图表,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对这些规律出现的原因進行分析和解释,最终得出关于小众独立杂志内容特点的一些结论。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杂志定位
  从《Blink》十一期的杂志主题来看,不乏一些十分大众化的话题,例如兴趣、偶像等。小众独立杂志不是学术期刊,它的内容不会太专业。再者,《Blink》的创办者是海外留学生,而青年人不论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永远都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支柱,他们对社会和自身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关注是大众话题也不足为奇。
  另外,它也有一些比较小众或者说有点私密的主题,比如身体、疾病和隐私。这些话题虽然在大众杂志也出现过,但以主题的形式充满一期杂志并不多见。而小众杂志则不一样,它不需要考虑这些话题是否会惹怒某一部分读者,也不需要担心会失去大批的订阅以至于亏损。《Blink》的创作和定位人群大部分都是海外留学生,他们大部分都经历了多种文化的洗礼,更具包容性,一些敏感的话题对他们难以形成威胁,或者说他们对这些更加深入人性和丑恶的选题更感兴趣,他们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欲望[2]。   4.2 文章主题和体裁
  该杂志探讨最多的主题前三位是文学、国外生活以及人性。关于文学的探讨,这本杂志多涉及中国、日本、欧洲和美国的文学作品和作家,一方面,这些地区的文学底蕴深厚和成果丰富,另一方面也和我国留学生的留学国家多为以上地区脱离不了干系。而且作为一本宗旨是“独立观看之道”的杂志,文学既具备高雅的天生优势,又有表达和传播的天然要义,成为主题之最符合该小众杂志的各个标准。
  另外,《Blink》对国外生活的描述几乎是轻而易举的,留学生创办的身份很容易获取相关信息和感受,也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或者向往,是一举两得的事情。而对于人性的探讨似乎是青年人难以避开的话题,特别是在体验了国外不同的文化背景,经历了独立的生活之后,《Blink》对于人性的疑问和理解会更上一个层次。
  4.3 作者
  《Blink》的作者具有高学历,高人文素养,高粘度的特点。他们成绩优异,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他们的专业有很大一部分与文学艺术和美术摄影有关,即使完全无关也会因为兴趣而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他们欣赏美,充满文艺气息,喜欢高雅但不限于高雅,他们也会关注社会的丑陋,但是他们的某些看法会有些偏激。
  他们生活的环境和经历大多十分相似,或许他们绝大一部分人是互相认识的,她们因为兴趣而结识,因为爱好而走到一起创办了这本杂志,他们本身和杂志的定位受众是一类人。
  5 结论及讨论
  细分领域与生活方式挖掘。《Blink》的受众细分到了精英学生甚至精英留学生,文章内容也大多是挖掘主创人员自身的留学生活、专业和兴趣等。独立杂志通过对小众文化和细分领域的充分挖掘,开辟了诸多被大众文化所忽略的领域,独立杂志以“小众”的名义,切开了世界的无数切面,还顺带深挖出更多与此相关的文化、故事、人物、情感,也让人们看到生活的无限可能性,以及状态各异的生活方式和奇思妙想[3]。
  印刷设计上追求阅读的仪式化,即使是纯电子版阅读,《Blink》也会特别重视其杂志的内容排版和色彩搭配,追求读者阅读的最大舒适。某种意义上,独立杂志就像失去了照明功能的蜡烛,嬗变成制造浪漫氛围的工具,其贩卖的文化、故事、情感,通过最具仪式感的方式传递给读者。
  内容团队:把爱好变成工作。《Blink》的团队正是因为兴趣走到一起,因为对文学和艺术的爱好而创办了这份杂志。而且因为小众独立杂志制作周期长、发行量有限、内容切入点小,其团队一般来说也很迷你,但团队成员各个身兼多职[4]。
  參考文献
  [1]张丹丹.不沉默的少数——从《独唱团》看中国独立杂志[D].合肥:安徽大学,2013.
  [2]陈燕华.分众传播时代的DM杂志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7.
  [3]潘不寒.美国小众杂志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素食时报》为例[J].海外传媒,2015(8):54-55.
  [4]顾子慧.台湾地区小众杂志出版研究——以《小日子》杂志出版模式为鉴[J].海外市场(港澳台之窗),2016(11):30-32.
其他文献
摘 要 群体性突发事件是社会矛盾爆发的极端形式,政府部门的新闻发布环节对于控制危机、缓解矛盾至关重要。但部分政府部门固守传统思维、消极应对,导致类似“苍南群体事件”等因网络推动放大的悲剧发生。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有效利用网络媒体实现信息公开,从政府新闻发布人员、渠道、文本三个角度改进政府新闻发布,有利于类似事件的妥善处置和解决。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新闻发布;网络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
期刊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摘 要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重构了传媒生态环境,电视真人秀节目席卷各大卫视,引发收视狂潮。不管是户外真人秀还是演播室真人秀,泛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各大卫视的收视保障和王牌节目。在真人秀环境占领各大卫视头条下,湖南卫视异军突起,经过2年的停播重新整顿的《变形计》于2017年4月22日回归芒果TV,其节目从创新度与价值导向方面影响格外深远,被逐渐演化成
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 200241  摘 要 新闻媒体融合实践中存在膜拜技术的误区。基于此,文章采用产业研究视角之外的媒介生态视角,将新闻媒体融合的标志性事件嵌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四个不同阶段——浏览时代、搜索时代、自媒体时代和社群时代——分别审视,探求新闻媒体融合实践与其所处媒介环境、人的诉求之间的关系,洞察媒介融合的本质,以求为今后的媒体融合之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 媒介融合;媒介环境学派
期刊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孝感 443000  摘 要 经过不断的发展,国内的财经新闻报道在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舆论引导以及信息传播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结构矛盾凸显的宏观环境下,进行供给侧改革对我国“十三五”时期或者未来的更长周期之内的经济体系发展的趋势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运用内容分析、定量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选取《财经》《财新周刊》和《21世纪经济报道》为分析
期刊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1756  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公安行业也凭借着这股新兴之风,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积极运用新媒体拓展与群众交流沟通的渠道,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文章以成都市公安局微博微信为例,分析了当前公安行业新媒体的主要功能与应用。  关键词 公安;新媒体;功能;应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0-0053-02
期刊
浙江卫视,浙江杭州 310005  摘 要 怀旧情结作为一种感性的审美体验,不断地将叙述内容指向过去的美好。当前各大卫视电视综艺类节目竞争激烈,各类综艺节目纷纷在对节目内容形式不断进行着创新与借鉴,怀旧情结作为当前的一种极为普遍的文化现象,自然也引起了电视综艺节目创作者们的关注,许多以往影视剧作品中的经典桥段被植入电视综艺作品中,进行再改编,引发观众的普遍共鸣,进而提高电视综艺节目的质量与收视率。
期刊
浙江卫视,浙江杭州 310005  摘 要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当前的综艺节目与商业之间早已难舍难分。电视文化与消费主义是紧密相连的,人们的消费行为、指向与电视媒介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对于电视媒介发展也与消费文化支持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综艺文化在国内兴盛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经济水平以及消费文化。电视文化与消费文化在整体上是相互联系的,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在综艺节目
期刊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 610025  摘 要 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固有的传播秩序发生了空前的变化,“议程设置”传统主宰者的议题设置权利从顶层分解至新媒体时代的大众端口。移动社交媒介微信、微博作为日前渗透率较高的App充分展现了议程设置理论的最新变化,以2016年11月的“罗一笑事件”为例,试图探讨移动社交媒介的个人议题设置特点。  关键词 议程设置;公众微信;罗一笑;爆料  中图分类号
期刊
北京顾能市场调研中心,北京 100028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在网络世界做过的事情,都会转变成数据被记录下来,而企业则希望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信息,有效挖掘消费者行为习惯,再通过适当的商业行为对这些大数据进行反馈,从而传递品牌信息,形成良性的品牌建设链条。文章以电视行业为例,对电视用户大数据的产生、品牌对大数据的应用
期刊
新华通讯社,北京 100089  摘 要 主要介绍传统媒体往新媒体转变的一个过程,从技术、声音、信息传播等方面阐述了新媒体的一些优势及其特点,并介绍在“互联网+”下如何“玩转”音频节目。  关键词 新媒体;微音频;年轻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2-0106-02  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互联网仿佛划下了一条“技术鸿沟”,一边是所谓的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