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下,一座翱翔百年的美丽校园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ome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奔腾的长江经过这里奋勇向前,巍巍的老山从这里绵延穿过。在这片富饶而美丽土地上,有一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校——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学校始建于清光绪29年(1903年),其前身是“珠江书院”,书院里建有“文庙”,尊崇的是儒家思想。学校门前的“文昌路”有“文运昌隆”之意,“文德路”历来就是文人墨客雅集之地;凤凰山、凤凰阁、凤凰台,古老美丽的凤凰传说,更增添了浓郁的人文色彩;以一代草圣林散之为代表的金陵四老纪念馆就建在求雨山上,可谓人杰地灵。学校虽数易校名,但校址从未变动。她成为地方文化的代表。
  一排排参天的绿树,掩映着一幢幢崭新的楼宇,一间间明亮的教室,端坐着一群群如花的少年。辛勤的园丁精心培育着这些渴求知识的莘莘学子。他们以不息的奋斗,营建着民族自强的“希望工程”,他们以无私的奉献,肩负着“科教兴国”的神圣使命。中国明天的太阳从这里托出,祖国富强的希望从这里放飞。
  2016年,对于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来说,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今年迎来了她一百一十三年华诞。百年风雨,百年历程,铸就了百年辉煌。
  悠悠岁月,辉煌历程
  推动历史的巨轮,追忆往昔。一代代主校人与无数园丁为了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兴旺,他们恪尽职守,殚精竭虑。
  清末,西学东渐之风日盛,废除科举制度势在必行。为适应世界潮流,振兴民族经济,清廷拟订壬寅学制,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县令邝兆雷锐意兴学,改珠江书院为江浦高等小学堂。这样,浦口大地上第一所小学诞生了。
  民国时期学校办学初具规模。学生由创建时期的三十多人增加至二百余人。1928年,学校被正式命名为江浦县立实验小学。当年的两任主校人詹德厚、高桂山分别作词、谱曲,创作了校歌《做一个模范的主人翁》,号召学生勤学苦练,尊师爱友,争做国家的主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国家大力发展教育。这一时期,学校进行了全面调整,将全县许多优秀教师调入实小工作。1956年,学校更名为江浦县实验小学,“当代草圣”林散之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写字修身,翰墨育人
  浦口区是当代“草圣”林散之的故乡,求雨山文化园为全国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园,江浦实验小学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传承传统文化。
  在学校书写环境的建设上,注意突出书法艺术氛围的营造。以“林散之小学”为载体,建造“散之苑”文化长廊,长廊内布置有林散之先生的塑像,墙上张贴林散之先生的成长故事,在廊柱和衡量上张贴学生的书法作品,平时,学生徜徉于文化长廊中,读散之故事,学散之精神,做散之传人;在教学楼三楼走廊墙壁上挂上多张烙画形式的“诗配画”,选用学生熟悉的名家诗句,采用不同风格的书法形式表现,形成了“烙雕画文化墙”;在校园五个楼梯口墙壁上挂上学生书画精品,采用不同的书法形式及不同表现手法的美术作品,形成了“书画作品文化墙”。在会议室、报告厅、楼梯口等处还悬挂了尉天迟、季伏昆、齐昆等书法艺术大师的作品,让校园充满独特的艺术气息,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清醒地认识到,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汉字书写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对于全面推進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书写教育的质量,教师是关键。学校狠抓师资队伍建设,真正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书”道路上的引路人与指导者。
  学校编写并使用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符合儿童特点的书法校本教材《笔墨童年》,在一、二年级开设书法课,抓好书法的启蒙教育。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提高相结合。一重写字练习。学生中午到校,首先进行的是写字小练习。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学生个个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地练字,旁边还有语文教师在检查指导。对书写薄弱的学生,教师甚至手把手给予指导。二重书法启蒙。“写字”作为一门课程,排到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学生从一年级始,每周一节书法课。写字课侧重于对学生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养成。三重书法兴趣。在做好书写普及工作的基础上,学校没有忘记那些书写有天赋、有特长的学生。学校成立书法兴趣班,请专业的书法教师指导他们的学习。在兴趣班上,学生们如鱼得水。他们一方面跟老师继续学习书法技能,另一方面,教师系统地向他们传授书法的基本理论、演变历史,增加了学生的见识,丰富了学生的素养。每学期,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书法竞赛,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开展“我为居民写春联”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增强公益意识,提高书写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与保持学生浓厚的写字情趣,教务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每年五月份的艺术节,会有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的现场竞赛。每年元旦,学校都有迎新年书法展览。每年的校庆日,开展“散之杯”书写比赛。学期快结束时,各班评选“三好学生”“小能人”时,写字成绩也成为其中一项重要评估内容。当学生听到师生的夸奖,手捧鲜艳的奖状时,他们内心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课后多练字、作业写好字成了他们今后自觉的行动。除了校内开展丰富的活动以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级以上书法比赛活动,用活动促发展。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第十八届书画比赛,有500多名学生获奖,学校多次荣获全国书画比赛组织指导奖。在近年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中,共有近400名学生获奖。侯奕轩同学在“中华诵·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获小学一组软笔(楷书)三等奖(全市唯一)。侯奕轩、李浦贤、孙文彧三名学生在市语委、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共筑中国梦”2013年南京市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中均获小学一组软硬笔书写比赛一等奖(全市共有5人获一等奖)。《南京晨报》《江苏经济报》以及市、区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也曾多次报道学校的书法艺术活动,《江苏学校美术》还专门介绍了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经验做法。学校被省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书法(写字)特色学校”,2015年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中小学书法特色学校”称号,学校还被命名为“林散之小学”。
其他文献
骆殿兵,1975年生,江苏洪泽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教育学士,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培养对象、淮安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带头人、淮安市教育学会中学政治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淮安市学科工作室专家组成员、淮安市“雏燕奋飞”行动计划专家组成员、淮安市洪泽区教师发展中心兼职研修员。曾荣获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淮安市优秀教师、洪泽县师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
期刊
今天我们国家大力提倡树立良好家风,弘扬醇厚家风,这实在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家风于每一个人的成长,既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也是人生道德底色的力量。我的家庭很平凡,普普通通,既谈不上书香门第,更说不上家学渊源,只是勤劳善良人家。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寻找记忆中的家风印记,一股暖流便脉脉涌上心间。  下班,归家。五岁的儿子沐辰正伏桌吃饭,今晚是他最爱的鸡蛋炒饭。米饭颗颗粒粒,晶莹透亮,蛋花金黄,葱末翠绿,明
期刊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跟全校的老师一样,甚至还有中山全城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执掌中山纪念中学近20年的贺优琳校长在十月份就要退休了,谁将出任纪中新“掌门人”?后来,贺校长按时退休,新校长到位,一切尘埃落定。对于他的“毕业离校”,纪中师生有太多不舍。  2001年,我很偶然从《羊城晚报》上得知纪中招聘教师的信息,幸运通过应聘,顺利加入纪中。刚到纪中不久,就感受到校长的体贴关心,得知我的爱人不是教师,他
期刊
无论是一线的教师,还是学校的领导,无论你在教育教学质量上乘的名校,还是在办学水平一般的学校,一上班大家都是很忙碌的。只有到了双休日、节假日,时间才是属于你的了。而对于我,一个分管教学的校长,双休日也几乎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节日里也常常在学校处理一些事务,到了寒假不是我去走亲访友,就是亲朋好友来“走我访我”,故只有在暑假,大量时间才真正为我所拥有,让我尽情地收获着我的教育教学思想。  我喜欢读书,只要
期刊
我总算放心了一些,这个钱的数目不算大,不管找到与否,影响不大。可这些孩子,为什么要拿别人的衣服呢?只是为了娱乐还是另有所图?我也不安起来。  今天晚上我值日,带领学生上自习。只要是我值日,我就喜欢带着孩子们玩,这本该是一个快乐玩耍的年纪,所以我非常珍惜他们玩的时光。今天也不例外,我把篮球和足球拿了两个下来让他们玩,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满头大汗,还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挂得操场到处都是。到了六点半的时候
期刊
面对名校长们的纷纷辞职,人们忍不住会探究背后的深层原因。为了更高的薪酬?为了挣脱公办体制的束缚?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为了更大的尊严和荣耀?似乎都像,似乎又都不完全是。我认为,可以从“生命”出发,站在一个更恢弘、更开阔的高度思考这个问题。  生命是什么?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起  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并提出
期刊
我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事教育工作的。30年多来,中国的崛起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教育的发展也得益于改革开放,我的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也同样得益于改革开放。值此机会,我愿将我这个“草根教师”在逐梦之旅程中的“心香一瓣”,与各位同仁共勉。  我是一个“草根”教师,“草根”到从小曾逃过荒,要过饭;“未要过饭,不晓得狗狠”是我童年人生的最深感悟。我是一个“草根”教师,“草根”到高中毕业后曾失学劳动了4年,
期刊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常常在阳光明媚的清晨,迎着孩子们花儿般的笑脸,从心底里溢出快乐和满足。选择了教育,行走在这条路上,清楚地知道要去哪里、怎么去,努力着、坚守着,在许多个平淡、艰难之后,回眸来时的路,竟闪烁着美丽的光影,串起欣慰与感动,点点滴滴,充盈我的记忆。  真爱,教师幸福之本  从教近三十年了,如果问我,最让我骄傲的是什么?我一定会说:我爱学生,学生爱我。是的,我爱每一个孩子,我的心和他们
期刊
(一)  有人说,人生就是选择。而我开始走上教师之路,却实在是一次无奈的选择。  那是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的第二年,农村毒辣辣的太阳很快就晒黑了很少下地干活的我的皮肤。我的母亲不忍心看着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相,于是四处出击,打通关节,竟为我寻了两份可供选择的工作:一是到公社农机厂做车工,一是到学校当合同制民办教师。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因为我刚从学校接受过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对于被称之为“臭
期刊
2016年4月7日,港下实验小学和台湾新竹市三民小学正式结为“友好学校”。三民小学始建于1956年,其“国乐团”成立于2001年,有90多名成员,上个月刚刚获得台湾地区的“特优奖”。有着86年办学历史的港下实小,近年来在“艺术特色”上独具一帜,有擅长演奏浓郁民族风格打击乐的“小红豆艺术团”;有以当代著名国画大师冠名的“刘达江”艺术学校。在此次交流活动中,两所学校不仅签订了友好合作交流协议,还以民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