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他的一生在教育方面頗有建树,提出了很多教育思想,诸如女子教育思想、平民教育思想、乡村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等,尤其以生活教育思想影响最大。1927年,经过十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陶行知形成了生活教育思想理论,此理论虽然经过了八十多年的春秋,但是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对现在的中国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本篇论文将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评价方面进行论述,同时指出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我国当前教育;启示
一、引言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一生是为人民教育事业献身的一生。毛泽东评价他说“陶行知是一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说:陶行知先生“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陶行知一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主要有:平民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普及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民主教育理论等主要理论体系。在陶行知先生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里,生活教育理论是最能体现陶行知个人风格,深深刻上陶行知个人烙印的教育理论体系。尽管生活教育理论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但它丰富的内涵却具有经久不息的生命活力,直至今日都给教育家们带来深深的启示,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本文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做了一番探究。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内涵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是为向前向上的生活服务,生活不断的变化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教育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即教育”首先表明生活与教育是一致的关系,生活的范围与教育的范围相等,陶行知先生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与之相对应。生活伴随着人的一生,教育与生活一致,意味着教育也伴随人的一生,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即现在所讲的终身教育,因此,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打破传统的学校观,传统学校观认为只有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是受教育的地方,学校的定义十分狭溢,用围墙将学校与社会隔开,每天固定的上课时间,在时空上限定学校,束缚了学生的视野和创造力。社会即学校主张将学校与社会的围墙隔开,社会生活就是学习的内容,社会的一切场所就是学习的地方,不拘泥于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社会即学校”是实现“生活即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与社会生活充分接触,才是活教育,真教育。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传统教育将“教”与“学”分开,老师只管教,学生只管接受,稱为“教授法”,陶行知先生觉得这种方法只能造就大批的“书呆子”,而不能造就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于是提出“教学法”,教学以事为中心,事是需要人来做的,教和学要以做为中心,培养学生注重社会生活,从枯燥教条的书本中解放出来,“教学做合一”是教学的根本原则和方法。教学做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事是做,对于自己的进步是学,对于他人的影响是教,这三者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评价
(一)生活教育思想的评价
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三大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三大内容虽然简短的几个字就概括,实际上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生活即教育”表明生活与教育是一致的,教育需要与生活与时俱进,教育紧跟生活步伐,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就要有什么样的教育与之相适应,这样的教育才有意义,才能为人们向上完满的积极的生活服务,教育与生活挂钩,这样的教育才能丰富人们的经验,从而创造充实的人生。“教育即生活”为现在的教育提供重要的借鉴,教育应与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贴近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和适应生活的能力。
“社会即学校”,学校和社会打破“围墙”,不要相互隔开,学校应该和社会密切联系。学校里的学习,只是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并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郊游,这是让学生贴近大自然,获得直接的感官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良好的情操,比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大自然的效果要好很多;利用假期学校组织学生卖报体验生活,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感受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这是很好的实践。
“教学做合一”,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联系,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习不能蛮干,一定要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做到"教学相长”。教和学必须以做为基础,只有在实践中探索,才能找到教和学的方法,也只有实践,才能产生宝贵经验。
综上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现在教育有很大启示,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四、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一)生活教育思想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启示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精髓,陶行知先生主张的生活教育思想把教育和社会生活、社会创造结合起来,他主张:创造不限时间和空间,任何人也都能创造。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和改革社会的精神。”改革社会就要有创新能力,可见,陶行知先生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中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有重要启示。
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我们经常感叹西方的教育方式,认为西方的高等教育优质,培养的学生善于思考,有创造力,其实并不是西方的大学培养了创造性人才,而是西方的教育方式培养的,西方的孩子自小就给予言论的自由,鼓励孩子提问,给孩子说话提供了轻松宽容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会给孩子带来积极愉悦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仅鼓励孩子好问,而且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创新欲望。
(二)生活教育思想对教学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认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必须根据做的法子。教和学是统一的,不是分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策略,而不是全年级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传统教育只注重老师教,忽视了学生学,其实教与学是相长的,老师不仅教,也要学,学生不仅学,也要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倡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要求老师不是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生的思考,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老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问题讨论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变被动为主动,活跃课堂气氛。
五、总结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研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都具有前瞻性,尤其是生活教育思想对现今中国教育的影响更是深远,中国现今教育主张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生活教育思想倡导教育为生活服务,为向前向上的生活服务,教育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是贴近实际的教育理论,教育要与生活实际接轨,生活实际是什么样的,就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对中国教育制度、教学模式和方法、教育目标、师生关系、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付伟,田丽君.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看现代素质教育的实施[J].科苑观察,2008(4):21
[2]侯晓丽.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6)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徐明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我国当前教育;启示
一、引言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一生是为人民教育事业献身的一生。毛泽东评价他说“陶行知是一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说:陶行知先生“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陶行知一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主要有:平民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普及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民主教育理论等主要理论体系。在陶行知先生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里,生活教育理论是最能体现陶行知个人风格,深深刻上陶行知个人烙印的教育理论体系。尽管生活教育理论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但它丰富的内涵却具有经久不息的生命活力,直至今日都给教育家们带来深深的启示,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本文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做了一番探究。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内涵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是为向前向上的生活服务,生活不断的变化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教育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即教育”首先表明生活与教育是一致的关系,生活的范围与教育的范围相等,陶行知先生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与之相对应。生活伴随着人的一生,教育与生活一致,意味着教育也伴随人的一生,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即现在所讲的终身教育,因此,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打破传统的学校观,传统学校观认为只有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是受教育的地方,学校的定义十分狭溢,用围墙将学校与社会隔开,每天固定的上课时间,在时空上限定学校,束缚了学生的视野和创造力。社会即学校主张将学校与社会的围墙隔开,社会生活就是学习的内容,社会的一切场所就是学习的地方,不拘泥于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社会即学校”是实现“生活即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与社会生活充分接触,才是活教育,真教育。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传统教育将“教”与“学”分开,老师只管教,学生只管接受,稱为“教授法”,陶行知先生觉得这种方法只能造就大批的“书呆子”,而不能造就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于是提出“教学法”,教学以事为中心,事是需要人来做的,教和学要以做为中心,培养学生注重社会生活,从枯燥教条的书本中解放出来,“教学做合一”是教学的根本原则和方法。教学做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事是做,对于自己的进步是学,对于他人的影响是教,这三者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评价
(一)生活教育思想的评价
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三大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三大内容虽然简短的几个字就概括,实际上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生活即教育”表明生活与教育是一致的,教育需要与生活与时俱进,教育紧跟生活步伐,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就要有什么样的教育与之相适应,这样的教育才有意义,才能为人们向上完满的积极的生活服务,教育与生活挂钩,这样的教育才能丰富人们的经验,从而创造充实的人生。“教育即生活”为现在的教育提供重要的借鉴,教育应与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贴近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和适应生活的能力。
“社会即学校”,学校和社会打破“围墙”,不要相互隔开,学校应该和社会密切联系。学校里的学习,只是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并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郊游,这是让学生贴近大自然,获得直接的感官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良好的情操,比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大自然的效果要好很多;利用假期学校组织学生卖报体验生活,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感受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这是很好的实践。
“教学做合一”,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联系,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习不能蛮干,一定要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做到"教学相长”。教和学必须以做为基础,只有在实践中探索,才能找到教和学的方法,也只有实践,才能产生宝贵经验。
综上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现在教育有很大启示,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四、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一)生活教育思想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启示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精髓,陶行知先生主张的生活教育思想把教育和社会生活、社会创造结合起来,他主张:创造不限时间和空间,任何人也都能创造。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和改革社会的精神。”改革社会就要有创新能力,可见,陶行知先生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中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有重要启示。
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我们经常感叹西方的教育方式,认为西方的高等教育优质,培养的学生善于思考,有创造力,其实并不是西方的大学培养了创造性人才,而是西方的教育方式培养的,西方的孩子自小就给予言论的自由,鼓励孩子提问,给孩子说话提供了轻松宽容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会给孩子带来积极愉悦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仅鼓励孩子好问,而且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创新欲望。
(二)生活教育思想对教学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认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必须根据做的法子。教和学是统一的,不是分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策略,而不是全年级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传统教育只注重老师教,忽视了学生学,其实教与学是相长的,老师不仅教,也要学,学生不仅学,也要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倡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要求老师不是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生的思考,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老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问题讨论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变被动为主动,活跃课堂气氛。
五、总结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研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都具有前瞻性,尤其是生活教育思想对现今中国教育的影响更是深远,中国现今教育主张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生活教育思想倡导教育为生活服务,为向前向上的生活服务,教育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是贴近实际的教育理论,教育要与生活实际接轨,生活实际是什么样的,就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对中国教育制度、教学模式和方法、教育目标、师生关系、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付伟,田丽君.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看现代素质教育的实施[J].科苑观察,2008(4):21
[2]侯晓丽.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6)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徐明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