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中,煤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煤矿企业也是最主要的能源企业之一。虽然现阶段的煤矿开采所造成的污染较为严重,政府也在近两年迅速关停了较多的煤矿企业,但是煤炭的经济地位依旧未受到动摇。煤炭工业的整体经济已然走向了全新的发展方式,煤炭的用途随之被广泛地拓宽,因而煤矿企业再度受到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据此,主要分析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安全是煤矿企业的头等大事,能否做到长期稳定的安全生产,事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在煤矿的生产经营中,坚持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的态度,将安全技术及安全文化渗透到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层面,改变煤矿不稳定的安全状况,才能使煤矿安全生产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1 煤矿危险源的特点
(1)危险源拥有不可抗力。据统计,常规工业中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事故通常不会超过2%;但煤矿却不然,其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有火灾、粉尘、水害、顶板、瓦斯五类,这五类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占到10%~30%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
(2)煤矿安全投入需求大。煤矿安全项目需要数额巨大的投资,如施工一条巷道的费用、煤矿系统改造费用、配备煤矿六大系统设备费用等都需要千万以上的资金。
(3)有些危险源是技术层面难以消除风险的。从目前来看,有相当一些煤矿危险源是很难依靠现有技术条件来克服、消除的,如煤层瓦斯突出、井下空间受限等问题。
(4)煤矿分布广、数量多。煤矿环境条件复杂、设备多、人员多,这些都直接决定了危险源数量多,这些危险源会存在于很多地方,如尚未揭露的采区、采空区、现有的井下空间和井下场所、井田周边、上下岩层,甚至还有一些是隐含不见的。
2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观念淡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煤矿企业深度的融入市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人依然持有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对于安全、生产、效益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认为不抓安全生产也能创造利润和效益,不能坚持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规观念仍比较淡薄,从而导致事故发生或存在重大隐患。其次,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于煤矿生产缺乏有效监管,对于监管机构的设置及权力监管职责没有明确的严格规定。另外,很多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安全保障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章操作规范,不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等基本制度,各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和有效的监管。
2.2参差不齐的用工管理
就当前煤矿的用工情况来看,许多煤炭企业仍然雇佣大量的农民轮换工、协议工、临时工,即便是部分国家企业,因为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生产组织的局限,也不同程度存在使用临时工现象。由于用工的混乱和参差不齐,使煤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安全生产观念和技术落后,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大量隐患。另外,多数的安检人员直接是从基层区队抽调到安检部门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致使其安全检查的专业水准达不到要求,出现有问题查不到、查出问题但解释不清原因、工作应付推诿、检查看情面等一系列问题。以上原因直接增加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几率。
2.3 不精确的科技定位
煤炭行业涉及采煤、开掘、机电、运输、通风等多个专业,同时针对不同矿井的地质条件要面对不同程度的瓦斯、水、火、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顶板等多种自然灾害,并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机电设备的现代化,需要煤矿对科技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是,煤炭行业目前面临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人才紧缺、科技研究和科技转化不足、机电设备老化和带病工作现象较普遍等问题。这些直接导致煤矿维护技术装备等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开展、技术改造和改善安全措施更显得问题重重。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技术装备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等,是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4 安全检查、监督及培训不到位
当前,各级煤矿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于安全检查、监督及培训环节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检查制度虽然修订较为齐全和完善,但因缺乏行动、执行不力,使制度不能有效的落实;二是安检人员工作态度不够认真,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与其他部门缺乏配合,汇报工作以俊掩丑,优点多缺点少,由于经济等诱惑或是其他复杂心理的存在,明知问题、隐患的存在,却不愿意提出,致使隐患愈演愈烈,致使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三是对于企业工会、安监、纪委及全体职工所提出的检举、建议、控告,领导多数采取轻视的态度,或其微弱的过问力度也将导致监督部门形同虚设;四是在安全培训中,教学制度不严谨、不完善,没能很好的传道授业。导致员工技能并不会因受到培训而有显著提升,使高额的培训费用打了水漂。
3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3.1加强对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革新企业安全管理观念
要想从根本上确保我国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我们就要加强多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革新企业安全管理观念。一般而言,安全文化是煤矿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和软实力,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灵魂,是企业安全最持久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煤矿企业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同时,我们要积极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文化交流,并把国外先进的文化运用到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把企业员工塑造成安全员工,这有利于从根本上预防我国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2改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因此,无论是煤矿企业的领导还是员工都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培训是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是关系到煤矿企业的发展与前途,更是关系到煤矿企业职工生命安全的重要方面,这就决定煤矿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不能是形式,而是要把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对煤矿企业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不仅要对员工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也要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最终要的是要加强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员工在面临突发情况时候的应变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的整体安全素质。
3.3对煤矿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严格处理
在煤礦事故发生之后,煤矿企业相关责任人应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发生以后,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调查和处理事故,实现煤炭安全事故调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矿工是否重视安全,首先要看煤矿企业领导是否重视安全。如果领导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主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意识到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是安全工作的基本问题,形成人人以安全为第一位的氛围,员工就会自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进而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矿工通过一系列安全培训活动,安全素质也能慢慢提高,就能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从而在效果上达到企业领导和员工同时具有安全意识的目的,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4结语
总之,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我国的工业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仍不会有较大的改变。为了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详细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林柏泉.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措施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16(5).
[2]邓奇根.全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启示[J].煤炭技术,2020,33(9).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安全是煤矿企业的头等大事,能否做到长期稳定的安全生产,事关企业的经济效益、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在煤矿的生产经营中,坚持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的态度,将安全技术及安全文化渗透到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层面,改变煤矿不稳定的安全状况,才能使煤矿安全生产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1 煤矿危险源的特点
(1)危险源拥有不可抗力。据统计,常规工业中由于不可抗力造成的事故通常不会超过2%;但煤矿却不然,其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有火灾、粉尘、水害、顶板、瓦斯五类,这五类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占到10%~30%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
(2)煤矿安全投入需求大。煤矿安全项目需要数额巨大的投资,如施工一条巷道的费用、煤矿系统改造费用、配备煤矿六大系统设备费用等都需要千万以上的资金。
(3)有些危险源是技术层面难以消除风险的。从目前来看,有相当一些煤矿危险源是很难依靠现有技术条件来克服、消除的,如煤层瓦斯突出、井下空间受限等问题。
(4)煤矿分布广、数量多。煤矿环境条件复杂、设备多、人员多,这些都直接决定了危险源数量多,这些危险源会存在于很多地方,如尚未揭露的采区、采空区、现有的井下空间和井下场所、井田周边、上下岩层,甚至还有一些是隐含不见的。
2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观念淡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煤矿企业深度的融入市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人依然持有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对于安全、生产、效益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认为不抓安全生产也能创造利润和效益,不能坚持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规观念仍比较淡薄,从而导致事故发生或存在重大隐患。其次,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于煤矿生产缺乏有效监管,对于监管机构的设置及权力监管职责没有明确的严格规定。另外,很多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安全保障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章操作规范,不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等基本制度,各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和有效的监管。
2.2参差不齐的用工管理
就当前煤矿的用工情况来看,许多煤炭企业仍然雇佣大量的农民轮换工、协议工、临时工,即便是部分国家企业,因为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生产组织的局限,也不同程度存在使用临时工现象。由于用工的混乱和参差不齐,使煤矿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安全生产观念和技术落后,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埋下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大量隐患。另外,多数的安检人员直接是从基层区队抽调到安检部门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致使其安全检查的专业水准达不到要求,出现有问题查不到、查出问题但解释不清原因、工作应付推诿、检查看情面等一系列问题。以上原因直接增加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几率。
2.3 不精确的科技定位
煤炭行业涉及采煤、开掘、机电、运输、通风等多个专业,同时针对不同矿井的地质条件要面对不同程度的瓦斯、水、火、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顶板等多种自然灾害,并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机电设备的现代化,需要煤矿对科技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是,煤炭行业目前面临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人才紧缺、科技研究和科技转化不足、机电设备老化和带病工作现象较普遍等问题。这些直接导致煤矿维护技术装备等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开展、技术改造和改善安全措施更显得问题重重。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技术装备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等,是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4 安全检查、监督及培训不到位
当前,各级煤矿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于安全检查、监督及培训环节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检查制度虽然修订较为齐全和完善,但因缺乏行动、执行不力,使制度不能有效的落实;二是安检人员工作态度不够认真,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与其他部门缺乏配合,汇报工作以俊掩丑,优点多缺点少,由于经济等诱惑或是其他复杂心理的存在,明知问题、隐患的存在,却不愿意提出,致使隐患愈演愈烈,致使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三是对于企业工会、安监、纪委及全体职工所提出的检举、建议、控告,领导多数采取轻视的态度,或其微弱的过问力度也将导致监督部门形同虚设;四是在安全培训中,教学制度不严谨、不完善,没能很好的传道授业。导致员工技能并不会因受到培训而有显著提升,使高额的培训费用打了水漂。
3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3.1加强对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革新企业安全管理观念
要想从根本上确保我国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我们就要加强多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革新企业安全管理观念。一般而言,安全文化是煤矿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和软实力,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灵魂,是企业安全最持久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煤矿企业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同时,我们要积极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文化交流,并把国外先进的文化运用到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把企业员工塑造成安全员工,这有利于从根本上预防我国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2改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因此,无论是煤矿企业的领导还是员工都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培训是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是关系到煤矿企业的发展与前途,更是关系到煤矿企业职工生命安全的重要方面,这就决定煤矿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不能是形式,而是要把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对煤矿企业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不仅要对员工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也要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最终要的是要加强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员工在面临突发情况时候的应变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煤矿企业员工的整体安全素质。
3.3对煤矿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严格处理
在煤礦事故发生之后,煤矿企业相关责任人应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发生以后,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调查和处理事故,实现煤炭安全事故调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矿工是否重视安全,首先要看煤矿企业领导是否重视安全。如果领导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主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意识到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是安全工作的基本问题,形成人人以安全为第一位的氛围,员工就会自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进而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矿工通过一系列安全培训活动,安全素质也能慢慢提高,就能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从而在效果上达到企业领导和员工同时具有安全意识的目的,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4结语
总之,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我国的工业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仍不会有较大的改变。为了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详细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林柏泉.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措施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16(5).
[2]邓奇根.全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启示[J].煤炭技术,202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