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所谓减负增效,简单地说就是减轻负担,增加效益或效能。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以建设高效课堂为重点,据此,我校推出的“10 6”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是新课程背景下,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而施行的一项富有成效的变革。教师课堂讲解“10”分钟 学生课堂动手练习“6”分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上,同时确保学生语文课动手书写实践的时间。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揠苗助长》一文的教学实践中,我想就几个环节的处理,在教师如何有效使用“10”分钟讲解与如何有效安排“6”分钟动手练习,改革以往语文课堂学生以听说为主,学生读写得不到有效落实的现状,展现个人的一些尝试性做法。
【课例思考】
一、化一味说教为学会倾听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迫地听,学生觉得痛苦,而且收效甚微。为此教师要转换角色,要从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转换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去聆听花开的声音,去享受孩童的世界。当然这里的倾听,不是指课堂上只管听学生讲,教师一言不发。在整个教学中教师仍然起着关键的点拨和引领作用,只是尽量少讲废话,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这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的读书贯穿始终,选用多种读书的方法,如赛读、指名读、齐读、互读等,让学生充分地去感知语言文字,在学生读书过程中,我是一名忠实的听众,通过文字与学生之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读得棒的,不忘赞扬一下,读得欠缺的,适时地指导一下,整堂课的感觉就是学生始终是主角。
二、化控制课堂为服务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不断探索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或创设良好的求知平台,寻找到学生适合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只有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学生们才会在轻松、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效地去学习。在教学生字新词时,我运用了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既避免了方法单一呆板,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在让学生理解“嘱咐”一词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有谁嘱咐过你吗?嘱咐过你什么呢?课文中太阳公公又是怎样嘱咐蒲公英种子的呢?由生活回到课文,以生活经验作基础,理解词语就水到渠成了。再有理解词语“竞相开放,”我让学生采用看图,想象情境的方法。先出示一张有大片盛开的蒲公英的图,问学生这些开得热闹的蒲公英在干什么呢?学生说:“在争着长高,在比谁开的球大,在比谁长得漂亮……这样的情景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竞相开放。”这样用大自然这本无字词典来理解词语,要比照搬工具书上概念式的解释有效得多。所以课堂上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化侃侃而谈为勤于动手
以往语文课堂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教师的分析和讲解花去大量的时间,学生动了口,动了脑,但久而久之,动手的能力却退化了,难怪老师们普遍都有同感:课堂上侃侃而谈、能说会道的学生,做起习题,写起习作来,却错误百出、不知所云。因此,在语文课中确保学生“6”分钟的当堂笔练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以生字教学为例,三年级是学生识字的第二高峰期,再加上中年级学生感知上不够精细化的特点,所以准确掌握生字字形尤为重要。在教学本课生字“绒”时,做到音、形、义有机结合,先读准字音,然后观察字形,教师范写还不够,要让学生在自备本上练写。当然动笔写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定。如第一课时能理清文章脉络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填空题:秋天到了,蒲公英的种子成熟了,它们在太阳公公的嘱咐下飞向各地,一颗种子____,结果____;一颗种子____ ,结果____ ;其他种子____。先让学生写一写,然后读一读,最后离开填空的帮助,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知不觉就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教学就要这样,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轻松有效地掌握知识。
可以说,“10 6”的课堂极为“务实”,这样的课堂使老师们不断地提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创新教法;这样的课堂使学生从浮躁走向从容,学得扎实;这样的课堂使师生关系更像是长者与幼子,由扶步至放手,师生间互动交流更侧重于给学生展示自我,从而达成对知识的牢固把握。
(责编 韦淑红)
所谓减负增效,简单地说就是减轻负担,增加效益或效能。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以建设高效课堂为重点,据此,我校推出的“10 6”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是新课程背景下,结合我校学生实际,而施行的一项富有成效的变革。教师课堂讲解“10”分钟 学生课堂动手练习“6”分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上,同时确保学生语文课动手书写实践的时间。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揠苗助长》一文的教学实践中,我想就几个环节的处理,在教师如何有效使用“10”分钟讲解与如何有效安排“6”分钟动手练习,改革以往语文课堂学生以听说为主,学生读写得不到有效落实的现状,展现个人的一些尝试性做法。
【课例思考】
一、化一味说教为学会倾听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迫地听,学生觉得痛苦,而且收效甚微。为此教师要转换角色,要从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转换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去聆听花开的声音,去享受孩童的世界。当然这里的倾听,不是指课堂上只管听学生讲,教师一言不发。在整个教学中教师仍然起着关键的点拨和引领作用,只是尽量少讲废话,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这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的读书贯穿始终,选用多种读书的方法,如赛读、指名读、齐读、互读等,让学生充分地去感知语言文字,在学生读书过程中,我是一名忠实的听众,通过文字与学生之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读得棒的,不忘赞扬一下,读得欠缺的,适时地指导一下,整堂课的感觉就是学生始终是主角。
二、化控制课堂为服务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不断探索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或创设良好的求知平台,寻找到学生适合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只有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学生们才会在轻松、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效地去学习。在教学生字新词时,我运用了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既避免了方法单一呆板,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在让学生理解“嘱咐”一词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有谁嘱咐过你吗?嘱咐过你什么呢?课文中太阳公公又是怎样嘱咐蒲公英种子的呢?由生活回到课文,以生活经验作基础,理解词语就水到渠成了。再有理解词语“竞相开放,”我让学生采用看图,想象情境的方法。先出示一张有大片盛开的蒲公英的图,问学生这些开得热闹的蒲公英在干什么呢?学生说:“在争着长高,在比谁开的球大,在比谁长得漂亮……这样的情景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竞相开放。”这样用大自然这本无字词典来理解词语,要比照搬工具书上概念式的解释有效得多。所以课堂上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化侃侃而谈为勤于动手
以往语文课堂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教师的分析和讲解花去大量的时间,学生动了口,动了脑,但久而久之,动手的能力却退化了,难怪老师们普遍都有同感:课堂上侃侃而谈、能说会道的学生,做起习题,写起习作来,却错误百出、不知所云。因此,在语文课中确保学生“6”分钟的当堂笔练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以生字教学为例,三年级是学生识字的第二高峰期,再加上中年级学生感知上不够精细化的特点,所以准确掌握生字字形尤为重要。在教学本课生字“绒”时,做到音、形、义有机结合,先读准字音,然后观察字形,教师范写还不够,要让学生在自备本上练写。当然动笔写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定。如第一课时能理清文章脉络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填空题:秋天到了,蒲公英的种子成熟了,它们在太阳公公的嘱咐下飞向各地,一颗种子____,结果____;一颗种子____ ,结果____ ;其他种子____。先让学生写一写,然后读一读,最后离开填空的帮助,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知不觉就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教学就要这样,让学生在不经意间,轻松有效地掌握知识。
可以说,“10 6”的课堂极为“务实”,这样的课堂使老师们不断地提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创新教法;这样的课堂使学生从浮躁走向从容,学得扎实;这样的课堂使师生关系更像是长者与幼子,由扶步至放手,师生间互动交流更侧重于给学生展示自我,从而达成对知识的牢固把握。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