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妻子:放手也是一种爱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h644894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接触到的援藏干部,对援藏三年的艰苦往往寥寥数语带过,有泪不轻弹的他们不愿意呈现柔软的一面。而援藏干部妻子看似平常的叙述,或许能够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理解“舍小家为大家”精神背后的艰辛与坚持。
  
  “放手”也是爱
  
  大部分援藏干部都是30-50岁之间的中青年,处于人生中最黄金的阶段,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都靠他们来照顾,家庭负担是最重的。这时候参加援藏,等于是暂时性地从原有的工作生活中抽离出来,投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甚至还充满着未知风险的领域。
  三年前,来自上海的援藏干部沈轶群报名参加江孜援藏。当时,妻子张杲“也没当回事”,她并没有想到丈夫真的会去西藏,而且去得那么快。之后没多久,正在出差的张女士接到了丈夫的电话,“真的要去援藏了!”她坦言,当时一下子还真有点儿接受不了。丈夫进藏后,自己生活上肯定要面临诸多不便,但是“我更多的是担心他的身体健康,”张杲说,“他工作忙,我和家人对他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比较多,确定援藏之后对他很担心,怕他不能适应高原气候。”
  虽然担心、犹豫,但张女士最后还是选择服从组织的安排:“我也是一名党员干部,对他的工作性质很了解。组织上通过层层筛选能够选择他,对他也是一种信任和肯定,我也觉得很骄傲。不是有一首歌唱道‘放手也是一种爱’吗?为了国家,为了他的发展,再难也要支持他的工作。”
  来自浙江的援藏干部、那曲县委书记陈晨之妻龚女士,甚至也想参与援藏:“我和他都比较理想主义,觉得援藏不但是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还可以有另外一种人生的生活方式,增加不同的阅历。”龚女士说,“在商品经济社会,人需要一种理想。我就跟他说,家里老人和孩子都不要担心,没有大家哪有咱们的小家。”
  谈话间,每位妻子在表示对丈夫援藏理解的同时,也都流露出深深的担忧。天津的李爱军坦言,听说丈夫刘振明要去昌都的时候,内心不太支持。丈夫有原发性的高血压,再加上老人身体不好,孩子正在小升初,感觉负担很大。丈夫反复做她的工作,组织上也希望她能够支持。后来她也想通了,主要是了解丈夫的个性和为人,他是个很敬业、非常有责任心、特别想干事的人,“你不让他去,他总会感觉有遗憾。”
  
  善意的“说谎者”
  
  得到妻子支持的援藏干部们来到西藏之后,都不约而同充当起了报喜不报忧的“说谎者”。在他们对妻子的“工作汇报”中,会说到藏区的天很蓝,会谈到藏区的群众很热情,却从没有“艰苦”二字。
  张女士说,“小沈去援藏了之后,我们经常电话联系,至少每周打两三次,第一句话就是问他身体状况。平时打电话,他一向都说很好,你就要仔细听听声音,感觉他的健康状况。一听到咳嗽都特别担心,怕他会感冒。”
  2009年3月底,沈轶群在出差过程中出现了呼吸困难、双手发麻、全身肌肉僵硬、心跳过速的情况,马上被送到了医院。住院期间,小沈以“开会、不方便”为由来“敷衍”妻子,怕她担心。但是,细心的妻子还是有所察觉,“两天后,领导打电话,证实了自己的直觉,并且说由于治疗条件有限,要送回上海来治疗。”虽然责怪丈夫报喜不报忧,但是如果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我也是不肯告诉他,怕他分心,总是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
  对于援藏丈夫的“谎言”,龚女士有自己应对的办法:“我每天都会和他网络视频聊天。”不相信电话的原因,是因为电话只能听到声音,看不到他实际的状况如何。“看到他的样子我才会心安。有时候遇到紧急情况,他会24小时在外巡逻,没能视频,我就担心得睡不着。”
  黑龙江援藏干部、康马县委书记王贵的妻子刘淑清告诉我们,“其实我一直不知道他的高原反应如此严重,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一到康马县就休克过去了。”那批援藏干部所处的时期非常特殊,本来有三个月的探亲假,但是经常是电话通知就回去了,有时候一年在家的时间都不到一个月。“援藏第一年我去机场接他,原先160多斤的人,一下子瘦得我认不出来了,回家一称,瘦了30多斤,我当时眼泪就忍不住了。”
  与高原反应相比,更令家属担心的是西藏地区的社会稳定状况。西藏“3·14”事件发生时,张杲在电视上看到了情况很紧急,马上给沈轶群打电话,“他让我放心,他们那里不是核心区域。但是我知道他们那里环境还是很复杂。”
  事件平息了,张女士感觉心里还不踏实。“本来很太平的生活,来了个‘3·14’,后来又是‘5·12’,觉得他们离得太远,总担心会出现什么事情。”
  
  留守在家的妻子不能只是“半边天”
  
  一个家本应要靠两人共同经营,但当丈夫远在西藏报效祖国的时候,留守在家里的妻子就不能只是“半边天”了,而其他家庭成员,往往也要作出很大的牺牲。
  2008年,刘振明的母亲突然得了重病,老人让大家瞒着他。但是老人病很重,李女士说,“后来只好告诉他,但是那段时间赶上西藏‘3·14’后的维稳,他还脱不开身。手术做完了才回来的。”
  这种情况几乎每个留守妻子都遇到过,刘女士告诉我们:“王贵援藏3年,我暗地里不知道流了多少次眼泪。特别是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身边也没人照顾,也不想让老人担心,觉得特别无助。”虽然如此,刘女士从内心觉得挺光荣,“我为我的丈夫是个援藏干部感到特别自豪”。
  戴永忠女士是日喀则地区民政局副局长习挺松的妻子,也是一位外资银行的董事会秘书。她介绍说,家里老人帮不上什么忙,三年来孩子都是自己带的。由于自己的工作性质,每年四次召开董事会的时候,都要没日没夜地加班。在我们采访她的时候,她已经连续加班一周多,儿子正在期中考试。儿子很懂事,说:“妈妈,你加班晚不用回家了,我自己可以的。”戴女士感觉特别心酸,即使加班到深夜,也会开车一个多小时从浦东赶到浦西,“回到家里看看儿子,再累也很欣慰。”
  天津的李女士说,丈夫援藏期间,正好是自己孩子小升初和中考的时候,孩子情绪受到了影响,考试成绩不理想。现在正处于青春期,“很叛逆、不好管”,她很害怕孩子因为父亲教育的缺失,“一辈子都耽误了”。现在最希望就是丈夫能赶紧回来,当好父亲的角色,能让儿子顺利长大成人。
  三年的援藏生涯即将结束,每个家属都在倒计时丈夫回到身边的日子。很多人都提到了对新生活的期待,有的说要一起去旅游,有的说要一起装修新房子,上海的戴女士也在满怀期待地等丈夫回来一起庆祝结婚十五周年,她说,这个纪念日“感觉比任何一个都有意义。”(人民论坛记者 杨昀赟)
其他文献
典型人物:  国家发改委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 金世洵    在西藏做任何工作都要注意讲政治    从条件舒适的内地机关到西藏高原工作,这是对每一个援藏干部政治敏锐性、鉴别力和执行力的严峻考验。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的曾培炎同志曾对我说,在西藏,做任何事都要注意讲政治。他的话我至今仍记忆深刻。  来到西藏,我对新时期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有力开展反分裂斗争打牢了
期刊
我来林芝与这里的第五批援藏干部一起共事,已经两年多了。以前在阿里工作时,也接触过第三批、第四批的援藏干部,对这个群体有着非常深刻的感受。    贡献很大牺牲很多    不论是整个西藏,还是某一个地区,大规模对口支援这15年,都可以说是西藏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林芝是西藏的江南,可以说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有广东、福建两个强大的省来对口支援我们。15年来, 300多名援藏干部来到林芝,带来资金26亿,
期刊
时间 _ 2010年4月8日  采访地点 _ 山南地区乃东县    典型人物:  武汉援藏干部、乃东县县委书记 苏霓斌    乃东曾是一个非常落后的边疆封闭小县,15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先后派出五批35名优秀干部,从人力、智力、经济、资源、市场等等方面支援乃东,并做出了很多“创举”。比如突破了以往援藏基本上只在县级以上地方的限制,实行市街道与乃东县乡镇对口帮扶、援藏资金纳入县财政统一管理,形成了以“
期刊
在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之初的1950年12月,中共西藏工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解放西藏只是我军的第一步任务,而长期建设西藏则是党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军的长期任务。当年进军西藏的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18军和西北、青海、云南、新疆等几路进藏部队的许多老革命,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为了民族的团结和共同进步,自觉地献身西藏的建设事业。    口述实录  阴法唐:1922年出生,山东肥城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
期刊
阅读提示  在本期策划实施过程中,人民论坛杂志“援藏干部特别报道组”通过现场采访、电话连线、邮件沟通等多种方式,亲密接触了许多援藏干部,他们甘于奉献、乐观低调、顽强坚忍的精神风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更深入地掌握社会公众对援藏干部的认知与期待,同时也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援藏干部,感受援藏干部的酸甜苦辣,人民论坛杂志在前方、后方都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  一是在人民网、人民论坛网、中国西藏网、
期刊
人民论坛记者:日喀则作为西藏的大地区,应该是对口支援的重点地区之一,那么您对援藏干部的工作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评价?  格桑次仁:根据中央部署,共有上海、山东、黑龙江、吉林四省市和宝钢、中化两企业对口支援日喀则地区。目前,这些省市企业的对口支援已经是第五(三)批了。总体上讲,第五(三)批援藏工作,重视程度高、援助力度大、覆盖范围广、综合效益好。只要是日喀则地区迫切需要的,四省市、两企业就全力支持解决
期刊
第五批援藏干部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视发展西藏、稳定边疆为己任,踏着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时代步伐走进高原、投身建设,在平息拉萨“3·14”事件的严峻斗争中,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在万名干部下基层、进村入户宣讲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千名干部进百村开展“两帮助”等实践活动中,加强了党性锻炼;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西藏民主改革50
期刊
时间 _ 2010年4月6日  采访地点 _ 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才召村    2007年7月,受组织选派,我到西藏米林县开展援藏工作并任县委书记。3年的援藏工作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自治区、地区各级领导和米林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特别是持续改善珞巴族群众生产生活的事迹,引起了很多人对我们援藏干部的关注。  好日子不仅仅是简单的有房住  米林县有珞巴族群众1421人,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是珞巴族
期刊
“轮换进藏”的“孔繁森群体”(1979-1993)  1979年开始,实行干部“轮换进藏”的方式。1979年8月22日,中央组织部和人事部贯彻中央人才援藏的方略,采取长短结合的办法,从19个省、市和9个中央国家机关抽调3092名党政干部进藏,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同志主动报名,他先后两次援藏,两次共计近十年时间。此后,援藏干部中又涌现了陈金水、李素芝、陈刚毅等一批活着的“孔繁森”,他们共
期刊
总书记对西藏怀有很深的感情    人民论坛记者:在今年1月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强调“要认真做好扶持门巴、珞巴等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总书记为什么关注珞巴族的发展?  王小彬:总书记曾经在西藏工作过,对西藏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西藏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非常关心。到中央工作18年来,他每年都参加全国人大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1990年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曾深入到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