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信有两大来源: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体制本身内部的优越性是自信的最重要来源;二是通过与印度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总量、民生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比较,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外在超越性。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信的来源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自信 来源
中图分类号:R33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1-0181-01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制度自信”,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提到“制度自信”,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也是自信的,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信的来源在哪里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体,要让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必须处理好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一、市场经济为本位的经济体制对计划经济为本位的经济体制的超越
不可否认,建国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最终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苏联模式的影响,党和国家领导人普遍将马恩论述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等同于社会主义,特别是将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社会,排斥商品,货币和市场,在此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个弊端,僵化,没有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改革原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大势所趋,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饱受意识形态的争议,随时存在体制复归的风险威胁,为什么市场经济引入中国这么多年,仍存在这样的风险呢?归根到底是90年代前的中国经济体制仍然是以计划经济为本位的,整体上通过国家计划来实现资源配置,政府的行政干预在经济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市场机制还只是在某些领域和某些行业发挥作用,1988年的价格闯关就是其典型的表现,此前,“价格双轨制”已经实行许久,中央决定放开计划价格,全面实行市场定价,但因为物价改革超出了社会公众的承受力,最终闯关失败。但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率和活力,中国要发展,必须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为本位。因此,90年代以后特别是十五大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经济为本位的经济体制,在经济活动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通过市场竞争,供求变化和价格波动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在此基础之上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公正。但至此,一个贯穿改革始终的问题终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那就是政府活动有时会缺位,越位和错位,严重影响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后来十六大、十七大相继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相继衰退,而中国经济却逆势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主要归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可以适时适度地發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的指导作用。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果这些政策一一得到认真贯穿落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会愈走愈远,愈来愈自信。
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充满活力,处于动态发展,不断演进的体制。实践发展需要体制形成以适应它的发展要求,体制在回应实践需要的过程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进行创新,又去指导实践的不断反复,这个体制不是僵化的,是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二是巧妙地处理好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全球公认的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方式,正如邓小平所言“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印度市场经济体制的超越
为什么拿中国跟印度比较呢?一是印度的国情和中国国情的相似性,两个国家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也很相近。二是中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印度实行的是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总量和民生两方面可以看出中印之间的差距。
一是经济总量的超越。改革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2010年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用三十年的时间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取得的成就,而印度的GDP总量远远比不上中国。
二是民生方面的超越。在医疗卫生方面,印度穷人的医疗费往往占其收入的四分之一,而那些最富裕的人,医疗费仅占其收入的3 .5 %,大众所需基本药物的生产产量也很少。1虽然保障的标准还不高,但中国实现了全民医保,这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在脱贫方面,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估计,截止2005年,中国的极度贫困人口(定义为每日生活标准1.25美元)比例已降至16%,而在印度,这一比例仍超过40%。以更高一些的每日2美元的贫困线衡量,世行报告称,印度四分之三的人口是穷人,而中国的相应比例为36%。2 三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的超越。中国的这种政党体制确保了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能够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而印度执政党更迭频繁,无法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民生。
综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从经济总量、民生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这三方面超越以印度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体制,足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正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以上就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两大自信来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体制内部的自信,而体制内部的自信最主要来自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它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保持经济增长的活力,又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调作用,保持经济秩序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彭森、张小冲、金春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家比较与借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邹东涛、欧阳日辉:中国所有制改革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上)[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下)[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司马军、李毅:印度市场经济体制[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 杨冬云:印度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J],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第3期
[8] 武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综述[J],党史研究资料,2002年第7期
作者简介
徐立波,男,2013级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 1V.N .Balasubr amany am,Conver sa tions with I ndian Eco no mists,P A LG RA V E,2001,p16.
2 来源于2005年世界银行报告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自信 来源
中图分类号:R33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1-0181-01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制度自信”,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提到“制度自信”,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也是自信的,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信的来源在哪里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体,要让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必须处理好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一、市场经济为本位的经济体制对计划经济为本位的经济体制的超越
不可否认,建国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最终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苏联模式的影响,党和国家领导人普遍将马恩论述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等同于社会主义,特别是将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社会,排斥商品,货币和市场,在此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个弊端,僵化,没有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改革原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大势所趋,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饱受意识形态的争议,随时存在体制复归的风险威胁,为什么市场经济引入中国这么多年,仍存在这样的风险呢?归根到底是90年代前的中国经济体制仍然是以计划经济为本位的,整体上通过国家计划来实现资源配置,政府的行政干预在经济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市场机制还只是在某些领域和某些行业发挥作用,1988年的价格闯关就是其典型的表现,此前,“价格双轨制”已经实行许久,中央决定放开计划价格,全面实行市场定价,但因为物价改革超出了社会公众的承受力,最终闯关失败。但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率和活力,中国要发展,必须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为本位。因此,90年代以后特别是十五大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经济为本位的经济体制,在经济活动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通过市场竞争,供求变化和价格波动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在此基础之上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公正。但至此,一个贯穿改革始终的问题终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那就是政府活动有时会缺位,越位和错位,严重影响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后来十六大、十七大相继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相继衰退,而中国经济却逆势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主要归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可以适时适度地發挥政府的宏观调控的指导作用。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果这些政策一一得到认真贯穿落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会愈走愈远,愈来愈自信。
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充满活力,处于动态发展,不断演进的体制。实践发展需要体制形成以适应它的发展要求,体制在回应实践需要的过程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进行创新,又去指导实践的不断反复,这个体制不是僵化的,是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二是巧妙地处理好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是全球公认的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方式,正如邓小平所言“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印度市场经济体制的超越
为什么拿中国跟印度比较呢?一是印度的国情和中国国情的相似性,两个国家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也很相近。二是中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印度实行的是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总量和民生两方面可以看出中印之间的差距。
一是经济总量的超越。改革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2010年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用三十年的时间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取得的成就,而印度的GDP总量远远比不上中国。
二是民生方面的超越。在医疗卫生方面,印度穷人的医疗费往往占其收入的四分之一,而那些最富裕的人,医疗费仅占其收入的3 .5 %,大众所需基本药物的生产产量也很少。1虽然保障的标准还不高,但中国实现了全民医保,这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在脱贫方面,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估计,截止2005年,中国的极度贫困人口(定义为每日生活标准1.25美元)比例已降至16%,而在印度,这一比例仍超过40%。以更高一些的每日2美元的贫困线衡量,世行报告称,印度四分之三的人口是穷人,而中国的相应比例为36%。2 三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的超越。中国的这种政党体制确保了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能够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而印度执政党更迭频繁,无法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民生。
综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从经济总量、民生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这三方面超越以印度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体制,足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正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以上就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两大自信来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体制内部的自信,而体制内部的自信最主要来自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它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保持经济增长的活力,又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调作用,保持经济秩序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彭森、张小冲、金春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家比较与借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邹东涛、欧阳日辉:中国所有制改革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上)[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下)[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司马军、李毅:印度市场经济体制[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 杨冬云:印度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J],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第3期
[8] 武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综述[J],党史研究资料,2002年第7期
作者简介
徐立波,男,2013级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 1V.N .Balasubr amany am,Conver sa tions with I ndian Eco no mists,P A LG RA V E,2001,p16.
2 来源于2005年世界银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