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年来MP感染明显增多,且有向小年龄组发展的趋势。对本院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58例MP感染患儿进行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MP感染确诊依据患儿血清支原体抗体IgM 1:40为临界值(1:80确诊)。58例感染患儿均为住院患儿,占总住院MP感染患儿的29.8%,其中男31例,女27例,分别占54%和46%。年龄0~3岁,最小的62天,其中0岁8例,1岁21例,2岁29例。发病以冬春季为主。发病就诊时间最短半天,最长16天,平均5.5天。本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肺炎26例(44.8%),其他32例(55.2%)为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合并其他系统损害13例(22.4%),主要表现在消化道与心血管系统。
1.2 临床表现:全部患儿均有咳嗽,多为干咳、无痰、无规律性。发热49例((84.5%),发热时间最长8天,最短1天,平均3.6天,多以高热、中高热为主;咳嗽伴喘13例(22.4%),伴腹泻8例(13.8%),。体征:咽部充血56例(96.6%),扁桃体肿大36例(62.1%),双肺呼吸音粗56例(96.6%),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6例(10.3%),粗水泡音23例(39.7%),喘鸣音13例(22.4%)。
1.3 辅助检查:支原体抗体检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它是一种低效价颗粒凝集试验试剂盒,特异性高,阳性时证明有MP近期感染。其中1:40有6例(10.3%),1:80有32例(55.2%),1:160有5例(8.60%),1:320有10例(17.2%),1:640有3例(5.2%),1:1280有2例(3.4%).白细胞升高32例(55.2%),减低22例(37.9%);血沉升高9例(15.5%);C反应蛋白阳性5例(8.6%),谷丙转氨酶升高2例(3.4%),心肌酶升高5例(8.6%);心电图36例(62.1%),异常8例(13.8%)(T波改变3例,Q波异常3例);胸片40例(68.9%):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31例(53.4%),15例见肺部小斑片状浸润,其中右下肺叶11例(18.9%),左上肺叶2例(3.4%),双肺下叶2例(3.4%)。
1.4治疗:在支原体检测之前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大环内酯类、头孢类抗生素及利巴韦林等,时间最长5天,最短1天,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出来以后,全改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最长10天,最短5天,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口服3天停4天为一疗程,均治愈出院。
2 讨论
过去认为MP感染以学龄儿童为主,近年来3岁以下婴幼儿明显增多,有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本资料显示婴幼儿MP感染占同期住院MP感染患儿的32%,最小的62天,故对婴幼儿呼吸道感染除考虑病毒和细菌感染外,支原体感染也应作为重要的病原体感染之一,应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
本资料显示,婴幼儿MP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年长儿比较咳嗽无规律性,较小患儿伴喘憋明显。据临床及动物实验示,MP肺炎可诱发气道高反应性*,类似于婴幼儿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症状。多以不规则发热为主,少数患儿无发热表现。本资料中16例(27.6%)仅表现为咳嗽或喘憋,咽部充血(85.6%)。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以双肺纹理增粗、增多为主(53.8);58例MP患儿有肺部体征的16例(27.6);其余42例(72.4%)仅表现为双肺呼吸音粗,但胸片有不同程度的斑片状改变,胸片与肺部体征不成比例。MP胸片表现以单侧肺叶受累为主(86.6%),与文献报道一致*。其他系统主要累及心血管:心电图异常8例,心肌酶升高5例(只能疑似心肌炎,不能确诊),两者占(22.4%),无其他明显心血管系统症状,应对MP患儿高度重视心肌受累的可能。本组患儿白细胞升高32例(55.2%)。
治疗选用疗效确切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红霉素,一般在一周内病情即可得到控制,2~4周痊愈,由此可见,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比较敏感。
对58例MP患儿的诊治体会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道症状,它常与病原菌如肺炎球菌、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尤其是仅从白细胞升高或正常判断容易误诊为普通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故应对婴幼儿感染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袁北刘春峰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17(8):454
[2] 张澎吕善根 现代儿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59
作者单位:262722 山东寿光市纪台中心卫生院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MP感染确诊依据患儿血清支原体抗体IgM 1:40为临界值(1:80确诊)。58例感染患儿均为住院患儿,占总住院MP感染患儿的29.8%,其中男31例,女27例,分别占54%和46%。年龄0~3岁,最小的62天,其中0岁8例,1岁21例,2岁29例。发病以冬春季为主。发病就诊时间最短半天,最长16天,平均5.5天。本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肺炎26例(44.8%),其他32例(55.2%)为上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合并其他系统损害13例(22.4%),主要表现在消化道与心血管系统。
1.2 临床表现:全部患儿均有咳嗽,多为干咳、无痰、无规律性。发热49例((84.5%),发热时间最长8天,最短1天,平均3.6天,多以高热、中高热为主;咳嗽伴喘13例(22.4%),伴腹泻8例(13.8%),。体征:咽部充血56例(96.6%),扁桃体肿大36例(62.1%),双肺呼吸音粗56例(96.6%),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6例(10.3%),粗水泡音23例(39.7%),喘鸣音13例(22.4%)。
1.3 辅助检查:支原体抗体检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它是一种低效价颗粒凝集试验试剂盒,特异性高,阳性时证明有MP近期感染。其中1:40有6例(10.3%),1:80有32例(55.2%),1:160有5例(8.60%),1:320有10例(17.2%),1:640有3例(5.2%),1:1280有2例(3.4%).白细胞升高32例(55.2%),减低22例(37.9%);血沉升高9例(15.5%);C反应蛋白阳性5例(8.6%),谷丙转氨酶升高2例(3.4%),心肌酶升高5例(8.6%);心电图36例(62.1%),异常8例(13.8%)(T波改变3例,Q波异常3例);胸片40例(68.9%):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31例(53.4%),15例见肺部小斑片状浸润,其中右下肺叶11例(18.9%),左上肺叶2例(3.4%),双肺下叶2例(3.4%)。
1.4治疗:在支原体检测之前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大环内酯类、头孢类抗生素及利巴韦林等,时间最长5天,最短1天,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出来以后,全改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最长10天,最短5天,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口服3天停4天为一疗程,均治愈出院。
2 讨论
过去认为MP感染以学龄儿童为主,近年来3岁以下婴幼儿明显增多,有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本资料显示婴幼儿MP感染占同期住院MP感染患儿的32%,最小的62天,故对婴幼儿呼吸道感染除考虑病毒和细菌感染外,支原体感染也应作为重要的病原体感染之一,应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
本资料显示,婴幼儿MP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年长儿比较咳嗽无规律性,较小患儿伴喘憋明显。据临床及动物实验示,MP肺炎可诱发气道高反应性*,类似于婴幼儿哮喘和毛细支气管炎症状。多以不规则发热为主,少数患儿无发热表现。本资料中16例(27.6%)仅表现为咳嗽或喘憋,咽部充血(85.6%)。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以双肺纹理增粗、增多为主(53.8);58例MP患儿有肺部体征的16例(27.6);其余42例(72.4%)仅表现为双肺呼吸音粗,但胸片有不同程度的斑片状改变,胸片与肺部体征不成比例。MP胸片表现以单侧肺叶受累为主(86.6%),与文献报道一致*。其他系统主要累及心血管:心电图异常8例,心肌酶升高5例(只能疑似心肌炎,不能确诊),两者占(22.4%),无其他明显心血管系统症状,应对MP患儿高度重视心肌受累的可能。本组患儿白细胞升高32例(55.2%)。
治疗选用疗效确切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红霉素,一般在一周内病情即可得到控制,2~4周痊愈,由此可见,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比较敏感。
对58例MP患儿的诊治体会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道症状,它常与病原菌如肺炎球菌、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异,尤其是仅从白细胞升高或正常判断容易误诊为普通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故应对婴幼儿感染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袁北刘春峰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17(8):454
[2] 张澎吕善根 现代儿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459
作者单位:262722 山东寿光市纪台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