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207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他的一生在教育方面頗有建树,提出了很多教育思想,诸如女子教育思想、平民教育思想、乡村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等,尤其以生活教育思想影响最大。1927年,经过十年的教育实践和探索,陶行知形成了生活教育思想理论,此理论虽然经过了八十多年的春秋,但是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对现在的中国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本篇论文将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评价方面进行论述,同时指出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我国当前教育;启示
  一、引言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一生是为人民教育事业献身的一生。毛泽东评价他说“陶行知是一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说:陶行知先生“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陶行知一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主要有:平民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普及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民主教育理论等主要理论体系。在陶行知先生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里,生活教育理论是最能体现陶行知个人风格,深深刻上陶行知个人烙印的教育理论体系。尽管生活教育理论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但它丰富的内涵却具有经久不息的生命活力,直至今日都给教育家们带来深深的启示,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本文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做了一番探究。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思想内涵
  (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是为向前向上的生活服务,生活不断的变化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教育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即教育”首先表明生活与教育是一致的关系,生活的范围与教育的范围相等,陶行知先生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与之相对应。生活伴随着人的一生,教育与生活一致,意味着教育也伴随人的一生,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即现在所讲的终身教育,因此,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打破传统的学校观,传统学校观认为只有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是受教育的地方,学校的定义十分狭溢,用围墙将学校与社会隔开,每天固定的上课时间,在时空上限定学校,束缚了学生的视野和创造力。社会即学校主张将学校与社会的围墙隔开,社会生活就是学习的内容,社会的一切场所就是学习的地方,不拘泥于具体的时间和地点。“社会即学校”是实现“生活即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与社会生活充分接触,才是活教育,真教育。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传统教育将“教”与“学”分开,老师只管教,学生只管接受,稱为“教授法”,陶行知先生觉得这种方法只能造就大批的“书呆子”,而不能造就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于是提出“教学法”,教学以事为中心,事是需要人来做的,教和学要以做为中心,培养学生注重社会生活,从枯燥教条的书本中解放出来,“教学做合一”是教学的根本原则和方法。教学做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事是做,对于自己的进步是学,对于他人的影响是教,这三者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评价
  (一)生活教育思想的评价
  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三大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三大内容虽然简短的几个字就概括,实际上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生活即教育”表明生活与教育是一致的,教育需要与生活与时俱进,教育紧跟生活步伐,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就要有什么样的教育与之相适应,这样的教育才有意义,才能为人们向上完满的积极的生活服务,教育与生活挂钩,这样的教育才能丰富人们的经验,从而创造充实的人生。“教育即生活”为现在的教育提供重要的借鉴,教育应与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贴近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和适应生活的能力。
  “社会即学校”,学校和社会打破“围墙”,不要相互隔开,学校应该和社会密切联系。学校里的学习,只是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并不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去郊游,这是让学生贴近大自然,获得直接的感官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良好的情操,比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大自然的效果要好很多;利用假期学校组织学生卖报体验生活,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感受工作的艰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这是很好的实践。
  “教学做合一”,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联系,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习不能蛮干,一定要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做到"教学相长”。教和学必须以做为基础,只有在实践中探索,才能找到教和学的方法,也只有实践,才能产生宝贵经验。
  综上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现在教育有很大启示,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四、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一)生活教育思想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启示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精髓,陶行知先生主张的生活教育思想把教育和社会生活、社会创造结合起来,他主张:创造不限时间和空间,任何人也都能创造。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和改革社会的精神。”改革社会就要有创新能力,可见,陶行知先生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中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有重要启示。
  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我们经常感叹西方的教育方式,认为西方的高等教育优质,培养的学生善于思考,有创造力,其实并不是西方的大学培养了创造性人才,而是西方的教育方式培养的,西方的孩子自小就给予言论的自由,鼓励孩子提问,给孩子说话提供了轻松宽容的氛围,这样的氛围会给孩子带来积极愉悦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仅鼓励孩子好问,而且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创新欲望。
  (二)生活教育思想对教学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认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必须根据做的法子。教和学是统一的,不是分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策略,而不是全年级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传统教育只注重老师教,忽视了学生学,其实教与学是相长的,老师不仅教,也要学,学生不仅学,也要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倡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要求老师不是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生的思考,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老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问题讨论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变被动为主动,活跃课堂气氛。
  五、总结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研究,他的很多教育思想都具有前瞻性,尤其是生活教育思想对现今中国教育的影响更是深远,中国现今教育主张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生活教育思想倡导教育为生活服务,为向前向上的生活服务,教育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是贴近实际的教育理论,教育要与生活实际接轨,生活实际是什么样的,就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对中国教育制度、教学模式和方法、教育目标、师生关系、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付伟,田丽君.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看现代素质教育的实施[J].科苑观察,2008(4):21
  [2]侯晓丽.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6)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徐明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教学也是能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提升知识、运用知识的的主要手段,因此实践教学在现代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现有的工商管理教学中,实践教学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实践教学与教学的主要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无法对实践教学实施有效控制。针对于此,笔者结合目前的实践教学现状,对我国的多角色情景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围绕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在多情景教
期刊
【摘要】:目前,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且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从而限制了其初中语文教学,无法实现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初中语文教育中写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初中语文写作教育;有效途径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少数民族农村学生的见闻不广,读的课外读物较少,写作时
期刊
【摘要】: 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巨大的挑战。通过对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对中国老龄化现状进行总结,从而对开展老年教育的必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发展老年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老龄化现状;老年教育意义;老年教育模式;  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他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
期刊
【摘要】: 教育公平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话语,在注意到中国的特殊国情的同时,充分研究和理解西方国家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理论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科尔曼于1966年发表的《教育机会均等》报告,对教育机会均等理念的产生、发展的演变史进行了梳理,这对我们“魅力学校建设”有重大的启示意义。立足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关注教育公平,促进魅力学校建设。  【关键词】:教育机会;均等;学校建设  
期刊
【摘要】: 学生英語学习动机衰竭现象越来越受到家长,教师,社会各界的重视,并且这种现象与日俱增,学生厌学,弃学现象普遍存在。本研究根据这一社会热点现象,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探讨导致学生动机衰竭的主要因素,力求为英语教与学提供借鉴与帮助,找到导致学生动机衰竭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 高中英语学习者;动机衰竭;动机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发现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
期刊
【摘要】: 由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生生存空间与思想意识的特殊性、家庭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学生学习习惯的多样性,导致了学生难教和教学效率低。文章分析了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生;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结合部的人群变得复杂起来,有当地的农民、外地农民工、小商小贩、无业游民等,其子女大部分都进入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接受教育。但是由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学
期刊
【摘要】: 几何形体绘画是美术教学中的基础,当前多数高职教育中都未能给予其足够重视。尽管几何形体绘画表面上只是反复的线条练习,但它培养着未来优秀设计师的美学素养与才能。本文介绍了高职美术中几何形体绘画教学的现状,并分析了几何形体绘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期为高职美术教学工作者和学生提供参考。  关键字:高职;美术教学;几何形体绘画;必要性;重要性  几何形体绘画,就是结构性素描,是重点表现物体结构的
期刊
【摘要】: 早操是一项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组织纪律性,还能让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避免学生晚上不睡觉打游戏,早上起不来不去上课,这样不仅对学习不利,更对身体健康不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于早操的意义完全没有领会,甚至当成了负担,没有真正领会到其中的益处,而去应付,甚至想方设法逃避。  【关键词】:早操;好习惯;重要性  前言  当代的大学生很多都沉迷于网络,每天只是拿着属于自己的手机,玩着属于自
期刊
【摘要】: 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探究性学习”成为了各大学校争先引入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核心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逐步演变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主旋律,同时还有力地挑战了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专制。文章就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点有效的培养途径,以供相关教学工作者参考,力争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字:初中数学;探究性
期刊
【摘要】: 在我国教育形式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音乐教育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玩乐中学到知识,也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一定的发展空间。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应重视音乐素质教育的实施、活动教学法的运用以及自身美的修养。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素质;教学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形式也发生着重大变化。目前,学校传统的应试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