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座城市自有一座城市的风骨,任其在岁月的浸润打磨之下,依然以伟岸之姿,巍峨不倒,立于世间。这场音乐会落幕后,我默默地在纸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异乡人来到上海,最先体会到的大概是所谓的“腔调”:一段段吴侬软语,讲述上海人的生活琐事;老旧的弄堂,巷子深处的小吃店,清爽无油腻的桌子,还有随处可见穿梭在屋檐下的猫;西装革履的男士,精致靓丽的女士,清新,雅致。“腔调”已然从字典中的“说话的声音和语气”,变成了气派、风度、情调、素质、品格的代名词。
思索至此,我不禁问自己,这是不是就是上海的特质呢?
这场音乐会,最后告诉了我答案。
在这些幼年便到上海求学的作曲家眼中,上海好像不仅仅是我描述的这样,他们音乐中所展现出的上海,并不是一种腔调,而是一种风骨。可以说,我们现在熟悉的上海腔调,恰恰是以现代文明造就的上海风骨为前提的,它融会在时代里,凝练在每一代上海人的记忆印痕与家国情怀之间。在音乐会中,我听到了多元、融会与求新等特质,听到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融合共生,听到了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品格。
翁持更的《梦里江南》、崔新的《石窟笑语》深深地展现了上海的江南文化属性。《梦里江南》这部作品对于作曲家而言,其实是一种故地情思的印记,乐曲结构可以看作是不完整的奏鸣曲式,第一段的慢板为引子主题,思绪由远及近形成引子的激情段落。奏鸣曲式的第一主题是小快板,引用了阿炳《听松》的中段,是对不屈向上的性格的呈示。第二主题是如歌的慢板,源于浙江民歌《顺采茶》和《倒采茶》,茶香即梦乡。展开部的主体是铜管主奏的,作品最后并没有完全的再现,第二主题后直接接引子,通过引子的呼应,描绘作曲家的梦境,展现“梦里江南、故地永留”在的思想主旨。
江南文化作为上海气韵的根基,是代代相传、不可忘却的记忆,作曲家通过音乐结构呈现梦境,借用《采茶歌》等曲调再忆江南,既是一种沉淀,又是一种召唤。石库门,是一种上海独特的住宅,也是无可替代的城市景观。在音乐作品中,如何描绘烘托这种市井生活的气氛呢?打击乐与弦乐组的颤音效果叠加在一起,管乐逐渐加入其中,彷佛描绘晨起时光,温暖的管乐舒缓悠扬。随后通过三次变奏,从小提琴拨奏到打击乐的融入,再到管乐也参与其中,乐队走向合奏,每次音乐情绪都有着细微的变化,时空之门缓缓打开,石库门不同时期的形态特色呈现在听众耳边。这部作品通过当代的审美视角和艺术表达,在音乐素材中融合了沪剧、评弹、江南丝竹等,这些江南地域的象征符号引领听众回顾上海风骨中的江南气韵。
夏良的交响诗《红色之源》展现了上海风骨中的红色精神。作品通过音乐由弱渐强逐渐展开,表现红色力量走向壮大的奋斗历程。作曲家用木管和铜管构成的清冷色调,烘托革命初始时低沉而茫然的气氛,借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旋律音调,唤醒听众对于往昔峥嵘岁月的记忆片段。作品在前奏之后使用了相关的经典红色歌曲片段,比如用《国际歌》的变奏发展来刻画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伟大信仰,用《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优美曲调塑造党的光辉形象,用《新四军军歌》的铿锵之音彰显党的风范气魄。一段段耳熟能详的音乐,通过作曲家现代化手法的处理,不断变奏,呈现新意,多声部对位营造出了一个雄壮、酣畅淋漓的高潮。
徐孟東的交响前奏曲《浦江晨钟》、周湘林的管弦乐《申城之巅》表达了上海的海派艺术。1928年元旦,上海海关大钟第一次被敲响,雄浑悠远的钟声承载着上海几代人的沧桑记忆,诉说着近现代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海派文化”独特的形成、发展历程。在这部作品中,打击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随着两次钟声的旋律,将作品分为两个部分。启奏之初,打击乐敲响了英国名曲《威斯敏斯特》,这是最初的浦江钟声,旋律以长线条为主,舒缓悠扬,由这一素材构成的浦江主题壮阔博大。随后是用打击乐敲出《东方红》这一旋律主题,同时在乐曲的中部把乐队音型化织体中加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这部作品将具有象征意义的几个中外名曲片段动机镶嵌、融会其中,通过交响曲的形式,叙述了“浦江”“钟声”所蕴含的“海派文化”中融纳中西、承前启后的意向和想象。理解上海的风骨,除去回忆那些往昔岁月的点滴,就是要领悟上海的求索、发现、探寻的精神。
周湘林的《申城之巅》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日新月异的申城到处矗立着朗逸卓然的现代化建筑群,这些熠熠生辉、光影流动般的建筑透露出无与伦比的高雅气质与王者风范。这部作品就是从“勾勒城市天际线”的主题出发,用了两个音乐主题——火箭式的直冲向上与降落式的沉稳落地。两个看似冲突的音乐形态,实则表达了作曲家对上海未来的展望,既可以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又可以稳扎稳打、拥抱未来。
最后一首作品是许舒亚的《百川归海》,它更好地凝练了本场音乐会的主题,“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潺潺的小溪从四面八方缓缓流来,即使遇到险区、岩石、风暴,河流也从不踌躇、怯懦、回头,它们奔腾不息,流向前方,义无反顾地奔向大海。作品中的两个音乐形象,一个象征着奔腾不息的小溪流,一个象征着各种困境与艰险,两者此起彼伏,相互呼应。从这样的音乐主题联想到上海的历史进程,的确刻画出了外来文化进入上海后的一种发展境况。上海以其极大的包容性,融会了多种文化,以磅礴之姿汇流成江,从江入海,继续更迭奋进在新一阶段的发展浪潮之中。正所谓时代展风骨,大江入海流,这样的胸襟气度,这样的多元精神,这样的包容创新,这就是上海,在音乐作品中,在人们的记忆里,在发展的浪潮下,依然昂首阔步,走向未来。
异乡人来到上海,最先体会到的大概是所谓的“腔调”:一段段吴侬软语,讲述上海人的生活琐事;老旧的弄堂,巷子深处的小吃店,清爽无油腻的桌子,还有随处可见穿梭在屋檐下的猫;西装革履的男士,精致靓丽的女士,清新,雅致。“腔调”已然从字典中的“说话的声音和语气”,变成了气派、风度、情调、素质、品格的代名词。
思索至此,我不禁问自己,这是不是就是上海的特质呢?
这场音乐会,最后告诉了我答案。
在这些幼年便到上海求学的作曲家眼中,上海好像不仅仅是我描述的这样,他们音乐中所展现出的上海,并不是一种腔调,而是一种风骨。可以说,我们现在熟悉的上海腔调,恰恰是以现代文明造就的上海风骨为前提的,它融会在时代里,凝练在每一代上海人的记忆印痕与家国情怀之间。在音乐会中,我听到了多元、融会与求新等特质,听到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融合共生,听到了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品格。
翁持更的《梦里江南》、崔新的《石窟笑语》深深地展现了上海的江南文化属性。《梦里江南》这部作品对于作曲家而言,其实是一种故地情思的印记,乐曲结构可以看作是不完整的奏鸣曲式,第一段的慢板为引子主题,思绪由远及近形成引子的激情段落。奏鸣曲式的第一主题是小快板,引用了阿炳《听松》的中段,是对不屈向上的性格的呈示。第二主题是如歌的慢板,源于浙江民歌《顺采茶》和《倒采茶》,茶香即梦乡。展开部的主体是铜管主奏的,作品最后并没有完全的再现,第二主题后直接接引子,通过引子的呼应,描绘作曲家的梦境,展现“梦里江南、故地永留”在的思想主旨。
江南文化作为上海气韵的根基,是代代相传、不可忘却的记忆,作曲家通过音乐结构呈现梦境,借用《采茶歌》等曲调再忆江南,既是一种沉淀,又是一种召唤。石库门,是一种上海独特的住宅,也是无可替代的城市景观。在音乐作品中,如何描绘烘托这种市井生活的气氛呢?打击乐与弦乐组的颤音效果叠加在一起,管乐逐渐加入其中,彷佛描绘晨起时光,温暖的管乐舒缓悠扬。随后通过三次变奏,从小提琴拨奏到打击乐的融入,再到管乐也参与其中,乐队走向合奏,每次音乐情绪都有着细微的变化,时空之门缓缓打开,石库门不同时期的形态特色呈现在听众耳边。这部作品通过当代的审美视角和艺术表达,在音乐素材中融合了沪剧、评弹、江南丝竹等,这些江南地域的象征符号引领听众回顾上海风骨中的江南气韵。
夏良的交响诗《红色之源》展现了上海风骨中的红色精神。作品通过音乐由弱渐强逐渐展开,表现红色力量走向壮大的奋斗历程。作曲家用木管和铜管构成的清冷色调,烘托革命初始时低沉而茫然的气氛,借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旋律音调,唤醒听众对于往昔峥嵘岁月的记忆片段。作品在前奏之后使用了相关的经典红色歌曲片段,比如用《国际歌》的变奏发展来刻画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伟大信仰,用《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优美曲调塑造党的光辉形象,用《新四军军歌》的铿锵之音彰显党的风范气魄。一段段耳熟能详的音乐,通过作曲家现代化手法的处理,不断变奏,呈现新意,多声部对位营造出了一个雄壮、酣畅淋漓的高潮。
徐孟東的交响前奏曲《浦江晨钟》、周湘林的管弦乐《申城之巅》表达了上海的海派艺术。1928年元旦,上海海关大钟第一次被敲响,雄浑悠远的钟声承载着上海几代人的沧桑记忆,诉说着近现代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海派文化”独特的形成、发展历程。在这部作品中,打击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随着两次钟声的旋律,将作品分为两个部分。启奏之初,打击乐敲响了英国名曲《威斯敏斯特》,这是最初的浦江钟声,旋律以长线条为主,舒缓悠扬,由这一素材构成的浦江主题壮阔博大。随后是用打击乐敲出《东方红》这一旋律主题,同时在乐曲的中部把乐队音型化织体中加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这部作品将具有象征意义的几个中外名曲片段动机镶嵌、融会其中,通过交响曲的形式,叙述了“浦江”“钟声”所蕴含的“海派文化”中融纳中西、承前启后的意向和想象。理解上海的风骨,除去回忆那些往昔岁月的点滴,就是要领悟上海的求索、发现、探寻的精神。
周湘林的《申城之巅》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日新月异的申城到处矗立着朗逸卓然的现代化建筑群,这些熠熠生辉、光影流动般的建筑透露出无与伦比的高雅气质与王者风范。这部作品就是从“勾勒城市天际线”的主题出发,用了两个音乐主题——火箭式的直冲向上与降落式的沉稳落地。两个看似冲突的音乐形态,实则表达了作曲家对上海未来的展望,既可以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又可以稳扎稳打、拥抱未来。
最后一首作品是许舒亚的《百川归海》,它更好地凝练了本场音乐会的主题,“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潺潺的小溪从四面八方缓缓流来,即使遇到险区、岩石、风暴,河流也从不踌躇、怯懦、回头,它们奔腾不息,流向前方,义无反顾地奔向大海。作品中的两个音乐形象,一个象征着奔腾不息的小溪流,一个象征着各种困境与艰险,两者此起彼伏,相互呼应。从这样的音乐主题联想到上海的历史进程,的确刻画出了外来文化进入上海后的一种发展境况。上海以其极大的包容性,融会了多种文化,以磅礴之姿汇流成江,从江入海,继续更迭奋进在新一阶段的发展浪潮之中。正所谓时代展风骨,大江入海流,这样的胸襟气度,这样的多元精神,这样的包容创新,这就是上海,在音乐作品中,在人们的记忆里,在发展的浪潮下,依然昂首阔步,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