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分析

来源 :高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n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作为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增强爱国意识。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提高学科传统文化知识,潜移默化的促进自身核心素养。本文就来探究在中学道德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希望能够以此促进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与各地区都面临着文化的融合与冲击,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言要在文化融合与冲击中保持自身个性。将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有利于巩固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又可以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不断演变发展至今是无数先辈留给后代中国人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价值,在中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处于叛逆期,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从当前认知状态出发,进一步增强自身价值观念,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有利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思考,不断感悟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部分的年轻人在进行工作和学习中慢慢学习外来文化,逐渐忽视了中华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并且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进行变革和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统文化,所以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传统文化学习,激发自身民族自豪感,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在文化冲击背景下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为自身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1]。
  二、在中学道德法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教育理念也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教育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16年,由于我国中学学生核心素养理念正式实施,中学思想品德课程已更改为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这是社会发展需要与新课程教育理念相结合的结果。将中学思想品德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从道德和法治的两个方面,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下面就针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进行分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处在中学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向成熟期转变,这一阶段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容易受到外界人事物的干扰,同时也对新鲜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首先要根据学生当前的性格特点,设置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中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解,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怀[2]。
  例如在进行学习《爱在家人间》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亲情对自己的意义、理解亲人之间爱的碰撞、掌握对爱的碰撞的应对方法,同时能够用体验感受亲情的存在、讲述生活中爱的碰撞的具体事例、掌握与父母的沟通技巧,进而理解亲人对自己爱和抚育、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进行诵读古诗《游子吟》进行课堂导入,学生结合古诗进行思考“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达了慈母怎样的情感?你的家人通常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孩子怎样的情感,你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看有关于亲情相关的传统文化宣传片,并引导学生可以看到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都富有亲情之爱、生命之爱、关心之爱等等,其次,教师也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赏析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学习先辈是如何孝敬父母,珍惜亲情的,从而延伸到学生当前家庭爱的碰撞,能够让学生改变自身不良行为,懂得与父母之间发生冲突和碰撞是正常现象,要学会与父母沟通化解矛盾。
  (二)合理运用互联网平台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了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尤其是互联网、多媒体的设备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手段,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学习《网络改变世界》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正确认识网络,树立遵守網络规则的责任意识,能够在学习中辨析网络信息的真伪与美丑,理性利用互联网,做互联网生活的主人,提高自身媒介素养,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了解在古代没有电话、没有电脑的时期,人们是怎样进行日常沟通和学习的,学生们可以分为几个小组,一起运用互联网平台来探究教师提出问题,进一步了解古代进行沟通传递信息的方法。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探究我国传递信息方法是如何演变到今天的,在当代还沿用哪些方法,学生们继续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筛选信息、归纳总结,从而了解从古至今人们沟通和传递信息的发展,潜移默化的提高民族自豪感。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来播放有关于网络进入人们生活的利弊,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互联网教学资源,进一步帮助学生来了解网络虽然推动的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合理运用网络进行学习。
  (三)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点
  作为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想将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来,就要能够积极地挖掘教材中能够渗透传统文化的关键点,并能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其次,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对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兴趣和认识,所以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收集有关于课本中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并让学生主动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又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来。   例如,在学习《活出生命的精彩》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自我生命成长的丰富与多彩、生命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构成家庭、学校、社会不同层面的生命精彩,进而能够学做平凡的伟人,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首先,在教学之前,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挖掘可以利用学习传统文化的关键点,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播放有关于中华民族人民抗战、历史伟人、残奥会等不同的有关生命精彩的小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体会生命存在的价值。其次,教师可以针对当前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进行学习《恰同学少年》这篇文章,让学生们感受到生命正值青春年华,作为中学生应该努力让生命获得更多地价值,同时要珍惜关爱,善待他人生命。同时,教师可以从传统文化角度提出:老人摔倒了,我們扶不扶和还记得让你感到温暖的人和事吗等等的问题,学生们进行讨论回答,这时教师可以渗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部分传统文化知识。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探究我国历史上的伟人,并说明理由。学生们在课下进行查找资料,课上进行分享,这时教师可以进行渗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的传统文化知识,真正让传统文化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相融合,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已经逐渐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组织丰富多彩的道德与法制教育活动,并能够在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3]。
  例如,从中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可以看到,每一年级学习的内容可以分为不同的学习模块,在不同的学习模块中,教师可以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如在学习《师长情义》这部分教学模块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学习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师生交流座谈会,帮助教师走进学生心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写出有关于师生的古诗或对联或组织学生进行观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表达师生之情的相关视频,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品,如可以制作小橘灯、中国节、毛笔等,这些都是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再例如在学习《诚实守信》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来进行查找有关于诚实守信的相关文章,如一诺千金、公平交易等,有些查找的材料可以体现人们当时的价值观,有些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这样有利于不断地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课堂效率,进一步促进道德与法制教育的发展。
  结束语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信心,合理运用多媒体、互联网平台,深入挖掘教材中可以渗透传统文化的关键点,组织丰富多彩的道德法制教育活动,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增强传统文化知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媛媛.论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J].教师博览,2020,10(36):16-17.
  [2]杨颖、蒋仕华.中学道德与法治知识传授策略新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4):43-46.
  [3]王海年.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思品课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33):254-25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属于比较重要的组成之一,在课堂中运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需要选择适合的历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  关键词:历史故事;中学历史;教学  引言: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应当及时做好调整工作,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提高历史教学趣味性。通过对历史知识
期刊
摘 要:新课标颁布以来,关于高中思政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授内容的改革就成为相关各方研究的重要课题。以诗词为载体开展思政课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实效性与可行性。通过诗词这一文化主线,可以将思政课程的组织形式、内容遴选、目标设计、预期效果评价等方面都得到有益的补充和滋养。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诗词文化;教学改革;课程构建  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这一时期的学
期刊
摘 要:数学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考试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并且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科目,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成为当今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新时代要求培养全方位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独立建立逻辑框架,使其可以建立清晰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让学生可以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并且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不可替代!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師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开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素养涵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笔者选取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试题命制素养这一视角,紧紧围绕坚持“以生为本”的命题理念、坚持“以纲为据”的命题原则、坚持“以考促学”的命题导向、坚持“以时串识”的命题思路、坚持“以范养
期刊
摘 要:野外研学活动,有助于开阔学生思维视野、增长知识和丰富阅历,促进学生地理思维与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文章基于地理视角,以泉州地区场景为研学活动目标、主题、地点、路线、内容,探讨了开展高中地理野外研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力求通过旅行体验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旅行参观和户外场景探索中,基于自身兴趣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收获丰富的实践经验,促使学生能在寓教于乐的学习体验中
期刊
摘 要:中学物理教学中,学校通过引进现代化的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和高新的微云台、微课程、微视频等技术手段,让专业的软件建设人员将物理学科的结构和知识点进行有效地资源整合,构建一套完善的网络共享教育平台。不仅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们更多地学习需求,还能通过云计算、云存储、云邮件等多项技术更好地管理和维护中学物理教师的育人工作。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教学;微课;实践  引言:核心素养时代下,如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具有学科独特性,作为理科,其需要理性思维制成,同时,数学学科涵盖大量知识内容,对高中生的记忆是一大挑战。由此,掌握正确学习方法降低数学知识内容的记忆难度尤显重要。课堂笔记作为课堂教学知识内容的概括总结,不仅有能够降低学生记忆数学知识内容的难度,还有利于学生后续巩固学习,提升学习效率。但是,由于指导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中数学课堂笔记存在于“记”,在“用”上存在较多的问题。对此,本
期刊
摘 要:过去,我们的高中教育常常只注重传统的学科类的“问题解决”研究,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项目式协作问题解决等,是一个相对新的研究领域。这也是中外学生能力差异的主要方面,成为我国应试教育的诟病。多年来,我校以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为抓手,创新校本课程实施机制,激发了创新活力,搭建了协作平台,推进了核心素养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问题解决;校本课程;内涵;目标;策略  过去,我们的高中教育,囿
期刊
摘 要:高三复习备考的关键在于抓住高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立足学生的弱点、疑点和痛点,合理有效地利用数据分析来实施高三数学教学,并以微专题的形式呈现,能大大提高高三复习备考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微专题;高三复习备考  笔者前一段时间开了一节公开课,尝试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三数学微专题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认识到数据分析对精准教学的辅助作用,对利用微专题形式进行高三复习备考
期刊
摘 要:通过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念和策略,既关注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达成,也关注数学思想、核心素养这些高层次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基本不等式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突出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凸显数学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方法,关注数学逻辑体系、内容主线、知识之间的关联,提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