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shao1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句时髦的广告语是这样说的“沟通,从心开始”。每次听到这句话,虽然也很认同它所表达的含义,但也仅仅是听过而已。可是,自从接了一位家长的电话以后,我才对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所要表达的深层内容有了更多的理解与认同。
  那是一天晚上刚回到家,我的电话就突然响了起来。一听原来是班里的一位家长打来的。她客气地向我询问孩子最近的表现并问道:“今天我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听到另一位孩子告诉我说:我们家孩子这几天总是被叫上来坐在老师的旁边。想问问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孩子不乖?表现不好?或者做了什么错事?”我的心里“咯噔”一下。看来今天这位家长是来者有意呀!虽然她的语气是比较委婉的,可心里肯定是存着一股怒气。如果我没有处理好,一定会引起家长与老师之间不必要的矛盾,所以要认真对待。
  于是我马上解释道:孩子这几天并没有做什么错事,之所以让她坐在身边是因为天气逐渐热了,我发现她最近一阶段非常容易出汗,而且这个出汗量特别多,往往别的孩子只是稍有汗潮,可她已是连头发都湿透了,仿佛刚洗了头似的,汗直往下流。经过观察我发现她下课的活动量较大,喜欢与其他的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闹,因此才会这样。于是我多次提醒她玩一些安静的游戏,比如画画、阅读、拼图、建构等,可是她玩了一会就失去耐心了。趁老师走开或不注意的时候就又跑开来,效果并不理想。考虑到孩子体质较差,经常要生病请假,家长曾经反复向老师提出过别让孩子活动量过大,因为她一出汗就容易生病。为了能让她控制一些活动量,老师不得已才让她坐在身边的,和她聊聊天、看看书等,希望以此能让她多休息一会。不过一上课就会让她坐回自己座位的。听到这儿家长的语气明显变了,她真挚地说:“老师,你对我们孩子的观察真仔细!我也感觉孩子最近晚上睡觉出汗很多,有时一晚上我要起来为她擦汗好几次,真担心她又要生病。看来她的体质还是很虚弱。谢谢你帮我们照顾好她!你一定要控制她的活动量,别让她出汗太多。”家长的这番话让我放心不少,我知道她心中的怒气正在逐渐消退,于是我继续说道:“最近幼儿园下午有时的小点心是吃西瓜,她经常吃地很快以此想吃第二块,可我却拒绝了她的这一要求。不是老师对她有什么意见,故意不给她吃,而是因为孩子的肠胃经常会出问题,有时一天要上厕所大便好几次,最近好不容易刚有所好转。而这个时节的西瓜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稍有不甚就有可能引起腹泻等肠胃问题,我们怕她也这样,所以才只给她吃一块,而没给她多吃。”家长一听长舒一口气说:“原来是这样呀!怪不得那位小朋友也说老师不给我家孩子吃西瓜,我正奇怪为什么呢?你们想得真周到,太谢谢老师了!我们家里也不怎么给她吃西瓜的,也是怕她这样。哎!孩子身体不好,多亏你们老师经常照顾她,让我们家长少了许多担心,真是让老师费心了!谢谢!”至此,家长的怒气完全消失了,也真正理解了老师的用心良苦。
  挂断电话,我的心中暗自心惊:今天这位家长听到那位孩子说的一定都是关于自己孩子在幼儿园如何不好、如何被老师批评教育的一些负面消息,也就是所谓的“小报告”,导致让她误以为老师肯定是对自己孩子有什么偏见,采取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打来电话一定是满腹的怒气,想着老师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要“讨个说法”。只是她还是比较客气、委婉地提出了。要不是老师合理的说明、解释,今天可能就会引起家园之间不必要的矛盾了。
  但我同时也庆幸这是一位明智而又理智的家长!我并不责怪那位向她打“小报告”的孩子,因为孩子年龄还小,他看到的只是老师处理问题的表面行为现象,但并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他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老师的行为,这其中还可能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猜测,因此有了一些扭曲和变形,再传递到家长那儿就很可能已经改变了事情原来的面貌,容易产生误会,引起矛盾。而如果这位家长听了以后把这个误会和矛盾埋在心中,成为一股怒气,而不找老师问个明白化解开,那么他在今后对待老师、幼儿园的工作时就始终会把这股怒气留在心中,很反感、不配合。而矛盾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渐渐积聚、尖锐,到后来家园关系肯定就会恶化,很不愉快。
  这次和家长谈话后,我心有所悟。如果家长不告诉我他的困惑和看法,我可能根本就没有感觉到家长对此的误会和不理解,而我对孩子的用心良苦家长也就体会不到。经过交流,家长老师彼此增进了解,化解了之间的误会。当然,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虽然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我没有向孩子说明这样做的原因,可能也会引起孩子的误解。并且是否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帮老师整理东西、做事等相对安静的活动,这样比坐着更能让孩子有所收获。其实我们的教育都是为了孩子,只要目标一致,劲往一处使,我想孩子才有可能得到更大的成长。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教师一定要重视、沟通好。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家长、老师共同配合,付出心力的结果。家长的信任、支持可以鼓舞老师无比的信心和无限的驱动力。只要双方能够彼此融洽沟通,信任合作,一定可以造就孩子健康美好的未来。每一位孩子的教育都离不开家园之间的沟通、合作。所以我想对每一位家长真诚地说:别有后顾之忧,大胆说出你的问题和疑虑,因为只有沟通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沟通,从心开始!
  【作者单位:吴江区同里中心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引子】 我们的天性是自由的,但我们却会因为一些僵硬的知识的束缚而失去自由。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和眷恋。  12岁那年,我在田野上发现了一株很瘦弱的小树苗,便将它挖回来栽在菜园里。它一天天的长大了,两年后就蹿成一米多高。春天来临,它的树干是亮灿灿的紫铜色。它长得结实而漂亮。再过两年,它就能挂果——我想。然而,两年后,它并没有如我所期盼的那样。我的小桃树再也没有长高,而且还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分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
传统的教学,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教学模式,如教学设计层层递进,逻辑性强;教学方法独特,效果显著;课堂语言精练,句句经典等。然而,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新教材,一些教师却越来越茫然,有些无所适从。我认为对于我们教师,在实施新教材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要注意转换角色  傳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一言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声情并茂,或许还采用数、形结合,讲得条理清楚
“常态”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正常的状态。那么“常态课”就字面的意思应该是教师在正常状态下所上的课。何谓正常状态下所上的课呢?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随堂课”,未必要准备什么课件之类的东西,也没有那一番做秀的工具,是相对于“公开课”而言的。如今当公开课被摆花架子、不实用、不便于推广等词语包装之后,“常态课”,便又重新走进人们喜爱的视野,就如一位素颜美人儿去掉多余的粉饰,俏生生地立在了我们面前。 
美术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了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在美术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艺术能力,并用多种美术媒体材料和方法表达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的生存,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同时保持较高的审美趣味,为终生发展艺术能力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美术教学与艺术能力  现代社会中几乎人人都离不开艺术,艺术能力是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因此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犯错误,但是实际上人人都会犯错误。
胡蘿卜为什么被称为“小人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义务教育阶段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逐步渗透抽象、分类、转化、数形结合、演绎、归纳、模型等基本数学思想。由此可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主要依赖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渗透,数学计算规律教学是其中重要的载体。下面仅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探究
在学校中,班主任是最小单位的家长,也是事务最琐碎的家长。当过班主任的人都说,这家不好当,最苦最累不说,责任也最重,什么事都扯得上身。班级学生乖一点,不出什么大事情,就该没事偷着乐了。不再当班主任的人也说,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来自于学生的挂念。读书时代,学生记得最牢的就是班主任。  心情决定了态度,态度决定了一切。想要继续在班主任岗位上收获快乐,体验成功,不学个36变,还真有点悬乎。  一、保有梦想,收
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形式,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它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作为在人类情感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音乐艺术,就是需要通过“音乐想象”来塑造“音乐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音乐给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