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深刻也是最复杂的思想家,文学家,在他的散文诗《复仇》中就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精神界之战士所充满的矛盾与绝望的精神痛苦与生命体验。对于《复仇》的解读,大部分的评论者都根据鲁迅的话:“因为憎恶社会上的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而仅仅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去研究主题,但是本文认为文化批评只是一个方面,或者说是表层意义,《复仇》是有着多重意蕴的,任何的解读都不要消解了文本中所呈现出来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鲁迅;《复仇》;看客;先觉者
一、鲁迅《复仇》的文本细读
在对《复仇》进行详细的解读之前,可以把这篇散文诗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来看一下第一部分。这篇散文诗的前四个自然段是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生命价值的实现方式的。也就是对生应当如何“生”,死又该怎样“死”的回答。其中前两个自然段是抽象的来谈,而三、四自然段把这种较为抽象的生命绽放形态以“他们俩”的形式而具象化了。通过文章可以看出前两段文字表述的是两种生命意义的呈现方式,一种是生的极端——汹涌澎湃而非庸庸碌碌,另一种是死的极端——轰轰烈烈而非枯木朽株。无论是“生”抑或“死”,这样的两种生命意义的呈现方式都充满了动感和能量,在彼时那个“无声的中国”、麻木不仁者特多的社会,迫切需要更多的人们以这两种生命的绽放形态去“生”,或者“死”。这也是典型的鲁迅式的生死观。接下来的三四段就出现了具体的人--“他们俩”。但是对于他们俩的描述却呈现出了很怪诞的画面,在这一段中开头的连接词“这样,所以”,也就预示着与前两段存在着逻辑关系的,也就是说明他们俩的“拥抱”与“杀戮”对应着前两段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生”与“死”的生命呈现方式。还有学者分析说,“裸着全身,即没有衣物遮挡,也就说明他们俩无论是拥抱还是杀戮都是生命最本真的体现,都是真诚的流露,而非虚假的表演。
这篇散文诗的第二部分,也就是文章的第五段,詳细的介绍了另外的一类人,也就是路人们。为了形容路人的多,鲁迅又多用了一个比喻就是“如蚂蚁要扛鲞头”,更加贴切的表明了路人之多。对于路人们的“漂亮衣服”还有“空手而来”,我们可以这样解读,“衣服漂亮”与他们俩的“裸着全身”对比,说明了路人们的矫饰和虚假。而“空手而来”,也反映了他们此行没有任何目的,与后面的“鉴赏”相呼应。这篇散文诗的第三部分也就是第六、七段,主要写的是他们俩面对这些看客,所做的反应。并且在这一部分,他们俩就开始向庸众进行了一种无声的复仇,他们俩既不拥抱,也不杀戮。这篇散文诗的最后两段,也就是第四部分。其中第八段主要是写“路人们”面对“他们俩”的复仇所产生的反应。第一句写“路人们”觉得“无聊”,为了形容这种“无聊”的程度,鲁迅用了极为奇特的描写。把无聊想象成了一种有形的实体,钻进人们的毛孔,又钻了出来。相当形象而传神地表现出“路人们”无聊的程度之深。由枯燥到“干枯”,由乏味到“失了生趣”,便是“他们俩”的复仇所引起的效果。
在最后一段中,奇妙的一幕发生了,在“看与被看者”、“赏鉴与被赏鉴者”之间发生了吊诡的逆转,即“路人们”此时成了被赏鉴者,而“他们俩”却成了赏鉴者———开始“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至于“无血的大戮”,虽然没有“激箭似的”的鲜血但却是“大戮”,即更甚于(利刃般的)杀戮。于是,“他们俩”便“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也就是说,“他们俩”复仇的结果,呼应了散文诗开头两段中那两种生命意义的实现方式,展示了另一种生命意义的实现方式。
二、《复仇》中体现出来的先觉者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解读《复仇》,首先要确定的是复仇的主体和对象各是谁。《野草》既是鲁迅写给自己的,那么复仇的主体自然是鲁迅本身,复仇的对象呢?1934年,鲁迅在致郑振铎的信中说:“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至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但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显然,复仇的对象无疑指的是无聊的“看客”。鲁迅作为先觉者,愚昧的民众本是他疗救的对象,他的理想就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为什么到了《复仇》中,鲁迅要复仇的对象不是最直接的敌人,而是这些他所要疗救、启蒙的民众?有人说这是鲁迅在绝望的生命状态中对于“爱者与不爱者”一次彻底的精神复仇。这种观点是有见地的。王富仁曾经谈到过,作为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文化观念的启蒙主义者,鲁迅不断追问为中华民族寻路的人的出路在哪里,即学习借鉴了西方文化观念的知识分子能否进入其所住居的现实空间,以实现对这个空间的原初意义和价值。不幸的是在精神探索中鲁迅得出的答案令他对自己和像自己一样的寻路人的现实处境感到绝望,他发现他们的悲剧性命运是被注定的。
早在写于 1919 年的《药》中,鲁迅就很明确而又不无苦涩地提出了庸众与启蒙者之间深刻的,充满悲剧意义的矛盾。在本文中也是这样,《复仇》中的那对男女“对立着,在广漠的旷野之上,裸着全身,捏着利刃”,他们吸引来了庸众的围观,却并没有满足这些看客要“看”的欲望,他们“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既没有表现出慷慨悲壮,又不表现出懦弱,让这些无聊的看客既看不到悲壮剧,也看不到滑稽剧,只以无言的冷漠与生命的死寂面对无聊的看客,摧毁他们要看热闹,寻找精神刺激的愿望,让他们无戏可看,无乐可享。这里的复仇便是先觉者对于庸众的复仇。但是无论如何,从整体上说,鲜活的裸体的自我干枯是很大损失,这样的复仇代价太大了,并不太符合鲁迅提倡的韧性战斗精神,但是有学者论证,“这种复仇的方式是经历了失败的改革者对于旧社会特别是对不自觉地表现出国民劣根性的群众充满了憎恶的复仇心理的表现。”
总之,在这里鲁迅采取了以鲜活加以诱引,却又以干枯进行对抗的双重策略来进行复仇,如人所论,“《复仇》以仇恨的方式宣泄了鲁迅(先觉者)对看客(庸众)的感受和情绪,形成了‘复仇’话语。同时《复仇》,也显示出鲁迅对改革思考的独特与深刻。 三、从《复仇》看鲁迅心灵世界的倾向
创作《野草》前后,鲁迅正经历平生最深刻的一次精神与情感危机。此时的他正面临着可怕的人生困境。他产生了一种类似于“被抛入世界”被投入毫无意义或荒诞的存在之中的感觉,即“无归属感”。由于“兄弟失和”,鲁迅被周作人夫妇逐出了他亲自买下并整修一新的、象征着兄弟和睦与家庭温馨的八道湾宅院。他痛切地感受到被流放的痛苦,体验到一种绝望的“无归属感”,对自己的人生,对亲情、友情以及周围的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与困惑。鲁迅对自身面临的这种“荒诞之处”极为敏感与怨恨。他曾说:“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自以为快活”;但后来“人们笑我瘦弱了,连饮过我的血的人,也来嘲笑我的瘦弱了。……这实在使我愤怒,怨恨了,有时简直想报复”。这里就明显地流露出了对负义者的怨恨情绪与复仇心理。于是他就将这一情结释放在文学的白日梦中,这应当是《复仇》创作的私人性原因。
再如有学者指出“在鲁迅的观念中,现实异己力量又以一种庞大而凝固的面目出现,因此,有时候,他又痛感这种韧性的战斗无异于一场无限无尽的精神消耗战,穷于应付,不见战绩,……‘复仇’在鲁迅这里是一种‘自残式’选择,呈现着其内心深处巨大的矛盾和怀疑。”也就是说对于灵魂的自我拷问,鲁迅是有着强烈的向往的,并且他敢于承担后果。对应到《复仇》文本中,这个持刃裸体的艺术造型显然也是作者的灵魂分裂为两个相互复仇的对立者,双方互为审问者与犯人。互相判决的结果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拥抱”或“杀戮”。透过这个层面,我们也可以看到鲁迅自身的个性特征,那就是对自我的不断审视和批判。同时他也是矛盾着的,因此像原文中所说,他们俩没有任何行动的意愿,只是干枯的站立着。这也印证了注释一中的,“但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在这里鲁迅独自承受着矛盾与绝望的精神痛苦,试图看清黑暗的本质,不仅“背着因袭的重担,肩扛住了黑暗的闸门”,并且盼望熔岩喷出,盼望死亡与腐朽,这其中正表达了他灵魂深处巨大的痛苦,以及其独特的生命体验。
总之,在这里鲁迅从对自身的复仇,再到对看客的复仇,贯穿始终的是一种反抗的精神。正如汪辉所說“鲁迅对人类的大爱,不是表现在了平庸的,小市民式的甜言蜜语当中,而是表现为大憎和复仇。”在个体面对死亡,面对孤独时,鲁迅以他独特的、宁静又狂暴的复仇和反抗精神表达了他对生命个体的珍视,并且永远沉浸在了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丸尾常喜:复仇与埋葬——关于鲁迅铸剑[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1995,(3).
[3]李玉明:“人之子”的绝叫:《野草》与鲁迅意识特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汪辉:反抗绝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李鸥梵:铁屋中的呐喊[M].湖南:岳麓书社,1999.
作者简介:尹琤琤(1991-),女,山东高唐人,青岛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鲁迅;《复仇》;看客;先觉者
一、鲁迅《复仇》的文本细读
在对《复仇》进行详细的解读之前,可以把这篇散文诗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来看一下第一部分。这篇散文诗的前四个自然段是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生命价值的实现方式的。也就是对生应当如何“生”,死又该怎样“死”的回答。其中前两个自然段是抽象的来谈,而三、四自然段把这种较为抽象的生命绽放形态以“他们俩”的形式而具象化了。通过文章可以看出前两段文字表述的是两种生命意义的呈现方式,一种是生的极端——汹涌澎湃而非庸庸碌碌,另一种是死的极端——轰轰烈烈而非枯木朽株。无论是“生”抑或“死”,这样的两种生命意义的呈现方式都充满了动感和能量,在彼时那个“无声的中国”、麻木不仁者特多的社会,迫切需要更多的人们以这两种生命的绽放形态去“生”,或者“死”。这也是典型的鲁迅式的生死观。接下来的三四段就出现了具体的人--“他们俩”。但是对于他们俩的描述却呈现出了很怪诞的画面,在这一段中开头的连接词“这样,所以”,也就预示着与前两段存在着逻辑关系的,也就是说明他们俩的“拥抱”与“杀戮”对应着前两段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生”与“死”的生命呈现方式。还有学者分析说,“裸着全身,即没有衣物遮挡,也就说明他们俩无论是拥抱还是杀戮都是生命最本真的体现,都是真诚的流露,而非虚假的表演。
这篇散文诗的第二部分,也就是文章的第五段,詳细的介绍了另外的一类人,也就是路人们。为了形容路人的多,鲁迅又多用了一个比喻就是“如蚂蚁要扛鲞头”,更加贴切的表明了路人之多。对于路人们的“漂亮衣服”还有“空手而来”,我们可以这样解读,“衣服漂亮”与他们俩的“裸着全身”对比,说明了路人们的矫饰和虚假。而“空手而来”,也反映了他们此行没有任何目的,与后面的“鉴赏”相呼应。这篇散文诗的第三部分也就是第六、七段,主要写的是他们俩面对这些看客,所做的反应。并且在这一部分,他们俩就开始向庸众进行了一种无声的复仇,他们俩既不拥抱,也不杀戮。这篇散文诗的最后两段,也就是第四部分。其中第八段主要是写“路人们”面对“他们俩”的复仇所产生的反应。第一句写“路人们”觉得“无聊”,为了形容这种“无聊”的程度,鲁迅用了极为奇特的描写。把无聊想象成了一种有形的实体,钻进人们的毛孔,又钻了出来。相当形象而传神地表现出“路人们”无聊的程度之深。由枯燥到“干枯”,由乏味到“失了生趣”,便是“他们俩”的复仇所引起的效果。
在最后一段中,奇妙的一幕发生了,在“看与被看者”、“赏鉴与被赏鉴者”之间发生了吊诡的逆转,即“路人们”此时成了被赏鉴者,而“他们俩”却成了赏鉴者———开始“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至于“无血的大戮”,虽然没有“激箭似的”的鲜血但却是“大戮”,即更甚于(利刃般的)杀戮。于是,“他们俩”便“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也就是说,“他们俩”复仇的结果,呼应了散文诗开头两段中那两种生命意义的实现方式,展示了另一种生命意义的实现方式。
二、《复仇》中体现出来的先觉者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解读《复仇》,首先要确定的是复仇的主体和对象各是谁。《野草》既是鲁迅写给自己的,那么复仇的主体自然是鲁迅本身,复仇的对象呢?1934年,鲁迅在致郑振铎的信中说:“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至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但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显然,复仇的对象无疑指的是无聊的“看客”。鲁迅作为先觉者,愚昧的民众本是他疗救的对象,他的理想就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为什么到了《复仇》中,鲁迅要复仇的对象不是最直接的敌人,而是这些他所要疗救、启蒙的民众?有人说这是鲁迅在绝望的生命状态中对于“爱者与不爱者”一次彻底的精神复仇。这种观点是有见地的。王富仁曾经谈到过,作为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文化观念的启蒙主义者,鲁迅不断追问为中华民族寻路的人的出路在哪里,即学习借鉴了西方文化观念的知识分子能否进入其所住居的现实空间,以实现对这个空间的原初意义和价值。不幸的是在精神探索中鲁迅得出的答案令他对自己和像自己一样的寻路人的现实处境感到绝望,他发现他们的悲剧性命运是被注定的。
早在写于 1919 年的《药》中,鲁迅就很明确而又不无苦涩地提出了庸众与启蒙者之间深刻的,充满悲剧意义的矛盾。在本文中也是这样,《复仇》中的那对男女“对立着,在广漠的旷野之上,裸着全身,捏着利刃”,他们吸引来了庸众的围观,却并没有满足这些看客要“看”的欲望,他们“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既没有表现出慷慨悲壮,又不表现出懦弱,让这些无聊的看客既看不到悲壮剧,也看不到滑稽剧,只以无言的冷漠与生命的死寂面对无聊的看客,摧毁他们要看热闹,寻找精神刺激的愿望,让他们无戏可看,无乐可享。这里的复仇便是先觉者对于庸众的复仇。但是无论如何,从整体上说,鲜活的裸体的自我干枯是很大损失,这样的复仇代价太大了,并不太符合鲁迅提倡的韧性战斗精神,但是有学者论证,“这种复仇的方式是经历了失败的改革者对于旧社会特别是对不自觉地表现出国民劣根性的群众充满了憎恶的复仇心理的表现。”
总之,在这里鲁迅采取了以鲜活加以诱引,却又以干枯进行对抗的双重策略来进行复仇,如人所论,“《复仇》以仇恨的方式宣泄了鲁迅(先觉者)对看客(庸众)的感受和情绪,形成了‘复仇’话语。同时《复仇》,也显示出鲁迅对改革思考的独特与深刻。 三、从《复仇》看鲁迅心灵世界的倾向
创作《野草》前后,鲁迅正经历平生最深刻的一次精神与情感危机。此时的他正面临着可怕的人生困境。他产生了一种类似于“被抛入世界”被投入毫无意义或荒诞的存在之中的感觉,即“无归属感”。由于“兄弟失和”,鲁迅被周作人夫妇逐出了他亲自买下并整修一新的、象征着兄弟和睦与家庭温馨的八道湾宅院。他痛切地感受到被流放的痛苦,体验到一种绝望的“无归属感”,对自己的人生,对亲情、友情以及周围的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与困惑。鲁迅对自身面临的这种“荒诞之处”极为敏感与怨恨。他曾说:“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自以为快活”;但后来“人们笑我瘦弱了,连饮过我的血的人,也来嘲笑我的瘦弱了。……这实在使我愤怒,怨恨了,有时简直想报复”。这里就明显地流露出了对负义者的怨恨情绪与复仇心理。于是他就将这一情结释放在文学的白日梦中,这应当是《复仇》创作的私人性原因。
再如有学者指出“在鲁迅的观念中,现实异己力量又以一种庞大而凝固的面目出现,因此,有时候,他又痛感这种韧性的战斗无异于一场无限无尽的精神消耗战,穷于应付,不见战绩,……‘复仇’在鲁迅这里是一种‘自残式’选择,呈现着其内心深处巨大的矛盾和怀疑。”也就是说对于灵魂的自我拷问,鲁迅是有着强烈的向往的,并且他敢于承担后果。对应到《复仇》文本中,这个持刃裸体的艺术造型显然也是作者的灵魂分裂为两个相互复仇的对立者,双方互为审问者与犯人。互相判决的结果是一种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拥抱”或“杀戮”。透过这个层面,我们也可以看到鲁迅自身的个性特征,那就是对自我的不断审视和批判。同时他也是矛盾着的,因此像原文中所说,他们俩没有任何行动的意愿,只是干枯的站立着。这也印证了注释一中的,“但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在这里鲁迅独自承受着矛盾与绝望的精神痛苦,试图看清黑暗的本质,不仅“背着因袭的重担,肩扛住了黑暗的闸门”,并且盼望熔岩喷出,盼望死亡与腐朽,这其中正表达了他灵魂深处巨大的痛苦,以及其独特的生命体验。
总之,在这里鲁迅从对自身的复仇,再到对看客的复仇,贯穿始终的是一种反抗的精神。正如汪辉所說“鲁迅对人类的大爱,不是表现在了平庸的,小市民式的甜言蜜语当中,而是表现为大憎和复仇。”在个体面对死亡,面对孤独时,鲁迅以他独特的、宁静又狂暴的复仇和反抗精神表达了他对生命个体的珍视,并且永远沉浸在了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丸尾常喜:复仇与埋葬——关于鲁迅铸剑[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1995,(3).
[3]李玉明:“人之子”的绝叫:《野草》与鲁迅意识特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汪辉:反抗绝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李鸥梵:铁屋中的呐喊[M].湖南:岳麓书社,1999.
作者简介:尹琤琤(1991-),女,山东高唐人,青岛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