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真正爱上语文活动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vina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新课程》提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活动课是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以充分而有特色的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和个性特长为目标,以最新信息和学生现实需要的种种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按照特定的活动项目及特定的活动方式组成的一种辅助性课程。实践证明,在语文活动课中,学生能走出教室,把自己融入社会,手脑、身心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促进了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语文活动课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
  由此可见语文活动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激发兴趣,开拓视野,形成技能,陶冶情操,培养特长,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切实开展好利用好语文活动课让师生共同爱上语文活动课呢?
  一、充分认识语文活动课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活动开展。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活动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向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语文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多样,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用不可低估,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语文文活动课与课堂教学的互补作用。
  灵活多样的语文活动,能够与语文课堂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一方面,学生通过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参与活动,丰富了语文知识,拓展了学习的空间,积累了写作的素材,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这又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深化教材知识,从而促进其语文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语文活动又能从课外向课内辐射,促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寻求对课外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如通过演出课本剧这一活动,可更深刻地理解戏剧这一文学样式,关于"戏剧的矛盾冲突"等难点问题也迎刃而解;同时,要想演好课本剧,也必须首先通过课堂学习,掌握戏剧常识、课本剧的编写等有关知识,这在客观上就强化了课堂教学,从而做到以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促进课内,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二)具有深远的潜在教育价值。
  语文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例如,在群体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合作精神;在调查研究、创作等活动中,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都得到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也增强了;在接触社会现象与事物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提高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在社会实践的参与中,使学生初步体验到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社会价值,促进心理的成熟等等。总之,语文活动可以寓"三热爱"、集体主义、劳动观念等教育于其中,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展学生个性品质,促进群体发展等方面都有较深远的潜在教育价值,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有助于协调、缓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初中生活泼好动,求新求异心理较强,而语文活动丰富多彩,这能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必定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语文真正学好了,应试还用担心吗?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就将在那些有益的语文活动中得到沟通而趋向统一。
  二、积极构建语文活动课的教学要素
  语文活动课的教学要素包括:情景、问题、分析、探究、体验与总结六个方面。具体而言,强调"体验""开放""整合""自主"八字特征。
  (一)体验。
  学生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文化的体验过程。人类的发展也就是文化的发展过程,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作为个体的人不断地吸收文化、运用文化、创造文化的过程。语文活动课以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为构成要素,探究、交往、创造、即时反馈、及时检验,表现为现实的或模拟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实现对现实生活文化的吸收、综合、运用和创造,并利用种种活动方式实现文化体验。因此,活动课最易于学生体验成功。
  如我们上完了九年级下册五单元,了解了一金钱观之后,老师便可组织了一次研究性语文活动。
  (1)让学生们分小组,去图书馆或利用网络去搜集钱的演变历史,感知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课堂上反馈后,设计表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从而了解人们的金钱观。
  学生在调查研究活动中,对手头的材料进行了分析整理,有条理,有逻辑的整理、分析了信息,提高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他们在调查活动中广泛收集了许多课外信息,接触了许多新事物,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这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求知、努力创新的意识。
  (二)开放。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方向,解放学生的手,让其自由做。开放了学习空间和时间,也开放了目标,不以知识为惟一目标。开放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来源学科、社会、活动本身。教学方式也是多种活动方式综合展开。
  (三)自主。
  语文活动课不仅仅强调"做中学"和活动作业,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能动性、参与性,体现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这种活动至少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或主体的实践活动、或探索性的活动。在语文活动课实施过程中,发展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特征,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不断选择并不断建构有价值的知识,同时通过体验学习的过程获得自主发展。
  三、积极构建语文活动课评价体系
  如何对语文活动课进行有效的评价呢? 依据课程标准,全面综合评价;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立足过程评价,定性定量结合;重视发展性评价;提倡激励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发展。
  如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对学习全过程的评价,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进行更好的调节控制而进行的评价。自我评价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1.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
  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开始之前,评价自己的计划和准备工作,检查自己对做什么、如何做以及时间等是否有个大致的安排,是否查找了相关资料,是否进行了相关调查,是否调节好了自己的情绪和精力。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评价自己是否激活了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否激活了自己的注意力,是否选择了适当的学习策略等。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做出自我评价,并进行查漏补缺。
  2.对语文活动课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
  应包括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格)、能力、知识等的自我评价。学生通过填写自我评价量表(或评价题),看它们与预期目标是否吻合,从而产生自我反思、促进自我发展。其中,对知识的自我评价,不是看简单地积累了多少知识,而是评价是否做到了对知识的建构和迁移,是否发展了智慧,是否拥有了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人格的自我评价,应考虑自己通过活动,是否产生了情感碰撞,是否具有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是否学会了与人合作交往,是否具有勤劳勇敢、坚忍不拔的品质,是否具有独立意识和自主观念,是否具有开放的心态等等。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与其守成法,勿宁尚自然;与其划一,勿宁展个性。"语文活动课的真正的,有效的开展,必将如春雨一般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共同努力,让语文活动课真正的绽放她的魅力!
  
其他文献
汉字是我们中国人的母语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以鲜活而顽强的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更是凝聚了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汉字也是一门语言工具,是小学语文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而识字又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每期都要求学生会认、会读五百左右的生字,会写、会用四五百
期刊
目前情感智商已经成为许多学者们关注的研究课题,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企业管理、公共关系等诸多领域。心理学家认为,一个成功者的成功因素由两种因素构成:一是智力因素,二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近年来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虽然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工作,并且经过努力,我国人民已全面实现温饱,并正在向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教师大胆创新、张扬个性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活跃的同时,也有不少教师,追求虚伪的美丽,在课堂上故弄玄虚、挖空心思最终付出的代价是使语文课变得苍白、肤浅,学生很难学到课标规定的知识。  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的有机结合,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语文教学真实有
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关,可以说是最枯燥乏味的一部分内容。再说,它的教学对象又是刚刚上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各方面的常规还没有养成,上课一不留神他就"天马行空",想让他们乖乖地如同高年级的学生一样自觉主动的学习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教学拼音又是难上加难,一个多月的拼音教下来,老师好像剥了一层皮,"元气大伤"。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还是运用灌输的方法,一遍又一遍地领读,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我把拼
期刊
为了筛选出适宜的微生物菌肥应用于改良因长期连作、土壤过度使用等问题的云南省大理州植烟土壤,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此基础上通过选用不同改土物料(祥云管盛有机肥、弥渡国发有机肥、福建三炬固体菌肥、福建三炬液体菌肥)为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其对土壤pH及其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土物料后,植烟土壤pH值表现为先升后降的阶段性变化,至烤烟移栽30 d以后逐渐趋于稳定,而且以施用微生物菌肥的处理上升最为显
当前,"课堂教学改进行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对于语文课程来说,改进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课堂标准》的主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