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农村学校校园的绿化、净化工作做得比较好,但是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却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谐的发展,才能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受教育质量。加强农村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发展农村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呢?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必须真正认识校园文化在促进学校教育、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从“精英教育”回归到“大众教育”的原有位置上,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倡导校园文化,广泛宣传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二、增加投入,注重文化设置
美丽的校园和完备的校园文化设施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学校在排除危房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美化绿化校园工作中,一定充分考虑和体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为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形象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校园文化设置应向着“全方位、高标准、创新性、独特性”的目标定位。校园内的设施,植物、植被以及绿化人文景观都应该进行规划设计,大到主要建筑,小到角角落落,精心斟酌,使其科学合理美观实效,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的同时,要布设文化设施,开辟阅报栏、宣传板面、黑板报、图书、阅览室、德育展室等文化教育阵地,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如教学楼、办公楼,悬挂精心挑选的励志性标语,展示学生作品,设置了教育格言、警句,提倡稳馨提示,绿化体现“以人为本”,文化内涵,体現自主创建。如教学楼道墙壁上书写着“学会学习、学会参与”,“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需要”、“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梦想从这里起飞”、“我自信,我能行”,让每一块绿地,每一块墙壁,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真正体现了校园时时有文化、处处皆教育的深刻内涵
在校园文化设置应发挥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注意发现、培养本校人才,发挥教师作用,参与建设、丰富、活跃校园文化活动。如:可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利用革命前辈英勇的事迹,以其大无畏的精神,使学生受到教育,利用“五一”、“十一”、元旦等开展主题班队,专题教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独特校园文化传统。
校园文化活动应该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文艺、体育、科技等喜闻乐趣的活动,让师生共知,且乐意自觉参与的这些文化活动,班的文化园地,少先队文化园地,学校文化园地,条件成熟还可以创办学校的校刊。通过这些文化设施的建设,形成“人人为学校发展,我是学校的主人”理念。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校园文化工作团队,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
校园文化制度建设要按照“全面、严格”的要求,建立健全校园文化管理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如德育工作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安全管理、班级管理、校园行为规范管理等制度,做到以“规”律生、有了这样的制度,才能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秩序,才能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结束的能力,养成自学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才能形成健康的文化风气。
四、注重校风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从教风入手,不论是领导班子,还是教师,都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洁、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在教师中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通过铭记校训、编写校歌、设计校徽。突出学校的形象和标志,打出学校校园文化的“名片”。展现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和整体风貌。从而形成浓厚的文化气息。
五、全社会参与,共同育人
学校是校园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个方面的力量是校园文化教育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花力气,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引导家长净化家庭文化的“小环境”。同时协同学生所在的村镇机构,构件净化社会文化的“大环境”。
六、课堂校园文化与课外校园文化相辅相成
在校园文化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调整课内学科教学课程计划,将国家计划规定的课内学科课程,及校本课程与校园文化活动课程。如兴趣小组、科技制作、文艺、体育、校本活动、社会实践、结合特殊日子举办的纪念教育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引导学生自发的开展一些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让学生的才艺和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学生养成文化素养。
七、师生参与,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和谐文化”内化着人们高度认同价值观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改变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骨干化”现象,应坚持师生共同参与。校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培植者,应加强学习,提升文化修养,提升文化自觉;师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师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形成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的展示,是一所学校最为宝贵的东西。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高标准、高品位,应该突出学校特色,体现创新。具有浓浓文化氛围的校园,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文化人才。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必须真正认识校园文化在促进学校教育、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从“精英教育”回归到“大众教育”的原有位置上,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倡导校园文化,广泛宣传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二、增加投入,注重文化设置
美丽的校园和完备的校园文化设施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学校在排除危房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美化绿化校园工作中,一定充分考虑和体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为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形象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校园文化设置应向着“全方位、高标准、创新性、独特性”的目标定位。校园内的设施,植物、植被以及绿化人文景观都应该进行规划设计,大到主要建筑,小到角角落落,精心斟酌,使其科学合理美观实效,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的同时,要布设文化设施,开辟阅报栏、宣传板面、黑板报、图书、阅览室、德育展室等文化教育阵地,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如教学楼、办公楼,悬挂精心挑选的励志性标语,展示学生作品,设置了教育格言、警句,提倡稳馨提示,绿化体现“以人为本”,文化内涵,体現自主创建。如教学楼道墙壁上书写着“学会学习、学会参与”,“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需要”、“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梦想从这里起飞”、“我自信,我能行”,让每一块绿地,每一块墙壁,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真正体现了校园时时有文化、处处皆教育的深刻内涵
在校园文化设置应发挥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注意发现、培养本校人才,发挥教师作用,参与建设、丰富、活跃校园文化活动。如:可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利用革命前辈英勇的事迹,以其大无畏的精神,使学生受到教育,利用“五一”、“十一”、元旦等开展主题班队,专题教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独特校园文化传统。
校园文化活动应该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文艺、体育、科技等喜闻乐趣的活动,让师生共知,且乐意自觉参与的这些文化活动,班的文化园地,少先队文化园地,学校文化园地,条件成熟还可以创办学校的校刊。通过这些文化设施的建设,形成“人人为学校发展,我是学校的主人”理念。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校园文化工作团队,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
校园文化制度建设要按照“全面、严格”的要求,建立健全校园文化管理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如德育工作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安全管理、班级管理、校园行为规范管理等制度,做到以“规”律生、有了这样的制度,才能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秩序,才能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结束的能力,养成自学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才能形成健康的文化风气。
四、注重校风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从教风入手,不论是领导班子,还是教师,都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洁、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在教师中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通过铭记校训、编写校歌、设计校徽。突出学校的形象和标志,打出学校校园文化的“名片”。展现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和整体风貌。从而形成浓厚的文化气息。
五、全社会参与,共同育人
学校是校园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个方面的力量是校园文化教育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花力气,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引导家长净化家庭文化的“小环境”。同时协同学生所在的村镇机构,构件净化社会文化的“大环境”。
六、课堂校园文化与课外校园文化相辅相成
在校园文化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调整课内学科教学课程计划,将国家计划规定的课内学科课程,及校本课程与校园文化活动课程。如兴趣小组、科技制作、文艺、体育、校本活动、社会实践、结合特殊日子举办的纪念教育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引导学生自发的开展一些适合自己的文化活动,让学生的才艺和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学生养成文化素养。
七、师生参与,打造和谐校园文化
“和谐文化”内化着人们高度认同价值观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改变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骨干化”现象,应坚持师生共同参与。校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培植者,应加强学习,提升文化修养,提升文化自觉;师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师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形成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的展示,是一所学校最为宝贵的东西。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高标准、高品位,应该突出学校特色,体现创新。具有浓浓文化氛围的校园,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文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