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很少对整册教材或整个单元进行研读,只是孤立地看一课读一课;还有一些教师只是就教材教教材,不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导致教学盲目低效。下面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研读教材。
一、研读教材,要从整个单元、全册教材入手
要想通透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就必须从整个单元、全册教材入手,思考这篇课文在这个单元中的地位、这个单元在整册教材中的特点、本册教材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价值等。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些课文都是说明文,但说明的方法有所不同:《秦兵马俑》一是用翔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埃及的金字塔》采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介绍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音乐之都维也纳》从几个不同方面介绍维也纳与音乐的不解之缘。教师只有在研读教材时发现说明方法上的异同,教学时侧重点才会有所不同,才能让学生学习不同的说明方法。理清课文间前后联系,使单元教学融为一体,更具整体感。
二、研读教材必须与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紧密结合
教师每次研读教材时,必须将《语文课程标准》与课文同时研读,看一看《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体目标与各年段的具体目标,对文本的朗读与理解有哪些要求,对语言表达与习作又有什么要求,等等。然后再回过头来看课文,思考本文适合进行哪方面能力的训练。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不同学段词、句、阅读理解的要求。
从“了解”——“理解”——“理解恰当意义”,可以明显看出课程标准对不同年段学生词句理解的要求是不同的,也是循序渐进的。如一年级课文《蚂蚁和蝈蝈》,教学“满头大汗”时,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夏天中午在外的情形,联系实际大致了解“满头大汗”的意思,这就是“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又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三年级课文《荷花》“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说明荷花很茂盛,一直往上长。接着,他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冒”字的妙处:能否将“冒”换成别的字?学生说出“长、挤、钻、伸”等字,王老师追问:那作者为什么用“冒”而不用其他字呢?在教师的指导下,最后,学生体会出“冒”的妙处:说明荷花生长迅速,争先恐后地向上长,迫不及待地往上长……这样,不仅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而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再如,教学高年级课文《草原》时,可引导学生对“翠色欲流”进行赏析,将它与以前学过的“翠色欲滴”进行比较,同样是描写绿色很浓,“翠色欲流”比“翠色欲滴”程度更深,范围更广,从而理解词语的恰当意义及表达效果。由此可以看到,词句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研读教材,要学会“删选”
有些教师喜欢将课文从头讲到尾,不管内容重要不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有些教师为了把教材挖得深刻,“逼”着学生反复思考;还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又读又写又背,似乎语文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训练……这些现象都表明,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心中没有学生。教师没有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教材,思考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哪些是他们一读就懂的,哪些是有障碍需要重点讲解的,哪些语文能力是必须得到培养、训练的,哪些是需要深刻挖掘、深刻体会的……
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只要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先让学生阅读后思考、交流对林冲的印象和感受,再重点引导学生用一个字来表现人物的感受。学生经过再读和静心思考,说可以用“忍”、“让”、“礼”等字来表现。接着,于老师又引导学生围绕 “让”字,三读课文并从中寻找到相关的语句来求证。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及教师智慧的点拨,从而理解林冲为人的核心是“让”——礼让、谦让、宽让,是做人的至高境界!整节课,由于教师删繁就简,精心设计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时而归纳,时而求证,时而剖析,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
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桃花心木》一文,引导学生探究种树人行为的“奇怪”时,有学生只找到一处“奇怪”就满足了,可薛老师却紧追不放,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思考,用“奇怪的是——;越来越奇怪的是——;更奇怪的是——”来说种树人行为的多处“奇怪”。在这样句式的引导下,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找出直接写种树人行为“奇怪”的句子,更可喜的是,学生还找出没有明写但可以体会出种树人行为“奇怪”的地方。接着,薛老师又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简要概述刚才交流的内容。整堂课,教师紧紧抓住“奇怪”不放,通过一再追问,“逼”着学生找到多处“奇怪”。这样,让学生通过语言理解与表达实践,明白对一个问题,不能只满足于盯住一处信息,要从多处寻找信息,往深处挖掘。
两位特级教师的课上都注重删繁倡简,该讲的地方浓墨重彩,不该讲的地方惜语如金。“好钢用在刀刃上”,教师研读教材时要深入浅出并学会删选,删选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恰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有效地落实语言实践,提高教学效益。
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认为应从研读、研透教材开始。
(责编 陈剑平)
一、研读教材,要从整个单元、全册教材入手
要想通透解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就必须从整个单元、全册教材入手,思考这篇课文在这个单元中的地位、这个单元在整册教材中的特点、本册教材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价值等。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些课文都是说明文,但说明的方法有所不同:《秦兵马俑》一是用翔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埃及的金字塔》采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介绍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音乐之都维也纳》从几个不同方面介绍维也纳与音乐的不解之缘。教师只有在研读教材时发现说明方法上的异同,教学时侧重点才会有所不同,才能让学生学习不同的说明方法。理清课文间前后联系,使单元教学融为一体,更具整体感。
二、研读教材必须与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紧密结合
教师每次研读教材时,必须将《语文课程标准》与课文同时研读,看一看《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体目标与各年段的具体目标,对文本的朗读与理解有哪些要求,对语言表达与习作又有什么要求,等等。然后再回过头来看课文,思考本文适合进行哪方面能力的训练。
“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不同学段词、句、阅读理解的要求。
从“了解”——“理解”——“理解恰当意义”,可以明显看出课程标准对不同年段学生词句理解的要求是不同的,也是循序渐进的。如一年级课文《蚂蚁和蝈蝈》,教学“满头大汗”时,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夏天中午在外的情形,联系实际大致了解“满头大汗”的意思,这就是“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又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三年级课文《荷花》“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说明荷花很茂盛,一直往上长。接着,他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冒”字的妙处:能否将“冒”换成别的字?学生说出“长、挤、钻、伸”等字,王老师追问:那作者为什么用“冒”而不用其他字呢?在教师的指导下,最后,学生体会出“冒”的妙处:说明荷花生长迅速,争先恐后地向上长,迫不及待地往上长……这样,不仅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而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再如,教学高年级课文《草原》时,可引导学生对“翠色欲流”进行赏析,将它与以前学过的“翠色欲滴”进行比较,同样是描写绿色很浓,“翠色欲流”比“翠色欲滴”程度更深,范围更广,从而理解词语的恰当意义及表达效果。由此可以看到,词句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研读教材,要学会“删选”
有些教师喜欢将课文从头讲到尾,不管内容重要不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有些教师为了把教材挖得深刻,“逼”着学生反复思考;还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又读又写又背,似乎语文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训练……这些现象都表明,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心中没有学生。教师没有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教材,思考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哪些是他们一读就懂的,哪些是有障碍需要重点讲解的,哪些语文能力是必须得到培养、训练的,哪些是需要深刻挖掘、深刻体会的……
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只要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先让学生阅读后思考、交流对林冲的印象和感受,再重点引导学生用一个字来表现人物的感受。学生经过再读和静心思考,说可以用“忍”、“让”、“礼”等字来表现。接着,于老师又引导学生围绕 “让”字,三读课文并从中寻找到相关的语句来求证。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及教师智慧的点拨,从而理解林冲为人的核心是“让”——礼让、谦让、宽让,是做人的至高境界!整节课,由于教师删繁就简,精心设计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时而归纳,时而求证,时而剖析,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
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桃花心木》一文,引导学生探究种树人行为的“奇怪”时,有学生只找到一处“奇怪”就满足了,可薛老师却紧追不放,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思考,用“奇怪的是——;越来越奇怪的是——;更奇怪的是——”来说种树人行为的多处“奇怪”。在这样句式的引导下,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找出直接写种树人行为“奇怪”的句子,更可喜的是,学生还找出没有明写但可以体会出种树人行为“奇怪”的地方。接着,薛老师又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简要概述刚才交流的内容。整堂课,教师紧紧抓住“奇怪”不放,通过一再追问,“逼”着学生找到多处“奇怪”。这样,让学生通过语言理解与表达实践,明白对一个问题,不能只满足于盯住一处信息,要从多处寻找信息,往深处挖掘。
两位特级教师的课上都注重删繁倡简,该讲的地方浓墨重彩,不该讲的地方惜语如金。“好钢用在刀刃上”,教师研读教材时要深入浅出并学会删选,删选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恰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有效地落实语言实践,提高教学效益。
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认为应从研读、研透教材开始。
(责编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