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 您有什么样的专业成长愿望?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o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个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老师
  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中心小学 汪劲松
  十几年前刚工作时,学校安排我教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带着满腔的热情,我投入到教学工作中。那时的我希望和学生成为好朋友。上课的时候,我总是爱拿学生开开玩笑,说说笑话,课堂气氛真叫融洽。下课之后,我总是和学生们嬉戏在一起,学生们亲切地称我为“松哥”。时间久了,不少孩子把我这个“松哥”当成了自己人,什么师道尊严,早就被这些孩子抛到了脑后。课堂上有说话的、有传字条的,甚至有孩子在我板书的时候冲我做鬼脸,这种异常的“热闹”让我的课没法进行下去。期末考试的结果可想而知,于是有家长投诉到校长那里,说我管不住学生,甚至有家长直接要给孩子换班。
  不是都说“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吗?我对孩子那么好,和孩子打成一片,可他们怎么就不信我的“道”呢?后来有个和我非常好的孩子悄悄地告诉我:“松哥,他们都把你当成玩伴,把上课当游戏了。”
  看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待学生的方式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了。第二年,我向校长申请继续教五年级,我收起笑容,板起面孔,一副严师的模样。我的课堂安静了,没有了嘈杂的声音,有的是严肃的教学,甚至我感觉孩子看我的眼神都有些“怕”。一个学年下来,我所任教的班级成绩和以前相比有了大幅度提升,不少家长称赞我“教导有方”,同事说我的教学有了“质的飞跃”。
  可我并没有感觉到任何“教育成功”的喜悦。面对一群孩子,我只感到孤独,感到与心中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渐行渐远。我焦虑、迷茫,我不断地问自己该怎么办?我开始上网学习,去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去向一些名师请教。我不断地学习,感叹于魏书生老师的睿智,感叹于任小艾老师的细致,感叹于斯霞老师的大爱,感叹于李镇西老师的执着……
  这些名师都有共同的特点,他们懂得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学生,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欣赏,让孩子逐渐觉得老师是值得信任的人,从而愿意接受老师对他的教育和管理。
  于是,我尝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备课的时候我会思考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哪里,我能为学生做些什么;课堂上,我尽量不打断孩子的发言,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完,并大声地表扬孩子;作业本上,我会给孩子们留下一段段激励性的评语;下课之后,我会把学得吃力的孩子叫到身边,问问他们还有哪些知识不懂;孩子犯了错误,我也不会一味地批评,而是问清楚原因,再寻求改进的方法……
  现在,我的课堂又出现了孩子欢乐的笑声,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老师的欢笑,是习得知识成功的喜悦。课间偶有学生还会称我“松哥”,虽然我和他们父亲的年龄差不多,但是我喜欢,我觉得挺幸福。
  借用李镇西老师的话:不仅仅是和孩子一起玩儿,而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向着这个目标,我会继续努力。
  在路上
  济源市济渎路学校 刘陆战
  近年来,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在不断拓展,包括读书学习、听课研课、网络培训、外出取经等,可谓形式多样、内容繁多。笔者认为,教师专业成长一定要有主心骨,这样才能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境,做一名拥有专业发展基本常识的老师,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愿望。
  第一个愿望:读“自己”的书。从2008年至今,我先后读了《给教师的建议》《做最好的老师》等百余本中外教育著作。越是读书,越是觉得读书太少,而且是读“自己”的书太少。我所期望的读“自己”的书,是指读书一定要定位于自己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发展要着眼于以自主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标志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只是专业发展的事情。基于这个标准,读书要坚持专业阅读与人文阅读并行的原则。在进行专业阅读的同时,我们要广泛涉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书籍,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决定着课堂的信息量和对学生的影响力。
  第二个愿望:上“自己”的课。课改以来,不少同行把洋思、杜郎口、永威等名校教学模式学了个遍,没想到其结果却是越来越不会上课了。总觉得头上有个“金箍”,实现学校课改蓝图和模仿名校课改模式成了“至高无上”的目标,课改好像不是老师自己的事情。魏书生老师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这样说:衷心希望大家千方百计发展自己的长处,千万不要都来模仿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这朴素的话让我回味无穷。一个老师如果丢弃了自己的风格,一味去模仿他人的教学,其结果大多会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由此可见,在专业成长的基础上研究自己的问题、上好“自己”的课是多么的重要。
  第三个愿望:走“自己”的路。李镇西老师在《常识而已》这篇博文中谈到:弄虚作假的“伪科研”,煞有介事的“假教育”,表演作秀的“公开课”……不是依然充斥在我们的校园吗?对此我深有同感。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老师对如何走“自己”的路依然一片茫然,要么亦步亦趋,唯命是从;要么颓废观望,无所适从。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教育其实并没那么多“创新”。认认真真地备课,认认真真地上课,认认真真地批改作业,认认真真地找孩子谈心,认认真真做自己喜欢的教育……走好这样一条“自己”的路,不同样是在成长吗?
  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许路有千条,但要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愿望,最根本的是做一名拥有专业发展基本常识的老师。毕竟基本常识或规律是不可逾越的。
  静静地研究些什么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 薛元荣
  经历了“校级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特级后备人选”等“专业成长”,我从青年步入了中年,完成了令同行羡慕的体制内升级转型。然而,在“奉命式”的“被专业成长”历程中,我没有忘记给自己留一份空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读自己喜欢的书,写自己想说的话,弥补了“被成长”的无奈。   至今,我的专业成长愿望还是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的想法:研究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原点,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那时,我常常这样想:要是中学老师里也有朱自清,该多好!小学老师里出个钱穆、叶圣陶是多么美妙的事!尽管他们没有“学科带头人”称号,没有“名师”头衔。
  我是教小学语文的,特别想让自己的语文视野变得更宽、更新一些。想打开文言文之窗,想研读《诗经》,想熟读汉赋,想体会魏晋风度。唐诗宋词元曲岂能浮在表面,唯有深入才可能浅出;仅仅熟读《红楼梦》却不知道红学,怎么指导学生读名著?不知道一点“《水浒传》考证”,就有可能囫囵吞枣教“武松打虎”“林冲棒打洪教头”……世界名著,都读了哪些?当你向学生推荐某本名著时,可说得出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向学生推荐高尔基,自己可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向学生推荐歌德,自己可读过莎士比亚?向学生谈莫泊桑,自己可读过契诃夫?知道中国的《红楼梦》,可读过日本的“红楼梦”——《源氏物语》?当你打开这扇大门,你除了惊讶,便会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渺小。
  作为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要随时准备回答学生那无数个“为什么”。因此,怎么可以不把《说文解字》当作必备的工具书呢?怎么可以不随时翻翻《段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呢?最初的时候,教参书说:“‘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读‘xia’。”学生问:“为什么?”如果在唐代“斜”如是读,那么其他的字呢?汉字是谁发明的?为什么生命力这么顽强?同一个字,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地方是这样的读音,在另一个地方是另一种读音?文字是美妙的,读音是有趣的。只有播下了这样的种子,我们才有理由说,母语是可爱的。
  特别想研究,学生是怎么学语文的。研究些“小问题”,如,生字新词,抄几遍学生能记得住?为什么有的学生读几遍就背得出课文,有的学生背课文却十分艰难?为什么有的学生语言的感觉很敏锐?有的比较迟钝?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害怕作文?为什么有的学生读了不少书,写出来的文章仍然不生动?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面对学生的差异?……问题很多,有的是我们的评价体系所造成的,有的是我们营造的环境导致的,有的是学生天生带来的,有的是我们的理念所影响的……那么,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呢?
  我的专业成长愿望,就是这样安安静静地看书、教书、研究,没有评比,没有赛课,没有统考,没有排名……
  在课程中发展自己
  孟州市育新小学 党玲芬
  这一年,因为不停地阅读和思考,我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我梦想着打造一间充盈着美好事物的教室,这间教室里有属于我们的文化,有契合师生生命的课程。我逐渐体会到教育的终极意义就是成就孩子的生命幸福。我开始期待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发生内在的生命联结,渴望和孩子们建立更真实的师生关系,相互信任,彼此接纳。
  但面对现实中自己的课堂,我还是有深深的挫败感。很多时候,孩子们做作业是为了不惹麻烦,他们排好队是为了让老师高兴,他们在课堂上安静地听讲是为了获得老师的宠爱,他们很少表露出内心真实的自己。很多孩子显得自私,不能够与同伴分享;很多孩子思维能力不强,对知识没有浓厚的兴趣;很多孩子过早地表现出成熟的特质:世故、圆滑、冷漠……
  我在重读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了解到了课程、愿景、卓越标准等诸多概念,领悟到这些丰富的词语一旦进入自己的教室,所唤醒的将是课堂上所有学生的生命活力,所修复的将是当下日益破碎的教学关系,所解决的将是我费尽心力而屡屡受挫的管理难题。的确,雷夫不是超人,但是他的课程理念即实现全面而卓越的课程成为教室的支撑。
  在上个学期,我努力研发属于我们自己的课程。比如我们的“人格课程”,结合班名理念:播种、生长、安静、开花,把它们展现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播种,便是植入一种信念,指导孩子的道德行为规范。自己创作的“班诗”配上动听的音乐,成为激励孩子做最好自己的乐章。画出共读过的书的封面,并写上关键词句,张贴在墙壁上,彼此熏陶。一年十二个月不时地更新展示,从种子到开花的过程,真实地反映出我们的共同生活。我们的“整本书共读”课程,通过《夏洛的网》共读,整合教材“生命单元”课文,进行“种植活动”,小组共同种植一株花,写循环日记,记录花儿成长的同时,也记录自己的成长。结合主题探讨课,探讨编织、奇迹、生命价值等关键词的含义,并把这些关键词融入我们共同的生活。
  一路走来,我们的师生关系的确融洽很多,孩子们的精神状态良好,围绕着这些事物,我们充实而快乐。但是,还有很多的局限:如自己对课程的价值取向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没有关注到课程的人文精神,没有注意到各科知识应当融会贯通,最终目的应当落实在学生的发展上。一些课程没有对孩子的智力构成很大的挑战,没有关注到课程与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发展的关系,课程仍有些干枯,知识与生命是分隔着的,多数孩子并未在书本中建立和他们自己生活的联系……而这些,也与自己的专业素养有很大的关系。
  课程不是一堆死的知识,它需要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去把这些知识“唤醒”,让这些美好的事物真正融入到老师和学生的生命中。但这个前提是,老师必须不断地修正自己。我希望自己多阅读相关书籍,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拥有研发卓越课程的能力,教室里的每个人都能够围绕着这些事物,让每个生命丰盈起来。我也能够在课程中发展自己,朝自己的教育梦想前进。
  (本栏责编 再 澜)
  2013年第11期讨论的话题是:您认为教师应具有哪些职业道德?
  截稿时间:2013年9月10日。
  欢迎各位老师参与话题讨论,欢迎提供讨论话题。
  来稿要求:1.文章立意新颖、观点鲜明、语句通顺,篇幅以1000字左右为宜。2.请在文稿标题下方写清作者的工作单位、姓名、邮编及联系电话。3.来稿尽量用电子邮件发送,也可使用打印稿。
  投稿地址:郑州市顺河路11号河南教育编辑部 刘波 收(450004)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也可登录树人网(www.shuren100.com)在线投稿。
  联系电话:0371-66365831 13838078922
其他文献
君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12月,是郑州市首批成立的50个名师工作室之一。工作室共有12名成员,由领衔人、核心成员、发展对象三级梯队组成。领衔人由金水区实验小学宋君老师、郑州市人民政府督学朱震东和金水区教育发展中心孙红星承担,主要负责工作室的日常工作,以及对工作室教师的专业引领。核心成员共6名,全部是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他们的任务一方面是依托工作室搭建的平台实现自我成长,成为有较高知名度
近年来,我国各地学校安全事故频发。2011年度全国仅校车事故就造成近百名学生身亡,其他如食品安全、溺水等事故也对学生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很大的损害。学校安全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里,我们拟从标准化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校园安全标准化体系的设想,希望用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来规范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安全工作的职能和工作方式,规范学校的各种建筑、设施、装备和用品的建设、生产和
我为什么会鬼使神差接过话筒,在这样一群人面前说那一番话?我根本没有打腹稿,没有在心底盘算,甚至几秒钟之前都没有发言的念头。奇怪的是,就是那么一瞬间,脑子如同短路般不听使唤,竟高举右手请求发言。  事后想起自己这反常的举动仍令我困惑不已,以至于一闭上眼,脑子里就浮现出当时的画面:一百多双充满迷惑的眼睛齐刷刷地望向我,他们一定在想——这人是谁啊?在说些什么呢?有没有脑子呀?……还有表情严肃的老莫,一扫
【摘 要】当今社会,电视娱乐节目成为关注热点,“通俗”与“低俗”成为判断电视娱乐节目质量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看似简单的两个词语暗藏着电视娱乐产业中多方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受众喜好、主流价值观的认可、政策法规的限制、媒体的社会责任等。本文从这些角度出发剖析各方的利害关系、矛盾冲突与产生的原因,对电视娱乐产业的现状做一次追根溯源的考察。  【关键词】电视娱乐节目 大众文化 社会责任  20世纪以来
本期话题:面对偏激的学生,教师怎么办  隔壁班有个学生,成绩不错,平时看上去也挺有礼貌,可前不久,他做了一件叫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学校传达室拨打110,状告老师处事不公!原因如下:上科学课的时候,他总插嘴,打断老师讲课。老师请他起立,他站起来之后仍然跟同学讲话,于是老师请他站到教室后面。站到教室后面后,他依然随意移动、讲话,老师只好请他出教室。于是,他开始发怒,不是因为老师罚他出教室,而是因为
【摘 要】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纸副刊应该调整思路,及时跟进,积极应对。后疫情时期,只要把握利用副刊选稿所产生的惯性和形成的张力,报纸副刊就可以继续保持和创造曾经的辉煌。  【关键词】副刊;新闻性;编辑策略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年初,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1月23日武汉封城,全国进入防疫抗疫的非常时期。2月24日,疫情还没缓解,我们报社已恢复出报,比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直是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课程建构的主线。2011年,在课程改革实施10周年之际,教育部颁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数学学科首次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科教学要从“双基”走向“四基”,即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走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这是理科教学中一个可喜的进展,是学科教学本质的回归,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人生发展是有榜样效应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生活宛如一面镜子,如果教师的生活幸福、工作顺利,往往可以显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文明和谐。最近有老师在网上问我,为什么职业生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压力?我们该怎么办呢?我想了很久,觉得这个问题真的不容易回答。我曾经担任过8年的中学教师,现在在大学工作,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有自己的思考。我以为,对于所有教师来说,要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是可以用积极心理
认识信谊,是2009年的一天,信谊基金会执行长张杏如女士通过朋友找到我,希望我参与发起成立信谊图画书奖,共同推动原创图画书的创作,以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来自母语的作品,成长为有中国文化之根的人。  她为什么对推广图画书那么热心?带着好奇,我走进了信谊。一了解,才发现缘分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注定:我们新教育实验中有一个深受欢迎的“读写绘”项目,一线教师在开展实验项目过程中,需要把优秀图画书引入课堂。而这些被
把一些局部的建设性、实质性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作为中国整体性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先声,是十分必要也是完全可能的。教育改革需要自上而下强有力的推动,需要自下而上的地方教育实践的积极探索,需要有远见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创新,需要有魄力的教育行政管理者先行一步。    近几年,相继涌现出的山东潍坊、安徽铜陵、浙江长兴的教育探索,由于具有制度创新的价值和意义而备受社会关注。2007年,伴随社会发展观的宏观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