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隐私侵权

来源 :商业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126051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F5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前我国对网络隐私侵权的理论和相关制度的研究仍较为滞后, 立法上并没有对网络隐私权给予确认, 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正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网络隐私;侵权
  随着网络和技术的发展, 人们在享受网络信息资讯的同时,个人隐私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信息泛滥的洪流里,流言蜚语、谣传和泄露隐私等等不负责任的言论到处流淌着。言论自由和隐私的关系,向来是处于紧张的关系,互联网上更是如此,我们既希望网络言论可以无限自由有同时又能够得到严格控制,但这只能是一厢情愿。在线个人信息日以继夜的快速增加,对我们隐私与名声的威胁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并且日益迅速扩及其他层面。互联网相较传统媒体还比较稚嫩,如果说前者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早就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互联网还是个只具有限制行为能力的小孩子,还在努力的学习建立互联网礼仪及礼貌规则。
  隐私权, 作为一个法律概念, 是由美国法学学者华伦(Warren)和布兰德斯( Brandeis) 于1890 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首先提出的。
  我国学界普遍认同, 隐私权就是“ 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中的延伸,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私人信息、私人空间和私人活动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
  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项权利:网络隐私隐瞒权是指在网络上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 不为人所知的权利;网络隐私利用权公民对于自己的隐私, 不仅仅享有消极的隐瞒权, 还享有能动的利用权;网络隐私维护权是指隐私权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所享有的维护其不可侵犯性, 在受到网民或网络服务商非法侵害时可以寻求司法保护的权利;网络隐私支配权是指公民对于自己的隐私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这四项权利。
  网络隐私侵权行为共同的特点是通过各种手段在网络上挖掘、散布他人个人信息。网络隐私侵权行为是网络环境下的新鲜事物, 其本身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行为隐蔽、参与者众多等特点。网络虚拟社区的特性使得侵权行为人可以非常简便地在不被受害人察觉的情况下挖掘、散布其各种私人信息。网络传播的实时性则往往会在受害人要求维权时造成受害人要求发布其隐私的某一个网站删除相关信息的同时, 另外一个甚至几个网站可能早已开始转载, 使得受害人根本无法在事后消除影响。
  众所周知, 网络社区的存在、发展与网络服务提供商是分不开的, 而点击量的大小也是网络服务提供商能否盈利的重要指标。为了吸引网民的眼球, 增加点击量, 网络服务提供商往往会默许乃至纵容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发生。例如,在某些网络隐私侵权事件中, 就是网络服务提供商对涉及隐私侵权的主题不加以屏蔽甚至反复的推荐、置顶, 使得该主题造成的影响范围成倍扩大。而一旦事件上升至法律层面, 网络服务提供商往往会以技术水平不够、无法实时监控、其并非侵权信息发布者等理由对其责任加以推脱。
  网络隐私侵权的态势是严峻的。对此人们一般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一是诉诸于加密技术和打击恶意信息收集软件来防止个人信息的泄漏。但是,保密水平是相对的,随着解密技术的不断升级,在网络中没有攻不破的“防火墙”。保密和解密的相互促进的游戏,最终的受益者是设计保密技术的程序开发商,决不会是广大的网络用户。二是诉诸于法律。但是,这样做可能造成的问题是:网络空间是人类实践的新领域,其中的游戏规则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在对新游戏规则不甚了解的基础上草率地出台法律,只能或者阻碍网络的健康发展,或者是因为法律的不合时宜而造成大量的违法不究的现象,置法律于尴尬的境地。另一种保护隐私方式是“大拒绝”,离群索居,作网络时代的“鲁滨逊”。这样做,个人隐私固然再也不会有泄漏的危险,但是在拒绝网络的同时,也拒绝了网络为你提供的更大的交往空间、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更个性化的消费形式、更自由的参与公共生活方式等诸如此类的诸多好处。
  虽然目前的情况下, 对于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予以规制还存在着许多的障碍,如网络隐私的上位概念隐私权还尚未获得独立的民事权利地位、网络案件管辖权难以确定等等。但是,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的真正觉醒, 对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规制必然会在解决类似权利冲突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屈茂辉 凌立志.网络侵权行为法[M].湖南: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77年.
  [3]何其二 王志坚.浅议网络侵权中的法律责任[J].《北方经贸》,2001第1期.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D926. 1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我国信托业发展进入瓶颈期,这主要与信托制度不完善有关。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托业的规制缺失成为其低迷的罪魁祸首。信托与银行、证券、保险称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四大支柱,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托在聚拢社会闲置资金、加速商品流通、开辟融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制定有效法律制度,帮助信托业走出低谷,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统计法》颁布以来,各级统计机构全面普及《统计法》,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和统计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统计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纠的问题仍较严重,领导干部违法干预统计数据、调查对象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现象依然存在,统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统计法;法制宣传;教育形式  《统计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DF924.1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公民实现自卫和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的强有力武器。但是在社会中,人们有时会产生对正当防卫的误解,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既是正当防卫正当性的重要条件,也成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分界线,因此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正确判断在司法实践中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主要讨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2.29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伴随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广告走进我们的生活。诸多的明星名人也通过广告为我们所熟知。但是近年来,虚假广告事件频发,在虚假广告中,广告主、广告制作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自不待言,对于代言的明星们却没有收到应有的制裁,受到应有的责任追究。  关键词:商业广告;代言人;虚假广告;法律责任  虚假广告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毒瘤之一,对广大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网络诽谤行为不同于传统诽谤行为,其具有影响力大、涉及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对网络诽谤行为的规制已经刻不容缓,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正式出台,为什么样的网络诽谤行为能够构成犯罪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笔者将以两高新司法解释为背景,分析网络诽谤。  关键词:网络诽谤;网络捏造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在此环境中的法律问题也日渐突出,其中著作权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力求在此领域著作权立法滞后的背景下,根据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对有关著作权的几个法律保护问题,提出若干思考,以真正促进数字网络信息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著作权  随着网络技术和电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正在以惊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沉默权在西方具有悠久的传统,时至今日,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约有113个国家在法律中规定有沉默权制度。沉默权制度已成为了大部分国家在刑事诉讼中追求和实现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作为了衡量一国法治观念进步程度与人权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沉默权制度的实现和完善也是维护司法文明有序的重要机制。然而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沉默权制度,相反在其第39条规定:“犯罪嫌疑
期刊
中图分类号:DF71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规则是整个行政诉讼活动的核心与重点。审判机关只有规范严谨的运用好证据规则,才能作出公正的裁判。本文试从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在行政诉讼中的有效运用以及重要意义入手,从举证规则、取证规则、质证规则、认证规则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述。  关键词: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举证;取证;质证;认证  行政诉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行政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它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课题批准号:XIII486  摘要: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气氛日益浓厚,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的缺失。加强创业法律教育,能够使创业者了解创业法律环境,增强守法意识和用法能力。可以从创业法律教育教学体系的建立、师资队伍的培养、诊所式教学方式的引入等方面,提高大学生创业法律教
期刊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2014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危险驾驶罪的司法适用与立法完善研究”(项目编号:201410299199W)研究成果。  摘要:《刑法修正案(八)》将危险驾驶罪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 弥补了我国刑事立法的不足,但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其争议颇多,成为理论界比较关注的课题。从分析解读罪名构成入手,在此基础上对其司法适用进行探究,同时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