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导入,信手捏来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入是故事教学的序幕,应如磐石般牢牢吸引学生,在设计导入时,教师既要对故事文本进行透彻分析,充分体现故事趣味性和悬念性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可采取或话题话题谈论,或分析主人公,或利用学生已有的故事背景知识,或巧用结局的方式。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故事教学的导入铺垫中,优质的导入能为本课的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引人入胜!那么什么样的导入是切合实际,能激发学生思考,为学生学习故事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收集广阔信息差的优质导入方式呢?
  【关键词】有效导入 信息差 多样性 变化性
  一、白板投入,直入主题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多方位展示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更好地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而在白板中导入教材中的插图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文中的角色,更快地投入到学习的语境中!比如在教学story time之前,我们就可以利用直观教学法,但是过于直观的教学不适合学生观察到细节,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探照灯”可以放大页面的某一部分,刺激学生的眼球,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切中要点,一下子抓住课文中的主人公和细节,并引起学生强有力的好奇心,驱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中,5B Unit3 Asking the way的一图中,只需学生观察图片就能清楚知道本课的主人公,但是图片中其他信息较多,怎样一下子就让学生只关注到主人公呢,我们可以试试采用白板中的聚光灯效果,让我们的观察目的更直接、更快速、更有效!当聚光灯缓缓移动时,我们可以窥一斑见全豹,了解故事的的整体情境,了解两位主人公的对话的大概内容!并期待整个故事的发展!
  二、真实信息,自由交流
  好的课堂能增强师生之间互相的了解,所以在上课前开放性的对话,有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并让教师在此环节中赢得学生的好感!由此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更好地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如我在教学3B Unit8《We’re twins》中,由于比赛课都不是上自己班学生的课,所以当我表达我急切想认识他们的意愿时,就有了这样的问答T:I’m your new teacher. So I don’t know you.Can you tell me ? Who’s he?
  S: He’s …
  T: Nice to meet you.
  S: Nice to meet you,too.
  T: Clever boy.
  T: Who’s She?
  S: She’s …
  T: Nice to meet you.
  S: Nice to meet you,too.
  T: Pretty/cute …girl.
  接下来,我采用了大家来考考我的记忆力的方法,得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互的真实信息差。所谓信息差,就是指交流双方因各自掌握信息不同而产生差距。
  T: Can you ask me “Who’s he/She?” (大家来考考我的记忆力吧)
  S: Who’s he/She?
  He’s …/She’s…
  S: No
  T(装出难为情的样子)I’m sorry. Who can tell me? Who’s he/she?
  S: He’s /She’s…
  T: Thanks. Clever/smart/lovely ….boy/girl.
  当学生发现我的答案和他们有出入时,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变高了,问的同学想考考老师,当老师回答错的时候,他们又想帮助老师认识同学,这样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后学生的思维也被激活了!而事实也证明,含有信息差的英语课堂教学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激发思维!使学生更轻松的进入课堂的下一个环节!
  三、板书创新,吸引眼球
  苏霍姆林斯基(2000)说过:绘画是一种发展儿童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手段,在儿童的意识中形成了一种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记忆的东西。所以,当我们在上课的一开始就能将简笔画巧妙自如地与小学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时,不仅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更能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求异思维,增强记忆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当学生在这种铺垫的环境中学习时,学生不仅仅感受到了教学的主题,更感受到生日的快乐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无疑是快乐的,轻松的,有效的!每一个板书的设置都是有意义的,有引导意义的!
  所以课堂导入的效果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导入的方法千变化,可是无论是谈话导入、情景导入、板书导入、设疑导入还是歌曲导入,我们都要切实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上课的主旨,挖掘上课的各种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做他们感兴趣的事,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才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振奋他们学习的状态,推进他们学习的动力。所以,有效的、多样的、自然的、真实的、含有信息差、富有趣味性的导入活动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快速的投入到故事情境中!
  参考文献:
  [1]陈剑.对一节展示课磨课历程的回顾与评析,2013.
  [2]Tessa woodward.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planning lessons and courses[M].剑桥大学出版社.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其他文献
我有时候怀疑这些小团体里的同学是真的有这些爱好,还是纯粹为了和同学有话聊才强迫自己跟风?还是我真的和一般人不一样?面对这种情况,我该何去何从?  一下课,教室里就出现好多小团体——这边一群追星女孩在讨论自家爱豆;另一边汉服达人们在讨论五一假期是穿唐装还是穿明朝服饰;男生们则聚在一起讨论潮鞋……仿佛每个人都有专属的爱好,然后因为这个爱好有了亲密的社交圈。反过来看看我自己,不喜欢动漫,不喜欢追星,更没
【摘要】五步框架式预习为:1.新词(Words)。2.结构(Structures)。3.自我测试(Testing myself)。4.发现(Findings)。5.评价(Evaluation)五步。五步预习框架可以有效分解复杂预习任务,化解学生英语预习困难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材料,使预习成为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预习的框架能明确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攻克难
【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式,它能克服书本知识的局限性和抽象性,让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并应用所学知识。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反思探讨  “研究性学习” 课程作为必修课已经开始实施,同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旨在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在研究中学习,
拥有武汉大学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在新华社任职,被称为中国科幻“四大天王”(其他三人分别是刘慈欣、王晋康、何夕)之一……科幻作家韩松履历丰富,身上有非常多的标签。但当他谈及自己的经历时,总选择简单略过——小学因为阅读《科学画报》而打开科幻世界的大门,在中学期间就写了一篇关于熊猫的科幻小說并刊登在报……从小便接触科幻,到现在每天都会进行一小时以上的写作,正如韩松所说,“科幻早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
这是个不甘平凡的“乖乖仔”的故事,也是个不安分的“折腾王”的故事。在第二届世界慈善公益论坛期间,故事的主人公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谈到中学“黑历史”时雀跃不已,谈起创业项目和教育理念时又能说出洞察全局、高屋建瓴的观点,他说自己“是在同一时间维度里,活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他就是本期嘉宾——90后创业家黄鸿川。  记=本刊记者 朱诗琪  黄=黄鸿川  创业精神适用于每一个人  记:你是从什么
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学会运用英语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目标从单一的语言学习转向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多元智能的发展,我们教师要改变原先那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观念,积极探索以英语为交流和描述工具、以各学科知识为载体的课程整合模式。  一、听听、悟悟、学学的思品课与英语课的整合  1.充分挖掘英语教材的德育因素,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小学英语教学
【摘要】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对英语的阅读,可以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增加,扩充学生英语词汇量,为英语写作提供大量的英语知识材料,同时对英语口语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英语的大量阅读必将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言基础 阅读技巧 课外泛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用设疑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呈现“拿来主义”倾向,教学中一味注重西方文化的导入,忽视中国文化的英语输出,导致文化交际的失衡。文章旨在分析高职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培养的重要和必要性。揭示高职英语教学应顺应时代要求,围绕中国文化传播进一步改革,加强学生中国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为消除文化误解,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际,进而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梦服务。  【关键词】文化教学 高职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传
Q=本刊记者 钱梦佳 A=陈 铭  陈铭,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奇葩说》明星辩手,《超级演说家》大咖学员,《非正式会谈》秘书长。有人评价他是“全世界最会讲话的年轻人之一”,也有人称他是“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鸡汤王”。  Q:很多人通过《奇葩说》这个节目认识了您,有人觉得您“正能量满满”,也有人说您是“鸡汤王”。对于这些印象,您觉得和您本人相符吗?  A:说我“正能量”,我觉得是比较客观
“现在是告别的时候了,只有告别才有前行和开始,今后你们心中会出现冰块,你们要面对的是比童话复杂得多的生活地形,今后书中的那些美德、爱、信念不再骑着火弩箭向你们飞来,而要你们自己从心里把它们长出来,从包围你们的那些复杂地形和冰块的缝隙中生长出来!”   ——J ·K· 罗琳