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情感的寄托。民族非遗进校园,既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亦是学校加强课程建设、实现特色发展的有益探索。本期,让我们继续关注非遗项目,走近非遗传承人,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去学习和弘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马强·易水砚
易水砚,也称易砚,产于河北易州(今易县),中国传统十大名砚之一。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代,为中国制砚之鼻祖。
马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易水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出生于传统雕刻世家。马氏家族在易水有一百多年制砚历史,家族有始创于清代道光丁酉年(1837年)的“宝研堂”。他对易水砚的俏色(利用天然色泽进行雕刻)和石眼(天然生长在砚石上犹如眼睛一样的“石核”)的利用达到了巧夺天工的意境,开创了易水砚俏色的先河。在新时期,宝研堂致力于传承中国生活美学,创新传统雕刻技艺,在做好高端砚台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雕刻文创衍生品,使雕刻更好地融入当代雅致生活。
陈文丽·辛集皮贴画
皮贴画是辛集人的传统手工艺品,其作品精雕细刻,具有极强的装饰、观赏和收藏价值。
陈文丽,辛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辛集皮贴画代表性传承人。辛集文丽皮画研发中心总工艺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北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她在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塑造出质地考究、形象逼真、色彩绚丽、格调高雅又富于时尚气息的半浮雕产品,培养了一批技艺精湛的皮贴画技工。曾在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十二幅作品被永久收藏。作品《欢天喜地》获中国旅游皮革设计大赛最佳镶嵌奖。作品《金鸡啼晓》在第52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获2017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铜奖。
徐万桩·李派拳法
李派少林拳拳法强调内外合一以及心、意、气、力和手眼身法步的整体配合。拳经云:“手是两扇门,全凭步赢人。”
徐万桩,1966年生,河北省廊坊市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李派拳法第五代传人。长期致力于李派拳法的推广传播工作,现任廊坊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廊坊市李派拳法专业研究委员会副会长,李派拳法培训中心主任。历经李派两代三位名师的亲传亲授,后加之自身的勤修善悟,将李派拳法理法技法同修并炼,深得李派拳法精髓。曾筹办李瑞东祖师逝世100周年纪念暨李派拳法文化交流研讨大会,2017年4月由他创建的“李瑞东文化广场”被廊坊市广阳区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张清雷·金陵玉雕
玉雕作为一门手工艺,起于民间,几千年来,历朝历代,曾为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留下了数以万计承载历史的作品。
张清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他所开创的金陵玉雕,其作品纯朴之中彰显霸气。以“返朴”为目标,走“汉玉”风格,擅用娴熟流畅的刀法表现线条美感。他所雕瑞兽,既有战国的张力霸气,又有前汉的古朴刚劲,亦有后汉的雄浑简洁。作为一位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师,他获得了数不清的头衔和荣誉,但他却认为自己只是金陵城中的一块“顽石”,平生所愿就是将金陵玉雕技法发扬光大,把每一块玉雕琢到最完美,让更多的当代人能接受和喜欢。
陈爱国·威县土布纺织技艺
威县土布纺织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成于元末明清,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
陈爱国,1970年出生于河北威县,国家级非遗项目威县土布纺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修班第一期学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非遗进校园导师,邢台市第12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作品有别花作品《长命富贵》《脸谱》等。
张子盛·古琴
古琴是世界乐器史上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被誉为国乐之冠。古琴弹奏以静为美,以慢为趣,能直入胸襟,撩动心弦,从而达到人琴共振、涤荡胸怀、去浮戒躁、静心启智的效果。
张子盛,知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九嶷琴派)传承人。1992年获杭州国际古琴邀请赛最高奖,从此开启了精研古琴演奏与教育推广之路。从艺以来,陆续发表琴曲作品近百首,录制多种类型的音像制品,其中《别镜和鸣》(CD)荣获 2015年度十大发烧唱片榜年度最佳民乐演奏专辑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研发出“开指五步”教学法,吸收传统古琴技法精华,强调基本功的拆解性训练,使海内外众多古琴爱好者受益。
危禄绵·益阳小郁竹艺
小郁竹艺,分为竹编、竹刻、竹郁三大类。竹编是将竹子破成竹篾再来编制成立体或者平面的竹编工艺品;竹刻是在竹片上雕刻诗文或者图案;竹郁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用火對原竹(保持竹子原生态外形)进行烧烤加温,让其纤维软化,再在外力的作用下予以弯曲造塑,核心概念之二是竹郁产品的结构是竖向立柱竹由横向立柱竹围抱郁制而成的。
危禄绵,益阳小郁竹艺传承人,1963年生于湖南益阳,2015年获首批湖南最美珍稀老手艺传人称号;同年,又获首批湖南工艺美术行业突出贡献奖。2017年12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李超超·石家庄绳艺
河北省石家庄彩绳编结项目,运用最基础的结艺以及最简单的缠绕方法,创造性地将中国结、基础结放大,进而能够让人牢固掌握中国结的基本技法。其用丝、棉、麻、纤维等材料通过编、织、穿、绕、抽等工序制作完成,历史悠久,个性强烈,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李超超,河北省石家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编织项目传承人,1970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饶阳县的艺术世家,从小对彩绳编结艺术有浓厚兴趣。1988年创建“超饰界”工作室。2010年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业委员会,多次在年会中获奖。2016年在石家庄炼化二区活动中心开设了自己的培训班,为绳编爱好者开设网络课程,多次免费授课,至今已培训学员200余人次。
马强·易水砚
易水砚,也称易砚,产于河北易州(今易县),中国传统十大名砚之一。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代,为中国制砚之鼻祖。
马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易水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出生于传统雕刻世家。马氏家族在易水有一百多年制砚历史,家族有始创于清代道光丁酉年(1837年)的“宝研堂”。他对易水砚的俏色(利用天然色泽进行雕刻)和石眼(天然生长在砚石上犹如眼睛一样的“石核”)的利用达到了巧夺天工的意境,开创了易水砚俏色的先河。在新时期,宝研堂致力于传承中国生活美学,创新传统雕刻技艺,在做好高端砚台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雕刻文创衍生品,使雕刻更好地融入当代雅致生活。
陈文丽·辛集皮贴画
皮贴画是辛集人的传统手工艺品,其作品精雕细刻,具有极强的装饰、观赏和收藏价值。
陈文丽,辛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辛集皮贴画代表性传承人。辛集文丽皮画研发中心总工艺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北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她在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塑造出质地考究、形象逼真、色彩绚丽、格调高雅又富于时尚气息的半浮雕产品,培养了一批技艺精湛的皮贴画技工。曾在河北省民俗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十二幅作品被永久收藏。作品《欢天喜地》获中国旅游皮革设计大赛最佳镶嵌奖。作品《金鸡啼晓》在第52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获2017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铜奖。
徐万桩·李派拳法
李派少林拳拳法强调内外合一以及心、意、气、力和手眼身法步的整体配合。拳经云:“手是两扇门,全凭步赢人。”
徐万桩,1966年生,河北省廊坊市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李派拳法第五代传人。长期致力于李派拳法的推广传播工作,现任廊坊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廊坊市李派拳法专业研究委员会副会长,李派拳法培训中心主任。历经李派两代三位名师的亲传亲授,后加之自身的勤修善悟,将李派拳法理法技法同修并炼,深得李派拳法精髓。曾筹办李瑞东祖师逝世100周年纪念暨李派拳法文化交流研讨大会,2017年4月由他创建的“李瑞东文化广场”被廊坊市广阳区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张清雷·金陵玉雕
玉雕作为一门手工艺,起于民间,几千年来,历朝历代,曾为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留下了数以万计承载历史的作品。
张清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他所开创的金陵玉雕,其作品纯朴之中彰显霸气。以“返朴”为目标,走“汉玉”风格,擅用娴熟流畅的刀法表现线条美感。他所雕瑞兽,既有战国的张力霸气,又有前汉的古朴刚劲,亦有后汉的雄浑简洁。作为一位开宗立派的艺术大师,他获得了数不清的头衔和荣誉,但他却认为自己只是金陵城中的一块“顽石”,平生所愿就是将金陵玉雕技法发扬光大,把每一块玉雕琢到最完美,让更多的当代人能接受和喜欢。
陈爱国·威县土布纺织技艺
威县土布纺织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成于元末明清,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
陈爱国,1970年出生于河北威县,国家级非遗项目威县土布纺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修班第一期学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非遗进校园导师,邢台市第12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作品有别花作品《长命富贵》《脸谱》等。
张子盛·古琴
古琴是世界乐器史上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被誉为国乐之冠。古琴弹奏以静为美,以慢为趣,能直入胸襟,撩动心弦,从而达到人琴共振、涤荡胸怀、去浮戒躁、静心启智的效果。
张子盛,知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九嶷琴派)传承人。1992年获杭州国际古琴邀请赛最高奖,从此开启了精研古琴演奏与教育推广之路。从艺以来,陆续发表琴曲作品近百首,录制多种类型的音像制品,其中《别镜和鸣》(CD)荣获 2015年度十大发烧唱片榜年度最佳民乐演奏专辑奖。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研发出“开指五步”教学法,吸收传统古琴技法精华,强调基本功的拆解性训练,使海内外众多古琴爱好者受益。
危禄绵·益阳小郁竹艺
小郁竹艺,分为竹编、竹刻、竹郁三大类。竹编是将竹子破成竹篾再来编制成立体或者平面的竹编工艺品;竹刻是在竹片上雕刻诗文或者图案;竹郁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用火對原竹(保持竹子原生态外形)进行烧烤加温,让其纤维软化,再在外力的作用下予以弯曲造塑,核心概念之二是竹郁产品的结构是竖向立柱竹由横向立柱竹围抱郁制而成的。
危禄绵,益阳小郁竹艺传承人,1963年生于湖南益阳,2015年获首批湖南最美珍稀老手艺传人称号;同年,又获首批湖南工艺美术行业突出贡献奖。2017年12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李超超·石家庄绳艺
河北省石家庄彩绳编结项目,运用最基础的结艺以及最简单的缠绕方法,创造性地将中国结、基础结放大,进而能够让人牢固掌握中国结的基本技法。其用丝、棉、麻、纤维等材料通过编、织、穿、绕、抽等工序制作完成,历史悠久,个性强烈,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李超超,河北省石家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编织项目传承人,1970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饶阳县的艺术世家,从小对彩绳编结艺术有浓厚兴趣。1988年创建“超饰界”工作室。2010年加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业委员会,多次在年会中获奖。2016年在石家庄炼化二区活动中心开设了自己的培训班,为绳编爱好者开设网络课程,多次免费授课,至今已培训学员2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