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展风骨,大江入海流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座城市自有一座城市的风骨,任其在岁月的浸润打磨之下,依然以伟岸之姿,巍峨不倒,立于世间。这场音乐会落幕后,我默默地在纸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上海弄堂

  异乡人来到上海,最先体会到的大概是所谓的“腔调”:一段段吴侬软语,讲述上海人的生活琐事;老旧的弄堂,巷子深处的小吃店,清爽无油腻的桌子,还有随处可见穿梭在屋檐下的猫;西装革履的男士,精致靓丽的女士,清新,雅致。“腔调”已然从字典中的“说话的声音和语气”,变成了气派、风度、情调、素质、品格的代名词。
  思索至此,我不禁问自己,这是不是就是上海的特质呢?
  这场音乐会,最后告诉了我答案。
  在这些幼年便到上海求学的作曲家眼中,上海好像不仅仅是我描述的这样,他们音乐中所展现出的上海,并不是一种腔调,而是一种风骨。可以说,我们现在熟悉的上海腔调,恰恰是以现代文明造就的上海风骨为前提的,它融会在时代里,凝练在每一代上海人的记忆印痕与家国情怀之间。在音乐会中,我听到了多元、融会与求新等特质,听到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融合共生,听到了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品格。
  翁持更的《梦里江南》、崔新的《石窟笑语》深深地展现了上海的江南文化属性。《梦里江南》这部作品对于作曲家而言,其实是一种故地情思的印记,乐曲结构可以看作是不完整的奏鸣曲式,第一段的慢板为引子主题,思绪由远及近形成引子的激情段落。奏鸣曲式的第一主题是小快板,引用了阿炳《听松》的中段,是对不屈向上的性格的呈示。第二主题是如歌的慢板,源于浙江民歌《顺采茶》和《倒采茶》,茶香即梦乡。展开部的主体是铜管主奏的,作品最后并没有完全的再现,第二主题后直接接引子,通过引子的呼应,描绘作曲家的梦境,展现“梦里江南、故地永留”在的思想主旨。


01周湘林


02徐孟东

  江南文化作为上海气韵的根基,是代代相传、不可忘却的记忆,作曲家通过音乐结构呈现梦境,借用《采茶歌》等曲调再忆江南,既是一种沉淀,又是一种召唤。石库门,是一种上海独特的住宅,也是无可替代的城市景观。在音乐作品中,如何描绘烘托这种市井生活的气氛呢?打击乐与弦乐组的颤音效果叠加在一起,管乐逐渐加入其中,彷佛描绘晨起时光,温暖的管乐舒缓悠扬。随后通过三次变奏,从小提琴拨奏到打击乐的融入,再到管乐也参与其中,乐队走向合奏,每次音乐情绪都有着细微的变化,时空之门缓缓打开,石库门不同时期的形态特色呈现在听众耳边。这部作品通过当代的审美视角和艺术表达,在音乐素材中融合了沪剧、评弹、江南丝竹等,这些江南地域的象征符号引领听众回顾上海风骨中的江南气韵。
  夏良的交响诗《红色之源》展现了上海风骨中的红色精神。作品通过音乐由弱渐强逐渐展开,表现红色力量走向壮大的奋斗历程。作曲家用木管和铜管构成的清冷色调,烘托革命初始时低沉而茫然的气氛,借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旋律音调,唤醒听众对于往昔峥嵘岁月的记忆片段。作品在前奏之后使用了相关的经典红色歌曲片段,比如用《国际歌》的变奏发展来刻画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伟大信仰,用《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优美曲调塑造党的光辉形象,用《新四军军歌》的铿锵之音彰显党的风范气魄。一段段耳熟能详的音乐,通过作曲家现代化手法的处理,不断变奏,呈现新意,多声部对位营造出了一个雄壮、酣畅淋漓的高潮。
  徐孟東的交响前奏曲《浦江晨钟》、周湘林的管弦乐《申城之巅》表达了上海的海派艺术。1928年元旦,上海海关大钟第一次被敲响,雄浑悠远的钟声承载着上海几代人的沧桑记忆,诉说着近现代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海派文化”独特的形成、发展历程。在这部作品中,打击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随着两次钟声的旋律,将作品分为两个部分。启奏之初,打击乐敲响了英国名曲《威斯敏斯特》,这是最初的浦江钟声,旋律以长线条为主,舒缓悠扬,由这一素材构成的浦江主题壮阔博大。随后是用打击乐敲出《东方红》这一旋律主题,同时在乐曲的中部把乐队音型化织体中加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这部作品将具有象征意义的几个中外名曲片段动机镶嵌、融会其中,通过交响曲的形式,叙述了“浦江”“钟声”所蕴含的“海派文化”中融纳中西、承前启后的意向和想象。理解上海的风骨,除去回忆那些往昔岁月的点滴,就是要领悟上海的求索、发现、探寻的精神。


许舒亚

  周湘林的《申城之巅》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日新月异的申城到处矗立着朗逸卓然的现代化建筑群,这些熠熠生辉、光影流动般的建筑透露出无与伦比的高雅气质与王者风范。这部作品就是从“勾勒城市天际线”的主题出发,用了两个音乐主题——火箭式的直冲向上与降落式的沉稳落地。两个看似冲突的音乐形态,实则表达了作曲家对上海未来的展望,既可以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又可以稳扎稳打、拥抱未来。
  最后一首作品是许舒亚的《百川归海》,它更好地凝练了本场音乐会的主题,“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潺潺的小溪从四面八方缓缓流来,即使遇到险区、岩石、风暴,河流也从不踌躇、怯懦、回头,它们奔腾不息,流向前方,义无反顾地奔向大海。作品中的两个音乐形象,一个象征着奔腾不息的小溪流,一个象征着各种困境与艰险,两者此起彼伏,相互呼应。从这样的音乐主题联想到上海的历史进程,的确刻画出了外来文化进入上海后的一种发展境况。上海以其极大的包容性,融会了多种文化,以磅礴之姿汇流成江,从江入海,继续更迭奋进在新一阶段的发展浪潮之中。正所谓时代展风骨,大江入海流,这样的胸襟气度,这样的多元精神,这样的包容创新,这就是上海,在音乐作品中,在人们的记忆里,在发展的浪潮下,依然昂首阔步,走向未来。
其他文献
2020年是贝多芬年,也有一位同贝多芬关系最密切的演释者离世,那就是阿玛迪乌斯四重奏的大提琴家洛维特(Martin Lovett)。至此,阿玛迪乌斯四重奏这一传奇组合的所有成员都已告别人间。  众所周知,贝多芬创作的核心体系,就是钢琴奏鸣曲、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有这样一种说法,大意是乐圣每个阶段的风格,基本都是从钢琴奏鸣曲中进行探索,在交响曲中走向成熟,最后在弦乐四重奏里得到完善,可见四重奏的重要
期刊
《玫瑰三愿》是一首在音乐色彩与文化内涵方面都获得过极高赞誉的艺术歌曲。它不愧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歌曲创作的经典。《玫瑰三愿》的创作背景及文化内涵  歌曲创作于1932年,恰逢中国动荡时期,战乱夹杂着革新,社会矛盾极端激烈。词作者龙榆生时任国立音专教师,一览校园内满地凋零的玫瑰,触景生情,一时心怀愁绪,写下了这首词,随即由黄自先生谱曲。此曲描绘如凋谢玫瑰的柔弱女子,虽心有不甘,却又无奈至极,内心无
期刊
当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而发生著质的剧变,越来越多的工作只需要通过网络在电脑前就可以完成。全世界发达国家有六千七百万的孤独症患者,在过去二十年里继续呈现爆发式上涨的趋势。在数码世界中,你可以找到最性感的虚拟伴侣,所以很多孤独症患者愿意彻夜地尬聊,只为了确认屏幕后面是否就是那个最懂自己的人。查娅·捷诺文  人类的情感需求从未改变,每个在繁华都市中奔波的疲惫心灵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温柔
期刊
对于音乐文化的流布而言,丝绸之路的意义不只是东来西往的驼队商贾,还有传播自异域的乐器和令人心醉神迷的美妙乐舞。古老的玛卡姆(Maqam)音乐传统跨越整个穆斯林世界,从非洲西北部马格里布地区到中国新疆,清冽的甘泉将沙漠中的绿洲温润地连接,滋养着生命,哺育着文明。因为玛卡姆,古老丝绸之路的生命之歌才始终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01布哈拉 02萨曼王朝宫廷乐舞  千百年以来,位于中亚河中地区的古代都城布哈拉
期刊
01 Voces8音乐总监巴纳比·史密斯 02 Voces8在天津大剧院的首秀两兄弟打磨八音天籁  选用拉丁语“八个声音”作为名字,Voces8一出道就显得格调不俗。自2005年正式创立以来,他们迅速成为国际合唱舞台尤其是阿卡贝拉领域一支潜力无穷的后起之秀。他们每年都举行大量的音乐会及巡演,与杰出的交响乐团、指挥和独奏家合作,年均超过一万名的观众亲临他们的音乐会现场。众多著名的音乐殿堂,如德国汉堡
期刊
二战前的柏林,聚集了很多重要的演奏家、指挥家,后来人们将那个时代称为“黄金年代”。我们在录音中领略“黄金年代”的面貌时,发现某些小提琴家所达到的艺术的丰富性,显得有些“不可思议”——独奏、室内乐与教学活动平行发展,有时也作为乐队首席,并且每一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这样的“丰富”原本仿佛已随着“黄金年代”而逝去,但近年来,国内乐迷才渐渐了解,它依旧活在一位德国小提琴家身上,她就是薇特哈斯(An
期刊
每年八月,都会有一群特殊的音乐爱好者,响应一种声音,开始一场不一样的音乐之旅。他们追寻的是人声的艺术,耳中所闻的是亚洲的声音,这就是亚洲阿卡贝拉音乐节(Vocal Asia Festival,以下简称VAF)。VAF是由台湾中华畅声亚洲音乐协会(Vocal Asia)创办的一个以无伴奏纯人声演唱形式——阿卡贝拉为主题,以阿卡贝拉音乐交流活动、演出、学习等为内容的专题性音乐节。  阿卡贝拉(Acap
期刊
一、英籍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  亨德尔1685年2月23日生于德国哈雷,父亲是理发师兼外科医生。幼年时期,亨德尔便显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七岁即以管风琴演奏而令人惊叹,十岁开始作曲。1702年,亨德尔按照父亲的意愿考入哈雷大学法学院,同时兼任教堂管风琴师,为圣乐团作曲。1703年起,亨德尔任汉堡歌剧院第二小提琴手,并开始创作歌剧
期刊
近日,我聆听了上海交响乐团现场演奏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八交响曲》,以及获格莱美奖的作曲新秀周天创作的《悦》(Joy)。音乐会结束后,我久久不能平静。  大概是自己本就从事小提琴演奏和教学工作的原因,当晚我特别关注在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中担任独奏的捷克小提琴家约瑟夫·什帕切克。  什帕切克是出生于1986年的新生代小提琴家,但他得到指挥家贝洛拉维克的提携,担任捷克爱乐乐
期刊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古典乐迷们对于乐界的“突发事件”往往也报以平静的态度。可即便如此,2020年2月21日晚间的一则新闻还是激起了巨大的反响:俄罗斯的旋律唱片(Melodiya)以折合三千六百万人民币的价位,被俄罗斯一家私人机构完全收购。旋律公司所拥有的两处房产本身大致就相当于这个价位。换言之,该公司不计其数的录音宝藏根本就等同于白送。  Melodiya并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唱片品牌。由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