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的故乡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uch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的故乡是我的出生地,还是父亲的出生地?”读到朋友新书中的这一句时,我的脚步刚好从父亲的出生地踏上我的出生地。这句话激起了我心底潜藏的疼痛,原来对这个问题的叩问不止我一人。
  让我产生叩问的两座城,相距几百里。一座城留有我童年最初的烙印,花草蝉鸣、山溪歌谣,从出生到年少十几年光阴的累积,烙印之深就像用刀一下下刻在心里与梦里。以至于在随父母迁离以后的日子,远远看到街上名字相仿的“林西眼镜”招牌都会眼睛一热。以至于时隔三十年后,一踏上林西这片土地,脚步又轻快得如当年那个翘着羊角辫的小姑娘。
  近乡情怯,踏出脚步之前曾担心会不会有疏离感,毕竟离开多年。但没有。无论男的、女的、年轻的、年老的,虽然都不相识,我对于他们已是外来客,但在我看来每个人都像亲人。其实我们只是在同一片山水里生长过,这是唯一的关联,却有着难掩的亲切。这种亲切让我再次确信有些原生的东西不会随时光而淡漠。而且像老酒,历久弥新。几日的行程中每到一地,都在发现也在寻觅,寻到了熟悉地名就想多停一会儿,见到路人就忍不住问西问东。七合堂、新城子,这些在父母口中不止一次听过的名字,现在就清清楚楚地铺展在面前。当登上一处瞭望台、同行的人介绍说这就是你之前要找的十二吐乡时,忍不住拨通了几百里之外的父亲的电话,像新闻记者的现场直播,我兴奋地告诉父亲现在我脚下的位置,就是他当年挥洒过青春的地方。父亲是师范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林西这片土地上,父亲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到成家立业直到中年,走过许多地方,搬家十几次,山山水水都留有父亲奋斗的足迹,所以当中年的父亲决定携妻带子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时,父亲从情感上或許已分不清是回归还是别离。我告诉父亲,今天,这里已是一望无际的万亩产业园,鲜花摇曳,草木葱茏。电话那端的父亲,听着,问着,那座学校还有吗?校外那棵有大树洞的老榆树还在不?八十岁的父亲声音也洪亮了许多。
  电话结束时,我听到电话那端的父亲轻轻叹了一声。我揣想,这一叹应该是五味杂陈的:既有对青春岁月的怀想;也有对代代薪火相传、故地巨变的欣慰;或许还不免有对过去遗失的怅然。鲁迅说到“阔别两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多的是人与人“隔膜”的悲凉,父亲怅然的是三十年风雨沧桑,已几乎找不到原汁原味的原址。恋旧的人,总是矛盾着的。路边花草里蝈蝈叫得正欢,让我想起父亲当年像将军一样带领我们满山捉蝈蝈的场景。我录下一段蝈蝈的叫声,回去放给父亲听。
  二
  与父亲的隔空想象相比,我的幸运是眼下可以更真切地在回忆与现实中交叠而行。
  说到年少记忆,小孩子心里没有装着人情世故,记忆就像加减法一样单纯,而不像成人的乘除混杂。对童年的记忆首要的还是花花草草、儿时游戏,那些围绕着快乐产生的记忆。对我来说,最常想起的就是一座山和一棵树。我对村庄最美好的记忆最初都是源于这座山。那时住的是教师家属院,墙外就靠着山,说是山,一点儿也不陡,更像一个开阔的大乐园。夏天时,趁大人们午休,我们就会偷偷溜出去。山上有一种亮晶晶的石头,在阳光下光彩斑斓,女孩子都幻想着可以做成王冠或者水晶鞋。山上的花特别多,当然雨后也有蘑菇。有一种蓝色的鸽子花,花瓣可以一个个摘下穿成漂亮的手镯花环戴在手上。我对这种少见的蓝色花情有独钟,中学时还专门为它写了篇文章发表在报纸上,收到平生第一笔稿费的兴奋劲现在都激动不已。在攀登三楞子山的路上,发现有一抹蓝色闪动,走近看居然就是鸽子花,只有一株,纤细地亭亭玉立在山坡上。不由产生如此之想:她是专门立在那里等我跋涉而来的吗?带着点儿自私的小心思轻轻采下放入随身的笔记本。此刻,桌前翻开的笔记本里,这别致的蓝色书签正静静地绽放。
  此行匆匆几日,难能细察,浮光掠影的行走间,最直浅的回想就是村落街巷中洋溢的祥和之气。这种气氛不张扬,却令人惬意舒服。行程中,稍微偏远的村子安详宁静,植被良好,马儿在山上旁若无人地吃草,仿佛这一大片绿地都是它的。山脚下的主人,倚靠在电动三轮车旁带着腼腆的笑。这静谧让人想起阿尔卑斯山的童话世界。中心繁闹的地方,则充满热腾腾的气息,尤其文化生活异彩纷呈,甚至在某家宽敞的小院里,支起凉棚放上小曲,就可以来一段载歌载舞。虽衣着随意、动作简单,可在这里,没人挑剔在意,甚至围观者们看着比画着,就情不自禁“混”入其中,一会儿工夫就鱼水相融,笑语欢声了。好一派“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油彩画。这酣畅淋漓的场景让人想到,贫与富有时真的不必看腰间口袋,一张自带光芒的脸就是最好的“脱贫”。一个可以随时歌舞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乐土”。
  三
  是谁说的,故乡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
  从故乡到他乡,在细密的个人情感中,我的欣喜与父亲的怅然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
  我现在所在的城市是一座移民城市,很多人都有着双重的成长渊源。在时代与社会变迁的潮流中,他们有的从父辈的出生地来到这里扎根,如我的邻居;也有的从自己的出生地走回父辈的故乡,如我。流动的脚步滋养着不同的情愫。可以这样想,我的故乡就是父亲在人生行走中留给我的生命驿站,我在那里写下人生的第一笔,然后又在父亲的故乡里续写下去,这是人生代代相承的缘聚。年轻时的父亲志在四方,奔赴多地,但还是在中年后带领全家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父亲用“落叶归根”来解释自己的选择,我是在长大后才渐渐理解了父亲的回归。在我陪父亲回到他的出生地时,亲眼见到那里的人们对父亲的亲近,他们一起坐在炕头聊天或在村头闲转,从半截土墙到墙下顽皮的游戏,还有那些看起来支离老旧的物和事,父亲拉着邻里的手有唠不完的话题。在故乡的土地上父亲的目光总是满怀热切,就像我对儿时山水的千般眷恋。
  那么在广阔的人生际遇中,也终究可以懂得,云游四海,开枝散叶,乡情就像一条根,父亲的根,我的根,在生命的不同时空里延伸,却又息息相系。
  孙立梅: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网络作家班成员。以散文创作为主在《演讲与口才》《中国青年报》《草原》等报刊发表作品。出版散文集《阳光的舞蹈》、散文摄影集《轻描淡写》。
其他文献
煤是黑色的粮食  乌黑的煤,闪闪发亮  它们是沉积在地下的粮食  散发着麦子一样的清香  在钢铁的炉膛,汽笛的长鸣里  煤被巨龙吞咽,被齿轮咀嚼  成为工业的光电,农业的肥  成为社区的温暖,祖国的动力  身居矿山,我知道  煤是最诚实最干净的物质  开釆前,它是黑的  燃烧中,它是火红的  燃烧后,它像雪一样白净  开采它们的矿工  是最纯洁的人群  心怀矿山,我更深知  矿工的火热情怀,让冰冷
期刊
王犁  1970年生于浙江淳安。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并从吴山明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作品多次参加各类专业展事并获奖。出版有文集《書桌画案》《排岭的天空》《忍不住的表达》,以及个人画册多本。
期刊
地平线  黎明,走向你  子夜,仍走向你  光芒万丈的疆域  矿工与你顶天立地  身躯,任你升降  峰峦,随你迭起  如果你是光明的卡尺  礦工就是真理的根据地  若隐若现的延伸  匍匐在矿工脚底  与温暖相关的荣誉  被你穿成永恒珠玑  上升的虚拟  沉下去  脚步、铸铁以及呼吸  升上来  肩胛、帽盔、耿直的光线  动态之雪写意时间告示  在洞口布下洁白警言  那不是狰狞的陷阱  不是陨石的过
期刊
正在过年之际,遭遇了一场由新冠肺炎病毒所引起的瘟疫之灾。哪里也不能去,只好待在家里。农历正月二十八,中午时分,年逾古稀的段老大微信发来一张图片,照的是餐桌台面平铺着的一张报纸,报纸上面右侧是一只青花边的瓷盘,盘中盛有半片卤猪耳、半截香肠,盘面上架着一双竹筷,青花盘的左侧是一只外面有小红碎花的白瓷小碗,碗壁上挂着散乱的葱蒜碎末,里面是酱油醋拌的小半碗水煮花生米,碗的旁边是一瓶扎着红飘带的贵州茅台集团
期刊
一  二喜八岁那年,家乡连遭大旱,庄稼种下就枯或没发芽,多半年几乎是绝收,人们吃光了家里的粮食,接着挖山上的野菜;野菜吃光了,就啃草根树皮,一片赤地连着坡峦十里向山外延伸。到了这种地步,逃荒潮就开始了。  爹那天拎着个旧包袱出门后就再不见回还。娘苦等了一个月余,然后说,不能再等下去了,要想活命,还是出门逃荒去吧。  逃荒的人流潮水一般,一路往东。娘说,东边富庶,能讨到吃的。可事实上,到处都是逃荒的
期刊
夜说来就来了,那种暗铺天盖地。  秋梅关了院门,走进屋里,把屋门闩好了,把炕上的被单抖了抖,床单展展地铺开,枕头放好,身子轻飘飘地放到了床上。躺下后,才觉得身上哪里都在疼,那种疼如同一种召唤。秋梅自骂:“天生的贱命,让你缓着,就是享不了那福,让你受罪,你哪儿都不疼。”秋梅用左手掐着右胳膊,胳膊僵得要命,酸困酸困的。  秋梅看着屋顶发呆,男人已经走了三四个月了,这三四个月里,秋梅老是在想,人活着和死
期刊
阡陌交错的矿区在孩子眼里像一个大游乐场。一个土坡,一片空地,一石一瓦都是宝贝,有着别样的快乐。随处走走,或者刚好兜里装着粉笔、沙包、皮筋之类的东西,到哪儿都能玩得尽兴。  放学对叶子来说,像院里的鸡熬到饭点,翅膀扇动着欢乐。作业已在学校完成,这是惯例。家里不足十五平米,矮小拥挤,还不够哥哥姐姐们施展拳脚。母亲应该在院里做饭。叶子不急着回,玩儿才是此刻的首选项目。  叶子怀揣着在教室捡下的各色粉笔头
期刊
编者按:  为推进早期煤炭文学作品的研究与利用,借鉴前人的文学智慧与创作经验,促进煤炭文化事业的新繁荣,本刊自2020年第1期起开辟“中国早期煤炭文学作品札记”专栏,邀请《中国煤炭工业志》总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吴晓煜同志撰写。欢迎读者对所刊稿件批评指正,并对本栏目的改进提出意见与建议。  中国何时出现煤矿小说,换言之,中国最早的煤矿小说是哪一篇呢?有人讲是作家龚冰庐写于1
期刊
在清代前期的拟话本类小说中,也有以煤炭为内容的作品。在初刊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娱目醒心编》中,就有一篇反映煤炭运销情况的小说,其题目为《解己囊周惠全邑,受人托信著远方》。  此小说见于该书第3卷的第2回。篇幅较长,文字流畅,情节回转曲折,其大致梗概如下:  在明代后期,浙江德清县有一世宦人家,“一门之内,科第累世不绝”,为县内首户。主人蔡节庵“慷慨仗义,周急救难”,乐善好施,“乡党悦服”
期刊
说到望楼河女人,就不能不先提一提望楼河。  望楼河是我家乡海南省乐东县的母亲河。她发源于尖峰岭南麓,集百川而向东流,流至草木苍翠的坡毛园后折向西南,流经繁荣兴旺的利国镇,流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的乐罗古村,流过渔舟点点的望楼港渔村,最后流进碧波滚滚的南海。一路上,她逶迤前行,敞开博大的胸怀,滋养着我的故乡和故乡的人民。  望楼河是条小河,她谈不上长江那样宏大的气势,也比不得黄河的奔放雄伟。她虽默默无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