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哦,香雪》是铁凝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在今天依然散发着艺术魅力。对其从生态诗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可发现潜藏在文本中被人所忽视的精神生态家园,它是人类诗意的栖息之所。本文结合文本,从都市想象、人的主体性寓言、精神生态家园三个方面予以阐释。
关键词:《哦,香雪》精神生态家园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铁凝的《哦,香雪》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20年过去了,“香雪”依然以她的清新与纯美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挎着篮子、翘首以盼的香雪被定格在了台儿沟火车站,也定格在了当代文学史的人物画廊之中。
《哦,香雪》的故事很简单,人物也很单纯,但是在这简单与单纯中包蕴了丰富的精神内含。在21世纪,当我们重新阅读《哦,香雪》时,依然有一份感动,那是关于理想、关于希望、关于家园的永久感怀。
一都市想象与山村叙事
铁凝的《哦,香雪》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山村,一个名叫台儿沟的小车站。这个火车只停留一分种的车站成为了一个连接点,连起了城市与乡村。小说是关于家园想象的,而这个家园又是建构在都市想象的基础之上。因此,叙述者的叙述视点始终是山村,是山村的现在和未来,而都市只是一个虚拟的想象物,是通过延伸的铁轨、长龙似的客车、客车上坐着的城里人来完成关于都市的想象性叙述。
铁轨是小说中一个很重要的意象,也是被描绘得最为动人的意象。“两条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对生活于封闭的大山中的山民们来说,铁轨是神秘的,它带着现代文明的气息从遥远的城市延伸过来,带给他们惊喜和诧异。与厚重粗粝的大山相比,它的纤细代表了秀美,它的闪亮指代着一种文明的传入。铁轨带来了火车,带来了坐在火车上的城里人,也带来了城市的气息。
发卡、纱巾、尼龙袜,这是山村女孩凤娇们的城市想象,是关于工业化与消费时尚的想象。它们是现代工业的产物,是和原生态的诸如棉布、核桃、鸡蛋相对的。这些商品对山里人来说是新鲜的,是多样而美丽的,对它们的拥有不仅是时髦的标志,而且代表着一个人文明与开放的程度。于是,凤娇们要像城里人那样打扮自己,使自己成为都市想象中的一部分。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这是关于城市的另一种想象,是香雪的都市文化想象。在香雪的想象中,城市商店里摆放着许许多多漂亮的铅笔盒,还有名式各样的人造革学生书包。城市里有大学,大学里有戴着校徽的大学生,她们自信乐观,她们博学优雅。走进城市,成为大学生中的一员,这是香雪一个遥远而美丽的梦。
这是想象中的被净化了的城市,它散发着现代文明气息,闪耀着希望与理想之光,是香雪们心中的圣地,也是她们渴望的生存之地。在《哦,香雪》中,城市雖然是一种虚指,但是城市携带着文明之光,照耀着贫弱封闭的山野、乡村。城市的文明之光不仅起着现代启蒙的作用,而且还增加了一种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想象色彩。
城市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山村却是山里人能够感知的所在。与散发着现代文明气息的城市相比,山村是贫穷闭塞的,山村的贫穷与闭塞导致了山里人的纯朴与卑微,她们单纯得可爱,卑微得不自知。这种卑微来自对于城市的向往,对城市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认同与效仿。凤娇们欢天喜地地等候着每天的火车来临:“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欢迎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女孩子们的纯朴让我们感动,可是她们的行为和心态又令我们怜惜。“迎候贵宾”、“接受检阅”,这是将自己客体化而把城里人主体化,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低微的地位,而把城里人看作是高贵的需要顶礼膜拜的对象。实际上,这是霸权意识的隐性显现,是工业文明优越于农业文明,城市优越于乡村的意识显现。虽然小说中的城乡是一种和谐欢快的交流,可是,透过文字的缝隙,我们依然能感觉到城市文明对乡村的挤压。这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乡村将如何前行,才能走向企盼中的现代性之路?
二家园想象中人的寓言
在对城市的想象中,山里人在改变着自己。可是,他们怎样才能与城里人一样,拥有平等的权力与尊严呢?凤娇们是麻木的,她们沉浸于新奇与理所当然之中。而沉静的香雪是唯一一个认识到这种不平等,并且试图改变这种不平等的人。她的认识来自于自身的经历,最直接的来自于上学用的“铅笔盒”。
“其实,她们早知道桌角那只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但她们还是做出吃惊的样子。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与小伙伴凤娇们相比,走出山村来到公社读书的香雪意识到了家乡的贫穷,意识到了山里人的屈辱。于是,她要自强,她要改变自己和台儿庄人的命运。她心中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是一个关于自己和台儿沟人的未来的图景:
“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这是香雪在想象中构筑的家园,是对于未来的寓言,是人的主体性与现代性的寓言。山里的姑娘不再被人轻视,不再品味屈辱,她们和城里人一样,有着做人的平等与尊严。可是她们又能凭借什么来摆脱贫困,从而获得尊严呢?这是作者无法回避,需要直接面对和回答的一个问题。
到这里,作者在叙述视角上发生了一个转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理解了这个转变,我们才能获得对《哦,香雪》的真正认识。
作者关于都市的想象是从两个向度进行的,一个是凤娇们所热衷的物质财富的获取——象城里人一样的穿着打扮,一个是香雪所渴望的知识的获取——像城里人一样有大学上。照此思路,关于山村未来的想象也应该从这两个向度去发展。可是,作者并没有沿着这一思路进行叙事,而是撇开了凤娇们,直接关注台儿沟唯一的中学生香雪。香雪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不是发财致富,而是依靠知识,是知识改变命运。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写在文本中,如刘心武的《班主任》那样,而是巧妙地将它隐喻在一个最普通、最直接的意象“铅笔盒”中。
铅笔盒本来是最为普通的学习用具,如果它只是一个学习用具,那么,对于香雪的孜孜以求来说,那个有着吸铁石的塑料泡沫铅笔盒只不过是个装饰物,或说是奢侈品,而香雪用一篮子鸡蛋、被火车带了一站地去换取铅笔盒的行为只是爱慕虚荣的荒唐。可是,在《哦,香雪》中,我们却没有丝毫的对香雪的指责,反而却有对她所作所为的感动。因为铅笔盒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小盒子,它连接起了关于城市的想象,关于现代文明的想象,关于未来与希望的想象。在作者笔下,它已经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成为了一种高尚的精神象征。正如香雪想要对娘说的话:“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
这是关于山里人现代性的想象性叙述。这种想象是建立在知识和文化的掌握之上。知识文化的启蒙明确地体现在了文本之中,它告诉人们,人有了知识就如同鸟儿有了翅膀,就能够飞出贫穷而封闭的大山,飞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香雪是村里唯一一个中学生,是大山优秀的女儿,是山里人的希望和未来,她理应受到山民和群山的隆重礼赞。于是,便有了小说结尾处的狂欢景象: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他们叫著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哦,香雪!香雪!”
在这里,香雪已经被象征化了,她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山里女孩,而是绵延不断的大山之精魂,是所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的代称。
《哦,香雪》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80年代的历史与文化语境中,知识的启蒙和人的主体性的启蒙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因此,在香雪身上,寄托着的是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以及通过知识和文化改变生存现状的强烈愿望。
三精神生态家园
在20世纪80年代初,作者关注的是知识的启蒙和人的主体性的启蒙,是走出大山的渴望。可是,小说的叙述视角在香雪月夜返回台儿沟时又发生了一次转移。这次转移使香雪重新认识了大山: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唱歌。……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这是小说中最美丽的图景,只不过它往往被忽略掉了,或是被知识启蒙话语遮蔽了。如果说,在第一个叙述话语转换中,呈现于香雪心中的是台儿沟人的主体性寓言,那么,在这幅图景中,作者绘制出的是对家园的另一种想象,是一幅精神生态家园图。理论家鲁枢元在谈到“精神生态学”时指出:“它一方面关涉到精神主体的健康成长,一方面还关涉到一个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协调下的平衡、稳定和演进。”我想,精神生态家园是指人类赖以存在的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自然生态为人类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而精神生态则使人拥有理想、信念和良知,而且只有在精神生态的关照下,自然生态才能保持良性地可持续地发展。精神生态家园是人类精神之光与自然之光的相互辉映,它们使人类的生存更富有诗意。
在《又见香雪》中铁凝写到:
“几年前一个奇异的外部世界到底冲破了这里的困顿,人们才发现这里原本有着奇珍异兽出没的原始森林,有着可与非洲白蚁媲美的成堆的红蚁,有着气势磅礴的百里大峡谷,有着清纯明净的拒马河,还有我的香雪。”
这其实就是一个精神生态家园,原生态的自然,原生态的香雪。其实,早在《哦,香雪》中,作者就已为我们勾画出了这样的一幅精神生态园,就是那一幅月夜归乡图,在月夜归乡中,香雪认识了大山的美丽,与大山取得了认同。
在80年代,香雪渴求着知识和文化,那么在新的世纪,当物质性的追求得到满足之后,人的精神依然需要知识和文化的填充,否则,我们的精神家园就将荒芜。铁凝在《又见香雪》中写到的:
“如今的苟各庄(小说中台儿沟的原型)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野三坡的一部分,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已不再像等情人一般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的眼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的谈吐不再那么畏缩,她们懂得价值,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而仅仅两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
物质现代性的想象变为了现实,我们一方面为这种变化欣喜,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有些缺憾。山里人变了,她们依托于旅游业致富了,可她们身上分明又缺少了一些东西。当我们重返《哦,香雪》时发现,她们不再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精神上的欠缺。缺少了香雪的那种执着,对知识、对文化、对文明之光的追寻。
铁凝在《又见香雪》中写道:
“香雪并非从前一个遥远的故事……那本是人类美好天性的表现之一,那本是生命长河中短暂然而的确存在的纯净瞬间。有人类就永远有那个瞬间,正是那个瞬间使生命有所附丽。”
在二十年后,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奔波疲倦的时候,当我们在无尽的欲望中沉沦挣扎的时候,我们需要这个纯净的瞬间,需要它所显现出的人类美好的天性,需要回味与寻找一个美好的精神生态家园。这也是我们重新阅读“香雪”时得到的心灵净化与家园憧憬。
注:河北师范大学青年社科基金项目:W2007Q04。
参考文献:
[1]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铁凝:《又见香雪》,《像剪纸一样美艳明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周雪花,女,1970—,河北省新乐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哦,香雪》精神生态家园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铁凝的《哦,香雪》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20年过去了,“香雪”依然以她的清新与纯美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挎着篮子、翘首以盼的香雪被定格在了台儿沟火车站,也定格在了当代文学史的人物画廊之中。
《哦,香雪》的故事很简单,人物也很单纯,但是在这简单与单纯中包蕴了丰富的精神内含。在21世纪,当我们重新阅读《哦,香雪》时,依然有一份感动,那是关于理想、关于希望、关于家园的永久感怀。
一都市想象与山村叙事
铁凝的《哦,香雪》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山村,一个名叫台儿沟的小车站。这个火车只停留一分种的车站成为了一个连接点,连起了城市与乡村。小说是关于家园想象的,而这个家园又是建构在都市想象的基础之上。因此,叙述者的叙述视点始终是山村,是山村的现在和未来,而都市只是一个虚拟的想象物,是通过延伸的铁轨、长龙似的客车、客车上坐着的城里人来完成关于都市的想象性叙述。
铁轨是小说中一个很重要的意象,也是被描绘得最为动人的意象。“两条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对生活于封闭的大山中的山民们来说,铁轨是神秘的,它带着现代文明的气息从遥远的城市延伸过来,带给他们惊喜和诧异。与厚重粗粝的大山相比,它的纤细代表了秀美,它的闪亮指代着一种文明的传入。铁轨带来了火车,带来了坐在火车上的城里人,也带来了城市的气息。
发卡、纱巾、尼龙袜,这是山村女孩凤娇们的城市想象,是关于工业化与消费时尚的想象。它们是现代工业的产物,是和原生态的诸如棉布、核桃、鸡蛋相对的。这些商品对山里人来说是新鲜的,是多样而美丽的,对它们的拥有不仅是时髦的标志,而且代表着一个人文明与开放的程度。于是,凤娇们要像城里人那样打扮自己,使自己成为都市想象中的一部分。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这是关于城市的另一种想象,是香雪的都市文化想象。在香雪的想象中,城市商店里摆放着许许多多漂亮的铅笔盒,还有名式各样的人造革学生书包。城市里有大学,大学里有戴着校徽的大学生,她们自信乐观,她们博学优雅。走进城市,成为大学生中的一员,这是香雪一个遥远而美丽的梦。
这是想象中的被净化了的城市,它散发着现代文明气息,闪耀着希望与理想之光,是香雪们心中的圣地,也是她们渴望的生存之地。在《哦,香雪》中,城市雖然是一种虚指,但是城市携带着文明之光,照耀着贫弱封闭的山野、乡村。城市的文明之光不仅起着现代启蒙的作用,而且还增加了一种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想象色彩。
城市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山村却是山里人能够感知的所在。与散发着现代文明气息的城市相比,山村是贫穷闭塞的,山村的贫穷与闭塞导致了山里人的纯朴与卑微,她们单纯得可爱,卑微得不自知。这种卑微来自对于城市的向往,对城市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认同与效仿。凤娇们欢天喜地地等候着每天的火车来临:“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欢迎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女孩子们的纯朴让我们感动,可是她们的行为和心态又令我们怜惜。“迎候贵宾”、“接受检阅”,这是将自己客体化而把城里人主体化,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低微的地位,而把城里人看作是高贵的需要顶礼膜拜的对象。实际上,这是霸权意识的隐性显现,是工业文明优越于农业文明,城市优越于乡村的意识显现。虽然小说中的城乡是一种和谐欢快的交流,可是,透过文字的缝隙,我们依然能感觉到城市文明对乡村的挤压。这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乡村将如何前行,才能走向企盼中的现代性之路?
二家园想象中人的寓言
在对城市的想象中,山里人在改变着自己。可是,他们怎样才能与城里人一样,拥有平等的权力与尊严呢?凤娇们是麻木的,她们沉浸于新奇与理所当然之中。而沉静的香雪是唯一一个认识到这种不平等,并且试图改变这种不平等的人。她的认识来自于自身的经历,最直接的来自于上学用的“铅笔盒”。
“其实,她们早知道桌角那只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但她们还是做出吃惊的样子。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与小伙伴凤娇们相比,走出山村来到公社读书的香雪意识到了家乡的贫穷,意识到了山里人的屈辱。于是,她要自强,她要改变自己和台儿庄人的命运。她心中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是一个关于自己和台儿沟人的未来的图景:
“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这是香雪在想象中构筑的家园,是对于未来的寓言,是人的主体性与现代性的寓言。山里的姑娘不再被人轻视,不再品味屈辱,她们和城里人一样,有着做人的平等与尊严。可是她们又能凭借什么来摆脱贫困,从而获得尊严呢?这是作者无法回避,需要直接面对和回答的一个问题。
到这里,作者在叙述视角上发生了一个转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理解了这个转变,我们才能获得对《哦,香雪》的真正认识。
作者关于都市的想象是从两个向度进行的,一个是凤娇们所热衷的物质财富的获取——象城里人一样的穿着打扮,一个是香雪所渴望的知识的获取——像城里人一样有大学上。照此思路,关于山村未来的想象也应该从这两个向度去发展。可是,作者并没有沿着这一思路进行叙事,而是撇开了凤娇们,直接关注台儿沟唯一的中学生香雪。香雪改变自身命运的途径不是发财致富,而是依靠知识,是知识改变命运。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写在文本中,如刘心武的《班主任》那样,而是巧妙地将它隐喻在一个最普通、最直接的意象“铅笔盒”中。
铅笔盒本来是最为普通的学习用具,如果它只是一个学习用具,那么,对于香雪的孜孜以求来说,那个有着吸铁石的塑料泡沫铅笔盒只不过是个装饰物,或说是奢侈品,而香雪用一篮子鸡蛋、被火车带了一站地去换取铅笔盒的行为只是爱慕虚荣的荒唐。可是,在《哦,香雪》中,我们却没有丝毫的对香雪的指责,反而却有对她所作所为的感动。因为铅笔盒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小盒子,它连接起了关于城市的想象,关于现代文明的想象,关于未来与希望的想象。在作者笔下,它已经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成为了一种高尚的精神象征。正如香雪想要对娘说的话:“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
这是关于山里人现代性的想象性叙述。这种想象是建立在知识和文化的掌握之上。知识文化的启蒙明确地体现在了文本之中,它告诉人们,人有了知识就如同鸟儿有了翅膀,就能够飞出贫穷而封闭的大山,飞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香雪是村里唯一一个中学生,是大山优秀的女儿,是山里人的希望和未来,她理应受到山民和群山的隆重礼赞。于是,便有了小说结尾处的狂欢景象: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他们叫著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哦,香雪!香雪!”
在这里,香雪已经被象征化了,她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山里女孩,而是绵延不断的大山之精魂,是所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的代称。
《哦,香雪》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80年代的历史与文化语境中,知识的启蒙和人的主体性的启蒙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因此,在香雪身上,寄托着的是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以及通过知识和文化改变生存现状的强烈愿望。
三精神生态家园
在20世纪80年代初,作者关注的是知识的启蒙和人的主体性的启蒙,是走出大山的渴望。可是,小说的叙述视角在香雪月夜返回台儿沟时又发生了一次转移。这次转移使香雪重新认识了大山: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唱歌。……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这是小说中最美丽的图景,只不过它往往被忽略掉了,或是被知识启蒙话语遮蔽了。如果说,在第一个叙述话语转换中,呈现于香雪心中的是台儿沟人的主体性寓言,那么,在这幅图景中,作者绘制出的是对家园的另一种想象,是一幅精神生态家园图。理论家鲁枢元在谈到“精神生态学”时指出:“它一方面关涉到精神主体的健康成长,一方面还关涉到一个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协调下的平衡、稳定和演进。”我想,精神生态家园是指人类赖以存在的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自然生态为人类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而精神生态则使人拥有理想、信念和良知,而且只有在精神生态的关照下,自然生态才能保持良性地可持续地发展。精神生态家园是人类精神之光与自然之光的相互辉映,它们使人类的生存更富有诗意。
在《又见香雪》中铁凝写到:
“几年前一个奇异的外部世界到底冲破了这里的困顿,人们才发现这里原本有着奇珍异兽出没的原始森林,有着可与非洲白蚁媲美的成堆的红蚁,有着气势磅礴的百里大峡谷,有着清纯明净的拒马河,还有我的香雪。”
这其实就是一个精神生态家园,原生态的自然,原生态的香雪。其实,早在《哦,香雪》中,作者就已为我们勾画出了这样的一幅精神生态园,就是那一幅月夜归乡图,在月夜归乡中,香雪认识了大山的美丽,与大山取得了认同。
在80年代,香雪渴求着知识和文化,那么在新的世纪,当物质性的追求得到满足之后,人的精神依然需要知识和文化的填充,否则,我们的精神家园就将荒芜。铁凝在《又见香雪》中写到的:
“如今的苟各庄(小说中台儿沟的原型)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野三坡的一部分,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已不再像等情人一般地等待火车,她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的眼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的谈吐不再那么畏缩,她们懂得价值,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而仅仅两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
物质现代性的想象变为了现实,我们一方面为这种变化欣喜,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有些缺憾。山里人变了,她们依托于旅游业致富了,可她们身上分明又缺少了一些东西。当我们重返《哦,香雪》时发现,她们不再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精神上的欠缺。缺少了香雪的那种执着,对知识、对文化、对文明之光的追寻。
铁凝在《又见香雪》中写道:
“香雪并非从前一个遥远的故事……那本是人类美好天性的表现之一,那本是生命长河中短暂然而的确存在的纯净瞬间。有人类就永远有那个瞬间,正是那个瞬间使生命有所附丽。”
在二十年后,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奔波疲倦的时候,当我们在无尽的欲望中沉沦挣扎的时候,我们需要这个纯净的瞬间,需要它所显现出的人类美好的天性,需要回味与寻找一个美好的精神生态家园。这也是我们重新阅读“香雪”时得到的心灵净化与家园憧憬。
注:河北师范大学青年社科基金项目:W2007Q04。
参考文献:
[1]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铁凝:《又见香雪》,《像剪纸一样美艳明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周雪花,女,1970—,河北省新乐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