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关雎》中,对“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两个章节内容比较普遍的理解是“幻想说”,戴君恩、程俊英、刘毓庆等名家都持此说,因此沿袭下来。这种说法成为诗学研究中较为通行的观点,落实到中小学教学,教学参考书上也取此解。笔者在教学此诗的过程中,读到的不是“幻想”反而是一种顺理成章的推进,姑且名之为“真实说”。笔者查询资料,细读诗歌,试为“真实说”寻得更多的合理性。此观点仅代表笔者的一点探索,并不意味着否定“幻想说”。
以下列举名家对此两章内容的理解:
“诗之妙,全在翻空见奇。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尽了。欲翻出未得时一段,写个牢骚忧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时一段,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无非描写‘君子好逑’一句耳。若认作实景,便是梦中说梦。”(《读风臆评》戴君恩)
“这位君子爱上了那位采荇菜的女子,却又‘求之不得’,只能将恋爱与结婚的愿望寄托在想象中。……但是孔子只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到是切实地道出了这首诗的乐调的风格,且从中可以看出这确是一首失恋的情歌。”(《诗经注析》程俊英,蒋见元)
“表现了追求者因沉浸于爱的痛苦所产生的如梦如幻的美好情境。”(《诗经》刘毓庆,李蹊译注)
以上三家观点均主张“幻想说”,朱熹倒似乎认同“真实说”。
“盖德如雎鸠挚而有别,则后妃性情之正,固可见其一端矣。至于寤寐反侧琴瑟钟鼓极其哀乐,而皆不过其则焉,……彼参差之荇菜既得之,则当采择而烹芼之矣。此窈窕之淑女,既得之,则当亲爱而娱乐之矣。盖此人此德,世不常有。幸而得之,则有以配君子而成内治。故其喜乐尊奉之意,不能自已,又如此云。”(《诗经集传》朱熹)
一、情节的完整性
《关雎》是一首反映先民追求爱情的诗歌,从整首诗来看,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初遇钟情—寤寐求之—求之不得的思念—继续追求,逐渐亲近—钟鼓迎娶,终成眷属。男子虽求爱遭遇挫折,但最终结局美好。“琴瑟友之”是男子求爱初次受阻辗转反侧后的继续追求,采取了更加浓烈也更加巧妙含蓄的情感表白方式:借助音乐。如今有些少数民族地区依然保留着情歌求爱的传统,如在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中就有明确细致的描叙。也许语言不足以打动这位女子,但是音乐往往更易使人动情,“友之”也说明了音乐果然奏效,在音乐的触动下,女子的心逐渐敞开,使得男子有了与之为友的亲近机会。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男子和女子的爱情由生发到渐渐增强的过程。
而“钟鼓乐之”则是更加隆重的音乐,可能匹配着更庄重更喜庆的场合,相爱的男子女子经过媒妁之言,最终走入婚姻的殿堂,迎来结婚的盛大时刻。
如果说钟鼓之乐是用于比较盛大的节庆祭祀等场合,那么琴瑟之乐就带有更多的个人化的抒情性,是更加私密的表达,正如司马相如的“琴挑”。所以说“琴瑟”之乐落脚在情,而“钟鼓”之乐落脚在礼。
如此看来,从“君子好逑”到“寤寐求之”到“琴瑟友之”到“钟鼓乐之”是一个完整的合情合理的故事链。如果认定“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是幻想中的假象,那么这场求爱故事就戛然而止了。就情节的完整性而言,由实到虚之后,应该还有一个由虚入实的回归和交代。在小说创作中固然可以留下空白与悬念,但在这样一首结构整齐、韵律和谐的先民咏唱爱情的诗歌中,这个故事以幻想结束总归有些仓促和遗憾。
二、情节的发展性
如上所述,“寤寐求之”是追求的开始,到“琴瑟友之”,是追求的继续,“钟鼓乐之”是追求的完美结局。这三个过程既构成完整的情节,又有着循序渐进、顺理成章的连贯性。
“求之”“友之”“乐之”是男子与女子情感逐渐加深的表现,虽然在“求之”之后有一段小小的波折“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但这个波折必不可少。首先,这是情节设定一波三折的需要。其次,这是为表现男子心理情感深化的必需。这种受挫是追求爱情过程中最动人的部分。再次,这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必需,男子的痴情、执着、坚定和女子的矜持、羞涩、单纯都在“求之不得”中得以更自然地展现。
波折之后,男子的心更加坚如磐石,而女子的美丽与魅力也在男子的心中焕发更加耀眼的光辉。于是诉诸音乐,琴瑟和谐,于是女子的心扉渐渐打开,男子用音乐逐渐走进了女子的内心。“友之”也可从侧面说明,男子选对了表达的方式,女子和男子有着同样的志趣追求,听得懂男子的琴瑟之音。由“友之”发展到“乐之”,钟鼓婚娶的时刻是女子真正由内到外自然流露的欢乐,而不单是內心隐秘的喜悦。这是多么流畅的求爱过程和结局。
如果后面两章都是幻想,那么情节便终止在了“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故事便没有了发展与推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只能是对“辗转反侧”的不断渲染,男子和女子似乎再也没有了交集。男子的痴情虽有所表现,但是女子的形象就大大弱化了。
三、主旨的教化性
按照传统的诗学研究观点,此篇置于三百篇之首,是由孔子编定,有着一定的教化功能。孔子认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也就是说,《关雎》所表现的正是最典范的爱情模式:男子一见钟情,执着追求,女子羞涩内敛,渐渐两情相悦,最终婚配成功。合乎礼仪,饱含真情。结局美好,善始善终。中间的波折既是对有情人的考验,也是使爱情更加深厚的催化剂。也许孔子意在告诉世人,男子要做君子,女子要做淑女,爱的表达符合礼的规范,如此有利于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夫妇之伦居于五伦之首,非常重要。孔子希望借此“风天下,正夫妇”,教化天下人,让夫妻关系纯正。所以堪当此任的怎能是一篇结局不明所以、主人公沉浸于单相思“想入非非”的诗篇呢?失去了故事的完整性、人物的丰富性、结局的美好性,这样的诗篇还如何承担起教化夫妇之伦的重任?
四、比兴关系的呼应性
在追求的整个过程中,还伴随着女子采荇的过程。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到“左右采之”“左右芼之”,“流”是寻求,“采”是采摘,“芼”是挑选,这个顺序不可颠倒,是对荇菜逐渐接近把握的过程,紧密呼应着“求之”“友之”“乐之”。如果采摘荇菜的过程是真实的,那么“求之—友之—乐之”也应该是真实的,这样的步步推进才呼应得更为紧密合理。如果“友之—乐之”只是“求之不得”的幻想,那么采荇过程与此的关联也就被削弱了。而比兴作为《诗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其与主要内容呼应的关联性一定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重章叠句的连贯性也可以旁证“真实说”。这种写法的特点就是重叠推进,重中有变(重复中有变化),变中有重(变化中有重复)。变是为了推进(求之—友之—乐之)(流之—采之—芼之);重是为了强化渲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幻想说”固然有其合理性,能够表现男子的追求之迫切,虚实结合也能传达出一份诗意的浪漫。然而,如果考虑到此诗作为三百篇之首,有着“风天下,正夫妇”的爱情典范的教化作用,那么“真实说”可能更为合情合理。
这是一篇咏唱爱情的诗篇,男子和女子都在这个诗篇中表现出君子和淑女的美好德行。男子对女子一见钟情,然后勇敢展开追求,女子因天性沉静、羞涩、内敛,而本能地拒绝;男子在相思之痛中越发清晰自己的心,继续改变方式追求女子,以音乐抒发衷情,女子终被打动;最后男子提亲,女子婚嫁,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美好而完整、发乎真情又合乎礼节的爱情故事才可以作为爱的典范教化天下男女。
而且,根据刘毓庆先生在《〈诗经·关雎〉解读》一文中的理解,这是一首婚礼的祝颂之歌。如果没有一个真实完美的结局,这样的诗歌又如何完成祝颂婚礼的使命呢?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以下列举名家对此两章内容的理解:
“诗之妙,全在翻空见奇。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尽了。欲翻出未得时一段,写个牢骚忧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时一段,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无非描写‘君子好逑’一句耳。若认作实景,便是梦中说梦。”(《读风臆评》戴君恩)
“这位君子爱上了那位采荇菜的女子,却又‘求之不得’,只能将恋爱与结婚的愿望寄托在想象中。……但是孔子只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到是切实地道出了这首诗的乐调的风格,且从中可以看出这确是一首失恋的情歌。”(《诗经注析》程俊英,蒋见元)
“表现了追求者因沉浸于爱的痛苦所产生的如梦如幻的美好情境。”(《诗经》刘毓庆,李蹊译注)
以上三家观点均主张“幻想说”,朱熹倒似乎认同“真实说”。
“盖德如雎鸠挚而有别,则后妃性情之正,固可见其一端矣。至于寤寐反侧琴瑟钟鼓极其哀乐,而皆不过其则焉,……彼参差之荇菜既得之,则当采择而烹芼之矣。此窈窕之淑女,既得之,则当亲爱而娱乐之矣。盖此人此德,世不常有。幸而得之,则有以配君子而成内治。故其喜乐尊奉之意,不能自已,又如此云。”(《诗经集传》朱熹)
一、情节的完整性
《关雎》是一首反映先民追求爱情的诗歌,从整首诗来看,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初遇钟情—寤寐求之—求之不得的思念—继续追求,逐渐亲近—钟鼓迎娶,终成眷属。男子虽求爱遭遇挫折,但最终结局美好。“琴瑟友之”是男子求爱初次受阻辗转反侧后的继续追求,采取了更加浓烈也更加巧妙含蓄的情感表白方式:借助音乐。如今有些少数民族地区依然保留着情歌求爱的传统,如在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中就有明确细致的描叙。也许语言不足以打动这位女子,但是音乐往往更易使人动情,“友之”也说明了音乐果然奏效,在音乐的触动下,女子的心逐渐敞开,使得男子有了与之为友的亲近机会。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男子和女子的爱情由生发到渐渐增强的过程。
而“钟鼓乐之”则是更加隆重的音乐,可能匹配着更庄重更喜庆的场合,相爱的男子女子经过媒妁之言,最终走入婚姻的殿堂,迎来结婚的盛大时刻。
如果说钟鼓之乐是用于比较盛大的节庆祭祀等场合,那么琴瑟之乐就带有更多的个人化的抒情性,是更加私密的表达,正如司马相如的“琴挑”。所以说“琴瑟”之乐落脚在情,而“钟鼓”之乐落脚在礼。
如此看来,从“君子好逑”到“寤寐求之”到“琴瑟友之”到“钟鼓乐之”是一个完整的合情合理的故事链。如果认定“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是幻想中的假象,那么这场求爱故事就戛然而止了。就情节的完整性而言,由实到虚之后,应该还有一个由虚入实的回归和交代。在小说创作中固然可以留下空白与悬念,但在这样一首结构整齐、韵律和谐的先民咏唱爱情的诗歌中,这个故事以幻想结束总归有些仓促和遗憾。
二、情节的发展性
如上所述,“寤寐求之”是追求的开始,到“琴瑟友之”,是追求的继续,“钟鼓乐之”是追求的完美结局。这三个过程既构成完整的情节,又有着循序渐进、顺理成章的连贯性。
“求之”“友之”“乐之”是男子与女子情感逐渐加深的表现,虽然在“求之”之后有一段小小的波折“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但这个波折必不可少。首先,这是情节设定一波三折的需要。其次,这是为表现男子心理情感深化的必需。这种受挫是追求爱情过程中最动人的部分。再次,这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必需,男子的痴情、执着、坚定和女子的矜持、羞涩、单纯都在“求之不得”中得以更自然地展现。
波折之后,男子的心更加坚如磐石,而女子的美丽与魅力也在男子的心中焕发更加耀眼的光辉。于是诉诸音乐,琴瑟和谐,于是女子的心扉渐渐打开,男子用音乐逐渐走进了女子的内心。“友之”也可从侧面说明,男子选对了表达的方式,女子和男子有着同样的志趣追求,听得懂男子的琴瑟之音。由“友之”发展到“乐之”,钟鼓婚娶的时刻是女子真正由内到外自然流露的欢乐,而不单是內心隐秘的喜悦。这是多么流畅的求爱过程和结局。
如果后面两章都是幻想,那么情节便终止在了“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故事便没有了发展与推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只能是对“辗转反侧”的不断渲染,男子和女子似乎再也没有了交集。男子的痴情虽有所表现,但是女子的形象就大大弱化了。
三、主旨的教化性
按照传统的诗学研究观点,此篇置于三百篇之首,是由孔子编定,有着一定的教化功能。孔子认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也就是说,《关雎》所表现的正是最典范的爱情模式:男子一见钟情,执着追求,女子羞涩内敛,渐渐两情相悦,最终婚配成功。合乎礼仪,饱含真情。结局美好,善始善终。中间的波折既是对有情人的考验,也是使爱情更加深厚的催化剂。也许孔子意在告诉世人,男子要做君子,女子要做淑女,爱的表达符合礼的规范,如此有利于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夫妇之伦居于五伦之首,非常重要。孔子希望借此“风天下,正夫妇”,教化天下人,让夫妻关系纯正。所以堪当此任的怎能是一篇结局不明所以、主人公沉浸于单相思“想入非非”的诗篇呢?失去了故事的完整性、人物的丰富性、结局的美好性,这样的诗篇还如何承担起教化夫妇之伦的重任?
四、比兴关系的呼应性
在追求的整个过程中,还伴随着女子采荇的过程。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到“左右采之”“左右芼之”,“流”是寻求,“采”是采摘,“芼”是挑选,这个顺序不可颠倒,是对荇菜逐渐接近把握的过程,紧密呼应着“求之”“友之”“乐之”。如果采摘荇菜的过程是真实的,那么“求之—友之—乐之”也应该是真实的,这样的步步推进才呼应得更为紧密合理。如果“友之—乐之”只是“求之不得”的幻想,那么采荇过程与此的关联也就被削弱了。而比兴作为《诗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其与主要内容呼应的关联性一定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重章叠句的连贯性也可以旁证“真实说”。这种写法的特点就是重叠推进,重中有变(重复中有变化),变中有重(变化中有重复)。变是为了推进(求之—友之—乐之)(流之—采之—芼之);重是为了强化渲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幻想说”固然有其合理性,能够表现男子的追求之迫切,虚实结合也能传达出一份诗意的浪漫。然而,如果考虑到此诗作为三百篇之首,有着“风天下,正夫妇”的爱情典范的教化作用,那么“真实说”可能更为合情合理。
这是一篇咏唱爱情的诗篇,男子和女子都在这个诗篇中表现出君子和淑女的美好德行。男子对女子一见钟情,然后勇敢展开追求,女子因天性沉静、羞涩、内敛,而本能地拒绝;男子在相思之痛中越发清晰自己的心,继续改变方式追求女子,以音乐抒发衷情,女子终被打动;最后男子提亲,女子婚嫁,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美好而完整、发乎真情又合乎礼节的爱情故事才可以作为爱的典范教化天下男女。
而且,根据刘毓庆先生在《〈诗经·关雎〉解读》一文中的理解,这是一首婚礼的祝颂之歌。如果没有一个真实完美的结局,这样的诗歌又如何完成祝颂婚礼的使命呢?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