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软交换作为NGN网络的呼叫与控制的核心,它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三种软交换容灾备份的方案的备份原理、实现前提、各自优缺点,然后结合工程实际经验对比分析各个方案适用的场景,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软交换容灾备份网络资源标识
一、概述
1.1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一经问世,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即控制与承载分离,并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和信令互通),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台。软交换作为NGN网络的呼叫与控制的核心,它包含许多功能。主要提供连接控制、路由选择、网关管理、带宽管理、呼叫控制、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从而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业务。软交换的出现,使三网在网络层面实现网间互联互通,在业务层面实现业务的交叉和渗透,使基于统一分组网络承载多种业务成为可能。
1.2软交换容灾备份的必要性
近年来,人们对通信业务的需求日益膨胀,对移动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移动用户数和各地区的话务量的飞速增加,使得移动通信网核心网部分趋向大容量、高集成度发展。2G网中的MSC的容量通常只有20-40万,而在3G网络中的软交换的最大容量可达百万以上。而且在软交换网络的组网中,MSC Server往往处在网络中较高的位置,覆盖较大的范围[1],所以当出现重大灾难情况时,如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会导致大范围通信不畅甚至业务中断。因此有必要在建网初期就考虑软交换的容灾备份方案。
二、主要容灾策略
2.11+1互备容灾方案
大本地网组网方案下,MSC Server管辖的用户数大大增加,一旦瘫机,影响范围巨大,因此在通信系统组网建设中,MSC Server需要考虑网络级的容灾备份。基于UMTS R4版本的网络结构下,出现了1+1备份容灾技术。在“1+1”互助容灾方案中,每个MSC Server都处于激活状态,都是主用MSC Server,同时也是另一主用MSC Server的容灾MSC Server,它们使用一对网元数据,包括信令点编码、GT等[2]。
采用“1+1”互助容灾方案时,软交换设备的网络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正常情况下,每个MSC Server控制不同的MGW。但当其中一个MSC Server产生故障时,它所控制的MGW将被另一个MSC Server接管,也就是说每个媒体网关都有一个主归属的MSC Server和一个从归属的MSC Server。为了实现上述控制切换,每个MGW有相对独立的控制信令通道分别到两个MSC Server,当MGW归属的主用MSC Server故障后,备用MSC Server解闭塞信令链路,MGW将向备用MSC Server注册,并且接受备用MSC Server控制[2]。同时两个软交换设备之间设有心跳链路,用于检测对方工作是否正常。
静态双归属切换:两个MSC Server采用完全一样的硬件配置,软件配置和数据配置,采用同样的对外IP地址。当主用SoftSwitch故障后,手工倒换到备用SoftSwitch。相关数据设备需支持动态路由协议。
(2)自动切换
自动切换就是如果一个MSC Server通过心跳信号发现对端故障(例如心跳超时),立即接管故障MSC Server下的MGW。
动态双归属切换:两个MSC Server独立工作,之间有心跳,同时配置有未激活的对方MSC Server下带的网关、用户、中继等业务数据。网关设备同时配置一个主用MSC Server和一个备用MSC Server。正常情况下,网关注册在主用MSC Server下工作。当主用MSC Server发生故障时,网关将重新注册在备用MSC Server下,正常工作。主备MSC Server通过心跳确认对方状态,通过网管同步双方数据。
负荷分担方式的动态双归属切换:如果正常工作时Domain1的MSC Server带部分的业务,Domain2的MSC Server也带部分业务,一个MSC Server故障后,所有业务倒换到另一个MSC Server。
2.2N+1主备容灾方案
为解决当网内MSC Server数量较多时(至少在3个以上)采用“1+1”备份方式造成资源大量的浪费,出现了N+1备份方式。“N+1”主备容灾组网方案中,即有N个MSC Server处于激活状态作为主用MSC Server,另1个MSC Server作为冗余备份系统,且完全处于备份状态。对于主用MSC Server来说,它们之间没有交互,相互独立与备用MSC Server连接;对于备用MSC Server来说,在主用MSC Server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备用MSC Server只同时运行主用MSC Server相同的软件和数据,并存储所有主用MSC Server数据的镜像,而其与外部网元如HLR、MGW等的信令链路正常连接[3]。
“N+I”主备容灾组网结构如图2示。每个MGW除与自己归属的主MSC Server连接外,还要与备用MSC Server连接。当主用MSC Server出现故障时,其所属的MGW将注册到备用MSC Server,由备用MSC Server接管故障MSC Server的业务。如果主备MSC服务间不具备实时更新用户动态数据能力,则倒换时需对所辖用户进行强制位置更新[3]。
“N+1”主备容灾方式属于双归属容灾机制,采用“N+1”主备容灾方式组网时MSC Server间控制切换方法类似“1+1”互助容灾方式,包括手动切换和自动切换两种方式。 “N+1”主备容灾中,一个备用MSC Server需要来实现对N个主用MSC Serve的容灾备份,应具备以下特点。首先备用MSC Server需要支持多套局数据配置;其次需要支持多个局向心跳线的检测;第三当备用MSC Server倒换为主用局时,如果有其它的MSC Server又出现了问题,发出倒换请求,备用MSC Server拒绝倒换请求;第四由于备用MSC Server需要对多个MSC Server进行备份,故当原主用MSC Server正常后,“N+1”主备双归属需要尽快倒回。
2.3Pool容灾方案
MSC Pool的核心技术由Nortel 1997年提出,1999年进入3GPP协议(23.913-100)。在23.913协议的基础上,多个运营商、厂家共同努力下,在2001年演进到了23.236(基于R99架构)。3GPP TS23.236“Intra-domain connection of Radio Access Network(RAN)nodes to multiple Core Network(CN)nodes”定义了核心网控制节点(MSC,SGSN)以池组方式工作的机制。它既适用于传统非分层网络,也适用于分层软交换网络,既适用于GSM网络,也适用于WCDMA网络[4]。
当MSC Pool区内的移动用户发起新的业务时,RNC/BSC能够识别MSC Pool内不同的MSC,通过BSC/RNC的NNSF功能,在MSC Pool内为移动用户选择一个服务MSC。该方案的优点是网络结构清晰,对于MGW宕机的情形有很好的保护机制。仅BSC均需升级,投资较低,标准相对完善,主流厂家均支持。缺点是A接口物理连接复杂,TDM环境下A接口电路数需求较高。存在一个BSC下的用户间呼叫占用两个MGW资源的情况。另外,网管维护需要同时管理无线与核心网设备。
当MSC POOL区内的移动用户发起新的业务时,不需要RNC/BSC支持NNSF能力,而由MGW识别MSC Pool内不同的MSC,通过MGW NNSF功能,在MSC Pool内为移动用户选择一个服务MSC。该方案的特点是BSC仅和池中的一个MGW相连,BSC透传用户请求至MGW,由MGW选择核心网节点。MGW和池中的多个MSS有逻辑上的关联关系。该方案的优点是A接口物理连接简单,TDM端口数要求少,资源利用率较高;缺点是缺乏对MGW宕机情况下冗余保护机制,标准还在制定中,目前仅有少数厂家支持。
三、结束语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中媒体控制、呼叫控制和业务提供与分配系统的核心,它的可靠性对整个网络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1+1”互助容灾,“N+1”主备容灾及基于MSC Pool技术容灾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每种方案都各有优劣。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网络系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选择哪种方案来组网。如若是跨地域的大本地网组网模式,为了减少路由迂回,建议采用“1+1”互助或“N+1”主备容灾方式机制;对于用户密集的城区,存在多个MSC Server,为了确保网络容量保障及总体高话务的防冲击能力,建议采用MSC Pool容灾方案。
参考文献
[1]李钊.移动软交换中容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22
[2]戴波.移动软交换的容灾机制及工程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27-30
[3]谭旺生.本地网MSC N+1容灾备份方案[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17-18
[4]吕鹏.核心网容灾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52
[5]刘扬. MSC POOL在软交换设备容灾中的应用[J].邮电设计技术,2008:53-54
【关键词】软交换容灾备份网络资源标识
一、概述
1.1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一经问世,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中分离出来,即控制与承载分离,并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和信令互通),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台。软交换作为NGN网络的呼叫与控制的核心,它包含许多功能。主要提供连接控制、路由选择、网关管理、带宽管理、呼叫控制、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从而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业务。软交换的出现,使三网在网络层面实现网间互联互通,在业务层面实现业务的交叉和渗透,使基于统一分组网络承载多种业务成为可能。
1.2软交换容灾备份的必要性
近年来,人们对通信业务的需求日益膨胀,对移动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移动用户数和各地区的话务量的飞速增加,使得移动通信网核心网部分趋向大容量、高集成度发展。2G网中的MSC的容量通常只有20-40万,而在3G网络中的软交换的最大容量可达百万以上。而且在软交换网络的组网中,MSC Server往往处在网络中较高的位置,覆盖较大的范围[1],所以当出现重大灾难情况时,如设备故障、人为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会导致大范围通信不畅甚至业务中断。因此有必要在建网初期就考虑软交换的容灾备份方案。
二、主要容灾策略
2.11+1互备容灾方案
大本地网组网方案下,MSC Server管辖的用户数大大增加,一旦瘫机,影响范围巨大,因此在通信系统组网建设中,MSC Server需要考虑网络级的容灾备份。基于UMTS R4版本的网络结构下,出现了1+1备份容灾技术。在“1+1”互助容灾方案中,每个MSC Server都处于激活状态,都是主用MSC Server,同时也是另一主用MSC Server的容灾MSC Server,它们使用一对网元数据,包括信令点编码、GT等[2]。
采用“1+1”互助容灾方案时,软交换设备的网络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正常情况下,每个MSC Server控制不同的MGW。但当其中一个MSC Server产生故障时,它所控制的MGW将被另一个MSC Server接管,也就是说每个媒体网关都有一个主归属的MSC Server和一个从归属的MSC Server。为了实现上述控制切换,每个MGW有相对独立的控制信令通道分别到两个MSC Server,当MGW归属的主用MSC Server故障后,备用MSC Server解闭塞信令链路,MGW将向备用MSC Server注册,并且接受备用MSC Server控制[2]。同时两个软交换设备之间设有心跳链路,用于检测对方工作是否正常。
静态双归属切换:两个MSC Server采用完全一样的硬件配置,软件配置和数据配置,采用同样的对外IP地址。当主用SoftSwitch故障后,手工倒换到备用SoftSwitch。相关数据设备需支持动态路由协议。
(2)自动切换
自动切换就是如果一个MSC Server通过心跳信号发现对端故障(例如心跳超时),立即接管故障MSC Server下的MGW。
动态双归属切换:两个MSC Server独立工作,之间有心跳,同时配置有未激活的对方MSC Server下带的网关、用户、中继等业务数据。网关设备同时配置一个主用MSC Server和一个备用MSC Server。正常情况下,网关注册在主用MSC Server下工作。当主用MSC Server发生故障时,网关将重新注册在备用MSC Server下,正常工作。主备MSC Server通过心跳确认对方状态,通过网管同步双方数据。
负荷分担方式的动态双归属切换:如果正常工作时Domain1的MSC Server带部分的业务,Domain2的MSC Server也带部分业务,一个MSC Server故障后,所有业务倒换到另一个MSC Server。
2.2N+1主备容灾方案
为解决当网内MSC Server数量较多时(至少在3个以上)采用“1+1”备份方式造成资源大量的浪费,出现了N+1备份方式。“N+1”主备容灾组网方案中,即有N个MSC Server处于激活状态作为主用MSC Server,另1个MSC Server作为冗余备份系统,且完全处于备份状态。对于主用MSC Server来说,它们之间没有交互,相互独立与备用MSC Server连接;对于备用MSC Server来说,在主用MSC Server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备用MSC Server只同时运行主用MSC Server相同的软件和数据,并存储所有主用MSC Server数据的镜像,而其与外部网元如HLR、MGW等的信令链路正常连接[3]。
“N+I”主备容灾组网结构如图2示。每个MGW除与自己归属的主MSC Server连接外,还要与备用MSC Server连接。当主用MSC Server出现故障时,其所属的MGW将注册到备用MSC Server,由备用MSC Server接管故障MSC Server的业务。如果主备MSC服务间不具备实时更新用户动态数据能力,则倒换时需对所辖用户进行强制位置更新[3]。
“N+1”主备容灾方式属于双归属容灾机制,采用“N+1”主备容灾方式组网时MSC Server间控制切换方法类似“1+1”互助容灾方式,包括手动切换和自动切换两种方式。 “N+1”主备容灾中,一个备用MSC Server需要来实现对N个主用MSC Serve的容灾备份,应具备以下特点。首先备用MSC Server需要支持多套局数据配置;其次需要支持多个局向心跳线的检测;第三当备用MSC Server倒换为主用局时,如果有其它的MSC Server又出现了问题,发出倒换请求,备用MSC Server拒绝倒换请求;第四由于备用MSC Server需要对多个MSC Server进行备份,故当原主用MSC Server正常后,“N+1”主备双归属需要尽快倒回。
2.3Pool容灾方案
MSC Pool的核心技术由Nortel 1997年提出,1999年进入3GPP协议(23.913-100)。在23.913协议的基础上,多个运营商、厂家共同努力下,在2001年演进到了23.236(基于R99架构)。3GPP TS23.236“Intra-domain connection of Radio Access Network(RAN)nodes to multiple Core Network(CN)nodes”定义了核心网控制节点(MSC,SGSN)以池组方式工作的机制。它既适用于传统非分层网络,也适用于分层软交换网络,既适用于GSM网络,也适用于WCDMA网络[4]。
当MSC Pool区内的移动用户发起新的业务时,RNC/BSC能够识别MSC Pool内不同的MSC,通过BSC/RNC的NNSF功能,在MSC Pool内为移动用户选择一个服务MSC。该方案的优点是网络结构清晰,对于MGW宕机的情形有很好的保护机制。仅BSC均需升级,投资较低,标准相对完善,主流厂家均支持。缺点是A接口物理连接复杂,TDM环境下A接口电路数需求较高。存在一个BSC下的用户间呼叫占用两个MGW资源的情况。另外,网管维护需要同时管理无线与核心网设备。
当MSC POOL区内的移动用户发起新的业务时,不需要RNC/BSC支持NNSF能力,而由MGW识别MSC Pool内不同的MSC,通过MGW NNSF功能,在MSC Pool内为移动用户选择一个服务MSC。该方案的特点是BSC仅和池中的一个MGW相连,BSC透传用户请求至MGW,由MGW选择核心网节点。MGW和池中的多个MSS有逻辑上的关联关系。该方案的优点是A接口物理连接简单,TDM端口数要求少,资源利用率较高;缺点是缺乏对MGW宕机情况下冗余保护机制,标准还在制定中,目前仅有少数厂家支持。
三、结束语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中媒体控制、呼叫控制和业务提供与分配系统的核心,它的可靠性对整个网络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1+1”互助容灾,“N+1”主备容灾及基于MSC Pool技术容灾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每种方案都各有优劣。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网络系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选择哪种方案来组网。如若是跨地域的大本地网组网模式,为了减少路由迂回,建议采用“1+1”互助或“N+1”主备容灾方式机制;对于用户密集的城区,存在多个MSC Server,为了确保网络容量保障及总体高话务的防冲击能力,建议采用MSC Pool容灾方案。
参考文献
[1]李钊.移动软交换中容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22
[2]戴波.移动软交换的容灾机制及工程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27-30
[3]谭旺生.本地网MSC N+1容灾备份方案[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17-18
[4]吕鹏.核心网容灾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52
[5]刘扬. MSC POOL在软交换设备容灾中的应用[J].邮电设计技术,200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