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生活管理工作的最直接作用者和参与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方法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末和青年中期,从生物的角度看属于身体发育丰满阶段,从心理角度看大学生属于创新思维能力阶段,从社会属性看大学生正从学生阶段过渡到社会的角色。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关系到一个人走上社会后的个人发展及生活质量,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我们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高职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性:
1、自主性与依赖性共存
社会地位的变化带来的“成人感”,使得大学新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获得了较大的独立行动自由,并且要求自己尽快摆脱依赖性,得到和成人一样的尊重和理解。但是由于习惯心里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上还需要依靠家庭,在学习上还缺乏自学能力,社会阅历和经验还不够,因而往往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2、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由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缺乏深刻体验,因而他们的理想常常带有幻想乃至空想的色彩。刚刚迈进大学校园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等都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在认识过程中就会产生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3、交往性与闭锁性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逐渐开始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但他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认识还处在模糊不清、很难把握其实质的阶段。把一些事情看得“很神秘”羞于对人启口,而把自己的心里之门关闭起来。然而,大学生又有着与人交往的强烈需要,不仅需要有亲密交往的知己,也需要加入一个团体以满足心理上的归属感。
4、情绪性与理智性的矛盾
人的活动是一种知、情、意、行的过程,大学生精力充沛,风华正茂,朝气蓬勃,但是一遇到适当情景,他们会热情奔放,勇往直前;一遇到困难挫折,他们就兴致皆无,情绪一落千丈。大学生情感变化明显,处理问题时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
5、异性间相互吸引与隔离的冲突
大学期间,异性间的吸引是正常而又自然的心理现象。但在刚进大学时,有的新生受习惯心理的影响,对男女交往过分敏感,导致正常的异性交往不能自然进行,甚至相互隔离。
二、如何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工作
1、督促学生学习
学习不光只是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大学生更应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读”书。通过阅读学习,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的时光总是有限的,知识的海洋是浩瀚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总结学习的方法,从老师传授知识过渡到自己学习知识是大学的重要任务。
2、鼓励学生交往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社会成长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与他人相互交往中不断成长,从中得到信息、机遇、帮助。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提到性格亲和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则:要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先要怎样对待别人。
3、心态平衡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不能泰然处之,难免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对周围事物的判断。认识到心态的重要,相信心态的力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勇敢的去面对生活上的不如意、不气馁。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必须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时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时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
4、学会情绪管理
能力不好不一定会成功,而情绪管理不好一定不会成功。当有负面情绪是不论是把情绪绝望的发泄在自己身上,还是毫无保留的发泄在别人身上都是伤害,要通过情绪控制、冷静思考、自我管理、适当放松、合理发泄的方式管理好自己情绪。
5、转换观念
人人都有烦恼,烦恼不在于问题是什么而在于你怎样看问题,无论遭遇什么困难,学会看到事情的光明面。正确的观念伴随着希望与力量。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所遇到的困难、挫折把这些当作挑战与历练,积极的采取行动努力行动,改变现状。
6、健文明生活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大学生精力旺盛,又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确保顺利、成功度过大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杜绝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生活習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对人的未来发展有间接的作用。
三、辅导员在高职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大学生接触的第一位老师是辅导员,接触时间最长的也是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生活管理工作的最直接作用者和参与者,很容易与大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面临各种问题时,大学生特别渴望辅导员的指导和引导,辅导员应该认真学习心理工作的方法与技巧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刘兆吉.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独立学院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郑洪利.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3]胡德辉.大学生心理与辅导[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方法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末和青年中期,从生物的角度看属于身体发育丰满阶段,从心理角度看大学生属于创新思维能力阶段,从社会属性看大学生正从学生阶段过渡到社会的角色。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关系到一个人走上社会后的个人发展及生活质量,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我们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高职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性:
1、自主性与依赖性共存
社会地位的变化带来的“成人感”,使得大学新生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获得了较大的独立行动自由,并且要求自己尽快摆脱依赖性,得到和成人一样的尊重和理解。但是由于习惯心里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上还需要依靠家庭,在学习上还缺乏自学能力,社会阅历和经验还不够,因而往往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2、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由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缺乏深刻体验,因而他们的理想常常带有幻想乃至空想的色彩。刚刚迈进大学校园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等都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在认识过程中就会产生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3、交往性与闭锁性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逐渐开始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但他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认识还处在模糊不清、很难把握其实质的阶段。把一些事情看得“很神秘”羞于对人启口,而把自己的心里之门关闭起来。然而,大学生又有着与人交往的强烈需要,不仅需要有亲密交往的知己,也需要加入一个团体以满足心理上的归属感。
4、情绪性与理智性的矛盾
人的活动是一种知、情、意、行的过程,大学生精力充沛,风华正茂,朝气蓬勃,但是一遇到适当情景,他们会热情奔放,勇往直前;一遇到困难挫折,他们就兴致皆无,情绪一落千丈。大学生情感变化明显,处理问题时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
5、异性间相互吸引与隔离的冲突
大学期间,异性间的吸引是正常而又自然的心理现象。但在刚进大学时,有的新生受习惯心理的影响,对男女交往过分敏感,导致正常的异性交往不能自然进行,甚至相互隔离。
二、如何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工作
1、督促学生学习
学习不光只是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大学生更应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读”书。通过阅读学习,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的时光总是有限的,知识的海洋是浩瀚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总结学习的方法,从老师传授知识过渡到自己学习知识是大学的重要任务。
2、鼓励学生交往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社会成长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与他人相互交往中不断成长,从中得到信息、机遇、帮助。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提到性格亲和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则:要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先要怎样对待别人。
3、心态平衡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不能泰然处之,难免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对周围事物的判断。认识到心态的重要,相信心态的力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勇敢的去面对生活上的不如意、不气馁。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必须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时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时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
4、学会情绪管理
能力不好不一定会成功,而情绪管理不好一定不会成功。当有负面情绪是不论是把情绪绝望的发泄在自己身上,还是毫无保留的发泄在别人身上都是伤害,要通过情绪控制、冷静思考、自我管理、适当放松、合理发泄的方式管理好自己情绪。
5、转换观念
人人都有烦恼,烦恼不在于问题是什么而在于你怎样看问题,无论遭遇什么困难,学会看到事情的光明面。正确的观念伴随着希望与力量。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所遇到的困难、挫折把这些当作挑战与历练,积极的采取行动努力行动,改变现状。
6、健文明生活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大学生精力旺盛,又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确保顺利、成功度过大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杜绝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生活習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对人的未来发展有间接的作用。
三、辅导员在高职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大学生接触的第一位老师是辅导员,接触时间最长的也是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生活管理工作的最直接作用者和参与者,很容易与大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面临各种问题时,大学生特别渴望辅导员的指导和引导,辅导员应该认真学习心理工作的方法与技巧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刘兆吉.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独立学院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郑洪利.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3]胡德辉.大学生心理与辅导[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