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开展国际化战略的背景下,了解FDI及跨国公司理论,并且能够区分影响FDI流动及跨国公司活动的各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FDI及跨国公司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理论发展的先后顺序为基础,依次回顾该领域重要的理论文献。首先,文章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前FDI及跨国公司理论的早期发展,接着讨论引入新贸易理论后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最后介绍目前理论发展的两条重要方向:考察跨国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与引入公司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对理论作简单评价。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贸易理论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3-034-02
一、引言
传统上,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产品贸易上。二次世界大战之后,FDI及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特别地,由于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全球贸易的操作者,因此,对FDI流动及跨国公司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济学家对FDI及跨国公司的研究,按照分析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分支:资本国际流动的宏观视角和公司生产决策的微观视角。前者属于国际金融的研究领域,后者属于国际贸易的研究领域。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开展国际化战略的背景下,了解FDI及跨国公司理论,并且能够区分影响FDI流动及跨国公司活动的各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早期发展与OLI框架
在FDI及跨国公司的研究领域中,Hymer(1976)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可以看作是力图解释FDI及跨国公司行为的最早尝试。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由于一个公司在海外市场操作将要付出比当地公司更多的额外成本,如通讯及运输成本、在海外配置人员的成本和语言和文化障碍等。因此,跨国公司相对于当地企业应该在其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否则进入当地市场就是无利可图的,而跨国公司的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市场力量或者说是垄断力量上,利用这种力量它可以在当地市场上获得较高的垄断租金以弥补其成本。Buckley和Casson(1976)从市场不完全性出发解释FDI及跨国公司,提出“内部化理论”。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市场不完全性使市场交易会产生交易成本,成立企业将这类交易置于企业之内可以避免交易成本的发生,但又会增加相应的监管成本,交易成本与监管成本之间的权衡将决定企业的边界。内部化理论强调当这种权衡使企业的边界跨越国界的时候,跨国公司就伴随着FDI产生了。
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Dunning(1977)提出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来解释FDI及跨国公司。根据该理论,公司是否进行FDI并成为跨国公司取决于三个条件: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这就构成了“OLI框架”。公司的所有权优势可以是其他公司所没有或者无法获得的产品或生产过程,如专利、蓝图和商业秘密。也可以是一些无形资产,如商标和关于产品质量的声誉。不管形式如何,所有权优势使跨国公司能够获得一定的市场力量或者成本优势以克服海外经营所产生的额外成本。这实际上垄断优势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公司的内部化优势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将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能力。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代表所有权优势的公司资产如果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转移可以减少风险,提高利润。这一点包含了内部化理论的成果。除了跨国公司自身的特点外,东道国市场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从而使跨国公司在当地生产比在母国生产更有利。这些优势包括劳动力、原材料、贸易壁垒、市场规模、运输成本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和法规等。这些因素与贸易理论的研究相类似。
这个时期的理论主要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来解释FDI和跨国公司,但这些理论大都以描述性为主而缺乏严密的证明。OLI框架虽然对FDI及跨国公司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释,但充其量不过是对FDI和跨国公司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没有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公司的跨国经营决策,也没有考虑企业进行国际化其他途径对FDI和跨国公司活动的影响。
三、基于新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经济学家将产业组织方法引进国际贸易研究,形成了新贸易理论。该理论在一般均衡的贸易模型中加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这两个重要的假设,在同一个模型中很好地解释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发生。但在该理论中一个企业通常只在一个国家生产一种产品,因此,不存在跨国公司和FDI。针对这一状况一些贸易理论家力图将跨国公司加入到新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中去,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文献。按研究中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动机可以将文献分为两大类:垂直型跨国公司模型——进行全球化生产以获得更低的生产成本;水平型跨国公司模型——进入全球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
Helpman(1984)在标准的H-O框架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展开分析,提出了垂直型跨国公司模型。其假设:(1)产品生产不仅需要生产要素,同时也需要“总部服务”。这些服务能够被在不同国家的工厂使用,被采用总部服务就变为该公司的公司特定资产,这些资产包括营销、管理和对特定产品的R&D等。(2) 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而且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点。为了获得更低的生产成本,企业就存在成为跨国公司的动机,即将总部服务设在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而将产品生产设在劳动相对充裕的国家。这一结果称为对跨国公司的“要素比例假说”。该模型与OLI相比更进了一步,但其结论现实相悖——大量的FDI和跨国公司活动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理论在分析中假设不存在贸易和运输成本,而水平型跨国公司模型就是从这一点出发进行分析的。
水平型跨国公司的标准模型最早由Markusen(1984)提出,跨国公司在他的模型中被定义为水平型的,即企业在不同的市场上通过当地生产供应当地市场。Markusen强调公司水平规模经济是FDI和跨国公司出现的决定因素。因为总部服务可以同时被多个工厂利用,所以拥有两个工厂的一个公司的固定成本要低于分别拥有单个工厂的两个公司的固定成本总和,由此产生了公司水平规模经济。模型认为公司水平规模经济有利于一个企业成为跨国公司,同时高昂的贸易和运输成本也将促进FDI与跨国公司活动,因为当地生产可以节约运输成本。Brainard(1997)进一步发展完善了水平型跨国公司模型,研究公司如何权衡出口与FDI这两种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她在Markusen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工厂水平规模经济,即由于工厂产量的增加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下降,而这正是新贸易理论中所强调的。根据其结论,跨国公司将在下面的情况出现:公司水平规模经济与贸易和运输成本相对于工厂水平规模经济较重要;国家间的经济规模相近,且要素禀赋相似。工厂水平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利于跨国公司,这是因为为了获得工厂水平规模经济公司必须使其生产活动集中于一地。同样地,当国家间的经济规模和要素禀赋差异较大时,将生产放在拥有较大的市场或密集使用的要素较充裕的国家对企业来说更有利。由于上述理论强调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对FDI及跨国公司的影响,其结论被称为“接近集中假说”。
水平型跨国公司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FDI及跨国公司活动,但却将垂直型跨国公司排除在模型之外。由于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垂直型FDI又重新活跃起来,出于将两种类型的跨国公司放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进行分析的目的,Markusen(2002)提出了“知识资产模型”。模型包含三类公司:国内公司——总部和工厂都设在同一国家;水平型跨国公司——总部设在母国,并且在母国和东道国都设有工厂;垂直型跨国公司——将总部和工厂分别设在不同的国家。知识资产是对早期模型中总部服务的进一步解释,其具有分割性、熟练劳动密集性和联合性三个特点。其中,分割性是指知识资产的生产可以和产品生产在空间上分离;熟练劳动密集性是指知识资产相对于产品生产来说是熟练劳动密集型的;联合性是指知识资产对于一个公司旗下的多个工厂来说具有“非排他性”,就知识资产的使用来说增加一个工厂的使用不会带来太多的成本,这是产生公司水平规模经济的根源。显然,分割性和熟练劳动密集性与垂直型跨国公司相联系,使公司根据要素价格与市场规模来选择其总部和工厂的地点。而联合性则会导致水平型跨国公司的产生。模型进一步分析国别、地区特征如何影响FDI与跨国公司,这些特征包括经济规模、相对经济规模、相对要素禀赋差异、贸易及投资成本等。其结论与之前研究的结果相似:水平型跨国公司发生在相似的国家之间,而垂直型跨国公司则发生在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为了使结果更好地与实际数据相比较,模型进一步分析这些特征对公司海外分支机构产量的影响,发现该指标有两种情况较高:国家间市场规模相似;熟练劳动充裕的小国。前者是由于水平型跨国公司,而后者是由于垂直型跨国公司。
四、当前的发展:公司差异性与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
跨国公司理论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发展主要基于OLI框架中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作为当前FDI及跨国公司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则是由内部化优势展开的。由于近年来国际外包十分活跃,使经济学家从内部化的角度研究公司在一体化或外包上的选择。McLaren(2000)、Grossman和Helpman(2002)从最终产品生产商与中间产品生产商的匹配(Matching)问题出发,研究公司对一体化策略和外包策略的选择。最终产品生产商与中间产品生产商在交易时是否匹配对双方来说都存在风险,而当市场规模较大存在较多的潜在买方和卖方时,买卖双方匹配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一个“大市场”中的公司更有可能选择外包策略,这就是“厚市场效应”。上述理论实际上都是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进行论述的,模型间的差别在于对交易成本产生原因的不同论述。
与使用交易成本方法的模型相对,Antras(2003)使用利用产权方法研究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他假定产品生产需要总部服务和中间投入品,总部服务相对于中间投入品是资本密集的,中间投入品可以由专业供应商提供(外包),也可以在企业内部生产(一体化)。由于合同是不完全的,双方实际是在产品销售后通过谈判来分配“事后利润”,权利或控制的配置将会影响企业的效率。当产品生产需要的总部服务比重较高时,一体化策略使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反之,则外包更有利。Antras(2005)将模型动态化,假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生产中总部服务的重要性不断下降,结果发现公司的组织结构将发生类似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产品生产初期在国内的公司内部生产,接着在国内使用外包生产,然后在国外的子公司内部生产,最后在国外进行外包生产。
当前FDI及跨国公司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考虑具有不同生产率的公司是如何选择国际化战略的。Helpman、Melitz和Yeaple(2004)在Brainard(1997)的水平型跨国公司模型基础上加入公司生产率差异的假设,模型中公司的生产率差异表现为生产的边际成本差异。由于FDI与出口和国内经营相比需要承担更高的固定投入,因此,只要生产率相对较高的公司才会参与。而FDI的固定投入比出口更高,所以只有生产率更高的企业才会进行。Antras和Helpman(2004)将公司生产率差异的假设运用于Antras(2003)的不完全合同模型,研究公司的国际生产组织结构。研究发现公司生产率差异决定是否从事海外操作,而企业的生产组织结构,仍然由最终产品生产商与中间投入品供应商在产品生产中的相对重要性决定。他们进一步发现:总部服务的重要性上升将减少公司的国际化操作;企业生产率分布较广的行业,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南方国家竞争能力的提高将提升北方国家所有行业的国际化程度。
五、评述
FDI及跨国公司理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它使我们对现实中在全球市场上的FDI流动及跨国公司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这些理论大都是由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所提出的,他们的理论分析主要以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因此,往往是在企业具有潜在的国际化能力的基础上探讨企业跨国行为背后的经济原因。而对企业是如何由一个国内企业逐步转变为跨国企业这一动态过程却鲜有涉及,而这一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些国家的企业大多处于这一转变过程中,理解影响这一动态过程的因素,对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对FDI及跨国公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外资流入上。对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大一部分文献集中在对现象的描述上。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我们应该加强理论研究,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经济学假设,建立严密的模型来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力求分析和预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趋势,并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Antras,P (2003),“Firms, Contracts, and Trade Structur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118,November:pp 1375-1418
2.Antras,P (2005),“Incomplete Contracts and the Product Cycl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95,NO.4:pp 1054-1073
3.Antras,P.,and E. Helpman (2004),“Global Sourci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112,NO.3:pp 552-580
4.Brainard,S.L(1997),“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Proximity-Concentration Trade-off Between Multinational Sales and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87,NO.4:pp 520-544
5.Buckley,P.J.,and M. Casson(1976),“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London:Macmillan
6.Dunning,J. H(1977),“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MNE: 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In Ohlin,B., P. O. Hesselborn,and P. M. Wijkman,eds,“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London:Macmillan
7.Grossman,G. M.,and E. Helpman (2002),“Integration Versus Outsourcing in Industry Equilibriu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117,February:pp 85-120
8.Helpman,E(1984),“A Simple Theory of Trade wi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92,NO.3:pp 451-471
9.Helpman,E.,M. J. Melitz,and S. R.Yeaple (2004),“Export Versus FDI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94,NO.1:pp 300-316
10.Hymer,S.H(1976),“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Cambridge: MIT Press
11.Markusen,J.E(1984),“Multinationals, Multi-Plant Economics,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 16,May:pp 205-226
12.Markusen,J.E(2002),“Multinational Firms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Cambridge: MIT Press
13.McLaren,J(2000),“‘Globalization’and Vertical Structur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90,NO.5:pp 1239-1254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4)
(责编:小青)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贸易理论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3-034-02
一、引言
传统上,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产品贸易上。二次世界大战之后,FDI及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特别地,由于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全球贸易的操作者,因此,对FDI流动及跨国公司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济学家对FDI及跨国公司的研究,按照分析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分支:资本国际流动的宏观视角和公司生产决策的微观视角。前者属于国际金融的研究领域,后者属于国际贸易的研究领域。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开展国际化战略的背景下,了解FDI及跨国公司理论,并且能够区分影响FDI流动及跨国公司活动的各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早期发展与OLI框架
在FDI及跨国公司的研究领域中,Hymer(1976)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可以看作是力图解释FDI及跨国公司行为的最早尝试。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由于一个公司在海外市场操作将要付出比当地公司更多的额外成本,如通讯及运输成本、在海外配置人员的成本和语言和文化障碍等。因此,跨国公司相对于当地企业应该在其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否则进入当地市场就是无利可图的,而跨国公司的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市场力量或者说是垄断力量上,利用这种力量它可以在当地市场上获得较高的垄断租金以弥补其成本。Buckley和Casson(1976)从市场不完全性出发解释FDI及跨国公司,提出“内部化理论”。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市场不完全性使市场交易会产生交易成本,成立企业将这类交易置于企业之内可以避免交易成本的发生,但又会增加相应的监管成本,交易成本与监管成本之间的权衡将决定企业的边界。内部化理论强调当这种权衡使企业的边界跨越国界的时候,跨国公司就伴随着FDI产生了。
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Dunning(1977)提出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来解释FDI及跨国公司。根据该理论,公司是否进行FDI并成为跨国公司取决于三个条件: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这就构成了“OLI框架”。公司的所有权优势可以是其他公司所没有或者无法获得的产品或生产过程,如专利、蓝图和商业秘密。也可以是一些无形资产,如商标和关于产品质量的声誉。不管形式如何,所有权优势使跨国公司能够获得一定的市场力量或者成本优势以克服海外经营所产生的额外成本。这实际上垄断优势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公司的内部化优势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将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能力。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代表所有权优势的公司资产如果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转移可以减少风险,提高利润。这一点包含了内部化理论的成果。除了跨国公司自身的特点外,东道国市场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从而使跨国公司在当地生产比在母国生产更有利。这些优势包括劳动力、原材料、贸易壁垒、市场规模、运输成本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和法规等。这些因素与贸易理论的研究相类似。
这个时期的理论主要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来解释FDI和跨国公司,但这些理论大都以描述性为主而缺乏严密的证明。OLI框架虽然对FDI及跨国公司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释,但充其量不过是对FDI和跨国公司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没有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公司的跨国经营决策,也没有考虑企业进行国际化其他途径对FDI和跨国公司活动的影响。
三、基于新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经济学家将产业组织方法引进国际贸易研究,形成了新贸易理论。该理论在一般均衡的贸易模型中加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这两个重要的假设,在同一个模型中很好地解释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发生。但在该理论中一个企业通常只在一个国家生产一种产品,因此,不存在跨国公司和FDI。针对这一状况一些贸易理论家力图将跨国公司加入到新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中去,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文献。按研究中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动机可以将文献分为两大类:垂直型跨国公司模型——进行全球化生产以获得更低的生产成本;水平型跨国公司模型——进入全球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
Helpman(1984)在标准的H-O框架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展开分析,提出了垂直型跨国公司模型。其假设:(1)产品生产不仅需要生产要素,同时也需要“总部服务”。这些服务能够被在不同国家的工厂使用,被采用总部服务就变为该公司的公司特定资产,这些资产包括营销、管理和对特定产品的R&D等。(2) 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而且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点。为了获得更低的生产成本,企业就存在成为跨国公司的动机,即将总部服务设在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而将产品生产设在劳动相对充裕的国家。这一结果称为对跨国公司的“要素比例假说”。该模型与OLI相比更进了一步,但其结论现实相悖——大量的FDI和跨国公司活动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该理论在分析中假设不存在贸易和运输成本,而水平型跨国公司模型就是从这一点出发进行分析的。
水平型跨国公司的标准模型最早由Markusen(1984)提出,跨国公司在他的模型中被定义为水平型的,即企业在不同的市场上通过当地生产供应当地市场。Markusen强调公司水平规模经济是FDI和跨国公司出现的决定因素。因为总部服务可以同时被多个工厂利用,所以拥有两个工厂的一个公司的固定成本要低于分别拥有单个工厂的两个公司的固定成本总和,由此产生了公司水平规模经济。模型认为公司水平规模经济有利于一个企业成为跨国公司,同时高昂的贸易和运输成本也将促进FDI与跨国公司活动,因为当地生产可以节约运输成本。Brainard(1997)进一步发展完善了水平型跨国公司模型,研究公司如何权衡出口与FDI这两种进入国际市场的途径。她在Markusen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工厂水平规模经济,即由于工厂产量的增加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下降,而这正是新贸易理论中所强调的。根据其结论,跨国公司将在下面的情况出现:公司水平规模经济与贸易和运输成本相对于工厂水平规模经济较重要;国家间的经济规模相近,且要素禀赋相似。工厂水平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利于跨国公司,这是因为为了获得工厂水平规模经济公司必须使其生产活动集中于一地。同样地,当国家间的经济规模和要素禀赋差异较大时,将生产放在拥有较大的市场或密集使用的要素较充裕的国家对企业来说更有利。由于上述理论强调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对FDI及跨国公司的影响,其结论被称为“接近集中假说”。
水平型跨国公司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FDI及跨国公司活动,但却将垂直型跨国公司排除在模型之外。由于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垂直型FDI又重新活跃起来,出于将两种类型的跨国公司放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进行分析的目的,Markusen(2002)提出了“知识资产模型”。模型包含三类公司:国内公司——总部和工厂都设在同一国家;水平型跨国公司——总部设在母国,并且在母国和东道国都设有工厂;垂直型跨国公司——将总部和工厂分别设在不同的国家。知识资产是对早期模型中总部服务的进一步解释,其具有分割性、熟练劳动密集性和联合性三个特点。其中,分割性是指知识资产的生产可以和产品生产在空间上分离;熟练劳动密集性是指知识资产相对于产品生产来说是熟练劳动密集型的;联合性是指知识资产对于一个公司旗下的多个工厂来说具有“非排他性”,就知识资产的使用来说增加一个工厂的使用不会带来太多的成本,这是产生公司水平规模经济的根源。显然,分割性和熟练劳动密集性与垂直型跨国公司相联系,使公司根据要素价格与市场规模来选择其总部和工厂的地点。而联合性则会导致水平型跨国公司的产生。模型进一步分析国别、地区特征如何影响FDI与跨国公司,这些特征包括经济规模、相对经济规模、相对要素禀赋差异、贸易及投资成本等。其结论与之前研究的结果相似:水平型跨国公司发生在相似的国家之间,而垂直型跨国公司则发生在差异较大的国家之间。为了使结果更好地与实际数据相比较,模型进一步分析这些特征对公司海外分支机构产量的影响,发现该指标有两种情况较高:国家间市场规模相似;熟练劳动充裕的小国。前者是由于水平型跨国公司,而后者是由于垂直型跨国公司。
四、当前的发展:公司差异性与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
跨国公司理论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发展主要基于OLI框架中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作为当前FDI及跨国公司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则是由内部化优势展开的。由于近年来国际外包十分活跃,使经济学家从内部化的角度研究公司在一体化或外包上的选择。McLaren(2000)、Grossman和Helpman(2002)从最终产品生产商与中间产品生产商的匹配(Matching)问题出发,研究公司对一体化策略和外包策略的选择。最终产品生产商与中间产品生产商在交易时是否匹配对双方来说都存在风险,而当市场规模较大存在较多的潜在买方和卖方时,买卖双方匹配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一个“大市场”中的公司更有可能选择外包策略,这就是“厚市场效应”。上述理论实际上都是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进行论述的,模型间的差别在于对交易成本产生原因的不同论述。
与使用交易成本方法的模型相对,Antras(2003)使用利用产权方法研究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他假定产品生产需要总部服务和中间投入品,总部服务相对于中间投入品是资本密集的,中间投入品可以由专业供应商提供(外包),也可以在企业内部生产(一体化)。由于合同是不完全的,双方实际是在产品销售后通过谈判来分配“事后利润”,权利或控制的配置将会影响企业的效率。当产品生产需要的总部服务比重较高时,一体化策略使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反之,则外包更有利。Antras(2005)将模型动态化,假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生产中总部服务的重要性不断下降,结果发现公司的组织结构将发生类似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产品生产初期在国内的公司内部生产,接着在国内使用外包生产,然后在国外的子公司内部生产,最后在国外进行外包生产。
当前FDI及跨国公司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考虑具有不同生产率的公司是如何选择国际化战略的。Helpman、Melitz和Yeaple(2004)在Brainard(1997)的水平型跨国公司模型基础上加入公司生产率差异的假设,模型中公司的生产率差异表现为生产的边际成本差异。由于FDI与出口和国内经营相比需要承担更高的固定投入,因此,只要生产率相对较高的公司才会参与。而FDI的固定投入比出口更高,所以只有生产率更高的企业才会进行。Antras和Helpman(2004)将公司生产率差异的假设运用于Antras(2003)的不完全合同模型,研究公司的国际生产组织结构。研究发现公司生产率差异决定是否从事海外操作,而企业的生产组织结构,仍然由最终产品生产商与中间投入品供应商在产品生产中的相对重要性决定。他们进一步发现:总部服务的重要性上升将减少公司的国际化操作;企业生产率分布较广的行业,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南方国家竞争能力的提高将提升北方国家所有行业的国际化程度。
五、评述
FDI及跨国公司理论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它使我们对现实中在全球市场上的FDI流动及跨国公司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这些理论大都是由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所提出的,他们的理论分析主要以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因此,往往是在企业具有潜在的国际化能力的基础上探讨企业跨国行为背后的经济原因。而对企业是如何由一个国内企业逐步转变为跨国企业这一动态过程却鲜有涉及,而这一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些国家的企业大多处于这一转变过程中,理解影响这一动态过程的因素,对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对FDI及跨国公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外资流入上。对中国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大一部分文献集中在对现象的描述上。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我们应该加强理论研究,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经济学假设,建立严密的模型来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力求分析和预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趋势,并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Antras,P (2003),“Firms, Contracts, and Trade Structur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118,November:pp 1375-1418
2.Antras,P (2005),“Incomplete Contracts and the Product Cycl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95,NO.4:pp 1054-1073
3.Antras,P.,and E. Helpman (2004),“Global Sourci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112,NO.3:pp 552-580
4.Brainard,S.L(1997),“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Proximity-Concentration Trade-off Between Multinational Sales and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87,NO.4:pp 520-544
5.Buckley,P.J.,and M. Casson(1976),“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London:Macmillan
6.Dunning,J. H(1977),“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MNE: 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In Ohlin,B., P. O. Hesselborn,and P. M. Wijkman,eds,“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London:Macmillan
7.Grossman,G. M.,and E. Helpman (2002),“Integration Versus Outsourcing in Industry Equilibriu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117,February:pp 85-120
8.Helpman,E(1984),“A Simple Theory of Trade wi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92,NO.3:pp 451-471
9.Helpman,E.,M. J. Melitz,and S. R.Yeaple (2004),“Export Versus FDI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94,NO.1:pp 300-316
10.Hymer,S.H(1976),“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Cambridge: MIT Press
11.Markusen,J.E(1984),“Multinationals, Multi-Plant Economics,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 16,May:pp 205-226
12.Markusen,J.E(2002),“Multinational Firms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Cambridge: MIT Press
13.McLaren,J(2000),“‘Globalization’and Vertical Structur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90,NO.5:pp 1239-1254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4)
(责编: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