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zxcasdqwe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语文高考明年与全国接轨,而全国卷近几年在作文方面的改革有目共睹,而任务驱动型作文对推动高中作文教学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必将成为未来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成为我们今后作文教学的航向标。学生刚接触任务驱动型作文,一切较为陌生,这和写惯了的新材料作文有很大的不同。而要写好此类作文,就必须读懂材料及其含意,审清任务要求。为此,谈三方面感悟,希望对学生的审题立意有所帮助。
  第一方面 审读要求 明确任务
  由具体的人与事把握了材料的内涵后,考生必须细读试题的要求,也就是明确试题给了我们什么具体任务。比如,全国1卷的试题在材料后有两段文字:
  对于以上的事件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它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的你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这两段就集中地展示了命题者设置的任务要求,考生必须明确如下的任务:一是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中,选择一个对象写一封信;二是针对所选定的对象在事件中的表现,表明考生的态度并进行阐述。
  第二方面 因果分析 把握内涵
  对试题中的材料,考生必须明确“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内容”指向事件,“含意”指向事件所体现的旨意,一般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把握其内涵。比如,15年全国1卷的作文材料由几个关联的事件组成,23岁的女大学生举报父亲高速路打电话是核心事件,警方对父亲处罚及之后将事件公开到官方微博是后续事件,网友和媒体的介入引发大范围讨论,使之成为公众事件又是一件后续事件。几个相关联的事件,每件都可以成为思考的对象。不同的观察思考角度自然会有不同的立意和看法,我们可以通过“由果溯因”把握其深层内涵:围绕核心事件,有不同维度的思考空间。其实如果抛开当事双方的关系,在高速上开车打电话就是违规行为,举报就应奖励,违规就该处罚,这一点在任何人看来都无可訾议。此事之所以引发争议,焦点就在于:女儿该不该举报自己的父亲。在有着亲亲相隐的人伦传统的中国,女儿举报父亲违法,是否有悖伦理?能否称“大义灭亲”?或是“人性之恶”?是否是“情”与“法”之间的权衡与选择?以上这些都有辨析的必要。观察一件事的性质,不能脱离其起因、动机和结果。从材料看,女儿举报是在对父亲多次劝说未果下的无奈之举,其实质是通过提高父亲的违规成本,引起父亲对生命安全的重视,迫使父亲文明行车,其动机和目的都源于良善与关爱,而非动机不纯的出卖,甚至不是情与法之间的选择,而是借助“法”,珍视“命”,表达“情”。我们还可以更深层次地追问,这一“女儿举报父亲”的行为如果会遭遇曲解和误读,是否也是社会中信任有所缺失的表现?健康的社会舆论应避免恶意的揣度和不辨就里的指责。当然,女儿的做法是否就是最明智的解决办法,有没有意气用事的成分,还可以怎样更智慧地化解矛盾不使亲情受损,都可以成为进一步思考的内容。通过这样的“由果溯因”的分析我们就能够把握到材料的深层内涵,为后面的写作找到方向。
  第三方面 权衡考虑 彰显个性
  试题要求中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來立意。就全国1卷来说,就应围绕老陈、小陈、警方这三个核心角度或重要角度来写作;当然,在核心角度这一前提下,应兼顾自己所擅长的,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
  高考作文是选拔性考试,既有规定性,也有技巧性。高考作文尤其要有亮点,要与人不同,就必须彰显自己的智慧。那么,“切入”角度就很关键,“切入切入”,就是先切而后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材料的角度多了,确定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从众多的角度中寻找一个最佳的角度作为自己文章的突破口,也就是说考生在选择最佳切入点时,既要考虑最佳角度,也要考虑最适合自己展开的角度,即自己却感悟最深、最能彰显自己特长的角度来确定立意。
  另外,写作时,一定要引用材料中和你的角度、观点相关的句子加以分析、假设,这样立论就扣住了“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的要求。观点有出处,有来由,言之有理,容易得到阅卷人的认可,否则极易被判为偏题。准确理解材料的含意,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确定自己写作的最佳主旨,即可构思作文。
  其实无论哪一类型的作文都可以运用以上几个策略,因果分析可以使文章有深度,权衡考虑可以使文章有创意,只要平时常练常用,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作文高手!
其他文献
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说,讲的是“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学生热爱教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生活中来,似乎觉得不学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教师。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运用好情感的“感染性”:用愛关怀学生,把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灵;用情感动学生,把温暖传递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爱心,是一个善良的人必备的素质。“有爱心才有教育”,教师的爱心不仅倾注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倾注在学生
期刊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学情境的设置,如果只是单纯的读、写、背,学生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会对语文教学漠不关心,只是机械地完成学习任务,基本没有情感的投入,更谈不上与作品或者是与作者的心灵互动。学生喜欢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因此,信息技术的引入,能有机整合优质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适合学生需求的语文素材。不断变化的视觉和听觉出现形式及效果,为学生创设了不断变化的教学
期刊
教学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个性和智慧的结晶,既有经验的积累,又有课堂教学中灵感的火花。幽默教学是作文课堂教学的润滑剂!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笑”起来呢?  一、教师心中要有幽默的想法  复旦大学外语系教授陆谷孙先生提出,上一堂课至少要让学生大笑三次。他讲课妙语连珠,别具情趣,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在丰富的知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幽”他一“默”,显示出一种大师的气度和智慧。他开的讲座,不仅外语系的
期刊
练笔日记教学有覆盖面广、灵活性强、训练量大等诸多优点,它是作文教学的一种很好的课外辅助形式,这已为许多语文教师所关注。但让学生落诸笔端,学生常常是搔首蹙额,搜肠刮肚,总觉得无话可说,即便想出几行文字,也是言之无物,枯燥乏味。要想解決“无源之水”的问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采撷生活海洋里的珍珠  大千世界,众生纭纭,既有七彩阳光也有暗淡阴霾,既有昂扬振奋的音符也有低回徘徊的小曲。这些在生活
期刊
所谓学习评价,是指以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恰当有效的评价方式与途径,系统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学习过程中认知行为方面的变化信息与证据,并对学生的学习进展与变化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赏识性评价”呢?“赏识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运用尊重、信任、肯定、赞许、鼓励、嘉奖等形式对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答案正误、思维水平、学习效果及进步幅度、努力程度、有无创建等
期刊
写作文难,指导写作文更难,近几年来,更是觉得难上加难。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怎么办呢?如何才能让学生想写?又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所提高呢?  首先,了解情况,把学生分为四组:优秀型、优良型、一般型和有待进步型。第二,针对这四种类型,分类制定目标,写好计划,做到有目标、有秩序地进行。第三,及时检查和督促。第四,进步学生及时表扬,多鼓励他们。  一、优秀
期刊
一、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体验自主创造性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即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文本进行交流、沟通和对话。而且,学生的阅读体验对文本意义有着建构作用,即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的阅读体验中才能生成,学生的体验赋予文本以新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是学生在体验基础上的自主创造。  体验只能是自我的,体验只能是主体的体验,体验
期刊
在日常的文言教学中,学生对文言现象的积累必不可少,因为盲目的积累,许多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甚至惧怕、厌恶学习文言文。可见,单纯的积累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文言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文言现象进行必须要的梳理。引导学生通过对文言现象的梳理把握语言运用规律,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诵读,感悟文言现象之美  任何一種文言现象都有它本身的特点,掌握文言现象,就是要把
期刊
在普通中学,弱势班的成因大抵是由于纪律差、不思学习的学生多且形成了一股风气。有相当多学生认为:反正我不能考到好大学,我为什么要吃力不讨好地浪费精力,说不定高中毕业出去我还能移民。在这种思想主导下,怠学之风愈来愈严重。因此,弱势班的学生只是主观上对学习的认识有问题而已,找到这些原因,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这些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维,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法,争取在最后的高考中让他们都出现大幅度的进步。
期刊
近期,一档电视节目火遍大江南北,那就是——中国诗词大会。它似乎让在世俗中汲汲追求功名利禄的凡夫俗子们看到了一点希望: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应当有诗和远方。可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随心而为呢?又有几人舍得放弃当下的利益去追寻心中的梦想呢?又有几人能静心沉醉于文学之殿堂呢?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得不承认这是教育的悲哀。应试的语文课堂只是学生借以升学的工具和场所罢了,早已脱离了教育之本源。否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