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度为自己定下人生目标,那是一个快乐的结局。年轻的心不知道结局之前的艰辛,就是想一直往前走。等摔过跟头,才想起没有人为我的夜路照亮,没有人用手指着某处说应该在前方的哪个路口拐弯。很好,因为路就是自己走的。”《赫图阿拉梦:佟大为2005写真》中,夹着这样一句话。
而今,《赤壁》杀青,公益电影《志愿者》一票难求,佟大为也飞赴戛纳,翘首生命中的又一点亮色。再读这句话,仍旧别有一番味道。不知这是奔向而立之年的佟大为对自己过往的追述,还是目送青春渐行渐远的感慨……不过,不论怎样,也许这都可以看作是他给自己一段生命旅程下的注解。
奋斗,始于童年
2007年,一部《奋斗》再次成就了佟大为。去掉书名号,这两个字也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佟大为的历程。他和陆涛如此像,都为了一个理想而奋斗着。他又远没有陆涛那样幸运,在他那里,关于跋涉的路开始得太早,又太过艰辛。
1984年5月24日,童年在佟大为面前紧急刹车。从此,6岁半的他结束了坐在父亲长江750摩托车里“威风八面”的日子。“父亲是交警,那天开着‘长江750’出去执行任务出了车祸。从此,我对父亲的记忆凝固在‘长江750’飞出去的那一瞬间。那个高大挺拔的身躯,再也没有站起来。”佟大为在父亲出车祸20周年的那一天写下的长文里这样写到。一瞬间,改变了一个人的童年。佟大为再也没有机会坐在摩托车挎斗里,骄傲地面对小朋友艳羡的目光了。被迫学会自立,是佟大为童年的主要功课。
有一张照片在网上流传很广。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靠在公园湖边的栏杆上吹笛子。眼神里流露出的是让人心酸的懂事。那是学校成立管弦乐队的时候,老师规定乐器自备。佟大为很想向妈妈要钱,买个便宜点的竹笛,可就是张不开嘴。他知道,为了给爸爸治病,家里已债台高筑。他不想让母亲为难,捡来一根破竹竿,在上面钻了几个孔,吹着不成调的曲子,也挺开心。这种在小孩子身上难得的执着和自立,贯穿了佟大为的童年。
后来,半路出家的佟大为为了考表演系,在几个演员朋友的帮助下突击学习舞蹈,可一段舞蹈学了约两个星期,还没怎么记住动作。朋友就用激将法刺激他说:“就你这样,根本当不了演员。”听了这句话,佟大为憋足一股“犟劲”,然后,一举中的。
也正是这样的品质,让佟大为成为今天的佟大为。因为偶然的群众演员角色,又因为做群众演员时副导演无意中的一句鼓励,佟大为坚定地考到上海戏剧学院,又坚定地在大学四年中坚持天天跑步锻炼协调性。
将抽象的梦想变成具象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是,“我们不会放弃!”陆涛的台词,让佟大为找到了一路走来的理由。
有评论说“他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演绎青春的激荡和深刻,让很多人笑着哭;很多观众觉得,电视上的他即使是漫不经心地笑,仍透着让人易觉察的乖巧和懂事”。略带着忧伤的内敛与懂事,反倒让这个单眼皮、小眼睛的东北大男孩炙手可热,打上了成熟的标签。
确实,现在回忆起那个充满忧伤的年月,佟大为也会发自内心地感谢苦难的“副产品”。他曾说:“如果没有这些磨难,如果一帆风顺,也许我今天就是一个干部家庭里不求上进的纨绔子弟。”然而,让一个6岁半的孩子为今天的成功付出整个童年,这个代价让人心酸。
责任,作为男人的担当
2007年9月,佟大为用一篇名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博文,坦然公布了自己的婚讯。在演艺圈里喜欢对婚事遮遮掩掩的今天,这一举动不仅意味着承认的勇气,更是一种承担的勇气。有媒体甚至因此采访他。
责任,对于佟大为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佟大为的记忆里,父亲出事后,母亲一直守在没有知觉的父亲身边,喂饭、护理、按摩、擦洗、帮助翻身、晒太阳、用手为爸爸抠大便……不幸发生时母亲只有34岁,她完全可以和丈夫离婚,抛下一双儿女,去追求自己新的人生。但她没有,20年如一日地照顾卧床不起的植物人丈夫和两个幼小的孩子。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长大之后的佟大为,慢慢咀嚼着其中的复杂滋味。
母亲让佟大为懂得了责任的含义。7岁时,他便成为家中的男子汉,小小年纪就知道保护妈妈和姐姐。每天晚上,他总会插好门窗,检查煤气是否关严。妈妈没精力照顾他俩,他们就自己做饭吃。一次,佟大为踩着小板凳切土豆丝,一不小心将小手切得鲜血淋漓,吓得大哭,就问姐姐:“流这么多的血,会不会死啊?”姐姐用手帕为他把伤口包扎好,等妈妈很晚回来时,佟大为骄傲地说:“妈,我会做饭了!”妈妈发现他手上的伤口皮肉还外翻着,酸涩的泪水滚落了下来……
小男子汉逐渐长大,责任也衍化为生活、工作中最本真又可贵的品质。拍摄《奋斗》的时候,他在剧组里像一位兄长,经常耐心地关照几位演员。加盟《赤壁》剧组之后,导演吴宇森因之增加了一个角色。接到剧本后,他就忙着习武、骑马、减肥。“里面的演员全是大腕,和他们合作我很高兴,学习武术和练习骑马是为了每场戏我都可以亲自出演,我不希望要替身,那样,我的镜头就会很少,我得努力。”小眼睛里闪出的神采,一片赤诚。导演的信任,被他化为自觉的责任。
温习过往的工作状态,《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奋斗》里面精彩的台词,无一例外与“责任”二字有关。他在自己博客里写道,“那些日子在卫生间里都是在背台词,梦中也是不停地说来说去,自己把自己憋得像头‘困兽’。”陆涛的妙语连珠,被这个叫佟大为的男人生生扛出来。
因此,这样的一个男人,将自己的新娘大方地介绍给大家,也许就不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行为了。他只是告诉大家行将承担的责任而已。又恰巧,这是一个略带沉默的人,身处一个混乱的圈子,于是,这种表达就有了独特的深沉。
“其实,在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缺失的孩子往往会有两个极端:相当懦弱或相当勇敢坚强。但无论怎样,他们都喜欢将笑容写在脸上,将悲伤化作沉默,将不论属于抑或不属于自己的责任都一律自己扛着。我在对父亲形象的幻想和构建中,真正的父亲一直没有出现,于是只能藏着这份期许,用自己的努力进行弥补。”
佟大为承认自己即使在特别累、特别压抑的时候,也很少会哭。“开心的时候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不开心就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人都看着你那张拉长了的脸。”夹杂着东北话的解释里,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男人的背影。
心安之处即是家
走进影视圈的佟大为,可谓顺风顺水。从《玉观音》、《第一次亲密接触》到《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再到《奋斗》,他迅速蹿红。惟一一部电影《我爱你》,一下子让他成为准“金马”得主。他甚至改变了一种惯常的审美观。可是,走进佟大为的内心,却发现他的渴望其实并不在这里。
在佟大为的记忆里,父亲出事以后,最先觉着别扭的是洗澡。别的孩子都是父亲带着去,而他只能跟着姥爷,或者母亲的某个同事。“很多时候,我置身水中,想着鱼在里面的快乐,想着它们身体的灵活,自然想到父亲在病床上一动不动的样子。那时候,我很想让父亲变成一条鱼,恢复原有的自由,哪怕我从此是一只渺小的蝌蚪,也会跟着他如影随形般游来游去。”直到现在,童年的这个想法也挥之不去;直到现在,家的温暖对于佟大为有着强烈于常人的吸引。
佟大为曾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妈妈和姐姐”,说得毫不犹豫。正是母亲和姐姐的支撑,让佟大为的成长没有完全蒙上阴影,而且也充满阳光。但是总有很多事情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是难以处理的。“比如家长会。我小时候非常痛恨开家长会。因为每次开家长会,母亲便会分身乏术,她不能同时出席我和姐姐的家长会,于是常常遭到老师的报怨和斥责。老师不知道我们家里的情况,问为什么不能父母同时来,我不知道母亲怎么解释。每次听到这句问话,我的脸就会通红,仿佛做了天大的错事。”上学的时候,每当同学们到家里做客,佟大为就会觉得自己跟他们不一样。“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世上有一个词叫‘自卑’。”
佟大为也不知道一种关于家的情结从那时起悄然而生。即便现在成为“内地四大小生”之一,佟大为也不曾奢求成为偶像,或者成为一名艺术家,“我只是希望自己是一名好演员。”除去谦虚的成分,他坦言自己难以为艺术放弃很多东西。
梦想与现实,在他那里划出了很清晰的界限,而家和爱人,让他心甘情愿留在界限的这边。“不管什么时候,青春和我形影不离,迟早也会离我而去。”拍戏并没有让佟大为的梦想戏剧化,相反,他更加在意曲终人散后,谁会与之相约在一个热闹街市拐角处的烧烤摊前,喝一瓶冰凉的啤酒。或许,内心深处,有一些情感是难以摆脱的。
2008年春节,佟大为回家探亲时,特意陪母亲去滑冰车。照片中,母子脸上都洋溢的浓浓亲情,这是纵使穷尽世上的富贵与奢华也无法替代的。应该是这种历经苦楚绽放的幸福,才是让佟大为真正留恋的。“也许经历使然,我不企求大富大贵,只希望衣食无忧,与家人平平安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思去生活,即使在困境里,也许是另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