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性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实践也证明游戏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能将知识溶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情趣昂然的游戏中学英语,学生就会乐学、快学、多学。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心理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学习凭兴趣,理解力差,模仿力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分散,有意注意占劣势,无意注意占优势。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学应改变以前那种“灌鸭”式的传统模式,让英语更加还原于其本土教学模式中,突出其游戏的主体地位,寓知识于游戏中,让孩子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获取知识。为此,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有趣的游戏活动
儿童在少儿时期无意记忆在记忆中占重要地位。鉴于以上特点,适当的游戏活动无疑能增加他们学习的欲望。比如,我们在教学生打招呼用语时,常用的形式是教师问学生答,长久下来,学生定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会感觉到厌烦,如果换种方式,用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的头像或教师装扮成孩子们喜爱的人物形象,如“麦当劳叔叔”,走到孩子们中间,Hello,I’m Uncle Macdonald. Who want to say something with me? 然后教师与学生打招呼,这时候,学生们都会与“麦当劳叔叔”打招呼,并且还会主动握握他的手,进行对话,接着老师鼓励学生进行pairwork。同样,老师还可以装扮成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等动画形象进行对话练习,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操练了招呼用语,而且使课堂充满了愉快、活泼的氛围,教师只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便会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的游戏能复习课本中的很多句型而且又及富童趣,并且能帮助个别学生克服腼腆羞愧的心理障碍,提高并保持良好的身心愉悅状态,激发主动学习的欲望,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跃跃欲试。
二、游戏安排应适式、适度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游戏的认可度是不同的。我们不能不分阶段的重复使用某一类型的游戏,像high voice and low voice就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而相对大一些的学生就会感到幼稚、可笑。对他们来说则更喜欢发现探索型的游戏,像bingo,加减运算,find and do等就很受他们的欢迎。
游戏的目的最终是为教学来服务的。我们安排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在教学中,一贯的做活动玩游戏,没有规则,游戏的过程就会很“乱”,有规则才能“活而有序”。当学生的“说性”到五、六成的时候,我们的游戏就应该适可而止了,游戏结束的太早或太迟都达不到我们预想的效果,所以“适度”是老师应该把握好的。
三、游戏方式应灵活多变
(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同一个游戏,“TPR”活动,我们一般都是自己怎么发,学生怎么做,最多一个学生发,其他学生做,偶尔做做发口令,分组进行比赛。做多了学生的好奇心没有了,游戏就变成了机械的操练。如果我们变换个方法,像变魔术一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趣味性的调节就是老师在做活动的时候,可以先慢慢的好像在“坐下”的动作,眼神一定要是那种坏坏的笑,突然变成“起立”,让学生产生和教师斗下去的欲望,把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边做动作边说,动作和口令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在训练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反应能力。
(二)奖励机制的应用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夸奖和表扬比惩罚、批评的作用更大,所以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一定不能吝啬我们的赞美之声,适当的忘掉那些不愉快的批评语言。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事。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的探索精神更容易发挥,更容易学会原本以为很难学的东西,在日常表扬司空见惯的情况下,物质奖励也不为一种很好的表扬方式,像一些卡通形象的sticker,就是孩子们最爱不释手的宝贝,其实这些东西孩子们都有条件能买到,但是当它变成了一种衡量进步与否的凭仗时,这枚小小的sticker就变得与众不同了,就更加有意义了,是任何金钱买不到的了,这样的奖励机制运用得当就会取得很好的激励效果。
(三)以学生为主
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教育就应当以人为本,在做游戏时,教师的语言、神态,小到一个动作、眼神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像主持人在精心组织一台节目一样,应积极热情,并富有一定的感染力,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召唤。我相信如果老师是以真心、真情来对待我们的“孩子”,他们肯定会给以相应的回报。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在回复一日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收集、整理、翻新游戏花样,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当我们感到教学有一丝疲倦的时候,一个小游戏就赶走疲倦,让我们放松那根绷紧的弦,重新振作精神;当我们感到教学有一点枯燥的时候,一个小游戏会把欢笑带来,我们的心也跟着飞舞起来;当我们感到教学有几分沉闷的时候,一个小游戏会让我们的脑袋重新思考,手脑并用。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达到预期的教学质量,灵活采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及认识特点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教好英语。
一、创设有趣的游戏活动
儿童在少儿时期无意记忆在记忆中占重要地位。鉴于以上特点,适当的游戏活动无疑能增加他们学习的欲望。比如,我们在教学生打招呼用语时,常用的形式是教师问学生答,长久下来,学生定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会感觉到厌烦,如果换种方式,用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的头像或教师装扮成孩子们喜爱的人物形象,如“麦当劳叔叔”,走到孩子们中间,Hello,I’m Uncle Macdonald. Who want to say something with me? 然后教师与学生打招呼,这时候,学生们都会与“麦当劳叔叔”打招呼,并且还会主动握握他的手,进行对话,接着老师鼓励学生进行pairwork。同样,老师还可以装扮成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等动画形象进行对话练习,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操练了招呼用语,而且使课堂充满了愉快、活泼的氛围,教师只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便会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的游戏能复习课本中的很多句型而且又及富童趣,并且能帮助个别学生克服腼腆羞愧的心理障碍,提高并保持良好的身心愉悅状态,激发主动学习的欲望,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跃跃欲试。
二、游戏安排应适式、适度
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游戏的认可度是不同的。我们不能不分阶段的重复使用某一类型的游戏,像high voice and low voice就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而相对大一些的学生就会感到幼稚、可笑。对他们来说则更喜欢发现探索型的游戏,像bingo,加减运算,find and do等就很受他们的欢迎。
游戏的目的最终是为教学来服务的。我们安排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在教学中,一贯的做活动玩游戏,没有规则,游戏的过程就会很“乱”,有规则才能“活而有序”。当学生的“说性”到五、六成的时候,我们的游戏就应该适可而止了,游戏结束的太早或太迟都达不到我们预想的效果,所以“适度”是老师应该把握好的。
三、游戏方式应灵活多变
(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同一个游戏,“TPR”活动,我们一般都是自己怎么发,学生怎么做,最多一个学生发,其他学生做,偶尔做做发口令,分组进行比赛。做多了学生的好奇心没有了,游戏就变成了机械的操练。如果我们变换个方法,像变魔术一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趣味性的调节就是老师在做活动的时候,可以先慢慢的好像在“坐下”的动作,眼神一定要是那种坏坏的笑,突然变成“起立”,让学生产生和教师斗下去的欲望,把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边做动作边说,动作和口令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在训练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反应能力。
(二)奖励机制的应用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夸奖和表扬比惩罚、批评的作用更大,所以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一定不能吝啬我们的赞美之声,适当的忘掉那些不愉快的批评语言。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事。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的探索精神更容易发挥,更容易学会原本以为很难学的东西,在日常表扬司空见惯的情况下,物质奖励也不为一种很好的表扬方式,像一些卡通形象的sticker,就是孩子们最爱不释手的宝贝,其实这些东西孩子们都有条件能买到,但是当它变成了一种衡量进步与否的凭仗时,这枚小小的sticker就变得与众不同了,就更加有意义了,是任何金钱买不到的了,这样的奖励机制运用得当就会取得很好的激励效果。
(三)以学生为主
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教育就应当以人为本,在做游戏时,教师的语言、神态,小到一个动作、眼神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像主持人在精心组织一台节目一样,应积极热情,并富有一定的感染力,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召唤。我相信如果老师是以真心、真情来对待我们的“孩子”,他们肯定会给以相应的回报。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在回复一日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收集、整理、翻新游戏花样,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当我们感到教学有一丝疲倦的时候,一个小游戏就赶走疲倦,让我们放松那根绷紧的弦,重新振作精神;当我们感到教学有一点枯燥的时候,一个小游戏会把欢笑带来,我们的心也跟着飞舞起来;当我们感到教学有几分沉闷的时候,一个小游戏会让我们的脑袋重新思考,手脑并用。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达到预期的教学质量,灵活采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及认识特点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教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