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的3—4%,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任玉岭说他举出这个数字,不是要同美国攀比,而是通过这个数字来争取我们的权益。“中国的低碳经济不应受制于人。”
“中国是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过去的一些经历使政府和社会公众时刻警惕气候灾害的潜在威胁。”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坦言。目前,气候异常导致的南北同早令其忧心忡忡。
焦灼感写在他的脸上。但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转变”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又使其和颜悦色。媒体多把其誉为生物学家出身的著名经济学家,记者在就低碳经济对其进行仅两个小时的访谈中对此有深切感受。
国务院参事通常学识渊博,经历丰富。任玉岭也不例外,这点在他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他曾对科技创新、区域经济、民营经济、资源环境等领域有过重要论述,科研院所、国家机关、国企民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他还是位高产的参事,每年调研省市自治区达20多个。仅笔者见到的2008年初出版的《中国政府参事论丛任玉岭文集》即长达60万字。
掐指一算,他在中国政府参事这个岗位上已经建言献策了八年,如果把此前他担当全国政协委员和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的时间也算上,那么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国事的研究则长达20年之久。
继本刊在一次论坛上一睹风采后,经过多次约访,记者终于有机会在4月6日走进他位于中关村核心位置的“特楼”家中。
中关村“特楼”是中关村的根。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科院的科研机构和上百座住宅楼在中关村拔地而起,其中,13、14、15号楼被称为“特楼”,作家边东子撰稿的《中关村特楼的故事》一书,对这三座“特楼”之特做过深刻的报道和描述。
任玉岭问记者有没有看过此书。他告诉记者说,“中关村特楼”实际上是五十年代国家为了安置当时的著名科学家和海外归来的学者而建立的。钱学森、贝时璋、钱三强、戴芳兰、赵九章、黄秉维、童第周……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都是其住户。任玉岭从60年代末住进中关村,对中关村的感情深深地融入内心, “因为你们《中关村》杂志是中关村的,所以我才接受你今天的采访。低碳发展应两条腿走路
“为与自然和谐共存就要爱护和发展吸碳固碳的绿色植物,为维护蓝天净水就应当更多的使用清洁能源。”任玉岭语重心长地说。
在他看来,英国2003年能源白皮书提出的“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概念,引发了世界高度关注,并已演变成各国政府首脑、国内外高端会议讨论的重点。
“低碳经济好就好在这个概念,提纲挈领起来。纲举目张。”但另一方面,任玉岭强调,我们也不能对它过于炒作,过于神秘化地看待。低碳经济涉及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远在六、七十年代,我们在工业领域内所做的废物再利用、收集二氧化碳生产干冰等,实际上都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能源消耗的典型。
“一方面减少碳排放,一方面增加碳吸收。”他指出低碳发展应两条腿走路。在他看来,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干减排。任玉岭作为一位由生物化学专业走出的著名经济学家,他对工业生产和生物界的成长与转化十分熟悉。
讲起碳汇来,任玉岭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述说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机理和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因此,他认为,不要把低碳经济视为是现在才开始的。或者认为是一个新领域,一个新的炒作噱头。神秘化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而且也会造成无形的巨大浪费。低碳发展科研管理要把关
“要保证低碳发展,一定要从科研的立项和成果管理方面把好关。”任玉岭坦言,现在有很多生产、消费中的问题是所谓的创新造成的。包括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导致数百名儿童得肾病的事,也与“创新”有关。
科技部长万钢3月22日在首届全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联席会议上高屋建瓴地指出,科技系统的管理和研究人员,不但要重视技术突破对产业发展的利用,还要注重产业本身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制订出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实施方案。
曾经长期从事过工业科学研究、熟悉工业经济的任玉岭在充分肯定创新的必要性的同时,他认为对创新成果的肯定要有一个合理的界定尺度和标准。他向记者舉出煤变油的例子说,前几年对煤变油比较疯狂。他说,在中国煤便宜,油贵的情况下,企业做煤变油利润高,冲动大,曾几何时不少厂家抢着上煤变油。正值那个时候,任玉岭于考察黄河期间路过神木考察时,问及了煤变油的能量转化率。有好多不熟悉工业经济的人,对任玉岭提出的问题感到突然,但他认为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当企业总工程师回答煤变油的能量转化只有42%的时候,任玉岭立即断定这种情况下煤变油绝不能大搞。煤所含的能量有58%消耗在转化过程中,这是对我国煤资源的极大浪费。他回京后立即写文章,并在政协常委会上呼吁应对煤变油叫停。
任玉岭认为,走好低碳之路,应该对产品换代提出更高要求,要把换代产品的台阶增多、跨度加大,这就需要在科研立项中对技术指标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科研的果实更加成熟。当然,有些科研成果的推广是研发单位与政府部门“勾兑”的。某些专利技术的推广是走后门、靠人情、靠关系形成的,尤其要防止商业贿赂在其中滋生。
中国的低碳经济不应受制于人
“重视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转变,这不仅是担当国际义务减排二氧化碳的需要,而且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任玉岭强调。
在实现向低碳转变方面,任玉岭认为我们有很大的潜力,他对中央提出的减排目标充满信心。任玉岭说,他最近发现一个造纸新技术,原料的出纸率提高70%,节约投资60%,节能30%,过去10。多吨水造一吨纸浆,现在只需4吨水,而且还可重复利用,更重要的是这一造纸技术彻底摆脱了加碱制浆,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他认为向低碳发展转变,一定要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目前我国网络通讯的利用和网络经济产生的效益同国外差距还比较大。任玉岭认为,在中西部的欠发达省份,要大力推动网络新经济的建设和利用。
在太阳能的利用方面,任玉岭谈到,当前我国的电能主要依赖火电,占总用电量的73.9%。2006年我国消耗煤碳23亿吨,产二氧化碳92亿吨,这是个排碳的大头。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有希望的是开发太阳能。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们测算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按5%转化率,每年可发电5.5×10亿千瓦·时。相当于当今世界能耗的40倍。
为了向低碳转变,任玉岭还建议我们的建筑业也要加强管理。
任玉岭说,“现在大气中累积的亿万吨二氧化碳,80%是发达国家排出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由250ppm升至380ppm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的责任。”因此,减排二氧化碳我们既要为了人类的未来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积极配合,但又不能受制于人,绝不能按照发达国家的要求,在这个问题上同他们对等。
任玉岭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一定要消耗更多能源,就一定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的排放总量虽然大了些,但人均排放。中国仍然较低。美国人口仅占全球的3-4%,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任玉岭说他举出这个数字,不是要同美国攀比,而是通过这个数字来争取我们的权益。“中国的低碳经济不应受制于人。”
任玉岭最后说,要走好低碳之路不致受制于人,我们在重视出口的同时,还要大力启动内需,要通过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等举措。
“中国是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过去的一些经历使政府和社会公众时刻警惕气候灾害的潜在威胁。”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坦言。目前,气候异常导致的南北同早令其忧心忡忡。
焦灼感写在他的脸上。但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转变”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又使其和颜悦色。媒体多把其誉为生物学家出身的著名经济学家,记者在就低碳经济对其进行仅两个小时的访谈中对此有深切感受。
国务院参事通常学识渊博,经历丰富。任玉岭也不例外,这点在他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他曾对科技创新、区域经济、民营经济、资源环境等领域有过重要论述,科研院所、国家机关、国企民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他还是位高产的参事,每年调研省市自治区达20多个。仅笔者见到的2008年初出版的《中国政府参事论丛任玉岭文集》即长达60万字。
掐指一算,他在中国政府参事这个岗位上已经建言献策了八年,如果把此前他担当全国政协委员和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的时间也算上,那么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国事的研究则长达20年之久。
继本刊在一次论坛上一睹风采后,经过多次约访,记者终于有机会在4月6日走进他位于中关村核心位置的“特楼”家中。
中关村“特楼”是中关村的根。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科院的科研机构和上百座住宅楼在中关村拔地而起,其中,13、14、15号楼被称为“特楼”,作家边东子撰稿的《中关村特楼的故事》一书,对这三座“特楼”之特做过深刻的报道和描述。
任玉岭问记者有没有看过此书。他告诉记者说,“中关村特楼”实际上是五十年代国家为了安置当时的著名科学家和海外归来的学者而建立的。钱学森、贝时璋、钱三强、戴芳兰、赵九章、黄秉维、童第周……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都是其住户。任玉岭从60年代末住进中关村,对中关村的感情深深地融入内心, “因为你们《中关村》杂志是中关村的,所以我才接受你今天的采访。低碳发展应两条腿走路
“为与自然和谐共存就要爱护和发展吸碳固碳的绿色植物,为维护蓝天净水就应当更多的使用清洁能源。”任玉岭语重心长地说。
在他看来,英国2003年能源白皮书提出的“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概念,引发了世界高度关注,并已演变成各国政府首脑、国内外高端会议讨论的重点。
“低碳经济好就好在这个概念,提纲挈领起来。纲举目张。”但另一方面,任玉岭强调,我们也不能对它过于炒作,过于神秘化地看待。低碳经济涉及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远在六、七十年代,我们在工业领域内所做的废物再利用、收集二氧化碳生产干冰等,实际上都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能源消耗的典型。
“一方面减少碳排放,一方面增加碳吸收。”他指出低碳发展应两条腿走路。在他看来,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干减排。任玉岭作为一位由生物化学专业走出的著名经济学家,他对工业生产和生物界的成长与转化十分熟悉。
讲起碳汇来,任玉岭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述说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机理和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因此,他认为,不要把低碳经济视为是现在才开始的。或者认为是一个新领域,一个新的炒作噱头。神秘化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而且也会造成无形的巨大浪费。低碳发展科研管理要把关
“要保证低碳发展,一定要从科研的立项和成果管理方面把好关。”任玉岭坦言,现在有很多生产、消费中的问题是所谓的创新造成的。包括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导致数百名儿童得肾病的事,也与“创新”有关。
科技部长万钢3月22日在首届全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联席会议上高屋建瓴地指出,科技系统的管理和研究人员,不但要重视技术突破对产业发展的利用,还要注重产业本身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制订出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实施方案。
曾经长期从事过工业科学研究、熟悉工业经济的任玉岭在充分肯定创新的必要性的同时,他认为对创新成果的肯定要有一个合理的界定尺度和标准。他向记者舉出煤变油的例子说,前几年对煤变油比较疯狂。他说,在中国煤便宜,油贵的情况下,企业做煤变油利润高,冲动大,曾几何时不少厂家抢着上煤变油。正值那个时候,任玉岭于考察黄河期间路过神木考察时,问及了煤变油的能量转化率。有好多不熟悉工业经济的人,对任玉岭提出的问题感到突然,但他认为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当企业总工程师回答煤变油的能量转化只有42%的时候,任玉岭立即断定这种情况下煤变油绝不能大搞。煤所含的能量有58%消耗在转化过程中,这是对我国煤资源的极大浪费。他回京后立即写文章,并在政协常委会上呼吁应对煤变油叫停。
任玉岭认为,走好低碳之路,应该对产品换代提出更高要求,要把换代产品的台阶增多、跨度加大,这就需要在科研立项中对技术指标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科研的果实更加成熟。当然,有些科研成果的推广是研发单位与政府部门“勾兑”的。某些专利技术的推广是走后门、靠人情、靠关系形成的,尤其要防止商业贿赂在其中滋生。
中国的低碳经济不应受制于人
“重视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转变,这不仅是担当国际义务减排二氧化碳的需要,而且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任玉岭强调。
在实现向低碳转变方面,任玉岭认为我们有很大的潜力,他对中央提出的减排目标充满信心。任玉岭说,他最近发现一个造纸新技术,原料的出纸率提高70%,节约投资60%,节能30%,过去10。多吨水造一吨纸浆,现在只需4吨水,而且还可重复利用,更重要的是这一造纸技术彻底摆脱了加碱制浆,不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他认为向低碳发展转变,一定要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目前我国网络通讯的利用和网络经济产生的效益同国外差距还比较大。任玉岭认为,在中西部的欠发达省份,要大力推动网络新经济的建设和利用。
在太阳能的利用方面,任玉岭谈到,当前我国的电能主要依赖火电,占总用电量的73.9%。2006年我国消耗煤碳23亿吨,产二氧化碳92亿吨,这是个排碳的大头。要改变这种状况,最有希望的是开发太阳能。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们测算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按5%转化率,每年可发电5.5×10亿千瓦·时。相当于当今世界能耗的40倍。
为了向低碳转变,任玉岭还建议我们的建筑业也要加强管理。
任玉岭说,“现在大气中累积的亿万吨二氧化碳,80%是发达国家排出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由250ppm升至380ppm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的责任。”因此,减排二氧化碳我们既要为了人类的未来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积极配合,但又不能受制于人,绝不能按照发达国家的要求,在这个问题上同他们对等。
任玉岭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一定要消耗更多能源,就一定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的排放总量虽然大了些,但人均排放。中国仍然较低。美国人口仅占全球的3-4%,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任玉岭说他举出这个数字,不是要同美国攀比,而是通过这个数字来争取我们的权益。“中国的低碳经济不应受制于人。”
任玉岭最后说,要走好低碳之路不致受制于人,我们在重视出口的同时,还要大力启动内需,要通过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等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