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微生物新型检验技术快速发展,如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临床微生物的检验,使检验时间极大缩短,有力促进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即使如此,新型检验技术仍然不能代替传统的检验技术如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以及免疫学检验等,这些传统检验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满足微生物检验技术和临床需求的协同,加强对临床生物检验质量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监管需要从包括检验标本的收集、标识、保存、运输以及检验标本的处理、检验、分析与报告等检验的每一环节着手建立有效、全面、动态的质量监管系统。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改进
  微生物种类繁多,无处不在。其中很多体积微小、培养困难的微生物是很多感染性疾病的源头。此外,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类生存的环境中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的出现更加影响到感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2]。临床上不规范的操作也使得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监管,实行持续有效的质量监管体制,提升检验质量,确保微生物检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诊治。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检验工作经验,并基于药敏试验和细菌培养技术,从以下八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以及如何持续改进工作,仅供临床检验工作人员参考与借鉴。
  1 检验设备维护与环境监控
  微生物检验设备需要定期保养、维护以及功能校正,并记录备案。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必须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检验质量。微生物检验前,必须对实验室内的检验设备进行功能检查,并对冰箱、孵育箱等温度、湿度参数按照试验要求进行设定和控制。
  2 操作流程标准化
  微生物实验室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切实的操作规划,使得检验工作标准化。操作规范[3,4,5]应依据相关政策和操作步骤准则,并涉及检验工作的各个方面,包含检验前准备、检验中操作方法和质量保证以及检验后安全规范等。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建立后基于各个实验室的情况和临床需求按照流程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
  3 试剂、抗血清等产品选择与购进
  检验工作需要高质量、高规格的产品,这样才能保证检验质量。在购买试剂、抗血清等产品后需要及时检查质量,通过查看有效期、批号以及产品外观,并检查产品PH值来判断是否满足标准。合格的产品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保存。试验涉及培养基最好根据试验对象自行配制。在配制培养基时需保证在无菌情况下进行,而且要在 恒定温度培养箱培养,并随机抽查检验。
  4 标本采集与前处理工作
  为了保证临床标本的质量,采集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6]进行。采集过程中有无外源性污染对于检验结果的质量影响尤为重要。标本的采集一般分为患者自行采集和医护人员采集。为了确保采集标本可用,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采集进行指导,如果医护人员缺乏标本采集注意要点,那么采集到的标本很容易被污染。例如咽拭子检测需要收集患者咽部分泌物,采集前患者应清水漱口以清洁口腔,再用医用棉签采集分泌物。若采集人员没有正确采集,样本很可能因为外源污染而误检。因此,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建议医疗机构加强对采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采集过程标准化,重视更新技术[7]。
  标本的前处理工作对于提高检验质量有很大作用。例如将痰液液化处理使致病菌释放后再培养,利于致病菌的检测;将分泌物加入巯基乙酸肉汤中或将脑脊液加入到脑心浸液肉汤中可快速增菌,利于检验;对于本身带菌样本可在培养前进行涂片染色,通过镜检与白细胞伴行的就是致病菌。
  5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5.1 模式菌株的选择和保存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常用的模式菌株(也称为参考菌株)常来自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简称ATCC)和英国国家标准菌库(National Collection of Type Cultures 简称NCTC)。菌株的保存方法如下:(1)琼脂斜面 保存,保存期1-3个月;(2)半固体琼脂 以下并采用20%甘油肉汤或液体石蜡封存保存,保存期3-6个月;(3)冷冻干燥保存,保存期可达几年或者几十年。
  5.2 监控试纸、试剂和血清质量
  试纸、试剂等常用细菌鉴定工具的质量检测有利于提高检验质量。杆菌肽纸片、SMZ纸片等试纸需要定期质检;革兰染色液、碘液、脱色液等试剂染色液需要每周进行质量检查;沙门菌属诊断血清、志贺菌属诊断血清等诊断血清需要进行阴性、阳性对照。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室需要采用多种染色方法进行检验,以排除错检漏检的可能。
  5.3 控制药敏纸片质量
  药敏纸片短期保存需要放置在 低温下,若长期保存则应放置在 低温下,而日常使用可以放置在 密封状态下保存。按照厂家生产日期定期进行质检,确保药敏纸片可以有效应用与临床检验。
  5.4 培养基质量监控
  试验使用的培养基每个品种每批次都需要抽取总数的3%做生产和无菌试验,合格方能应用与临床检验。
  6 工作人员素质提高与实验室间质量评价
  微生物检验是一项涉及微生物生化反应、形态学和病理学等诸学科交叉的工作。检验过程需要工作人员的理智的分析和判断,这对工作人员的知识积累、经验储备和思维等都有较高要求。因此,提高微生物检验工作人员的素质,增强其知识储备和业务水平,更利于检验质量的提高[8]。与此同时,由于不同实验室的检验技术和业务水平不同,加强不同实验室间的技术交流和质量评价将有助于提升各个实验室的检验质量水平。
  7 检验报告核对
  一份高质量、高标准、高精度的检验报告不仅是检验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患者认真负责的体现。为了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必须对检验报告的患者信息、检验结果和结论进行认真核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8 检验后的持续质量管理与改进
  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必须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尤其是针对可疑检验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经验寻找原因,以此提高诊断水平。此外还要从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实验室硬件设备上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由于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自身特性,以及微生物的变异性和多样性,导致微生物检验成为干扰性高、技术性强的严谨复杂工作。从业人员要严格按照质量监管原则,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结合上述八个方面的建议,提高检验质量并实现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梁志洪,邓家德,陈惠玲,等.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检测探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8):5541-5544.
  [2]帅丽华,胡志坚,孙晓红,等.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J].试验与检验医学,2012,30(5):456-458.
  [3]杨胜奎.对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因素的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0):47-48.
  [4]黄爱伟.如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99-300.
  [5]蔡昉.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154-156.
  [6]石春莉.关于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问题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745-746.
  [7]童明庆.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C].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1:102.
  [8]袁阳,种慧梅,曹欢.临床微生物检驗中的若干问题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7):24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44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小儿肺炎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38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1
期刊
我科于2012年5月-2014年2月共收治三叉神经痛患者35人,均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MVD)治疗,现将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  男性13例,女性22例,年龄27-69岁,平均51.8岁,发病时间5个月-13年,平均4.2年。右侧疼痛15例,左侧疼痛20例,其中累及三叉神经第一支2例,第二支8例,第三支9例,第二、三支16例。33例患者术前均接受过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2年以上,2例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分离80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细菌检出最高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为医院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呈不同程度耐药,应加强其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
期刊
摘要:目的:对眼外伤CT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并观察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我院CT室诊断的眼外伤患者90例,对其行螺旋CT扫描检查,并针对扫描结果,对患者实行对症治疗及有效护理。结果:90例眼外伤患者的CT扫描显示,眼球损伤患者最多,占35.56%,表现为眼球穿孔和眼球破裂两种;其次为眼挫伤,占26.67%,表现为角膜水肿和角膜层出现间断裂伤;经护理和治疗后,有83.
期刊
摘要:目的:对子宫切除术后并发腹腔内出现情况进行有效诊断,并提出相应治疗办法。方法:抽选我院于2010年1月~2014年收治的40例因产后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出血情况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办法。结果:40例患者中,有14例(35%)患者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情况,其中,8例(57.14%)为直接诊断,6例均为综合诊断,而后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其相应治疗,死亡率为28.57%,治疗成功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配合对胸腔镜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的重要性,总结胸腔镜手术中护士的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性整理分析我院近两年来采用胸腔鏡手术治疗的36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严格做好术前器械、药物准备,最佳体位放置,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 36名患者顺利通过胸腔镜手术,恢复状况良好。结论 术前严格认真准备、术中手术医师和护士的良好配合以及术后合理的护理在胸腔镜手术中极为重要,是病人康复痊愈的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目前医院外来医疗器械处理常见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完善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质量。方法: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等对外来医疗器械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结果:通过医院外来器械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医院外来器械的安全和质量,并有效控制感染。结论:加强医院外来器械管理是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ic tumor GST)的超声表现及病理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病理证实胃间质瘤患者的超声表现与手术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病理诊断高度危险度4例,中度危险度2例,低度危险度2例。  术前超声表现:(1)部位:粘膜下肿物6例;胃肌层肿物1例;胃浆膜下肿物1例。(2)大小:6例肿物直经>>5cm,2例肿物直经>5cm肿瘤血流较丰富。(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38例脑出血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38例患者分为微创组(n=19)与常规治疗组(n=19)。微创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常规治疗组使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法。结果:微创组中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5、7、5、2,2例患者病情恶化,常规治疗组中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例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卫生事业正在实现由医疗型为主向保健型为主的历史性跨越。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及工作职能也在不断地拓展和转变。社区公共卫生的大部分工作,如社区保健服务、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社区康复等都是由护士来完成的。通过对本人所处的社区为代表的护士的工作现状进行調研,来发现其目前在进行社区护理工作时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1,人力配置不足 工作负荷过重;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