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空出世的《舌尖上的中国》,瞬间成为全社会共同谈论的话题和全媒体争先报道的对象,铺天盖地,不可不谓中国电视传播史上的一个极富研究价值的案例,更是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作为一部成功的纪录片IP,每一季都备受关注,第一、二季都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舌尖上的中国3》换了整个制作团队,解说还是由李立宏配音,2018年2月19日在中央电视台每晚八点播出,共分八集:《器》《香》《宴》《养》《食》《酥》《生》《合》。节目组在十个月里涉足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此外还有港澳台地区,拍摄四百多种美食,节目播出期间央视收视率达1.49%,网络视频点击量过两亿次。《舌尖上的中国3》是一部美食文化纪录片,虽然它以美食为切入点,但是导演更多地放在文化层面,更多地探讨美食背后的故事,烹调者的用心,《舌尖上的中国3》的核心是探寻让人感动的人和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第三季更强化人物及食物背后的文化、美食的迁徙与融合,关键词是食物、人物、文化。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季的更替是大自然的规律,“二十四节气”在先秦时期订立,为人们的农作和生活给予指导,也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中康陵人吃春饼迎春,饱含春意;夏至的大麦面消暑开胃;秋末霜降时摘柿,柿子最饱满,口感最佳;立冬宁夏贺兰山下,腌咸韭菜,色香味美。无论在哪个地方,不同的季节,人们都善用应时的食材。王陆良的践行二十四节气生活智慧的农场,坚持每个节气种植采摘的原则,不种反季节的农作物,相信大自然的调节,不人为干预,虽然粮食产量低,但是信念从未动摇。
人与自然的相处是古人的思想结晶,古人已经熟知与自然的相处之道: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敬畏自然,也是这几季节目共同的主题。象山渔民开渔出海之时祭拜妈祖娘娘,祈求捕鱼平安;在《器》中云南丙中洛镇的石板粑粑,石板取之自然,取自当地山崖上的石块,这种用火加热石器的烹调方法,是古老的食物制作方式之一;银杏砧板抗菌能愈合刀痕,切食材不伤刀刃不滑刀;河南省三门峡陕县的厨师薛辉明会给新砌成的穿山灶贴上灶神,灶神是锅灶边供奉的能驱邪避祸的神,中国民间供奉灶神的历史十分悠久,寄托人们祛邪避灾、祈福的希望;在江苏常熟古里镇,盖新屋的上梁仪式会在房梁放上天地供品,八十八对定胜糕,六十六只兴隆馒头,数量“八”“六”是中国人认为的吉利数字,有好的寓意,仪式后将供品分享给大伙,抛上梁糕,“糕”和“高”同音,抢到了将会有好的运气,点心表面的图案也记载着中国人对天地的敬畏。
二、“仁”“礼”思想
著名美国电影人、作家、顾问希拉·柯伦·伯纳德在她的书中写道:最好的纪录片故事,就像难忘的文学作品或者发人深省的戏剧情节一样,不仅以直击人心的故事吸引观众,而且以主题、超越了事件本身的所有细节直接引发观众的共鸣。在第五集《食》中,摔面师傅孙竹青为了孩子的学业,离开老家到大都会开了摔面馆,生意做得不大,还要养家糊口,孙竹青为人朴实厚道,面保质保量,每天熬汤的骨头第二天都要换掉,坚持每天买新鲜骨头熬汤。肉店老板说出了目前的实情,目前很少像孙竹青这样天天来买骨头的,许多商家都一周或半个月买一次骨头熬汤。出师的时候,孙竹青的师傅嘱咐他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坚持用传统方式做一碗有良心的面,他宁亏钱不亏心,慢慢养客树立口碑来推广摔面,坚持初心做出食物本真的味道,始终保持一颗仁心。
如今,在外为谋生而漂泊的人不在少数,有各种“漂”,大多在外的人们没有归属感,故有“月是故乡圆”的说法。食物与人分不开,记忆中熟悉的味道会让游子无比暖心。闽南人洪培才到国外创业时最怀念面线糊,台湾聂斌武寻找记忆中的家乡的味道,用传统方式腌制酸白菜。在杭州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是来自河南的出租车司机,在外地奔波劳碌,来自河南的胡辣汤对于在他乡的河南人来说倍感亲切,张鑫锋就是其中一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很符合他,妻子孩子都在老家,每年回家一两次,就经常光顾一家老乡开的胡辣汤店,晚上收车后加完油就到这里吃夜宵,聊聊天,听着老板熟悉的乡音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声音,让劳累一天的身心有了慰藉。店主张迎芸在杭州卖胡辣汤已有十二年,她的一句“因为我老乡要吃饭,他们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让漂泊在异乡的老乡倍感温暖,逍遥镇的胡辣汤最为正宗,从这里就走出两万多人以胡辣汤为生,胡辣汤就走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中国人重团圆,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分离。在《合》中不同地域的团圆宴却也有相似之处,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明朝初年上百万人从这里迁出去,到今天有络绎不绝的人到这里寻根祭祖,在这里,洪洞的张觉敏一家和失散六百年的亲人相聚,用山西火锅招待亲人,此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回来团聚。广东梅州香姨操持的家族聚会,客家盆菜让分散在异地的族人相聚在一起,享受团圆之乐。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自古就重礼仪,在《宴》中湖南平江县的古老族宴十大碗,舞狮队领队钟师傅给舞狮的小辈讲述十大碗背后的规矩,为钟氏舞狮队在大型宗族宴上的表演做准备。“父子不对面,上了菜,年长者先夹菜,其他人才能动筷,先被邀的长者或尊贵的客人坐东首头位,第二位坐西座头位,客人入席不落座,等候其他宾客,席位座次是按照亲疏主次等次第安排,每上一菜大家举杯敬酒,然后举筷,到人家家吃饭要从容,端茶要起身双手端……”十大碗有深厚的文化土壤,据说平江有过朱熹门下弟子讲学,至今保存尚礼之风,钟师傅教的大多是来自儒家典籍《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载先秦的礼制。《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武术家张修林九十大寿,要借着寿宴把毕生绝学传授给弟子,弟子们都会赶来,这也是一个大家庭的宴席,拜师收徒是传统武术界的重要仪式,武术才得以传承。
三、人本思想
民以食为天,食物与人是分不开的。以食物为切入点本身就很接地气,并不仅仅在老套地讲述食物的做法,更是将食物与人们的生活、食物与人背后发生的故事呈现出来,使食物被赋予更多的价值和意义,假如把食物和人、烹调者背后的故事分割开来,食物的价值可能会减半。食物并不单单能让人们填饱肚子,解决生存问题,也有对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积淀,上升为文化符号。
用平民的视角容易引发观众共鸣,地区特色美食:煎饼果子、胡辣汤、水盆羊肉、串串、家中腌制的酸菜等,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美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贴近大众的生活,镜头对准普通的老百姓,如天津红姐的煎饼果子、云南腾冲木翠的稀豆粉、乐山的串串,这些小吃背后的故事也让人感动,让人对这些小吃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糕》中,山东崂山郭秀青做的寿桃大馒头隐喻福寿安康,图案精美,色彩鲜艳,她做的大寿桃是山东的传统样式,每逢过节或者家中有大小喜事,大馒头都是作为吉利的礼物走亲访友,代表人们真挚的祝福。江苏重阳糕在重阳节敬老时是传统,广州的点心和早茶也是日常。
天津的励志妈妈扣扣每天起早为女儿精心制作精美繁复的早餐,扣扣身患病症并没有失去信心,为了父母孩子过好每一天,用美食笑对挫折,帮助癌症病人重拾生活的信心。作為二级营养师,她做的饭色香味俱全,还注重营养的搭配,每天把食物的照片发在公众号上,不时更新食谱,把每天的生活记录下来,给孩子留纪念,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给观众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让人们能想到自己的妈妈也是如此辛苦,能回味妈妈做饭的味道,这是家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3》展现的人物生活故事,是众多人的代表,食物的酸甜苦辣咸也就好像人们的生活一样,普通人的生活、普通的味道,却是人们最温暖的味道。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季的更替是大自然的规律,“二十四节气”在先秦时期订立,为人们的农作和生活给予指导,也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中康陵人吃春饼迎春,饱含春意;夏至的大麦面消暑开胃;秋末霜降时摘柿,柿子最饱满,口感最佳;立冬宁夏贺兰山下,腌咸韭菜,色香味美。无论在哪个地方,不同的季节,人们都善用应时的食材。王陆良的践行二十四节气生活智慧的农场,坚持每个节气种植采摘的原则,不种反季节的农作物,相信大自然的调节,不人为干预,虽然粮食产量低,但是信念从未动摇。
人与自然的相处是古人的思想结晶,古人已经熟知与自然的相处之道: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敬畏自然,也是这几季节目共同的主题。象山渔民开渔出海之时祭拜妈祖娘娘,祈求捕鱼平安;在《器》中云南丙中洛镇的石板粑粑,石板取之自然,取自当地山崖上的石块,这种用火加热石器的烹调方法,是古老的食物制作方式之一;银杏砧板抗菌能愈合刀痕,切食材不伤刀刃不滑刀;河南省三门峡陕县的厨师薛辉明会给新砌成的穿山灶贴上灶神,灶神是锅灶边供奉的能驱邪避祸的神,中国民间供奉灶神的历史十分悠久,寄托人们祛邪避灾、祈福的希望;在江苏常熟古里镇,盖新屋的上梁仪式会在房梁放上天地供品,八十八对定胜糕,六十六只兴隆馒头,数量“八”“六”是中国人认为的吉利数字,有好的寓意,仪式后将供品分享给大伙,抛上梁糕,“糕”和“高”同音,抢到了将会有好的运气,点心表面的图案也记载着中国人对天地的敬畏。
二、“仁”“礼”思想
著名美国电影人、作家、顾问希拉·柯伦·伯纳德在她的书中写道:最好的纪录片故事,就像难忘的文学作品或者发人深省的戏剧情节一样,不仅以直击人心的故事吸引观众,而且以主题、超越了事件本身的所有细节直接引发观众的共鸣。在第五集《食》中,摔面师傅孙竹青为了孩子的学业,离开老家到大都会开了摔面馆,生意做得不大,还要养家糊口,孙竹青为人朴实厚道,面保质保量,每天熬汤的骨头第二天都要换掉,坚持每天买新鲜骨头熬汤。肉店老板说出了目前的实情,目前很少像孙竹青这样天天来买骨头的,许多商家都一周或半个月买一次骨头熬汤。出师的时候,孙竹青的师傅嘱咐他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坚持用传统方式做一碗有良心的面,他宁亏钱不亏心,慢慢养客树立口碑来推广摔面,坚持初心做出食物本真的味道,始终保持一颗仁心。
如今,在外为谋生而漂泊的人不在少数,有各种“漂”,大多在外的人们没有归属感,故有“月是故乡圆”的说法。食物与人分不开,记忆中熟悉的味道会让游子无比暖心。闽南人洪培才到国外创业时最怀念面线糊,台湾聂斌武寻找记忆中的家乡的味道,用传统方式腌制酸白菜。在杭州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是来自河南的出租车司机,在外地奔波劳碌,来自河南的胡辣汤对于在他乡的河南人来说倍感亲切,张鑫锋就是其中一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很符合他,妻子孩子都在老家,每年回家一两次,就经常光顾一家老乡开的胡辣汤店,晚上收车后加完油就到这里吃夜宵,聊聊天,听着老板熟悉的乡音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声音,让劳累一天的身心有了慰藉。店主张迎芸在杭州卖胡辣汤已有十二年,她的一句“因为我老乡要吃饭,他们走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让漂泊在异乡的老乡倍感温暖,逍遥镇的胡辣汤最为正宗,从这里就走出两万多人以胡辣汤为生,胡辣汤就走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中国人重团圆,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分离。在《合》中不同地域的团圆宴却也有相似之处,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明朝初年上百万人从这里迁出去,到今天有络绎不绝的人到这里寻根祭祖,在这里,洪洞的张觉敏一家和失散六百年的亲人相聚,用山西火锅招待亲人,此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回来团聚。广东梅州香姨操持的家族聚会,客家盆菜让分散在异地的族人相聚在一起,享受团圆之乐。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自古就重礼仪,在《宴》中湖南平江县的古老族宴十大碗,舞狮队领队钟师傅给舞狮的小辈讲述十大碗背后的规矩,为钟氏舞狮队在大型宗族宴上的表演做准备。“父子不对面,上了菜,年长者先夹菜,其他人才能动筷,先被邀的长者或尊贵的客人坐东首头位,第二位坐西座头位,客人入席不落座,等候其他宾客,席位座次是按照亲疏主次等次第安排,每上一菜大家举杯敬酒,然后举筷,到人家家吃饭要从容,端茶要起身双手端……”十大碗有深厚的文化土壤,据说平江有过朱熹门下弟子讲学,至今保存尚礼之风,钟师傅教的大多是来自儒家典籍《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载先秦的礼制。《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武术家张修林九十大寿,要借着寿宴把毕生绝学传授给弟子,弟子们都会赶来,这也是一个大家庭的宴席,拜师收徒是传统武术界的重要仪式,武术才得以传承。
三、人本思想
民以食为天,食物与人是分不开的。以食物为切入点本身就很接地气,并不仅仅在老套地讲述食物的做法,更是将食物与人们的生活、食物与人背后发生的故事呈现出来,使食物被赋予更多的价值和意义,假如把食物和人、烹调者背后的故事分割开来,食物的价值可能会减半。食物并不单单能让人们填饱肚子,解决生存问题,也有对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积淀,上升为文化符号。
用平民的视角容易引发观众共鸣,地区特色美食:煎饼果子、胡辣汤、水盆羊肉、串串、家中腌制的酸菜等,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美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贴近大众的生活,镜头对准普通的老百姓,如天津红姐的煎饼果子、云南腾冲木翠的稀豆粉、乐山的串串,这些小吃背后的故事也让人感动,让人对这些小吃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糕》中,山东崂山郭秀青做的寿桃大馒头隐喻福寿安康,图案精美,色彩鲜艳,她做的大寿桃是山东的传统样式,每逢过节或者家中有大小喜事,大馒头都是作为吉利的礼物走亲访友,代表人们真挚的祝福。江苏重阳糕在重阳节敬老时是传统,广州的点心和早茶也是日常。
天津的励志妈妈扣扣每天起早为女儿精心制作精美繁复的早餐,扣扣身患病症并没有失去信心,为了父母孩子过好每一天,用美食笑对挫折,帮助癌症病人重拾生活的信心。作為二级营养师,她做的饭色香味俱全,还注重营养的搭配,每天把食物的照片发在公众号上,不时更新食谱,把每天的生活记录下来,给孩子留纪念,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给观众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让人们能想到自己的妈妈也是如此辛苦,能回味妈妈做饭的味道,这是家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3》展现的人物生活故事,是众多人的代表,食物的酸甜苦辣咸也就好像人们的生活一样,普通人的生活、普通的味道,却是人们最温暖的味道。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