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珞巴族的“亲密接触”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 _ 2010年4月6日
  采访地点 _ 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才召村
  
  2007年7月,受组织选派,我到西藏米林县开展援藏工作并任县委书记。3年的援藏工作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自治区、地区各级领导和米林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特别是持续改善珞巴族群众生产生活的事迹,引起了很多人对我们援藏干部的关注。
  好日子不仅仅是简单的有房住
  米林县有珞巴族群众1421人,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是珞巴族的主要聚居地,才召村是珞巴族集中居住的主要村庄。
  自2001年厦门市对口支援米林以来,我们始终把改善珞巴族生产生活条件作为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持续不断的援藏,昔日贫困落后的珞巴族群众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2009年南伊乡珞巴族群众人均收入达到了5700多元,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所有农牧民都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珞巴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通电、通车、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了100%,90%的家庭通了电话,65%的家庭有了手机。过去完全靠刻木结绳记事的珞巴族人民,现在有了自己的干部、大学生、医生和科技人员,有了自己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针对才召村珞巴族群众居住条件简陋、生活条件差的状况,在充分调研和反复征求珞巴族群众的意见后,我们对才召村实施整村安居工程建设。南伊乡才召村的珞巴族群众迎来了从 “山洞”到民房、从民房到独具珞巴特色的“别墅”的二次变迁。
  好日子不仅仅是简单的有房住。由于历史原因,珞巴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与全县农牧民相比还是慢了一拍。才召村共有200多亩耕地,耕地少且地质条件差、旱不能灌、涝不能排,导致群众口粮无法自给,这是影响致富的主要因素。增加耕地成为解决口粮的有效途径。在才召附近有300多亩米林农场(系林芝地区直属国有企业)耕地,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一直闲置。2007年9月,在反复论证和多方协调下,我们和福建省队决定投资180万元、争取自治区有关部门资金200多万元,实施才召村温饱工程。
  口粮问题解决后,厦门市援藏干部积极扶持才召珞巴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帮助建立草莓种植基地、犏牛养殖基地,特色农牧业迅速兴起,年带动群众人均增收300多元。争取福建省援藏队资金80多万元,修建了100多亩观光果园,为珞巴族群众栽上“摇钱树”。珞巴群众增收的门路越来越多了,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了。
  保护民族文化让其源远流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由于珞巴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优秀文化传统均为世代以口相传,面临着失传的困境。正如珞巴族全国人大代表晓红所说的:“特别担心,怕我们的文化就没有了。”这种担忧正是我们这些援藏干部所担忧的,我深刻地认识到保护传承珞巴文化,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发展的重大举措,更是对达赖集团藏文化灭绝论的最有力回击,保护珞巴文化迫在眉睫。
  经过一番艰辛的前期调研论证, 2008年初,在我的亲自组织下,整理、挖掘、保护珞巴文化工作全面启动,并安排援藏资金45万元用于保护珞巴族文化。同时,我还利用休假返厦的时间,虚心请教厦门大学的专家教授,寻求保护珞巴文化的最佳方案。因为珞巴族没有文字,编辑一本书籍来记录珞巴族历史、民间故事、生活习俗、族群关系等文化资源成为首要工作,随即组建了以珞巴族干部为主的资料收集和文字起草工作班子。经过历时1年多的努力,《大山民族—珞巴族社会文化今昔》在西藏自治区民委、厦门大学有关专家的关心帮助下即将面世,在珞巴族文化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文化。如何把珞巴文化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发展优势、加快珞巴族致富步伐、实现共同发展更为关键。结合米林县实际,县委政府决定明年5月份举办珞巴民俗文化旅游节。2009年米林县首次以市场化的方式举办了珞巴民俗文化节,吸引游客上万人,珞巴族服饰、生产生活用具、体育活动等民俗资源得以开发利用,珞巴玉米、土豆等产品品牌被大家熟悉,更为可喜的是促进了珞巴族群众观念的转变,珞巴族群众经商、参与运输的人数越来越多了。
  “三年援藏时间很短,在有限的时间里,多为米林干点事,援藏才不留遗憾”。这是我经常向米林干部群众说的一句话,也是这样做的。三年来,我们惜时如金,把一天当作三天用,力争为米林的发展、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多尽一份力,多作一点贡献。(人民论坛赴西藏采访组)
其他文献
时间 _ 2010年4月11日  采访地点 _ 拉萨     典型人物:  人民日报援藏干部、西藏日报社副总编辑 崔士鑫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来到雪域高原已将近3年了。这是自己人生际遇中,极其难忘的3年。  迎考高与寒——克服高海拔带来的严峻考验,在雪域高原坚持长期夜班  西藏处于反分裂斗争第一线,新闻媒体肩负着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坚守舆论制高点的重任。西藏日报作为自治区党委机关报,责
期刊
时间 _ 2010年4月11日  采访地点 _ 拉萨    典型人物:  第五批援藏干部总领队、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许鹏    维护西藏安全稳定,是这批援藏干部一个很大的亮点  第五批援藏干部在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中经受了洗礼和磨练。3年来,这批援藏干部为西藏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绩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付出。  干部援藏不仅是来人,而且是和经济援藏、技术援藏、
期刊
时间 _ 2010年4月5日  采访地点 _ 林芝地区八一镇    典型人物:  福建省第五批援藏领队 陈秋雄    把每一件工作做出深度来  援藏干部要做到“六有”,就是有组织、有纪律、有思想、有智慧、有形象、有作为。我们援藏干部不是来镀金的,而是要建功雪域,报效祖国,用智慧开展工作,把每一件工作做出深度来。如果要用小钱做大事,就要求我们援藏干部付出多倍的努力。在援藏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有所为有所
期刊
典型人物:  国家发改委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 金世洵    在西藏做任何工作都要注意讲政治    从条件舒适的内地机关到西藏高原工作,这是对每一个援藏干部政治敏锐性、鉴别力和执行力的严峻考验。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的曾培炎同志曾对我说,在西藏,做任何事都要注意讲政治。他的话我至今仍记忆深刻。  来到西藏,我对新时期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有力开展反分裂斗争打牢了
期刊
我来林芝与这里的第五批援藏干部一起共事,已经两年多了。以前在阿里工作时,也接触过第三批、第四批的援藏干部,对这个群体有着非常深刻的感受。    贡献很大牺牲很多    不论是整个西藏,还是某一个地区,大规模对口支援这15年,都可以说是西藏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林芝是西藏的江南,可以说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有广东、福建两个强大的省来对口支援我们。15年来, 300多名援藏干部来到林芝,带来资金26亿,
期刊
时间 _ 2010年4月8日  采访地点 _ 山南地区乃东县    典型人物:  武汉援藏干部、乃东县县委书记 苏霓斌    乃东曾是一个非常落后的边疆封闭小县,15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先后派出五批35名优秀干部,从人力、智力、经济、资源、市场等等方面支援乃东,并做出了很多“创举”。比如突破了以往援藏基本上只在县级以上地方的限制,实行市街道与乃东县乡镇对口帮扶、援藏资金纳入县财政统一管理,形成了以“
期刊
在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之初的1950年12月,中共西藏工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解放西藏只是我军的第一步任务,而长期建设西藏则是党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军的长期任务。当年进军西藏的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18军和西北、青海、云南、新疆等几路进藏部队的许多老革命,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为了民族的团结和共同进步,自觉地献身西藏的建设事业。    口述实录  阴法唐:1922年出生,山东肥城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
期刊
阅读提示  在本期策划实施过程中,人民论坛杂志“援藏干部特别报道组”通过现场采访、电话连线、邮件沟通等多种方式,亲密接触了许多援藏干部,他们甘于奉献、乐观低调、顽强坚忍的精神风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更深入地掌握社会公众对援藏干部的认知与期待,同时也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援藏干部,感受援藏干部的酸甜苦辣,人民论坛杂志在前方、后方都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  一是在人民网、人民论坛网、中国西藏网、
期刊
人民论坛记者:日喀则作为西藏的大地区,应该是对口支援的重点地区之一,那么您对援藏干部的工作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评价?  格桑次仁:根据中央部署,共有上海、山东、黑龙江、吉林四省市和宝钢、中化两企业对口支援日喀则地区。目前,这些省市企业的对口支援已经是第五(三)批了。总体上讲,第五(三)批援藏工作,重视程度高、援助力度大、覆盖范围广、综合效益好。只要是日喀则地区迫切需要的,四省市、两企业就全力支持解决
期刊
第五批援藏干部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视发展西藏、稳定边疆为己任,踏着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时代步伐走进高原、投身建设,在平息拉萨“3·14”事件的严峻斗争中,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在万名干部下基层、进村入户宣讲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千名干部进百村开展“两帮助”等实践活动中,加强了党性锻炼;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西藏民主改革5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