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数学教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活动,使得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从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组织数学活动提高数学思维发展的具体策略,教师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第一,创设情境,实现生活与数学的完美对接;第二,基于学生活动经验,构建数学概念;第三,优化实践过程,积累活动经验;第四,设计数学活动,促进思维发展。
关键词:活动经验;数学;思维
随着科技的发展,课堂教学方法越来越灵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们在教学中反复的研究和谈论,精心设计便于学生积累经验的教学活动,编写出合理的教学文案,为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 创设情境,实现生活与数学的完美对接
情境教学是教师组织活动化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为主体,便于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可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情境教学将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简单,使学生易于吸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课中,教师可将台球、足球、魔方、牙膏盒、电池、蜡烛等这些图片通过PPT展示给学生,接下来教师提问: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形状,都有哪些特点,是否可以再举一些生活中类似形状的例子?学生们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答案。本课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教学内容,实现了生活与数学的完美对接。
二、 基于学生活动经验,构建数学概念
抽象的数学概念令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头痛。为了更好地表达和解释数学概念,教师可以以组织数学活动的形式将抽象的概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一目了然,使其不再为数学概念问题而纠结。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一课中,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将本课的教学内容来传递给学生:平时购买的瓜子包装上通常会写500 g,洗衣液包装上写1.5 kg都是什么意思?克和千克指的是什么?思考日常生活中哪里還会用到克和千克,具体介绍一下。带着这些问题,教师组织活动来为学生解惑。教师提前准备好电子秤、石头和一张纸。教师将石头和纸在学生中传递,让学生感受石头和纸的质量。随后教师抛出问题:大家猜测石头和纸的质量,让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预测值。最后教师为学生讲解电子秤的用法和秤的种类,让学生上台使用电子秤称量石头和纸张,并记录下数值:石头的质量是2.3kg,纸的质量是5g。通过本次活动,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克和千克的概念和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进率,还认识了电子秤,掌握了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三、 优化实践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比较抽象,死板的记忆和背诵是无法理解知识的含义的。因此,引入实践活动,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可解除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疑问,还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教师将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的人民币带入课堂,教师提问:这些人民币都是多大面值,都有哪些相同点,我想要八十元,应该怎么才能得到呢?学生可通过拆分法将八十元拆分,进而大胆地猜想,思考出方法,给出答案。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可以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从而使其在生活中可以正确地使用人民币。
四、 设计数学活动,促进思维发展
如今大多数的教师通过设计数学活动来传递数学内容和思想。因为数学活动不仅彰显数学本质,还拓宽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通过参加数学活动,实现了实践和理论并存,提高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再拘泥于课本,开阔了眼界,同时增加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喜欢上数学。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一课中,教学目标是通过“找次品”发展数学思维。教师给出题目:这里有五个药瓶,其中一瓶是次品,你能确定是哪瓶吗?学生需要大胆猜想和试错,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发言。最后教师汇报全班的方案,并在各个方案中做出指导并提出建议。这次活动实践需要学生开发思维,通过实验、推理、分析、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还挖掘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潜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将教与学达到完美的结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加数学的趣味性,还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刻地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拓宽自己的数学学习思维。因此,实践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该重视和传播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轻松的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学生爱学、乐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国华.简析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思维的关系——以《认识分数(二)》为例[J].福建教育,2017(10):49-51.
[2] 葛秀敏.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J].理科考试研究,2015,22(24):22.
作者简介:魏邦森,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城关区正宁路小学。
关键词:活动经验;数学;思维
随着科技的发展,课堂教学方法越来越灵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教师们在教学中反复的研究和谈论,精心设计便于学生积累经验的教学活动,编写出合理的教学文案,为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 创设情境,实现生活与数学的完美对接
情境教学是教师组织活动化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为主体,便于挖掘自己的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可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情境教学将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简单,使学生易于吸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课中,教师可将台球、足球、魔方、牙膏盒、电池、蜡烛等这些图片通过PPT展示给学生,接下来教师提问: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形状,都有哪些特点,是否可以再举一些生活中类似形状的例子?学生们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答案。本课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教学内容,实现了生活与数学的完美对接。
二、 基于学生活动经验,构建数学概念
抽象的数学概念令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头痛。为了更好地表达和解释数学概念,教师可以以组织数学活动的形式将抽象的概念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一目了然,使其不再为数学概念问题而纠结。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一课中,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将本课的教学内容来传递给学生:平时购买的瓜子包装上通常会写500 g,洗衣液包装上写1.5 kg都是什么意思?克和千克指的是什么?思考日常生活中哪里還会用到克和千克,具体介绍一下。带着这些问题,教师组织活动来为学生解惑。教师提前准备好电子秤、石头和一张纸。教师将石头和纸在学生中传递,让学生感受石头和纸的质量。随后教师抛出问题:大家猜测石头和纸的质量,让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预测值。最后教师为学生讲解电子秤的用法和秤的种类,让学生上台使用电子秤称量石头和纸张,并记录下数值:石头的质量是2.3kg,纸的质量是5g。通过本次活动,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克和千克的概念和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进率,还认识了电子秤,掌握了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三、 优化实践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比较抽象,死板的记忆和背诵是无法理解知识的含义的。因此,引入实践活动,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它不仅可解除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疑问,还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教师将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的人民币带入课堂,教师提问:这些人民币都是多大面值,都有哪些相同点,我想要八十元,应该怎么才能得到呢?学生可通过拆分法将八十元拆分,进而大胆地猜想,思考出方法,给出答案。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可以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从而使其在生活中可以正确地使用人民币。
四、 设计数学活动,促进思维发展
如今大多数的教师通过设计数学活动来传递数学内容和思想。因为数学活动不仅彰显数学本质,还拓宽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通过参加数学活动,实现了实践和理论并存,提高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再拘泥于课本,开阔了眼界,同时增加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喜欢上数学。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一课中,教学目标是通过“找次品”发展数学思维。教师给出题目:这里有五个药瓶,其中一瓶是次品,你能确定是哪瓶吗?学生需要大胆猜想和试错,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发言。最后教师汇报全班的方案,并在各个方案中做出指导并提出建议。这次活动实践需要学生开发思维,通过实验、推理、分析、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还挖掘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潜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将教与学达到完美的结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加数学的趣味性,还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刻地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拓宽自己的数学学习思维。因此,实践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该重视和传播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轻松的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从而达到学生爱学、乐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国华.简析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思维的关系——以《认识分数(二)》为例[J].福建教育,2017(10):49-51.
[2] 葛秀敏.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J].理科考试研究,2015,22(24):22.
作者简介:魏邦森,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城关区正宁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