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学习语文课,只有有效开展课前预习,才能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有针对性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而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前预习中,注重指导学生扫清阅读障碍,鼓励他们读思结合,鼓励他们进行深度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前预习 有效性
常言说得好:“砍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小学生学习语文也是如此,只有开展有效地课前预习,弄清楚课文的纹理和脉络,才能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而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办法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收效不错。
一、阅读课文,扫清障碍
小学生预习一篇课文,首先要扫清阅读障碍。学习一篇新课文,小学生肯定会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明白的话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小学生很难展开深入阅读,阅读学习就会搁浅。
因此,指导小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是指导小学生预习新课的第一要务,我们要格外重视。其实扫清阅读障碍的方法并不复杂,只要小学生用心去学,很容易学到手。关键是如何运用,如何把握运用的时机,而这些只有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慢慢去揣摩,仔细去体会,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小学生扫清阅读障碍,首先要默读课文,默读课文自由灵活,可以随时随地加以运用,对其他同学几无影响。小学生要边默读边勾画,把发现的阅读障碍勾画出来,为消除阅读障碍打好基础,做好铺垫。比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匆匆》一文,在我的指导下,有的同学勾画了以下地方:1.课文中容易读错的字:(1)“头涔涔”的“涔”,“薄雾”的“薄”;(2)课文中的叠词:头涔涔、泪潸潸、轻轻悄悄、茫茫然、伶伶俐俐、赤裸裸。这位小学生通过默读,发现了以上不懂得地方,他就明确了自己扫清阅读障碍的目标和方向。当然,每位学生的学习力和认知度不一样,为了扫清阅读障碍,他们的关注点也不一样,我们要允许他们存在多样性,万万不可强求统一。
其次,就是“研”。小学生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靠自己一个人解答不了,就可以与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展开讨论,共同研究。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他们通过交流讨论获得答案,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要强之百倍,这种学习印象深刻,学得透彻。
学生扫清了阅读障碍,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课文了。通过朗读课文,学生还可以发现一些新问题,也要做好记录。随着问题的不断化解,学生获得的新知识也越来越多,这是他们仅仅听老师讲课永远学不到的。
二、读思结合,提出问题
小学生预习课文,就要读课文,不仅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心去想,要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感悟每句话的内涵。也就是说,小学生朗读也好,默读也罢,都必须入脑入心,都必须做到读与思的结合。小学生积极思考,才能脑洞大开,才能发现问题。
小学生读课文,是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小学生思考问题,可以从课文的题目入手,比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同学们必然关心“五壮士”是谁,他们带着这个問题读课文,就能较快地进入角色。小学生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首先要考虑“精彩极了”指什么,“糟糕透了”又指什么。对于以上课文,小学生从题目入手就可以抓住主要问题,进而深入理解课文。
小学生思考问题,还可以从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入手,从课文中的过渡句入手,从课文中的关键句入手等等。比如学习《匆匆》一文,就要着重理解“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只有理解了这句话,才能了解作者的想法和做法,也就是时光如电,我们必须有所作为,绝不能到这个世界白来一场。
小学生预习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他们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随着问题的解决,小学生就能充分地理解课文,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小学生预习新课,朗读课文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帮助他们积累优美的词句。小学生读课文读的多了,就能对语言有一种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语感。这需要小学生持之以恒,长期阅读,久而久之,才会慢慢形成。
有了这种感觉,他们就能读出语言的优劣,读出课文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内涵。因此,鼓励小学生诵读课文,就要读出轻重缓急,就要读出抑扬顿挫,就要读出喜怒哀乐。
一个小学生通过诵读课文,就能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之中,不仅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受到思想的启迪,感情的熏陶。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小学生所必须经历的,这是他们预习课文时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课前预习,是小学生阅读课文、获取知识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小学生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预习,才能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实现有效地课堂预习,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横下心来,坚持经常,决不能蜻蜓点水,凑热闹走过场。
参考文献:
[1]《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李虹霞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6.
[2]《写作训练教程》,郑赓娴 卢晓光主编,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
[3]《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张洪玲,陈晓波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前预习 有效性
常言说得好:“砍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小学生学习语文也是如此,只有开展有效地课前预习,弄清楚课文的纹理和脉络,才能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而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办法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收效不错。
一、阅读课文,扫清障碍
小学生预习一篇课文,首先要扫清阅读障碍。学习一篇新课文,小学生肯定会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明白的话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小学生很难展开深入阅读,阅读学习就会搁浅。
因此,指导小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是指导小学生预习新课的第一要务,我们要格外重视。其实扫清阅读障碍的方法并不复杂,只要小学生用心去学,很容易学到手。关键是如何运用,如何把握运用的时机,而这些只有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慢慢去揣摩,仔细去体会,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小学生扫清阅读障碍,首先要默读课文,默读课文自由灵活,可以随时随地加以运用,对其他同学几无影响。小学生要边默读边勾画,把发现的阅读障碍勾画出来,为消除阅读障碍打好基础,做好铺垫。比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匆匆》一文,在我的指导下,有的同学勾画了以下地方:1.课文中容易读错的字:(1)“头涔涔”的“涔”,“薄雾”的“薄”;(2)课文中的叠词:头涔涔、泪潸潸、轻轻悄悄、茫茫然、伶伶俐俐、赤裸裸。这位小学生通过默读,发现了以上不懂得地方,他就明确了自己扫清阅读障碍的目标和方向。当然,每位学生的学习力和认知度不一样,为了扫清阅读障碍,他们的关注点也不一样,我们要允许他们存在多样性,万万不可强求统一。
其次,就是“研”。小学生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靠自己一个人解答不了,就可以与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展开讨论,共同研究。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他们通过交流讨论获得答案,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要强之百倍,这种学习印象深刻,学得透彻。
学生扫清了阅读障碍,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课文了。通过朗读课文,学生还可以发现一些新问题,也要做好记录。随着问题的不断化解,学生获得的新知识也越来越多,这是他们仅仅听老师讲课永远学不到的。
二、读思结合,提出问题
小学生预习课文,就要读课文,不仅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心去想,要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感悟每句话的内涵。也就是说,小学生朗读也好,默读也罢,都必须入脑入心,都必须做到读与思的结合。小学生积极思考,才能脑洞大开,才能发现问题。
小学生读课文,是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小学生思考问题,可以从课文的题目入手,比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同学们必然关心“五壮士”是谁,他们带着这个問题读课文,就能较快地进入角色。小学生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首先要考虑“精彩极了”指什么,“糟糕透了”又指什么。对于以上课文,小学生从题目入手就可以抓住主要问题,进而深入理解课文。
小学生思考问题,还可以从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入手,从课文中的过渡句入手,从课文中的关键句入手等等。比如学习《匆匆》一文,就要着重理解“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只有理解了这句话,才能了解作者的想法和做法,也就是时光如电,我们必须有所作为,绝不能到这个世界白来一场。
小学生预习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他们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随着问题的解决,小学生就能充分地理解课文,学到更多的东西。
三、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小学生预习新课,朗读课文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帮助他们积累优美的词句。小学生读课文读的多了,就能对语言有一种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语感。这需要小学生持之以恒,长期阅读,久而久之,才会慢慢形成。
有了这种感觉,他们就能读出语言的优劣,读出课文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内涵。因此,鼓励小学生诵读课文,就要读出轻重缓急,就要读出抑扬顿挫,就要读出喜怒哀乐。
一个小学生通过诵读课文,就能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之中,不仅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受到思想的启迪,感情的熏陶。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小学生所必须经历的,这是他们预习课文时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课前预习,是小学生阅读课文、获取知识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小学生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预习,才能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实现有效地课堂预习,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横下心来,坚持经常,决不能蜻蜓点水,凑热闹走过场。
参考文献:
[1]《创造一间幸福教室》,李虹霞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6.
[2]《写作训练教程》,郑赓娴 卢晓光主编,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
[3]《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张洪玲,陈晓波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