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应当是学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倾吐,是一种基于表达需要的极具诱惑力的创造性活动。尤其是小学阶段的作文,主要以记叙文为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是就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情况来看,作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并没有很好地观察生活,并缺乏从生活的角度进行作文创作的意识。基于此,就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探究,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
作文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的作文教学活动。立足实际的生活,融入学生的真情实感的作文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以及真情实感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观察生活,创设生活化作文教学内容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可见生活在作文中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实际上很多学生对生活中的景象只是一闪而过,并未对生活进行认真观察,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胸无点墨。因此,语文教师应当立足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不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学生作文内容与写作质量。
比如,在教学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这一写人类的作文题目时,要想学生能够写好作文,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融入生活,用心感知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教师可以利用星期天的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成为社区的小小环境保护志愿者,对社区中的卫生环境进行监督,并认真观察在监督过程中所遇到的每个人与每件事,然后就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人写一篇文章。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角色互换”的游戏,比如让学生轮流当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甚至是老师等,让学生充分参与角色,进行班级管理,了解这个角色之后,写一篇关于老师或者同学的文章。这样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便会有内容可写,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被调动起来,细节描写和感情的处理也更加细腻,作文内容也更加贴近生活。
二、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生活化的作文意识
生活化的作文意识,即在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想自然而然、原汁原味地融入作文之中。小学生的作文不一定语言多么华丽,水平多么高,但是必须要有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入作文中,形成生活化的作文意识。
比如,在教学“我的植物朋友”的作文教学时,教学的重点内容不是段落应当如何划分,语言如何运用,而是应当让学生走近生活中的植物,觀察植物,体验不同植物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与植物进行“交流”,这样在进行文章创作时,才会将自己对植物的情感融入文章中。于是,在让学生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便带领学生走进公园、走进田野之中,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植物,并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注意植物的生存环境,思考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这些植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这个植物的信息。也就是说,在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在不断启发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的同时还要用大脑去想,结合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与现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意识。这样学生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便会不自觉地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文章内容也更加真实。
三、描绘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生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感悟之后,还要具有描绘生活的本领,这样才能完成一篇真正的生活化作文。
比如,写人的文章是小学阶段作文的重点内容。这类作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巧妙地将叙述与描写的手法相结合,像画画一样,将人、事、物进行细致的描摹。除了重视对人物语言、动作、形态、外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之外,还应当注重对人物细节的刻画,通过一些细节性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性格特点。此外,在高年级的作文中还经常出现“游记类”的作文,最重要的就是条理清晰,并能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结合恰当的方位词,按照一定顺序记录自己的游览过程,突出重点景观的特征,同时表达自己游览时的心情与感受。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更多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作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新时期作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从生活化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生活化写作的意识,在写作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白双奇.怎样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8(6):45-46.
[2]秦丽红.作文源于生活:小学生生活化作文教学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20(5):81.
编辑 冯志强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
作文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的作文教学活动。立足实际的生活,融入学生的真情实感的作文教学。这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以及真情实感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观察生活,创设生活化作文教学内容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可见生活在作文中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实际上很多学生对生活中的景象只是一闪而过,并未对生活进行认真观察,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胸无点墨。因此,语文教师应当立足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不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学生作文内容与写作质量。
比如,在教学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这一写人类的作文题目时,要想学生能够写好作文,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融入生活,用心感知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教师可以利用星期天的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成为社区的小小环境保护志愿者,对社区中的卫生环境进行监督,并认真观察在监督过程中所遇到的每个人与每件事,然后就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人写一篇文章。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角色互换”的游戏,比如让学生轮流当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甚至是老师等,让学生充分参与角色,进行班级管理,了解这个角色之后,写一篇关于老师或者同学的文章。这样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便会有内容可写,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被调动起来,细节描写和感情的处理也更加细腻,作文内容也更加贴近生活。
二、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生活化的作文意识
生活化的作文意识,即在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想自然而然、原汁原味地融入作文之中。小学生的作文不一定语言多么华丽,水平多么高,但是必须要有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入作文中,形成生活化的作文意识。
比如,在教学“我的植物朋友”的作文教学时,教学的重点内容不是段落应当如何划分,语言如何运用,而是应当让学生走近生活中的植物,觀察植物,体验不同植物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与植物进行“交流”,这样在进行文章创作时,才会将自己对植物的情感融入文章中。于是,在让学生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便带领学生走进公园、走进田野之中,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植物,并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注意植物的生存环境,思考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这些植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并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这个植物的信息。也就是说,在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在不断启发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的同时还要用大脑去想,结合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与现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意识。这样学生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便会不自觉地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文章内容也更加真实。
三、描绘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生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感悟之后,还要具有描绘生活的本领,这样才能完成一篇真正的生活化作文。
比如,写人的文章是小学阶段作文的重点内容。这类作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巧妙地将叙述与描写的手法相结合,像画画一样,将人、事、物进行细致的描摹。除了重视对人物语言、动作、形态、外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之外,还应当注重对人物细节的刻画,通过一些细节性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性格特点。此外,在高年级的作文中还经常出现“游记类”的作文,最重要的就是条理清晰,并能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结合恰当的方位词,按照一定顺序记录自己的游览过程,突出重点景观的特征,同时表达自己游览时的心情与感受。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更多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作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新时期作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从生活化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生活化写作的意识,在写作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白双奇.怎样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8(6):45-46.
[2]秦丽红.作文源于生活:小学生生活化作文教学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20(5):81.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