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动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平等交流,生生之间互动也可以促进合作,加强集体意识,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它注重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能。因此本文将从互动教学模式的现状、互动教学模式的策略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语文;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8-159
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互动,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发展集体意识。
一、语文课堂互动现状
1.备课笼统,缺乏创新
备课时老师的一个重要工作,是上课前的必备程序,通过备课了解课本,相应的设置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内容,它是老师上好课的基础。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很多教案模板可以直接找到他人的,直接照搬过来,没有考虑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注重课本的设置,教材的结构,学生的学情,本末倒置。学生在小学阶段活泼好动,所以备课也应该考虑他们的性格特征,尽可能的丰富多彩,充满创造性。实际上老师的备课千篇一律,没有一丝一毫的个性张扬,没有标新立异的鲜明特色,没有活力,没有生机。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设计每节课的内容,他们应该是独特的,不重复的,具体生动的。
2.老师为主,学生为辅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是课堂的附庸,学生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只要跟着老师走就行。在课堂中,很多老师可能会为了赶进度,过度注重预设,觉得自己一定要按照流程走,不重视学生的需求。在很多时候,老师的提问不是为了激发学生去思考某些问题,只是为了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回归到课堂。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效果不理想时,老师的积极性可能也会受到影响,讲课的效率下降。老师的填鸭式教育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依然是自己一个人的舞台,学生没有参与性,积极性不高。
二、促进师生互动策略
1.注重诱导、引发兴趣
常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兴趣是人追求新事物,接受新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只有对一个事物感兴趣,才能做一个探究者、一个学习者、一个研究者。注意新知识与就旧知识的链接,回顾已经学习的章节,寻找新旧之间的联系,在关键的问题上询问,使他们在求知心理与现实情境不协调的,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主动参与课堂,做课堂的主人。多媒体技术在很多学校都已经普及,教师要善于运用,找寻多种资源,图片、影像、音乐这些都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在学习文章《黄山奇石》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询问同学们去過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黄山奇石。
2.设置疑问,师生互动
疑问是研究的开始,牛顿在苹果落在他头上的时候如果没有困惑为什么苹果会落地,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了。因此,老师用在课堂的过程中实施提出问题,为孩子们提供探究条件。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起源于思考,而思考的根源在于疑问,一个人只有有了困惑,才会有探究的动力。老师要做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就意味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适时地提出问题,鼓励孩子寻找答案,获取知识,问题的设置难度要得当,太简单的问题缺乏询问的必要性,不利于课堂的有效性,过于困难的问题会挫败孩子的积极性,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所以要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适当的问题,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情境中出发,设置贴合生活的问题。以文章《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第二段至第五段,思考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在文章中找到描述身体变化的句子,请同学们回答。在找到这个问题后,提问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进一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老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水平,有针对性的提问。每个班级都会有接受程度比较快的,相反,就会有学习程度比较慢的。所以老师再提问时,比较难的问题不要刻意去为难学生。在设计问题时,尽量考虑到大家的均衡水平,鼓励大家积极回答,当他们看到其他相同程度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受之鼓舞,觉得自己应该也可以。老师下次提问时予以鼓励,他们也会积极地参与,这样的课堂氛围会更加的和谐。
结束语
互动式教学突破原来的教学模式,老师不再是高高向上的讲说者,而是同学学习路上的陪伴着,两者之间的鸿沟被打破了,构建一种双向互动、循环平等的课堂模式。这种互动教学可以促进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老师的积极性也可以被提升,自然会更加热情地讲解新课,同学也会受此感染,更加努力地融入课堂,师生良性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效能。
参考文献
[1]羊璐.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J].科普童话,2016,10(14):203-204.
[2]杨奇俊.论“互动式教学”[J].中华少年,2016,10(01):42-43.
关键词:语文;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8-159
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教师的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互动,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发展集体意识。
一、语文课堂互动现状
1.备课笼统,缺乏创新
备课时老师的一个重要工作,是上课前的必备程序,通过备课了解课本,相应的设置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内容,它是老师上好课的基础。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很多教案模板可以直接找到他人的,直接照搬过来,没有考虑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注重课本的设置,教材的结构,学生的学情,本末倒置。学生在小学阶段活泼好动,所以备课也应该考虑他们的性格特征,尽可能的丰富多彩,充满创造性。实际上老师的备课千篇一律,没有一丝一毫的个性张扬,没有标新立异的鲜明特色,没有活力,没有生机。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设计每节课的内容,他们应该是独特的,不重复的,具体生动的。
2.老师为主,学生为辅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是课堂的附庸,学生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只要跟着老师走就行。在课堂中,很多老师可能会为了赶进度,过度注重预设,觉得自己一定要按照流程走,不重视学生的需求。在很多时候,老师的提问不是为了激发学生去思考某些问题,只是为了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回归到课堂。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效果不理想时,老师的积极性可能也会受到影响,讲课的效率下降。老师的填鸭式教育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依然是自己一个人的舞台,学生没有参与性,积极性不高。
二、促进师生互动策略
1.注重诱导、引发兴趣
常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兴趣是人追求新事物,接受新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只有对一个事物感兴趣,才能做一个探究者、一个学习者、一个研究者。注意新知识与就旧知识的链接,回顾已经学习的章节,寻找新旧之间的联系,在关键的问题上询问,使他们在求知心理与现实情境不协调的,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主动参与课堂,做课堂的主人。多媒体技术在很多学校都已经普及,教师要善于运用,找寻多种资源,图片、影像、音乐这些都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在学习文章《黄山奇石》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询问同学们去過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黄山奇石。
2.设置疑问,师生互动
疑问是研究的开始,牛顿在苹果落在他头上的时候如果没有困惑为什么苹果会落地,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了。因此,老师用在课堂的过程中实施提出问题,为孩子们提供探究条件。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起源于思考,而思考的根源在于疑问,一个人只有有了困惑,才会有探究的动力。老师要做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就意味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适时地提出问题,鼓励孩子寻找答案,获取知识,问题的设置难度要得当,太简单的问题缺乏询问的必要性,不利于课堂的有效性,过于困难的问题会挫败孩子的积极性,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所以要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适当的问题,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情境中出发,设置贴合生活的问题。以文章《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请同学们阅读文章第二段至第五段,思考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在文章中找到描述身体变化的句子,请同学们回答。在找到这个问题后,提问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进一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老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水平,有针对性的提问。每个班级都会有接受程度比较快的,相反,就会有学习程度比较慢的。所以老师再提问时,比较难的问题不要刻意去为难学生。在设计问题时,尽量考虑到大家的均衡水平,鼓励大家积极回答,当他们看到其他相同程度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他们的自信心也会受之鼓舞,觉得自己应该也可以。老师下次提问时予以鼓励,他们也会积极地参与,这样的课堂氛围会更加的和谐。
结束语
互动式教学突破原来的教学模式,老师不再是高高向上的讲说者,而是同学学习路上的陪伴着,两者之间的鸿沟被打破了,构建一种双向互动、循环平等的课堂模式。这种互动教学可以促进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老师的积极性也可以被提升,自然会更加热情地讲解新课,同学也会受此感染,更加努力地融入课堂,师生良性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效能。
参考文献
[1]羊璐.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初探[J].科普童话,2016,10(14):203-204.
[2]杨奇俊.论“互动式教学”[J].中华少年,2016,10(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