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高考作文阅卷标准为指导练,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基训练,对学生写作基础有一定的帮助。个性化、语言构建与独立思考就是这其中的“三味真火”,其反映出作文构思、主题、语言等基本功的训练,语文教师可加以探索研究。
关键词:高考视野;语文作文;强基训练
高中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而言,除个别学生外,大部分学生都受到小学、初中作文写作习惯的影响,很难写出有新意、有个性的作文。而高考语文作文恰恰最看中的就是创新与个性化,这两者是在学生基础知识之上最能看出学生语文能力、语文思维的活力,是学生语文学习最具有指标性的参考依据。因而,在高中语文进行作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过去作文的误区,而且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過与学生个性化风格相结合,促进学生写出展示自我独特的作文,从而更有效地应对高考作文。为此,笔者从构思、语言、主题等方面,论述高考视野下作文强基训练教学。
一、在个性张扬中强化学生作文构思
作文构思既是作文强基训练的重点与难点,又是学生“最熟悉的陌生人”。笔者认为,所谓构思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整篇作文的逻辑安排、思路书写及材料分配的科学化、私密化过程,其体现了学生自我对作文要求的整体把握。在当今高考作文中,几乎所有的作文都是给出材料进行提炼构思的,这实际上就是要求高中作文强基训练必须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结果。因而,把个性张扬融入到作文写作的构思中,是高考作文内在性的隐性要求。而这项要求很多学生熟悉却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从小写作文就要求构思,但这些构思要么是老师要求的,要么是家长要求的,因而学生作文构思几乎都会出现成人化之倾向,个性化构思成了陌生的东西。因此,在作文强基训练中,只有把个性化构思放在强基训练的突出位置,学生才有可能较快提高作文水平。
从高考作文阅卷指导建议来看,没有个性化构思的作文如果写得较好,几乎都是套作。而套作是高考语文作文极其忌讳的,学生只有融入个性,才能使作文构思写出独到的心得体会。以2018年语文全国新课标II卷的作文题目为例,材料中无论是数据的反向运用、理性分析还是逆向思维等,都相对容易抓住的。但如何构思却成为了很多学生内心煎熬的痛楚。借助于学生成长的故事、启示,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叙事来进行构思,是擅长抒情的同学个性化构思的方向之一;通过生活观察得出理性分析结果的讲道理、摆事实,是擅长说理性强的学生的个性化构思的方向之一……而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从大类向小类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却是自我个性化构思成长的过程。语文教师通过细致且耐心的作文指导,逐步将每个学生的作文风格与构思相联系,使学生的个性张扬完成融入到作文强基训练中,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构思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在积累运用中强化学生作文语言
到达高中阶段,学生无论是在语言词汇的积累上,还是文学常识的积累上都有较深厚的基础。但作文教学中,学生对好的作文或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往往是“一看就懂,一写就懵”。这主要原因在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的培养不足,其表现在:第一,语言词汇的积累不能转化为作文语言。如有部分同学特别喜欢小赋等文体,平时也会背诵一些喜欢的作品。但在写作训练中,不能结合自己个性化发展将积累转化为自己的作文语言。第二,写作训练中没有将发现的语言规律转化为写作规律。在写作训练中,有学生认为短句读起来铿锵有力,力量感强,而自己作文也想写出这种风格时却显得无力。
在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针对有较好基础的学生,就应该在教学中随时随处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如在《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喜欢或者经典的句式,除了让学生理解意思以外,还可以即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如第一段的写法上,通过句式、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的挖掘,将语言的建构的与运用素养的各方面统一到写作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写作基础,使之学生对这些经典句式在增强领悟的基础上转化为自我个性化写作的语言。而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向,给出较好的指导与点评,才能在积累的同时实现学以致用,起到强基训练的要求。这种强项训练,本质上还是高考作文的内在要求之一,即将语文学习能力转化会实际运用能力。
三、在学生思考中强化学生独特见解
写作训练如果不能实现将学生思考转化为作文,那么无论什么样的训练,最终不是套作嫌疑就是平淡无奇,还是不能使学生达到高考作文的要求。换言之,主题的确立不仅要实现个性化的张扬,更要具有创新与创意精神。而在作文强基训练中,语文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将自我的思考、独特见解融入到写作中,使之具有个性化的独创精神。
2017年语文全国新课标II卷的作文题,从六句名言中选择两三句进行立意构思,看似简单却很难。通过分析六句名言,学生要从自己感受最深处对主题、立意进行凝练时,六句名言的明显共性不多。只有通过有效的个性化感受与创意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应对。而从阅卷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是将其中两句进行联系,而缺乏动态的独特思考,却成了作文的硬伤。对此,在写作训练中,有学生围绕着某一句如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进行独物立意,写出风流人物应具备的品质不仅具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等不俗气质,而且还应当具有“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的格局担当,整个作文构思一下就“活”起来了,成为了对时代英雄的别样书写。通过这种立意构思,将学生独特思考转化为作文主题,既突出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又彰显了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语文基础的扎实情况,因而有较强的示范意义与价值。
总之,高考作文的强基训练要摆脱原有的训练模式,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将学生独特思考融入到训练中,使学生在语言积累、运用过程中体现高考作文的检测要求,并实现语文学习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佑文.高中“1+2+3”生态作文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2):66-68.
[2]孙峰臣.高中作文训练序列化探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06):23-24.
(作者单位:重庆市璧山中学校)
关键词:高考视野;语文作文;强基训练
高中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般而言,除个别学生外,大部分学生都受到小学、初中作文写作习惯的影响,很难写出有新意、有个性的作文。而高考语文作文恰恰最看中的就是创新与个性化,这两者是在学生基础知识之上最能看出学生语文能力、语文思维的活力,是学生语文学习最具有指标性的参考依据。因而,在高中语文进行作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过去作文的误区,而且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過与学生个性化风格相结合,促进学生写出展示自我独特的作文,从而更有效地应对高考作文。为此,笔者从构思、语言、主题等方面,论述高考视野下作文强基训练教学。
一、在个性张扬中强化学生作文构思
作文构思既是作文强基训练的重点与难点,又是学生“最熟悉的陌生人”。笔者认为,所谓构思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整篇作文的逻辑安排、思路书写及材料分配的科学化、私密化过程,其体现了学生自我对作文要求的整体把握。在当今高考作文中,几乎所有的作文都是给出材料进行提炼构思的,这实际上就是要求高中作文强基训练必须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结果。因而,把个性张扬融入到作文写作的构思中,是高考作文内在性的隐性要求。而这项要求很多学生熟悉却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从小写作文就要求构思,但这些构思要么是老师要求的,要么是家长要求的,因而学生作文构思几乎都会出现成人化之倾向,个性化构思成了陌生的东西。因此,在作文强基训练中,只有把个性化构思放在强基训练的突出位置,学生才有可能较快提高作文水平。
从高考作文阅卷指导建议来看,没有个性化构思的作文如果写得较好,几乎都是套作。而套作是高考语文作文极其忌讳的,学生只有融入个性,才能使作文构思写出独到的心得体会。以2018年语文全国新课标II卷的作文题目为例,材料中无论是数据的反向运用、理性分析还是逆向思维等,都相对容易抓住的。但如何构思却成为了很多学生内心煎熬的痛楚。借助于学生成长的故事、启示,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叙事来进行构思,是擅长抒情的同学个性化构思的方向之一;通过生活观察得出理性分析结果的讲道理、摆事实,是擅长说理性强的学生的个性化构思的方向之一……而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从大类向小类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却是自我个性化构思成长的过程。语文教师通过细致且耐心的作文指导,逐步将每个学生的作文风格与构思相联系,使学生的个性张扬完成融入到作文强基训练中,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构思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在积累运用中强化学生作文语言
到达高中阶段,学生无论是在语言词汇的积累上,还是文学常识的积累上都有较深厚的基础。但作文教学中,学生对好的作文或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往往是“一看就懂,一写就懵”。这主要原因在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的培养不足,其表现在:第一,语言词汇的积累不能转化为作文语言。如有部分同学特别喜欢小赋等文体,平时也会背诵一些喜欢的作品。但在写作训练中,不能结合自己个性化发展将积累转化为自己的作文语言。第二,写作训练中没有将发现的语言规律转化为写作规律。在写作训练中,有学生认为短句读起来铿锵有力,力量感强,而自己作文也想写出这种风格时却显得无力。
在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针对有较好基础的学生,就应该在教学中随时随处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如在《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喜欢或者经典的句式,除了让学生理解意思以外,还可以即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如第一段的写法上,通过句式、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的挖掘,将语言的建构的与运用素养的各方面统一到写作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写作基础,使之学生对这些经典句式在增强领悟的基础上转化为自我个性化写作的语言。而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向,给出较好的指导与点评,才能在积累的同时实现学以致用,起到强基训练的要求。这种强项训练,本质上还是高考作文的内在要求之一,即将语文学习能力转化会实际运用能力。
三、在学生思考中强化学生独特见解
写作训练如果不能实现将学生思考转化为作文,那么无论什么样的训练,最终不是套作嫌疑就是平淡无奇,还是不能使学生达到高考作文的要求。换言之,主题的确立不仅要实现个性化的张扬,更要具有创新与创意精神。而在作文强基训练中,语文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将自我的思考、独特见解融入到写作中,使之具有个性化的独创精神。
2017年语文全国新课标II卷的作文题,从六句名言中选择两三句进行立意构思,看似简单却很难。通过分析六句名言,学生要从自己感受最深处对主题、立意进行凝练时,六句名言的明显共性不多。只有通过有效的个性化感受与创意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应对。而从阅卷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是将其中两句进行联系,而缺乏动态的独特思考,却成了作文的硬伤。对此,在写作训练中,有学生围绕着某一句如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进行独物立意,写出风流人物应具备的品质不仅具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等不俗气质,而且还应当具有“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的格局担当,整个作文构思一下就“活”起来了,成为了对时代英雄的别样书写。通过这种立意构思,将学生独特思考转化为作文主题,既突出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又彰显了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语文基础的扎实情况,因而有较强的示范意义与价值。
总之,高考作文的强基训练要摆脱原有的训练模式,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将学生独特思考融入到训练中,使学生在语言积累、运用过程中体现高考作文的检测要求,并实现语文学习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佑文.高中“1+2+3”生态作文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2):66-68.
[2]孙峰臣.高中作文训练序列化探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06):23-24.
(作者单位:重庆市璧山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