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的文化内涵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_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空出世的《舌尖上的中国》,瞬间成为全社会共同谈论的话题和全媒体争先报道的对象,铺天盖地,不可不谓中国电视传播史上的一个极富研究价值的案例,更是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作为一部成功的纪录片IP,每一季都备受关注,第一、二季都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舌尖上的中国3》换了整个制作团队,解说还是由李立宏配音,2018年2月19日在中央电视台每晚八点播出,共分八集:《器》《香》《宴》《养》《食》《酥》《生》《合》。节目组在十个月里涉足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此外还有港澳台地区,拍摄四百多种美食,节目播出期间央视收视率达1.49%,网络视频点击量过两亿次。《舌尖上的中国3》是一部美食文化纪录片,虽然它以美食为切入点,但是导演更多地放在文化层面,更多地探讨美食背后的故事,烹调者的用心,《舌尖上的中国3》的核心是探寻让人感动的人和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第三季更强化人物及食物背后的文化、美食的迁徙与融合,关键词是食物、人物、文化。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季的更替是大自然的规律,“二十四节气”在先秦时期订立,为人们的农作和生活给予指导,也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中康陵人吃春饼迎春,饱含春意;夏至的大麦面消暑开胃;秋末霜降时摘柿,柿子最饱满,口感最佳;立冬宁夏贺兰山下,腌咸韭菜,色香味美。无论在哪个地方,不同的季节,人们都善用应时的食材。王陆良的践行二十四节气生活智慧的农场,坚持每个节气种植采摘的原则,不种反季节的农作物,相信大自然的调节,不人为干预,虽然粮食产量低,但是信念从未动摇。
  人与自然的相处是古人的思想结晶,古人已经熟知与自然的相处之道: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敬畏自然,也是这几季节目共同的主题。象山渔民开渔出海之时祭拜妈祖娘娘,祈求捕鱼平安;在《器》中云南丙中洛镇的石板粑粑,石板取之自然,取自当地山崖上的石块,这种用火加热石器的烹调方法,是古老的食物制作方式之一;银杏砧板抗菌能愈合刀痕,切食材不伤刀刃不滑刀;河南省三门峡陕县的厨师薛辉明会给新砌成的穿山灶贴上灶神,灶神是锅灶边供奉的能驱邪避祸的神,中国民间供奉灶神的历史十分悠久,寄托人们祛邪避灾、祈福的希望;在江苏常熟古里镇,盖新屋的上梁仪式会在房梁放上天地供品,八十八对定胜糕,六十六只兴隆馒头,数量“八”“六”是中国人认为的吉利数字,有好的寓意,仪式后将供品分享给大伙,抛上梁糕,“糕”和“高”同音,抢到了将会有好的运气,点心表面的图案也记载着中国人对天地的敬畏。
  二、“仁”“礼”思想
  著名美国电影人、作家、顾问希拉·柯伦·伯纳德在她的书中写道:最好的纪录片故事,就像难忘的文学作品或者发人深省的戏剧情节一样,不仅以直击人心的故事吸引观众,而且以主题、超越了事件本身的所有细节直接引发观众的共鸣。在第五集《食》中,摔面师傅孙竹青为了孩子的学业,离开老家到大都会开了摔面馆,生意做得不大,还要养家糊口,孙竹青为人朴实厚道,面保质保量,每天熬汤的骨头第二天都要换掉,坚持每天买新鲜骨头熬汤。肉店老板说出了目前的实情,目前很少像孙竹青这样天天来买骨头的,许多商家都一周或半个月买一次骨头熬汤。出师的时候,孙竹青的师傅嘱咐他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坚持用传统方式做一碗有良心的面,他宁亏钱不亏心,慢慢养客树立口碑来推广摔面,坚持初心做出食物本真的味道,始终保持一颗仁心。
  如今,在外为谋生而漂泊的人不在少数,有各种“漂”,大多在外的人们没有归属感,故有“月是故乡圆”的说法。食物与人分不开,记忆中熟悉的味道会让游子无比暖心。闽南人洪培才到国外创业时最怀念面线糊,台湾聂斌武寻找记忆中的家乡的味道,用传统方式腌制酸白菜。在杭州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是来自河南的出租车司机,在外地奔波劳碌,来自河南的胡辣汤对于在他乡的河南人来说倍感亲切,张鑫锋就是其中一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很符合他,妻子孩子都在老家,每年回家一两次,就经常光顾一家老乡开的胡辣汤店,晚上收车后加完油就到这里吃夜宵,聊聊天,听着老板熟悉的乡音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声音,让劳累一天的身心有了慰藉。店主张迎芸在杭州卖胡辣汤已有十二年,她的一句“因为我老乡要吃饭,他们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让漂泊在异乡的老乡倍感温暖,逍遥镇的胡辣汤最为正宗,从这里就走出两万多人以胡辣汤为生,胡辣汤就走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中国人重团圆,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分离。在《合》中不同地域的团圆宴却也有相似之处,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明朝初年上百万人从这里迁出去,到今天有络绎不绝的人到这里寻根祭祖,在这里,洪洞的张觉敏一家和失散六百年的亲人相聚,用山西火锅招待亲人,此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回来团聚。广东梅州香姨操持的家族聚会,客家盆菜让分散在异地的族人相聚在一起,享受团圆之乐。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自古就重礼仪,在《宴》中湖南平江县的古老族宴十大碗,舞狮队领队钟师傅给舞狮的小辈讲述十大碗背后的规矩,为钟氏舞狮队在大型宗族宴上的表演做准备。“父子不对面,上了菜,年长者先夹菜,其他人才能动筷,先被邀的长者或尊贵的客人坐东首头位,第二位坐西座头位,客人入席不落座,等候其他宾客,席位座次是按照亲疏主次等次第安排,每上一菜大家举杯敬酒,然后举筷,到人家家吃饭要从容,端茶要起身双手端……”十大碗有深厚的文化土壤,据说平江有过朱熹门下弟子讲学,至今保存尚礼之风,钟师傅教的大多是来自儒家典籍《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载先秦的礼制。《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武术家张修林九十大寿,要借着寿宴把毕生绝学传授给弟子,弟子们都会赶来,这也是一个大家庭的宴席,拜师收徒是传统武术界的重要仪式,武术才得以传承。
  三、人本思想
  民以食为天,食物与人是分不开的。以食物为切入点本身就很接地气,并不仅仅在老套地讲述食物的做法,更是将食物与人们的生活、食物与人背后发生的故事呈现出来,使食物被赋予更多的价值和意义,假如把食物和人、烹调者背后的故事分割开来,食物的价值可能会减半。食物并不单单能让人们填饱肚子,解决生存问题,也有对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积淀,上升为文化符号。
  用平民的视角容易引发观众共鸣,地区特色美食:煎饼果子、胡辣汤、水盆羊肉、串串、家中腌制的酸菜等,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美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贴近大众的生活,镜头对准普通的老百姓,如天津红姐的煎饼果子、云南腾冲木翠的稀豆粉、乐山的串串,这些小吃背后的故事也让人感动,让人对这些小吃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糕》中,山东崂山郭秀青做的寿桃大馒头隐喻福寿安康,图案精美,色彩鲜艳,她做的大寿桃是山东的传统样式,每逢过节或者家中有大小喜事,大馒头都是作为吉利的礼物走亲访友,代表人们真挚的祝福。江苏重阳糕在重阳节敬老时是传统,广州的点心和早茶也是日常。
  天津的励志妈妈扣扣每天起早为女儿精心制作精美繁复的早餐,扣扣身患病症并没有失去信心,为了父母孩子过好每一天,用美食笑对挫折,帮助癌症病人重拾生活的信心。作為二级营养师,她做的饭色香味俱全,还注重营养的搭配,每天把食物的照片发在公众号上,不时更新食谱,把每天的生活记录下来,给孩子留纪念,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给观众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让人们能想到自己的妈妈也是如此辛苦,能回味妈妈做饭的味道,这是家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3》展现的人物生活故事,是众多人的代表,食物的酸甜苦辣咸也就好像人们的生活一样,普通人的生活、普通的味道,却是人们最温暖的味道。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其他文献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与《彷徨》包含了对礼教、启蒙的多重反思,本文从《狂人日记》出发,梳理相关作品,探寻鲁迅从宗法伦理批判到对启蒙理性批判的转变。笔者把《呐喊》《彷徨》的多个文本统一纳入到研究视野中,对其内在逻辑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切入点来把握鲁迅的内部世界,分析从宗法伦理批判到对启蒙理性批判的转变之路。  一、“黑暗世界”的形成、独立和进入  在阐释鲁迅思想如何从宗法伦理批判转入对启蒙理性批判时,人
期刊
《白鹿原》被称为记录中国人心灵和传统分化变迁的一部史诗,聚焦关中平原白、鹿两个家族跨越几代的各种社会政治环境中的恩怨纠葛,其人物丰满、线索复杂,曾经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西安市第一秦腔剧团曾在2001年将小说《白鹿原》改编成同名现代秦腔戏。2002年,由石良改编、李志武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本《白鹿原》发行。2005年,经过总政话剧团著名编剧孟冰的改编,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导演林兆华将《
期刊
马浩,江苏邳州人,现居南京。作品见《散文海外版》《散文百家》《延河》《雨花》《牡丹》《读者》等海内外数百家报刊。著有文集《指间的沙》《给窗口加块玻璃》《万物有灵》《都将诗情付酩酊》等。  镇尺  镇尺,又称镇纸。大凡沾染点文气的东西往往会给人文质彬彬的感觉,镇尺却是另类,镇尺的本质是镇压,有用武的意思,用时髦的话说,是“文汉子”。  书房中,有时我会对着镇尺发呆,纷杂的有趣的想法就在这呆想中生发开
期刊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构造了“月亮”意象,他利用这一意象诠释了西方文化领域的现代主义。这一诠释不仅完成了对传统的颠覆,同时又实现了西化之路——对月亮颠狂意象的借鉴。  《新青年》杂志1918年第4卷第5号上刊登了鲁迅的白话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领域没有现代体式创作白话短篇小说的历史空白。文中以“今天晚上有很好的月光”作为开头,不仅颠覆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月亮意象,也引发出狂人对当时
期刊
“体性”一词最早见于《国语·楚语上》,“且夫制城邑,若体性焉,有首领股肱,至于手母毛脉,大能掉小,故变而不勤”,意为“身体”;法家的《商君书·错法》则进一步将其表意为“禀性”,“夫圣人之存体性,不可以易人”;《庄子·天地》也提到“体性”概念,“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成玄英作疏“悟真性而抱精淳,混嚣尘而游世俗者,固当江海苍生,林薮万物,鸟兽不骇,人岂惊哉”,意为“体悟真性”。由此可
期刊
漫漫数千年,泱泱中华一路走来,一路沧桑,一路辉煌。盛唐万国来朝的繁华,两宋琴棋书画的风雅,文人墨客的吟咏抒怀,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旌旗猎猎的肃杀征战,或凝成诗,或聚成词,一字一句,跟随着历史的年轮,时间的轨迹,向我们诉说着几千年前华夏大地的物华天宝。  站在盛唐的大兴宫之巅,我看见那个风流倜傥,惊才绝艳的大诗人,从川蜀大地走來,欣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月光洒落,为他平添几分才情,勾
期刊
张中儒,1962年生于山西省平遥。1992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吴道子神笔绘嘉陵》,2002年连载长篇小说《天下第一号》,目前已发表小说及散文二十余篇。  这株唐柏的来历,被刻在一块入土千年又重见天日的唐碑上,它与慈云寺同龄,碑文写于唐文宗太和元年,由一位法号慧显的长老所书。碑文记述了慈云寺的建造过程,唐柏也记录在内,它原本是一棵长在寺旁崖壁处的幼柏,由慧显和尚移植而来。  红墙碧瓦的慈云寺,最初的规
期刊
潮汕地区文化灿烂,在各种民族融合的情况下,各种各样的文化差异带来文化碰撞。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的冲撞、融合,使潮汕文化形成一个特殊体。在宗祠、神祠等的统治基础下,潮汕人民形成“唯灵则信、泛信不专”的信仰特征,信仰仪式不仅带有以血缘、统治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特征,还具有重要的集体精神寄托作用,成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着重讲述道家的“贵生恶死”思想对潮汕地区祭拜仪式的影响,从而为潮汕文化的研究者
期刊
陕北民歌是陕北这幅美好画卷的点睛之笔,它让陕北更加富有自己独特的韵味。要想了解陕北的民歌,人们就要先了解这里的特点和风土人情,进而探索陕北民歌的特点和根源。只有熟悉陕北民歌的特点和代表作,人们才能更好地将其传承和发展。想要更好地了解陕北民歌,人们就要了解它的风格和演唱技巧,全方位地了解和发现陕北民歌独特的风华和美丽。  一、陕北的地域特点和民歌类型  (一)陕北的地域特点  中国的国土非常非常广阔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将信息以声音、动作、文字、图画等方式传递给他人。其中,图画往往加插在文字里,用以帮助人们理解文字内容。现代设计中,插画是重要的视觉形象要素,同时插画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插画的历史从传统的壁画、木刻版画到现在的电脑绘制,已经成为受众所接受的表现技法,并成为新的艺术形式。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插画的表现形式变得多种多样,插画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使得设计师也必须改变设计思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