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史学理论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策略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0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从微观史学理论视野看待教学问题,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科学梳理历史事件发展脉络,以历史细节促进教学知识间有效衔接。本文分析了微观史学的含义,并探究微观史学理论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策略。
  关键词:微观史学理论视野;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策略
  高中历史学科涵盖面广,牵涉的人物、时间错综复杂,人物之间和事件之间联系性强,因此学生要真正透彻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并不容易。而要深入理解歷史内容,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学会从微观视野看待历史问题,以小见大,透彻分析。微观史学理论是对涉及的时间、人物、事件等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将之放大,从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渗透到历史环境中,探寻各事物简单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
  一、 微观史学的含义
  微观史学更强调由浅到深地探究人物、时间以及事件等,在科学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将整个历史事件中涉及的因果关系细致的放大,通过缩小观察视角,对史料进行细致研究,以真实的微观史料反映宏观历史发展。微观史学理论视野是指从多个角度对历史进行剖析,细致的探究,甚至是将小到某个人物的生活事件当成历史记录,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进行深入考证,考察历史事情。从微观史学理论视野探究历史内容,就要从考证事件历史背景,系统分析事件所牵涉的时间线、人物关系等入手。
  二、 微观史学理论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策略
  (一) 运用细节完成课堂导入,将知识体系融为一体
  高中历史内容涵盖面广,涉及的历史人物关系复杂,且理论性强,使得学生难以完整记忆众多历史知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良好的课堂导入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历史探究中。高中历史教师应接受新课标“素养立意”课程观的指引,注重运用细节来完成课堂导入,从而加强课堂导入与课堂内容的关联性以及课堂导入环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采用历史细节来完成历史课堂导入环节时,要注意不仅要追求细节的趣味性,更要加强课堂内容和所用历史细节的关联性,将历史细节与该节课的知识体系融合,提升历史细节应用效率,实现一体多用的效果。例如: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中山装”作为历史细节融入课堂导入中,通过介绍中山装各部件的蕴含的政治意义,引起学生对我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好奇,将教学主题抛出。并且在导入新课后,还可将这一历史细节融入知识体系中,依然以中山装为例,提示学生服饰的变化与社会政治革命思想有关,启发学生探究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因素,实现历史细节的一体多用,将课堂导入与课中教学紧密结合,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 运用细节引领知识体系构建,帮助学生树立脉络
  高中历史教学强调古今贯通、中西对比,但在一些专题史的教材体例中时间跨度过长,对于学生理清具体事物变化历程,构建时序化的知识架构造成了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微观史学理论视野探究历史事件,运用历史细节引领,找到“线头”,树立脉络,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例如: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中,讲到婚姻风俗变化时,教师可以找一些婚姻风俗变化明显的时间节点,以之为“线头”,如辛亥革命后,以“登《征婚启事》”为历史细节,说明在辛亥革命时传统的盲婚哑嫁受到冲击的情况,新中国成立后,以《小二黑结婚》为例证,揭示新中国成立婚姻自主得到支持,婚姻自主深入人心。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这种历史细节构建知识体系,理清历史脉络。
  (三) 串联细节,整合统一历史要素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理论灌输的方式授课,让学生机械记忆历史脉络,这种理解不深的机械记忆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并容易对历史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学习兴趣下降。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串联历史细节,展示典型史料细节,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将历史事件中人物、事件、时间等要素整合统一,激发学生历史学习能动性。例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等范畴整合历史要素,并以典型的历史细节为例证,串联衔接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细节,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如《戊戌奏稿》片段,民国年间纺织女工照片等历史细节从经济角度探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四) 运用历史细节拓展学生历史学习视野
  高中历史教学一大重要使命为弘扬人文精神,但受到教材容量的限制,历史教材要围绕专题主线叙述历史事件,涉及的课外知识较少,使得历史细节不足,学生历史学习理论水平不高,难以深入探究历史发展。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历史细节,通过以小见大的教学方式,扩展学生历史学习视野,促进学生深入联系历史和生活,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例如:《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中,介绍西方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相互影响时,教师可以历史中胡椒、洋葱、番茄传入中国为例,从文明史观的角度,件数不同地域饮食的交融,扩展学生历史学习视野。
  三、 结语
  总之,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由多个小事件串联而成,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微观史学理论视野去探究历史事件的本质关系,从多个小层面剖析历史事件。教师要运用细节完成课堂导入,运用细节引领知识体系构建,串联细节促进历史要素整合统一,运用历史细节拓展学生历史学习视野,促进学生历史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恒锋.注重细节,为高中历史课堂增效——高中历史教学中关注细节的主要策略[J].高考,2018,12(17):114.
  [2]曹雪梅.微观史学理论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3(11):67.
  [3]程丽荣.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细节实现高效的历史课堂[J].考试周刊,2018,11(30):143.
  [4]胡晓琴.微观史学理论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学细节运用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7,13(8):51-52 50.
  [5]邱召祥.历史细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周虹,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南靖一中。
其他文献
摘 要:翻转课堂是当前教学模式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的课堂上运用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习现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参与到物理课堂中。教师采用实践教学,预习指导,趣味化教学活动等策略也可以加强教学的互动性,构建更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初中物理;翻转课堂;策略  目前,翻转课堂是现在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应用于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种新型的教学
摘 要:学生应用电厂应用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与电厂应用化学的教学质量密切相关。但是,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乏味,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使学生对其不感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电厂应用化学这一学科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需要提高电厂应用化学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其作用。目前,电厂应用化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电厂应用化學;路径探讨;专业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逐渐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且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了教学活动,二者的双向交流使教学活动形成统一整体。所以,为促使素质教育切实地实施到教学实践中去,就需要注重师生互动,构建出互动型的教学课堂,由此才能够形成正迁移作用,发挥出教学课堂的实效作用。  关键词:互动教学;高效课堂;初中生物  在初中生物的教
摘 要:本文主要对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进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可以从课堂教学、化学实验以及生活实践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实行。希望理论的研究能够为实际工作在开展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绿色化学理念;渗透研究  一、 引言  对于中学化学教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绿色化学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中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一理念,懂得化学对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