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高中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渠道,接受了大量的信息、知识,因此他们对各科学习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样对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及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以导为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揭发矛盾,使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营造一种“意味无穷”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103-02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觉察到一种有目的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问题情境的创设正是要通过问题的设置,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教师如能在讲授中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把学生引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维,交给学生如何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此,教师必须以导为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揭发矛盾,使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营造一种“意味无穷”的教学情境。
1 注重问题情境的有序性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具有合理的程序。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善于把一个个复杂较大的知识点分解成一个个相互联系的较容易的问题或步骤,然后总结出每个阶段的有效策略。例如在进行《南京条约》的教学中,提出了以下问题:中英鸦片战争是因为什么问题引起的?战争后《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有没有反映出发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起因?为什么在《南京条约》中只字不提?这一系列问题围绕的中心是“鸦片”,但从一系列问题中又层层引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已经在《南京条约》中达到了。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出了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问题情境的有序性,即针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有序性。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难易适中,排列有序,具有层次性。如果问题设计得杂乱而无系统,则不能体现学科知识的结构性,不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如果问题设计的忽难忽易,造成学生无法正常展开认知活动;问题太容易,则无训练的价值,浪费课堂有限时间;问题太难,则令学生心灰意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只有问题设置序列正确,难易适当,才能让学生产生“有阶梯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也才能兴趣盎然地接受知识,训练能力。
2 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延伸性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既要隐含着当前教学应当解决的问题,又要蕴含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让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的问题。如“西安事变”这一内容中,关于“怎样认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扭转时局的关键”这一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更为学生今后了解国民党在抗战中的态度打下一个基础。因此在讲述这一知识点时,首先创设了情境气氛,即介绍了西安事变的背景过程,让学生处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接着,设计系列问题:西安事变发生是偶然的吗?亲日派何应钦为什么要力主“讨伐”?英美派为什么要求和平解决?蒋介石该不该杀?杀蒋可能导致什么局面?学生在经过了思考后,对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尤其是对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学生中间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了争论。他们把自己处在了当时的历史情境中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营造了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教学心理境界,让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去看书、议论、发表意见。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循着教师讲课的线索去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的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能使学生如恰其境,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形成深刻认识,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 注重问题情境的形象性
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而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历史一去不复返,不可再现、不能更改、不能杜撰,因此,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必须有直观形象的支持。形象化的问题情境适合了学生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易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愉悦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栩栩如生的问题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充分利用一些具体的材料,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提供丰富表象。
我们在对学生讲述新中国的成立的时候,通过播放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报告的录音,使学生感到置身于1949年10月1日,正在北京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听到了毛泽东的报告,看到了毛泽东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种历史情境下,让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欢庆这后,又向学生提出“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了哪些严峻局势?”的问题。这样的情境问题,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相沟通。学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时,有种历史再现的感觉,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4 注重问题情境的具体性
所谓问题情境的具体性,是指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設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学科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否则,难以实现激发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因此,知识在问题解决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高中学生不应再满足于“是什么”,而应要探求“为什么”。在解决“为什么”时,必然要联系古今、联系中外,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一些学生觉得历史难以学好,很大程度是因为脱离了学科知识,强调了死记硬背。必须把一般认知能力训练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才会更加有助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采用问题情境教学,就必须着眼于如何设计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何评价学生的思维成果等方面。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关键是怎样设计问题。一个优秀的情境问题,往往产生“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合作,教——学合作,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103-02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觉察到一种有目的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问题情境的创设正是要通过问题的设置,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教师如能在讲授中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把学生引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维,交给学生如何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此,教师必须以导为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揭发矛盾,使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营造一种“意味无穷”的教学情境。
1 注重问题情境的有序性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具有合理的程序。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善于把一个个复杂较大的知识点分解成一个个相互联系的较容易的问题或步骤,然后总结出每个阶段的有效策略。例如在进行《南京条约》的教学中,提出了以下问题:中英鸦片战争是因为什么问题引起的?战争后《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有没有反映出发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起因?为什么在《南京条约》中只字不提?这一系列问题围绕的中心是“鸦片”,但从一系列问题中又层层引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已经在《南京条约》中达到了。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出了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问题情境的有序性,即针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有序性。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难易适中,排列有序,具有层次性。如果问题设计得杂乱而无系统,则不能体现学科知识的结构性,不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如果问题设计的忽难忽易,造成学生无法正常展开认知活动;问题太容易,则无训练的价值,浪费课堂有限时间;问题太难,则令学生心灰意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只有问题设置序列正确,难易适当,才能让学生产生“有阶梯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也才能兴趣盎然地接受知识,训练能力。
2 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延伸性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既要隐含着当前教学应当解决的问题,又要蕴含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让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的问题。如“西安事变”这一内容中,关于“怎样认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扭转时局的关键”这一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更为学生今后了解国民党在抗战中的态度打下一个基础。因此在讲述这一知识点时,首先创设了情境气氛,即介绍了西安事变的背景过程,让学生处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接着,设计系列问题:西安事变发生是偶然的吗?亲日派何应钦为什么要力主“讨伐”?英美派为什么要求和平解决?蒋介石该不该杀?杀蒋可能导致什么局面?学生在经过了思考后,对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尤其是对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学生中间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了争论。他们把自己处在了当时的历史情境中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营造了一种“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教学心理境界,让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去看书、议论、发表意见。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循着教师讲课的线索去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的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能使学生如恰其境,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形成深刻认识,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 注重问题情境的形象性
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而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历史一去不复返,不可再现、不能更改、不能杜撰,因此,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必须有直观形象的支持。形象化的问题情境适合了学生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易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愉悦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栩栩如生的问题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充分利用一些具体的材料,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地提供丰富表象。
我们在对学生讲述新中国的成立的时候,通过播放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报告的录音,使学生感到置身于1949年10月1日,正在北京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听到了毛泽东的报告,看到了毛泽东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种历史情境下,让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欢庆这后,又向学生提出“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了哪些严峻局势?”的问题。这样的情境问题,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相沟通。学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时,有种历史再现的感觉,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4 注重问题情境的具体性
所谓问题情境的具体性,是指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設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学科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否则,难以实现激发学生学习该学科的兴趣,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因此,知识在问题解决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高中学生不应再满足于“是什么”,而应要探求“为什么”。在解决“为什么”时,必然要联系古今、联系中外,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一些学生觉得历史难以学好,很大程度是因为脱离了学科知识,强调了死记硬背。必须把一般认知能力训练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才会更加有助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采用问题情境教学,就必须着眼于如何设计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何评价学生的思维成果等方面。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关键是怎样设计问题。一个优秀的情境问题,往往产生“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合作,教——学合作,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得更多、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