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提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通过阐释此种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同时结合现阶段高中化学的教学特点,给出完善教学模式应用的办法。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化学;支架式;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281
引言
“支架式”是一种新型的符合学生最近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启发内容,传递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确保在理论知识得以准确应用的基础上,加强与现实情况间的联系,从而提升科学素养和应对现实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能力,确保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一、“支架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此种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设置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建立理论框架,从而形成连贯的理论知识结构。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同时提供学生容易接受的有力介质,分解具有一定难度的理论内容,起到简化知识学习的作用。利用此种教学模式,能够达到由浅入深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出现思维上的偏差和认知上的错误时,能够及时给予线索,学生顺着线索指引的方向,按照符合理论研究脉络的方式,逐渐剖析自身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效果,反思需要提升的内容,最终提升学习能力和水平,满足能力提升的要求。
二、完善“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的办法
(一)创设化学情境
通过深度剖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内涵可知,首先要满足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刺激学生兴趣的产出,引导学生从主观意识提升对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有助于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双效[1]。结合“支架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知识内容间的联系,引导其从虚拟或真实的情境过渡到理论要点上,强化对化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因此,教师要基于教材内容,找到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等,为学生展示生活化的动态场景,以直观的反应促使逻辑思维的形成。
例如,在讲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研究教材内容,明确教材在设计上和内容深化阶段的具体方式,结合教材内容准备适合在课前导入环节的图像或视频。教师可在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一段古文物发现的视频,接着展示几张学生较为了解的文物图片,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时间,让其找到古文物在外观上与现代所用金属器具之间的差别。学生准确的回答出“生锈”这一贴近生活现象的化学过程,从而利用生活现象充当教学的支架,引导学生关注铁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的基本过程,结合现实环境,确定电化学腐蚀所需要具备的条件,进而关注H2O+CO2H2CO3H++HCO-和氧化还原反应,了解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基本条件。
(二)利用合作探究
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结合课改新要求,构建三维立体教学模型,此种模型的确立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存在相似的部分,教师要深度研究相似部分的具体内容。“支架式”教学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循序渐进的形式,由浅入深探究化学知识,从基础知识内容出发,进而延伸到能力培养过程[2]。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与教师之间的隔阂较大,难以获取到其真实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在积极的和谐氛围下,提出个人观点,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到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投掷知识内容深化和能力提升的支架。
例如,在讲解有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内容时,可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以浓度对反应速度影响的探究过程为例,设置探究实验,将学生分为能力相对平均的几组,接着出示化学反应方程式: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引导学生改变H2C2O4的浓度,观察溶液的褪色时间。教师将褪色时间与反应速率相連,架起化学反应现象与结论之间的桥梁,从而启发学生自行总结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三)提升实验比例
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当立足于学科本质特点,实验是促进知识体系逐渐提升层级的重要支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利用实验为学生展示化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从而延伸到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以贯之的知识网络。化学实验是打开学生思维的有效工具,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连贯的实验流程,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缓解高中学习的紧迫感,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3]。
例如,在讲解有机酸、酯的内容中,可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比如海带,其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提取出乙酸乙酯,学生不仅察觉到身边的化学现象,同时通过亲自实验,提升了动手能力,有助于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以乙酸乙酯出发,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自行组队,研究乙酸乙酯水解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准确记忆CH3COOC2H5+H2OCH2COOH+C2H5OH化学方程式,契合“支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有了新气象,为满足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教师要深化化学知识与新型教学方式,将“支架式”教学模式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注重素养和能力的提升,进而满足高考考纲和新课标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庆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设计研究[D].聊城大学,2017.
[2]刘婷婷.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3]周艳冲.基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实验设计与实践[D].河南大学,2019.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化学;支架式;策略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281
引言
“支架式”是一种新型的符合学生最近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启发内容,传递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确保在理论知识得以准确应用的基础上,加强与现实情况间的联系,从而提升科学素养和应对现实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能力,确保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一、“支架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此种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设置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建立理论框架,从而形成连贯的理论知识结构。教师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同时提供学生容易接受的有力介质,分解具有一定难度的理论内容,起到简化知识学习的作用。利用此种教学模式,能够达到由浅入深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出现思维上的偏差和认知上的错误时,能够及时给予线索,学生顺着线索指引的方向,按照符合理论研究脉络的方式,逐渐剖析自身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效果,反思需要提升的内容,最终提升学习能力和水平,满足能力提升的要求。
二、完善“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的办法
(一)创设化学情境
通过深度剖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内涵可知,首先要满足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刺激学生兴趣的产出,引导学生从主观意识提升对化学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有助于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双效[1]。结合“支架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知识内容间的联系,引导其从虚拟或真实的情境过渡到理论要点上,强化对化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因此,教师要基于教材内容,找到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等,为学生展示生活化的动态场景,以直观的反应促使逻辑思维的形成。
例如,在讲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研究教材内容,明确教材在设计上和内容深化阶段的具体方式,结合教材内容准备适合在课前导入环节的图像或视频。教师可在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一段古文物发现的视频,接着展示几张学生较为了解的文物图片,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时间,让其找到古文物在外观上与现代所用金属器具之间的差别。学生准确的回答出“生锈”这一贴近生活现象的化学过程,从而利用生活现象充当教学的支架,引导学生关注铁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的基本过程,结合现实环境,确定电化学腐蚀所需要具备的条件,进而关注H2O+CO2H2CO3H++HCO-和氧化还原反应,了解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基本条件。
(二)利用合作探究
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结合课改新要求,构建三维立体教学模型,此种模型的确立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存在相似的部分,教师要深度研究相似部分的具体内容。“支架式”教学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循序渐进的形式,由浅入深探究化学知识,从基础知识内容出发,进而延伸到能力培养过程[2]。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与教师之间的隔阂较大,难以获取到其真实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在积极的和谐氛围下,提出个人观点,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到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投掷知识内容深化和能力提升的支架。
例如,在讲解有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内容时,可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以浓度对反应速度影响的探究过程为例,设置探究实验,将学生分为能力相对平均的几组,接着出示化学反应方程式: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引导学生改变H2C2O4的浓度,观察溶液的褪色时间。教师将褪色时间与反应速率相連,架起化学反应现象与结论之间的桥梁,从而启发学生自行总结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三)提升实验比例
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当立足于学科本质特点,实验是促进知识体系逐渐提升层级的重要支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利用实验为学生展示化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从而延伸到科学探究活动,形成一以贯之的知识网络。化学实验是打开学生思维的有效工具,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连贯的实验流程,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缓解高中学习的紧迫感,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3]。
例如,在讲解有机酸、酯的内容中,可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比如海带,其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实验提取出乙酸乙酯,学生不仅察觉到身边的化学现象,同时通过亲自实验,提升了动手能力,有助于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以乙酸乙酯出发,布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自行组队,研究乙酸乙酯水解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结合实验现象,准确记忆CH3COOC2H5+H2OCH2COOH+C2H5OH化学方程式,契合“支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有了新气象,为满足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教师要深化化学知识与新型教学方式,将“支架式”教学模式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注重素养和能力的提升,进而满足高考考纲和新课标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庆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设计研究[D].聊城大学,2017.
[2]刘婷婷.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3]周艳冲.基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实验设计与实践[D].河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