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护理特点

来源 :医学概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243775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2004年5~12月收治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137例,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心理表现为焦虑、怀疑和侥幸、悲观和绝望、坦然和求生。结论 对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采取以心理护理为重点,全方位的个体化护理,可以减轻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老年;血液病;心理特点;护理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恶性血液病占较大比例,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国内外许多研究均发现癌症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存、生活质量。本文对137例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和完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提出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37例均为我科2004年5~12月住院患者。男70例(51.09%),女67例(48.91%);平均年龄62.64岁(50~86岁),其中:50~59岁63例(45.99%),60~69岁52例(37.96%),70~86岁22例(16.06%)。本组血液病患者中白血病38例(27.74%),多发性骨髓瘤27例(19.71%),恶性淋巴瘤29例(21.17%),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13例(9.49%),再生障碍性贫血9例(6.57%),过敏性紫癜10例(7.30%),其他11例(8.03%)。
  2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表现
  2.1  焦虑和恐惧  一经初诊为恶性血液病,往往给患者和家属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和社会对此类疾病的观念,患者初期表现为焦虑紧张、惊恐不安、行为失控等恐惧心理状态。以至于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良、血压波动、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等。同时由于输血、化疗的呕吐、脱发等副作用以及病友的痛苦或死亡的影响等造成的心理负担,将自己陷入死神即将来临和极度恐惧状态之中。
  2.2  怀疑和侥幸  患者常因发热、反复鼻出血,或者严重的贫血入院。因此,在焦虑和恐惧的同时,患者不相信会患如此绝症,对诊断持怀疑态度,甚至抱有侥幸心理,而希望仅仅是感冒、劳累等原因。
  2.3  悲观和绝望  多数患者难以接受这一诊断,但一经确诊,其心理上的支撑和期望彻底破灭,就背上了“不治之症”的思想包袱。表现为情绪低落,整日抑郁寡欢,沉默少语,不愿与正常人接触。加之治疗上沉重的经济负担,患者会产生强烈的忧伤和悲观厌世甚至绝望的心理。这一时期的患者往往拒绝接受治疗和易于发生意外事件。
  对于病情反复、长期卧床的重症患者,经过长期的药物治疗、数次化疗、放疗,效果仍不明显,甚至越来越差,其心理状况尤为令人担忧。伴随着时间延长和身体免疫力的下降,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发热、低蛋白血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其心理承受能力也达到了极限,对治疗完全失去了信心。此时患者往往对家属和医务人员语言行为产生敌对心理,临床表现为不与医务人员合作,拒绝治疗,因此也是意外频发时期。
  2.4  坦然和求生  部分患者性格豁达开朗,心理素质好,加之与身边病友的交流,对所患疾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此有坦然面对,并积极配合治疗。医护人员对这一部分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也更具信心,也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阅历丰富,易于沟通,因此心理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3.1  基本心理护理
  3.1.1  保持良好的情绪  情绪的好坏能影响病情的发展。焦虑、紧张、恐惧、绝望等情绪能使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促使癌细胞快速增殖,从而使病情恶化。相反,积极快乐的情绪能使机体免疫力增强,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发展,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对于疑似病例,不轻易做出诊断,不能向患者透露病情,或者流露出暗示的表情。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应适当确切,避免引起或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对已确诊的患者应以热情、体贴、和蔼、充满信心的语言和态度接待患者,给患者以深切的同情和安慰,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唤起患者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3.1.2  开展病情知识护理教育  由于患者对血液病缺乏了解甚至有片面认识,加强对患者相关知识的教育十分重要。应向患者讲解血液病特点、治疗过程和方法,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对自己的所患疾病有所了解,并相信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此病是能够治愈的,从而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其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2  个体心理护理
  3.2.1  突出个体心理护理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护理技术操作,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物质等方面的需求,尊重患者的信仰、习惯和个性,正视人生价值观和自然规律。
  3.2.2  制定治疗计划时的心理调适  处于不同病程中的患者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对病情不了解的患者(如刚患病不久),常常怀疑、猜测而引起焦虑,此时不应把病情全盘向患者说出,应给患者一定的时间,使他们看到同室的患者缓解、康复,从而认定此病是可治愈的;對较了解病情的患者,对于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及死亡的威胁而精神抑郁,随着治疗的进行、病情的好转,患者感到了希望,恐惧感逐渐消失。但病情的反复,往往使患者又陷入了焦虑、绝望的心态中。所以应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
  3.2.3  实施治疗计划时的心理支持  因为白血病的治疗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要对患者说明各种治疗手段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如期完成治疗计划。另外,鉴于老年患者的体质较差,即使患者对治疗有了充分准备,但若化疗中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并超过了患者的想像和忍受能力,就应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对证治疗。培养患者积极向上、战胜疾病的乐观情绪。
  3.3  心理护理与临床其他护理相结合  对恶性血液病患者来说,治疗的目的是延长患者生存期,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通过患者、患者家属与医护密切配合,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处理,使患者能得到系统完整的治疗,以取得最佳疗效。
  总之,血液病患者心理上往往经历由不知、怀疑、否认到无可奈何认可的过程,表现为对病情由关心转为随意、不过问病情变化和治疗用药。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各个阶段的心理,用同情、劝导、启发、鼓励、安慰等方式与患者交流,帮助和指导患者分析和面对现实,以消除患者的疑虑、恐惧、抑郁和绝望,增强其生活的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穿孔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8年6月~2020年6月3年所收治的45例老年急性阑尾炎穿孔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上升等。入院后急诊手术32例,延期手术13例。手术方式: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35例(其中破腹探查加阑尾切除8例),小切口阑尾切除术10例。45例手术中腹腔置管引流28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
期刊
摘要: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近年发病有增加趋势。膀胱肿瘤包括膀胱癌和膀胱良性肿瘤,在尿路上皮性肿瘤中,膀胱移行上皮性肿瘤的发病率亦占最高。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美国2006年膀胱癌在男性中是继前列腺癌、肺癌和直肠癌以后排名第四位的恶性肿瘤,占男性恶性肿瘤的5%-10%,在女性排名第九位。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2002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
期刊
本文对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塞(C erebral Infarcion,CI )中经过CT证实的50例患者的病因作一详细分析,其分析过程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50例CI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男32例(占64%),女18例(36%);年龄多在40-80岁,平均63岁,其中40岁以下1例41-50岁5例,51-60岁14例,61-70岁18例,71岁以上12
期刊
摘要:目的 寻找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方法,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采用超短波、中频、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2例,并同单纯针灸治疗的30例进行比较,经Ridit分析,P3mm,皱额不显额纹,睑闭不能或有Bell氏征,吹哨不能;中度15例,病情介于轻重度之间。  1.2 方法 采用广东产DL-CⅡ五官超短波治疗机,频率50Hz,波长7.37m输出功率130W。双电极圆形分别置于患侧面部
期刊
摘要: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中线导管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抽取接受中线导管的患者8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满意度更高,并发症更少(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按科室规章制度,为患者分级后根据级别实施相应的护理。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如下。  (1)从患者入院开始,组建中线导管护理小组,由护士长、責
期刊
摘要: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是一个全球性的临床重大问题。目前对于急性胰腺炎(AP)首次发作后复发的病因还尚不明确,虽然对患者进行了彻底的检查,但是约10%至15%的患者病因仍不清楚,导致AP反复发作。目前研究表明,尽早明确RAP的病因,积极针对病因给予治疗,是治疗该疾病以及降低疾病复发率的关键。  关键字: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病因学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潜在的威胁生命的胰腺急性炎症性疾病
期刊
【主题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  现将我院2019-01~2020-06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误诊33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33例,其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在65岁~80岁。咽痛为首发症状收五官科1例,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加重住呼吸内科9例,咳嗽、发热伴胸痛为首发症状4例,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6例,喘憋发作表现3例,右上腹痛5例,腹痛、腹胀伴恶心呕
期刊
摘要:目的:进一步完善高血压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对2019年3月~2020年3月12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药物、中医疗法、康复疗法、饮食疗法、茶疗法等综合性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120例中,显效28例,占23.33%;有效79例,占65.86;无效3例,占2.5%。结论:高血压是是终身服药的病,单一的服药治疗其效果较差,采取上述综合性治疗,可明显的提高难治性高血压病的疗效。  关键词:高血压
期刊
1.临床资料  患者王秀香(住院号156376),女性,59岁,因右肾脓肿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脓肿穿刺引流术。患者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排除麻醉手术禁忌症后进行择期手术。15:00入室后监测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路,15:30右侧卧位,取L2.3间隙穿刺顺利,脑脊液流出通畅,蛛网膜下腔注入10%葡萄糖1ml+0.75%布比卡因注射液2ml,硬膜外置管顺利,平卧15分钟调整麻醉平面固定在T10,15:45
期刊
摘要:为促进基层医生对基本药物抗菌素的合理、安全应用,分析本社区门诊内科与感染有关的疾病特点,结合患者生理和病理情况以及基本药物中抗菌素药理学基本知识,探讨了这些抗菌素对社区常见感染性疾病合理的治療方案。社区门诊内科疾病中,轻中度感染较常见,一病多因,极易造成抗菌素滥用,对此必须加强病原学认识,掌握制订合理的抗菌素治疗方案,在发挥其最佳疗效的同时,减少耐药性,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