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实施促使广大中学物理教师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研究教学方法,运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中学物理则是一门逻辑思维比较严密的一门学科,学生因年龄大小、生理特征等因素,导致他们在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那种传统上的“一刀切”教学方法势必会造成低效教学,导致许多学生畏惧物理一个主要原因。所以物理教师必须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物理课上,尤其是初中物理课上采用分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值得探索的教学策略,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新时期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举措。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念理解
实施分层教学法,教师要弄清楚其概念理解和具体做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步理解实施。
第一,学生分层。物理教师要首先调查一下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水平,如对他们的记忆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兴趣爱好,书写习惯,学习态度,家庭状况,尤其是对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等等都做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再进行分类分层。当然,为了慎重起见,使分类分层也更加合理科学,还需要物理教师再做面谈和侧面调查,进一步摸清出每一个学生的实际状况。据此,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一般可按三层进行分类,即A层、B层、C层,A层(即A类或A组)为比较优秀组(层),B组为中等组(层),C组为基础组(层)或合格组(层)。这样分类是基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让他们有不良情绪出现,防止有任何的抵触情绪,教师对学生的分类主要出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吃得好,吃得饱”,“营养全面”,这样才可使他们健康成长,快速成长。
第二,备课分层。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前提。分层备课就需要物理教师认真地研究学生,研究要给学生上课的内容、上课中运用的语言和教学方法,及其使用的教学工具,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分层教学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需要课前要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做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即为A层的学生制定出的学习目标就是一个较高层次的目标,为B层的学生制定出一个学习目标是属于中等层次的,为C层学生制定出一个学习目标就应该是较低难度层次的。
第三,授课分层。上课属于实施分层教学的落脚点,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做好几下工作,即要非常明确分层教学目标,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努力争取达标。要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注意:这一点不需要保密,因为知彼知己,才能明确努力方向),但具体到每节课时,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在上“压强”一课时,教师应明确告诉A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灵活运用压强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B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运用压强公式,解决一些稍有变化的问题;C 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理解压强的意义,会运用压强公式,做一些较为简单的习题。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且难度不一样,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第四,作业分层。布置作业也要分层,这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分层是分层分类汲取知识的途径,作业分层则是进一步训练和检验分层教学或分词鞥学习效果的一个很重要途径,检验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C层学生,难度需要较低一些,但作业份量不可以太少,C层学生可做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的物理题目,尽可能安排一个题目考查一个知识点的练习;对A层学生则可减少一些重复性作业,适当增加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型,以综合性、提高性为主;B层学生介于二者之间,作业有难有易。同时要求A层学生也要完成B层学生的要求,鼓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的部分作业和C层学生选做B层学生的部分作业。另外也可以通过每日一题的形式,按题目的难易程度布置三道习题,让各层学生有选择地做,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
第五,评价分层。分层评价是进行分层次教学的重要环节。分层次教学是使所有学生通过教学都有所学、有所得,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逐步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递进,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只有帮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较快提高,整体水平才会有提高。虽然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差异始终是存在的,但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了更好地发挥分层互促的作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如果统一要求,就会使差生失去信心,失去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
二、分层次教学实施的几个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实施,物理教师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重几下事项。
第一,分层前后需要细致人微地做好宣讲工作和学生思想工作。分层前,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分层教学的好处,要让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分层后,C层学生易产生自卑感,B层学生易得过且过,A层学生易产生骄傲情绪,各层学生间的关系也易产生裂痕,教师要善于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调整好各层学生的心态,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为各层学生学习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第二,各层学生要动态调整。分层后要视实际情况,在一个周期后给予流动,引入竞争机制,发挥激励作用,避免长时间给学生贴标签。
第三,要做好课前预习的分层工作。初二学生刚学习物理时,都满怀着求学欲望。为此,把握好学生的求学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物理能力的最根本保证。初中学生在刚学习物理时,部分学生没有看书预习的习惯,认为只要听好课和完成作业即可,因而对预习马虎了事。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为学困生)不会看书,甚至看不懂书。于是,在教学中应先向学生讲清看书和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学会看书预习就等于找到了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对上层学生,引导他们基本看懂本节的课文内容,基本理解本节概括出来的规律、公式、定理,列出重要的知识点及疑难问题;对于一些重要的演示实验,想方设法在课前亲自试做,通过物理实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对于中下层学生则帮助其复习旧知识,列出看书提纲,要求他们基本上了解本节的课文内容。对于看不懂,搞不清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前请教老师或暂时搁置,然后通过听课解决。
第四,课堂教学设计要有分层。在设计教案时,要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以中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上层生和学困生的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上升的教学原则,要求不宜高,坡度要小,保证中下层生在听课过程中学得懂、吃得消,也解决了上层生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他们对物理知识理解能力。适当放慢讲课速度,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使得全班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节奏。在课堂提问上,让上层生回答一些发展性、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这既能提高他们的水平,又能对其他层次学生有所启发;对下层生则让他们回答一些基本性问题,这既有利于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例如,在初三物理的“欧姆定律”一节的教学中,要求中上层学生必须弄清欧姆定律的实验论证来由,公式I=U/R的本质含义、适用范围,理解例题的解法及相关电路图,并能顺利完成课后的习题。对于中下层生,要求他们能记住公式及其简单代入运算,能看懂例题,依照例题能写出简单的步骤和答案。
简言之,初中物理教师要利用好分层教学法,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每一个专题,每一节课的能力目标计划,有意识地把能力培养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物理能力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吴雨金,浅论分层教学法,《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
3.初中物理(初二,初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平南初中 ,甘肃 天水741006)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念理解
实施分层教学法,教师要弄清楚其概念理解和具体做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步理解实施。
第一,学生分层。物理教师要首先调查一下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水平,如对他们的记忆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兴趣爱好,书写习惯,学习态度,家庭状况,尤其是对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等等都做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再进行分类分层。当然,为了慎重起见,使分类分层也更加合理科学,还需要物理教师再做面谈和侧面调查,进一步摸清出每一个学生的实际状况。据此,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一般可按三层进行分类,即A层、B层、C层,A层(即A类或A组)为比较优秀组(层),B组为中等组(层),C组为基础组(层)或合格组(层)。这样分类是基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让他们有不良情绪出现,防止有任何的抵触情绪,教师对学生的分类主要出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吃得好,吃得饱”,“营养全面”,这样才可使他们健康成长,快速成长。
第二,备课分层。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前提。分层备课就需要物理教师认真地研究学生,研究要给学生上课的内容、上课中运用的语言和教学方法,及其使用的教学工具,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分层教学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需要课前要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做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即为A层的学生制定出的学习目标就是一个较高层次的目标,为B层的学生制定出一个学习目标是属于中等层次的,为C层学生制定出一个学习目标就应该是较低难度层次的。
第三,授课分层。上课属于实施分层教学的落脚点,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做好几下工作,即要非常明确分层教学目标,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努力争取达标。要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层次,(注意:这一点不需要保密,因为知彼知己,才能明确努力方向),但具体到每节课时,又常常不知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因此,教师一般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在上“压强”一课时,教师应明确告诉A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灵活运用压强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B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运用压强公式,解决一些稍有变化的问题;C 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能理解压强的意义,会运用压强公式,做一些较为简单的习题。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且难度不一样,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发生。
第四,作业分层。布置作业也要分层,这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分层是分层分类汲取知识的途径,作业分层则是进一步训练和检验分层教学或分词鞥学习效果的一个很重要途径,检验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C层学生,难度需要较低一些,但作业份量不可以太少,C层学生可做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的物理题目,尽可能安排一个题目考查一个知识点的练习;对A层学生则可减少一些重复性作业,适当增加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型,以综合性、提高性为主;B层学生介于二者之间,作业有难有易。同时要求A层学生也要完成B层学生的要求,鼓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的部分作业和C层学生选做B层学生的部分作业。另外也可以通过每日一题的形式,按题目的难易程度布置三道习题,让各层学生有选择地做,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
第五,评价分层。分层评价是进行分层次教学的重要环节。分层次教学是使所有学生通过教学都有所学、有所得,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逐步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递进,从而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只有帮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较快提高,整体水平才会有提高。虽然一个班级内学生的差异始终是存在的,但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为了更好地发挥分层互促的作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如果统一要求,就会使差生失去信心,失去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
二、分层次教学实施的几个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分层教学法的有效实施,物理教师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重几下事项。
第一,分层前后需要细致人微地做好宣讲工作和学生思想工作。分层前,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分层教学的好处,要让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分层后,C层学生易产生自卑感,B层学生易得过且过,A层学生易产生骄傲情绪,各层学生间的关系也易产生裂痕,教师要善于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调整好各层学生的心态,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为各层学生学习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第二,各层学生要动态调整。分层后要视实际情况,在一个周期后给予流动,引入竞争机制,发挥激励作用,避免长时间给学生贴标签。
第三,要做好课前预习的分层工作。初二学生刚学习物理时,都满怀着求学欲望。为此,把握好学生的求学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物理能力的最根本保证。初中学生在刚学习物理时,部分学生没有看书预习的习惯,认为只要听好课和完成作业即可,因而对预习马虎了事。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为学困生)不会看书,甚至看不懂书。于是,在教学中应先向学生讲清看书和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学会看书预习就等于找到了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对上层学生,引导他们基本看懂本节的课文内容,基本理解本节概括出来的规律、公式、定理,列出重要的知识点及疑难问题;对于一些重要的演示实验,想方设法在课前亲自试做,通过物理实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对于中下层学生则帮助其复习旧知识,列出看书提纲,要求他们基本上了解本节的课文内容。对于看不懂,搞不清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前请教老师或暂时搁置,然后通过听课解决。
第四,课堂教学设计要有分层。在设计教案时,要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以中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上层生和学困生的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上升的教学原则,要求不宜高,坡度要小,保证中下层生在听课过程中学得懂、吃得消,也解决了上层生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他们对物理知识理解能力。适当放慢讲课速度,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使得全班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节奏。在课堂提问上,让上层生回答一些发展性、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这既能提高他们的水平,又能对其他层次学生有所启发;对下层生则让他们回答一些基本性问题,这既有利于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例如,在初三物理的“欧姆定律”一节的教学中,要求中上层学生必须弄清欧姆定律的实验论证来由,公式I=U/R的本质含义、适用范围,理解例题的解法及相关电路图,并能顺利完成课后的习题。对于中下层生,要求他们能记住公式及其简单代入运算,能看懂例题,依照例题能写出简单的步骤和答案。
简言之,初中物理教师要利用好分层教学法,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每一个专题,每一节课的能力目标计划,有意识地把能力培养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物理能力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吴雨金,浅论分层教学法,《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
3.初中物理(初二,初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平南初中 ,甘肃 天水7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