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所承载的内容是富有生命气息的,它的灵魂和价值取向应是学生生命个体的“内向发展”,而事实上,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疲于提高考试量化的“显性成绩”,无暇重视生命成长的“隐性成绩”。学生的大量时间被训练所占据,应试性的功利人格遍布校园,伴随着学生成长的是他们的年龄,精神却没得到同步成长。
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隐性成绩”更应该得到重视。它指通过对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热爱和尊重生命的滋养,让他们拥有坚强、乐观的生活信念、健康丰富的情感。下面就简单呈现自己在教学中依据学生原有认知基础,通过沉浸、体验等方法引领学生实现人格健全的一些做法。
一、梳理教材,挖掘文本的生命养料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突破教材对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的编排局限,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最好的教育资源。对初中教材进行系列梳理,从自我价值、人际价值、环境价值、生命价值等几个维度,挖掘其间蕴含的丰富的生命养料,对学生进行人格精神的养育,让他们看到和触摸到一个比课堂更大更真切的世界。
当我们带领学生整合教材中的优秀范文时,就会蓦然发现原来教材中有那么多取之不尽的养料,那么多例子作为人文滋养的载体。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梳理:
自我价值的觉醒:《女孩独立》、《顶碗少年》、《走一步,再走一步》、《伤仲永》、《周处》、《秋天的怀念》、《我不是懦夫》、《表哥驾到》、《木兰诗》……
此类文章让学生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和接纳,继而产生信心,为自己的生命设置一个可能达到的目标,使生命产生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人际价值的认知:《社戏》、《你是我的词典》、《山中访友》、《卖油翁》、《背影》、《爸爸的花儿落了》、《老王》、《一千张糖纸》……
此类文章让学生懂得接纳自己,并学会与他人相处,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爱和汲取他人长处中才有乐趣,在相互尊重、爱护、关心中获得真正的帮助和提升。
环境价值的认知:《密室日记》、《生命之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父与子》、《生命的舞蹈》、《七根火柴》……
此类文章告诉学生学会接受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的事实。当一些突如其来的变化或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使生存的环境面临巨大挑战时,内心世界的坚韧和强大才是拯救自己的最佳良方。
挫折教育:《百合花开》、《滹沱河和我》、《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溪水》、《壶口瀑布》、《石缝间的生命》……
此类文章让学生能从天地万物中懂得它们存在的价值,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体会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锤炼自己。
生命与生命交会,常常会撞击出令人惊叹的美丽火花,而语文课堂正是生命彼此影响的过程。当我们的学生长期沉浸在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养料中,其健全的人格成长就会抽芽生枝,在阳光雨露的照耀和滋润下,往深度、广度里生长!这样,孩子的心灵就会更宽广,精神会更强大,就会拥有呵护生命安全的坚强屏障。
但是,如果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材反映的社会现象是纷纭复杂的,不光有真善美,还有假恶丑。《孔乙己》中周围人群对孔乙己的冷漠,《离别的礼物》中那个脸蛋光得有些刺眼的洋娃娃似的女人……形形色色的人物正是现实生活的折射,社会的各种正面或负面的东西充斥在学生的周围。正如草根教师杨林柯所言:就如光从正面打过来,会在背面留下阴影,你不仅要看到光,还要看到阴影。此时,语文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沉浸、咀嚼、体验文本的同时,学会比较和鉴别,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敢于批判,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这,才是“隐性成绩”的全部意义。
二、理解教材,找准人格养育契合点
学生成长最根本的是心灵在起作用。而心灵的改变又是一种自我体验,教师的说教无法替代。因此,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找准教材和人格教育的契合点。
以《秋天的怀念》一课为例。本文是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是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章,更是一篇思考人应该如何活着的感人作品。作者通过回忆将零碎的细节串联起来,写出了在自己瘫痪时,母亲是怎样细心、耐心、小心地照顾自己,借此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愧疚。
通过对教材进行分析,找到了如下的契合点:
1.七年级学生叛逆期特点和史铁生瘫痪后的心理特点相契合
七年级学生叛逆期和青春期是伴生的,有强烈的自立意识和自尊心,遇到问题不愿意接受父母、老师的建议,甚至认为他们的劝告和爱是一种禁锢。就如文中瘫痪后的史铁生,当时虽然有一心一意、无微不至照顾他的母亲,但当时的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可以依赖、给他温暖的资源,也并未意识到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爱是让他前行的力量。
2.七年级学生自我价值认识和文本人物的自我价值认知相契合
七年级学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很少有人感觉到幸福感的,加上青春期的迷茫,尤其是遇到挫折时更找不到自我价值所在。 文中瘫痪后的史铁生最初也是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他更找不到自己的生活出口,所以出现“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玻璃砸碎”这一系列的表现,都是他因残疾认为自己没有存在价值的心理反映。
3. 感知母爱、追求正确的自我价值的目的相契合
带领学生感悟母亲用自身的行为诠释“好好儿活”的真谛,读懂史铁生字里行间流露的因残疾一再忽视母亲病痛的追悔,以及由此而重燃的生命勇气与信心后,就会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他对活着意义的深层追寻,进而思考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传递就成为了最好的生命教育的典范。
三、研究教材,建构生命体验课堂
学生的精神生命,是一个由懵懂到觉悟的过程,它需要在教师引领下不断地被唤醒。以《秋天的怀念》教学为例。我通过用“落叶”创设情境体验史铁生情感挣扎的痕迹,在对话中推敲字词含义,研究语言表达,体味母亲的“好好儿活”带给他的心灵震撼,从而唤醒学生对自我价值的思考。以下是我课堂教学本文时的片段。
(一) 整体感知 课前让学生预习查找资料,并推荐《我与地坛》中的其他文章。初步感知突如其来的疾病从身体上、心里上摧残折磨着史铁生。
(二) 探讨母爱的内涵
走进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
1. 师:史铁生20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后双腿忽然残疾了。他从此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他一时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万箭穿心的母亲对他说了句:“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
师:朗读并圈划文中的句子,找找史铁生当时是怎么不好好活的?
师:引读:“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他会——
生: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师: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
生: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师: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道——
生: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2. 师:这些词让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怎么看他的表现?
生1:面对这样天大的打击,我感受到他对命运的愤怒,特别同情他。
师: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你觉得这样失去双腿的他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他会——(课件:扩充句子训练)
生1:看着飘落的树叶,他不禁悄悄流泪,觉得自己的命运和那些落叶一样只能叶落归根,悄然死去。
生2:看着树叶变枯渐渐飘落,再看看身边的轮椅,只有靠两手摇着它才能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他会觉得万念俱灰!
师(追问):面对长到二十岁突然瘫痪的儿子,身患肝癌的母亲比他有着更多的痛苦,然而她只有极其朴素的一句话——
生: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师:这位母亲其实活着更“苦”啊!你从文中能找到吗?
生1:我却一直都不知道……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生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吐血。
师:母亲清醒地忍受着她离死亡更近的痛苦。然而她有没有把玻璃砸碎?有没有把东西摔向墙壁?有没有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再次引读,和前面对比)教室里突然变得安静起来。
师:病入膏肓的母亲只是用细节向自暴自弃的儿子传递着爱。找出让你感动的细节,说说母爱究竟是什么?
生自由朗读,并划出有关词句。
生:“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儿子态度这么差,母亲却“笑了”。这个“笑”字,说明对他很宽容。
师:是呀,只有母亲对儿子才会有这种胸怀。母爱是宽容!
生读:“这时,母亲就悄悄躲出去……”
师:母亲看到儿子砸玻璃摔东西,为什么不制止反而躲得远远?
生:因为她怕儿子的心灵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生:她想让儿子一个人宣泄自己心中的感情。
师:说得多么好呀!母亲知道这时候儿子需要宣泄!任由儿子在砸在摔,一个“躲”字让我们看出,理解是爱的别名!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聚焦一个不起眼的问号。通过这个问号你读懂了什么?
(师生配合朗读母子对话)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后面为什么是问号,不用句号?
生:母亲想让儿子同意。
生:因为她想征求儿子的意见,不让儿子感到她是在命令他。
师:你觉得母亲是用怎样的语气和儿子说话?
生:疑问的。
师: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词语?
生:尊重的语气、要求的语气。
生:是商量的语气。
师:母亲生怕一句话说不好,就引起“我”的生气,所以一个问号告诉我们母爱是小心翼翼、是商量、是尊重!
……
四、以点带面,多维表达生命感想
在那样一个春天,我和学生们沉浸在母爱的细节里。一个“挡”、“忍”、 “扑”、 “悄悄”……让我们走进母亲的宽容、肝肠俱断和无休止地牵挂,走进母亲的无奈、痛心、无助、无怨……
可想而知,当再次抓住“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引读时,当再次让学生用“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的飘落,我 ”进行创造说话时,面对同样的情境,学生的表达与前次是多么的截然不同!当一个学生说母亲临终前未说完的话时,他只开了头,全班齐刷刷的背诵声已响在了教室里,又似乎都显得言犹未尽。这一瞬间我看到了四十双全神贯注的眼睛里闪耀着专注与感动;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学生读懂了母亲在用自己悲苦的余生,教会大家怎样面对有缺憾的生命;这一会我闻到了小小的教室里流淌着“好好儿活”的温暖的气息,被一个瘫痪却顽强生存的史铁生的人性美照耀得通体灵慧……
课后,我推荐给学生《合欢树》、《我与地坛》等文章。借着七年后的北海赏菊,借着三十年后的病隙碎笔,聆听史铁生“好好活”的声音。进而明白: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爱自己。在课后的“我想对自己说……”作业中,有学生这样写道:“如果觉得生活不够爱你,就得加倍爱自己;如果觉得生活没给你机会,就应该加倍找机会;如果你觉得机会还不够,就应该找到机会需要的东西……”
我想他们会在心灵深处的某一个角落里,在一个相似的情景里,会蓦然想起曾经有那么一刻,我们一起沐浴着母爱的圣洁中,一起接受一次庄严的灵魂洗礼。
当然,一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一堂课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点,关键是怎样充分发掘这个“点”,通过对文本的反复品读、交流、碰撞、反思、体验,以点带面,让他们的“隐性成绩“拔节生长,懂得对生命的尊重、保护和顾惜。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我也希望给语文课堂灌注一点思想,让学生在许多年以后,能够真正留下一些东西。
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隐性成绩”更应该得到重视。它指通过对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热爱和尊重生命的滋养,让他们拥有坚强、乐观的生活信念、健康丰富的情感。下面就简单呈现自己在教学中依据学生原有认知基础,通过沉浸、体验等方法引领学生实现人格健全的一些做法。
一、梳理教材,挖掘文本的生命养料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突破教材对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的编排局限,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最好的教育资源。对初中教材进行系列梳理,从自我价值、人际价值、环境价值、生命价值等几个维度,挖掘其间蕴含的丰富的生命养料,对学生进行人格精神的养育,让他们看到和触摸到一个比课堂更大更真切的世界。
当我们带领学生整合教材中的优秀范文时,就会蓦然发现原来教材中有那么多取之不尽的养料,那么多例子作为人文滋养的载体。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梳理:
自我价值的觉醒:《女孩独立》、《顶碗少年》、《走一步,再走一步》、《伤仲永》、《周处》、《秋天的怀念》、《我不是懦夫》、《表哥驾到》、《木兰诗》……
此类文章让学生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和接纳,继而产生信心,为自己的生命设置一个可能达到的目标,使生命产生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人际价值的认知:《社戏》、《你是我的词典》、《山中访友》、《卖油翁》、《背影》、《爸爸的花儿落了》、《老王》、《一千张糖纸》……
此类文章让学生懂得接纳自己,并学会与他人相处,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只有在相互关爱和汲取他人长处中才有乐趣,在相互尊重、爱护、关心中获得真正的帮助和提升。
环境价值的认知:《密室日记》、《生命之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父与子》、《生命的舞蹈》、《七根火柴》……
此类文章告诉学生学会接受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的事实。当一些突如其来的变化或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使生存的环境面临巨大挑战时,内心世界的坚韧和强大才是拯救自己的最佳良方。
挫折教育:《百合花开》、《滹沱河和我》、《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溪水》、《壶口瀑布》、《石缝间的生命》……
此类文章让学生能从天地万物中懂得它们存在的价值,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体会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锤炼自己。
生命与生命交会,常常会撞击出令人惊叹的美丽火花,而语文课堂正是生命彼此影响的过程。当我们的学生长期沉浸在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养料中,其健全的人格成长就会抽芽生枝,在阳光雨露的照耀和滋润下,往深度、广度里生长!这样,孩子的心灵就会更宽广,精神会更强大,就会拥有呵护生命安全的坚强屏障。
但是,如果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材反映的社会现象是纷纭复杂的,不光有真善美,还有假恶丑。《孔乙己》中周围人群对孔乙己的冷漠,《离别的礼物》中那个脸蛋光得有些刺眼的洋娃娃似的女人……形形色色的人物正是现实生活的折射,社会的各种正面或负面的东西充斥在学生的周围。正如草根教师杨林柯所言:就如光从正面打过来,会在背面留下阴影,你不仅要看到光,还要看到阴影。此时,语文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沉浸、咀嚼、体验文本的同时,学会比较和鉴别,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敢于批判,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这,才是“隐性成绩”的全部意义。
二、理解教材,找准人格养育契合点
学生成长最根本的是心灵在起作用。而心灵的改变又是一种自我体验,教师的说教无法替代。因此,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关注文本的价值取向,找准教材和人格教育的契合点。
以《秋天的怀念》一课为例。本文是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是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章,更是一篇思考人应该如何活着的感人作品。作者通过回忆将零碎的细节串联起来,写出了在自己瘫痪时,母亲是怎样细心、耐心、小心地照顾自己,借此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愧疚。
通过对教材进行分析,找到了如下的契合点:
1.七年级学生叛逆期特点和史铁生瘫痪后的心理特点相契合
七年级学生叛逆期和青春期是伴生的,有强烈的自立意识和自尊心,遇到问题不愿意接受父母、老师的建议,甚至认为他们的劝告和爱是一种禁锢。就如文中瘫痪后的史铁生,当时虽然有一心一意、无微不至照顾他的母亲,但当时的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可以依赖、给他温暖的资源,也并未意识到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爱是让他前行的力量。
2.七年级学生自我价值认识和文本人物的自我价值认知相契合
七年级学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很少有人感觉到幸福感的,加上青春期的迷茫,尤其是遇到挫折时更找不到自我价值所在。 文中瘫痪后的史铁生最初也是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他更找不到自己的生活出口,所以出现“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玻璃砸碎”这一系列的表现,都是他因残疾认为自己没有存在价值的心理反映。
3. 感知母爱、追求正确的自我价值的目的相契合
带领学生感悟母亲用自身的行为诠释“好好儿活”的真谛,读懂史铁生字里行间流露的因残疾一再忽视母亲病痛的追悔,以及由此而重燃的生命勇气与信心后,就会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他对活着意义的深层追寻,进而思考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传递就成为了最好的生命教育的典范。
三、研究教材,建构生命体验课堂
学生的精神生命,是一个由懵懂到觉悟的过程,它需要在教师引领下不断地被唤醒。以《秋天的怀念》教学为例。我通过用“落叶”创设情境体验史铁生情感挣扎的痕迹,在对话中推敲字词含义,研究语言表达,体味母亲的“好好儿活”带给他的心灵震撼,从而唤醒学生对自我价值的思考。以下是我课堂教学本文时的片段。
(一) 整体感知 课前让学生预习查找资料,并推荐《我与地坛》中的其他文章。初步感知突如其来的疾病从身体上、心里上摧残折磨着史铁生。
(二) 探讨母爱的内涵
走进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
1. 师:史铁生20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后双腿忽然残疾了。他从此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他一时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万箭穿心的母亲对他说了句:“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
师:朗读并圈划文中的句子,找找史铁生当时是怎么不好好活的?
师:引读:“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他会——
生: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师: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
生: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师: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道——
生: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2. 师:这些词让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怎么看他的表现?
生1:面对这样天大的打击,我感受到他对命运的愤怒,特别同情他。
师: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你觉得这样失去双腿的他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他会——(课件:扩充句子训练)
生1:看着飘落的树叶,他不禁悄悄流泪,觉得自己的命运和那些落叶一样只能叶落归根,悄然死去。
生2:看着树叶变枯渐渐飘落,再看看身边的轮椅,只有靠两手摇着它才能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他会觉得万念俱灰!
师(追问):面对长到二十岁突然瘫痪的儿子,身患肝癌的母亲比他有着更多的痛苦,然而她只有极其朴素的一句话——
生: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师:这位母亲其实活着更“苦”啊!你从文中能找到吗?
生1:我却一直都不知道……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生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吐血。
师:母亲清醒地忍受着她离死亡更近的痛苦。然而她有没有把玻璃砸碎?有没有把东西摔向墙壁?有没有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再次引读,和前面对比)教室里突然变得安静起来。
师:病入膏肓的母亲只是用细节向自暴自弃的儿子传递着爱。找出让你感动的细节,说说母爱究竟是什么?
生自由朗读,并划出有关词句。
生:“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儿子态度这么差,母亲却“笑了”。这个“笑”字,说明对他很宽容。
师:是呀,只有母亲对儿子才会有这种胸怀。母爱是宽容!
生读:“这时,母亲就悄悄躲出去……”
师:母亲看到儿子砸玻璃摔东西,为什么不制止反而躲得远远?
生:因为她怕儿子的心灵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生:她想让儿子一个人宣泄自己心中的感情。
师:说得多么好呀!母亲知道这时候儿子需要宣泄!任由儿子在砸在摔,一个“躲”字让我们看出,理解是爱的别名!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聚焦一个不起眼的问号。通过这个问号你读懂了什么?
(师生配合朗读母子对话)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后面为什么是问号,不用句号?
生:母亲想让儿子同意。
生:因为她想征求儿子的意见,不让儿子感到她是在命令他。
师:你觉得母亲是用怎样的语气和儿子说话?
生:疑问的。
师: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词语?
生:尊重的语气、要求的语气。
生:是商量的语气。
师:母亲生怕一句话说不好,就引起“我”的生气,所以一个问号告诉我们母爱是小心翼翼、是商量、是尊重!
……
四、以点带面,多维表达生命感想
在那样一个春天,我和学生们沉浸在母爱的细节里。一个“挡”、“忍”、 “扑”、 “悄悄”……让我们走进母亲的宽容、肝肠俱断和无休止地牵挂,走进母亲的无奈、痛心、无助、无怨……
可想而知,当再次抓住“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引读时,当再次让学生用“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的飘落,我 ”进行创造说话时,面对同样的情境,学生的表达与前次是多么的截然不同!当一个学生说母亲临终前未说完的话时,他只开了头,全班齐刷刷的背诵声已响在了教室里,又似乎都显得言犹未尽。这一瞬间我看到了四十双全神贯注的眼睛里闪耀着专注与感动;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学生读懂了母亲在用自己悲苦的余生,教会大家怎样面对有缺憾的生命;这一会我闻到了小小的教室里流淌着“好好儿活”的温暖的气息,被一个瘫痪却顽强生存的史铁生的人性美照耀得通体灵慧……
课后,我推荐给学生《合欢树》、《我与地坛》等文章。借着七年后的北海赏菊,借着三十年后的病隙碎笔,聆听史铁生“好好活”的声音。进而明白: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爱自己。在课后的“我想对自己说……”作业中,有学生这样写道:“如果觉得生活不够爱你,就得加倍爱自己;如果觉得生活没给你机会,就应该加倍找机会;如果你觉得机会还不够,就应该找到机会需要的东西……”
我想他们会在心灵深处的某一个角落里,在一个相似的情景里,会蓦然想起曾经有那么一刻,我们一起沐浴着母爱的圣洁中,一起接受一次庄严的灵魂洗礼。
当然,一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一堂课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点,关键是怎样充分发掘这个“点”,通过对文本的反复品读、交流、碰撞、反思、体验,以点带面,让他们的“隐性成绩“拔节生长,懂得对生命的尊重、保护和顾惜。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我也希望给语文课堂灌注一点思想,让学生在许多年以后,能够真正留下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